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设立护理单元、优化护理流程在ICU护理工作中的意义

何惠清

关键词:护理单元, 优化护理流程, ICU监护病房, 监测级别, 患者满意度, 抢救成功率
摘要:目的:探讨设立不同护理单元,多元化护理[2],优化护理流程在ICU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意义.方法:在ICU护理病房中,根据监测级别不同设立相应护理单元的护理流程,有效的将基础护理流程,抢救患者流程,控制各类感染和并发症流程,仪器合理使用流程,交接班流程,液体输入流程,预防突发事件流程,临终关怀流程,安全转送流程集中护理,优化护理流程.结果: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了ICU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提高了专科护士素质,提升了护理质量,保障了医疗安全,使ICU护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与效果评价

    目的:讨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主要针对了我院2010年收入院的6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资料,做好综合护理.对患者进行抗结核和糖尿病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1年后的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1),观察组治疗1年评分与治疗6个月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1年后评分与治疗6个月相比明显降低(P<0.01).讨论: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合理系统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可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何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食品卫生细菌学监测及辐照保鲜技术的探讨分析

    目的:探讨常见蔬菜食品卫生细菌学监测状况,分析辐照保鲜技术的应用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胡萝卜,长茄子及大白菜三种食品,进行常规的细菌学检测、毒性试验与辐照检测.结果:胡萝卜污染菌中分离出细菌4株,长茄子分离出细菌5株,大白菜污染菌中分离出细菌5株.供试液样品对L-929细胞无毒性作用,脱水样品浸试液对小鼠无急性毒性反应.经6kGy辐照,三种样品的革兰阳性芽胞杆菌都为耐辐照菌,三种不同样品的保质辐照剂量与D10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食品辐照保鲜技术是一种消灭食物致病菌的食品保藏新技术,安全性也比较好,在食品卫生细菌学监测中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郑俊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低领小切口在甲状腺腺叶切除中的应用体会(附56例病例分析)

    传统甲状腺手术切口[1]位于胸骨上凹2横指,长8cm左右,术后疤痕明显,我院甲状腺腺叶切除采用低领小切口,能实现微创,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及减少费用的目的.

    作者:徐件红;贾玉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9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予以克罗米芬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卵巢大小及卵泡数目.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激素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且卵巢及卵泡数目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肯定,并能改善激素水平及卵巢状况,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琼娜;冯益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对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原因的分析及应对策略

    目的:分析我院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原因,提出有效地应对策略.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护士进行一般资料的调查,并详细询问2011年1月~2012年8月所遭受的工作场所的暴力.结果:在此期间急诊科护士均遭受过工作场所的暴力,在护士自身、急诊科环境、患者的宣教等方面都要积极地做出应对策略.结论:工作场所的暴力时刻威胁着急诊科护士身心的健康,医院管理部门应积极地采取措施,保护急诊科护士的人身安全.

    作者:黄海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四逆散加味方对脂蛋白(a)增高患者的干预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方对脂蛋白(a)增高的干预.方法:采用四逆散加味方对脂蛋白(a)增高者进行干预,观察其治疗前后疗效且随访三年,观测血脂变化.结果