学术投稿

早期心理干预在脑梗塞后抑郁症病人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王艳芳

关键词:早期心理干预, 脑梗塞, 抑郁症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在脑梗塞后抑郁症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脑梗塞后抑郁症病人250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25例,两组都采用基础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同时积极应用早期心理干预.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4.8%,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护理后治疗组的SAS与SDS评分明显少于护理前与对照组(P<0.05).护理后治疗组SCL-90量表中的抑郁、焦虑、恐惧、躯体化等因子评分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塞后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早期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易于焦虑的状况,有利于提高总体的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生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目的:了解医学生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150名医学生抑郁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抑郁情绪发生率为47.22%,其中轻度,中度,重度抑郁率分别为29.86%,15.97%,1.39%.男生,女生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医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情绪,且主要与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因子等5个因素与抑郁情绪具有显著正相关(p□0.001).

    作者:刘秀花;李星;苑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垂直双蒂法治疗中重度巨乳4例临床观察

    目前国内整形外科医生对于巨乳症的治疗主要采用双环法及垂直双蒂瓣法,对于轻中度往往采用双环法,而中重度巨乳则采用垂直双蒂法.我科2005年1月~2009年1月采用垂直双蒂法治疗中重度巨乳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刚;周荣芳;刘森;刘亦峰;周杰;黄金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设立护理单元、优化护理流程在ICU护理工作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设立不同护理单元,多元化护理[2],优化护理流程在ICU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意义.方法:在ICU护理病房中,根据监测级别不同设立相应护理单元的护理流程,有效的将基础护理流程,抢救患者流程,控制各类感染和并发症流程,仪器合理使用流程,交接班流程,液体输入流程,预防突发事件流程,临终关怀流程,安全转送流程集中护理,优化护理流程.结果: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了ICU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提高了专科护士素质,提升了护理质量,保障了医疗安全,使ICU护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

    作者:何惠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眼外肌移植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眼外肌部分移植在麻痹性斜视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于水平性斜视,采取上、下直肌部分移植;垂直性斜视则采取内、外直肌部分移植;另加麻痹肌的对抗肌后徙术.结果:术后眼位矫正良好,眼球运动明显改善.术后经过视功能训练,部分患者视力有所提高.结论:此手术除了矫正眼位,尚能改善眼球运动状态,有利于双眼单视,并能增进视功能.

    作者:赵艳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舒适护理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提高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护理质量中的的作用.方法:通过对100例患者进行舒适的护理,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护理措施,从患者生活、心理、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着手,进行全方面的护理.结果:患者对舒适护理的满意好评率为100%.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经过舒适护理的患者比未经舒适护理的患者都能尽早恢复.结论:舒适护理能提高神经外科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

    作者:王敏;刘琳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颅内肿瘤患者的视野情况分析

    目的:总结近4年来我科就诊的颅内肿瘤患者的视野情况.方法:汇总2008年9月~2012年9月就诊的颅内肿瘤患者的视野情况.结果:45例患者中,视野正常23例(51.1%),视野异常22例(48.9%).异常视野中,双颞侧偏盲12例(54.5%),单眼颞侧偏盲4例(18.2%),双眼同向偏盲1例(4.5%),单眼颞上视野缺损1例(4.5%),单眼鼻下视野缺损1例(4.5%).视野形态异常的患者中,鞍区肿瘤1 5例(68.2%).26例鞍区肿瘤患者中,视野正常11例(42.3%),视野异常15例(57.7%).结论:部分颅内肿瘤可引起视野改变,视野的具体形态由病变类型、病灶大小和压迫部位决定.其中,鞍区肿瘤占绝大多数,典型的视野改变为双颞侧偏盲.视野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颅内肿瘤,甚至辅助定位病灶,为临床工作起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牟晓燕;邵亚非;李弘;苏静;付琳;杨杨;邹欣;郭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与皮下出血的探讨

    目的:探讨冠心痛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减少皮下发生出血的注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10月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住院患者66人,分析采用不同的皮下注射方法与皮下出血的关系,从而了解不同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皮下出血面积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改进的皮下注射方法,可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

    作者:郭艳芬;赵荣诚;张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内板切除系带延长改良包皮环切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运用内板切除系带延长法改良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提供一个更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将240例被诊断为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内板切除系带延长改良包皮环切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包皮环切术,术后随访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0%,而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7%,治疗组效果明显的优于对对照组的情况,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患者在术后无一例继发出血、血肿和水肿以及感染的情况发生.并且在术后的2个月随访中,其切口整齐,并达到Ⅰ期的愈合,外形美观.对照组术后出血及血肿形成11例,系带处水肿9例,包皮过短2例,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内板切除系带延长改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疗效良好,术后并发症少以及手术切缘整齐美观,优于传统手术,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马立戈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sCD36、LDL-C、Hs-CRP对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可溶性CD36(Soluble CD36 sCD36)、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2型糖尿病(T2DM)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92倒,其中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组(A组)45例,无血管病变组(B组)47例,另选4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C组).分别测定三组患者血浆血浆可溶性CD36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组可溶性CD36、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并发血管病变患者可溶性CD36、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非血管病变(P<0.05).结论:可溶性CD36、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联合检测水平对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病变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鲁礴;吕玉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需求调查及护理措施(附880例)

    目的:根据对本院门诊部门静脉滴注输液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过程,对患者输液过程中的具体需求以及改进措施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探讨.方法:此次门诊医学护理实验活动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门诊部门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门诊部进行静脉输液患者为基础数据,从中抽取880例,以其原始门诊病例资料为分析的依据.本次门诊输液护理实验,分为两个时段,将2010年6月~12月定为问题搜集阶段,主要由有关部门针对我院门诊静脉输液现状,精心设计制定出门诊输液调查问卷以及用户满意度调查表,随机抽选调查门诊输液患者440例,分析患者的门诊输液需求,并总结出门诊输液过程中的问题,制定相应整改护理措施.将2011年1月~6月定为整改阶段,根据输液过程中的问题,实施改进护理措施.同时随机抽选调查门诊输液患者440例,在2011年6月份对患者的需求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进行重新调查,对两个阶段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搜集阶段组:440例,发生不良反应10例,发生率2.27%,治疗周期平均(7.23±1.34)天,满意度调查优良率80%(352/440);整改阶段组:440例,发生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0.45%,治疗周期平均(5.14±2.15)天,满意度调查优良率97%(427/440).结论:对门诊静脉滴注患者的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到门诊输液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改进,能够有效提高门诊治疗的康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出现,得到患者的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谢秋妮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路径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观察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确诊并住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入院时采用自制评估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和测试,并根据其评估及心理测量结果,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教育,对照组按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宣教.结果:观察组术后3天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4.40、5.23,均P<0.01);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X218.47,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能减轻食管癌手术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使之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作者:高志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颅骨修补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本文将对实施颅骨修补成形术的颅骨缺损患者给予临床分组治疗,从而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颅骨修补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颅骨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组患者进行CT三维重建钛网颅骨修补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三维易塑型钛网颅骨修补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患者满意度、术中钛钉使用数量、患者疗效等情况进行比较,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中钛钉使用数量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减少;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100.00%,患者满意率为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9.47%,患者满意率为84.21%,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且P>0.05.结论: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使计算机对钛网进行数字化塑形,从而使钛网与患者实际发生颅骨缺损部位形态尽量接近,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并大限度的还原了患者缺损情况,并能够减少术中钛钉使用数量,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与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建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自制手插矫形板治疗手部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制手插矫形板治疗手部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录的236例手部痉挛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18例患者采取常规的康复治疗,而观察组的118例患者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自制手插矫形板进行牵张训练,观察两组的患者治疗后的情况.结果:通过两组的患者治疗1月后的情况分析,观察组的患者在痉挛分级和ADL能力以及Fugl-Meyer等情况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痉挛分级、ADL能力和以及Fugl-Meyer等情况,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于手部痉挛患者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采取自制的手插矫形板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痉挛情况,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王丽丽;李向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到2010年2月收录的88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4例患者给予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并记录两组的依从性.结果: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比干预前有明显的改善,而且观察组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情况,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且观察组的患者干预后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情况,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焦虑与抑郁的心理,并且有利于其提高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苏翠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护士在实施社区慢性病干预中的任务与方法探讨

    随着国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视与设立,社区服务已越来越被百姓认可.本文单位,为军队三级甲等医院门诊部,位于本市朝阳区某小区,主要负责本小区2000多户军队退休老干部及其家属,周边社区居民的门诊服务.从2006年7月开始,本文单位即已开展社区慢性病干预工作.

    作者:王爱琴;王亚平;满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经伤椎椎弓根植钉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弓根植钉手术配合中药分期辩证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近远期效果.方法:对30例胸腰椎骨折手术切复伤椎椎弓根植钉钉棒系统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分期辨证治疗.观察患者Cobb角及伤椎高度恢复情况.结果: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伤椎高度平均恢复至正常的94.2%(P<0.01),术后一周伤椎矢状面Cobb角,平均为3.80,随访结束时平均为7.10(P<0.01).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钉手术配合中药分期辩证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孙鹏军;张斌剑;王立松;贾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冬春季节多见,多由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常发生于70-300um的毛细支气管.毛细支气管是气管分支的末端靠近肺泡的部分,它的管腔很细,一旦发炎,粘膜充血水肿,容易引起阻塞,造成呼吸困难.重病患儿有烦躁不安、哭闹、呼吸困难、鼻翼扇动、面色苍白、口周发青,非常痛苦.由于呼吸困难,影响吃奶、喝水.喘憋时间长了还可引起心力衰竭,表现为心跳加快,心音低钝,肝脏进行性增大.本病由于喘憋严重,且患几年龄幼小,约1/3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可能在日后发展成为哮喘,所以要及早诊治.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法是应用高速氧气把药物变成细微的气雾,给患者吸入进入气管、支气管和肺泡,起到稀释痰液、利于排痰、消炎、解痉、平喘等作用.

    作者:王小苗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20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科用药概况

    目的:了解血管性痴呆患者使用精神科药物的情况.方法:将住院血管性痴呆患者205例,统计所有精神科药物名称、剂量、用法.并按照年份分四组分析.结果:①各类精神科药物总使用率为100%,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率为92.68%,其中前三位的是利培酮(34.15%)、奋乃静(31.71%)、喹硫平(20.48%);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率呈现上升趋势.抗焦虑药的使用率为40.98%,其中劳拉西泮(18.54%)、阿普唑仑(15.61%)、艾司唑仑(10.24%)占主导地位.②各种精神科用药的使用剂量明显低于其日常使用剂量.③合并用药的概率较高,达63.41%.结论:各类精神科药物是血管性痴呆患者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重要治疗方式.

    作者:周宝林;陈铁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宫外孕2号方加味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宫外孕2号方加味治疗异位妊娠及输卵管通畅情况.方法:应用米非司酮配合服用中药宫外孕2号方加味.结果: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治愈率为86.67%,输卵管复通率为67.50%.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效果好,输卵管复通率较高.

    作者:邓志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重视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延缓疾病进展

    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近年来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蛋白尿不仅是肾损害的标志,而且是肾功能恶化速度加快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其肾功能将不可遏制地呈进行性下降,目前尚缺乏有效方法控制其发展,大多数患者数年后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和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严重危害着糖尿病患者的生命.目前国际上通常把微量白蛋白尿(MAU)作为预测糖尿病肾病的一个重要标志.多种标志物的应用使肾脏疾病在可逆转的阶段就可得到诊治,为糖尿病的肾病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了可能性.目前很多研究倾向于肾小球滤过率(GFR)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预测中要优先于MAU.

    作者:马翠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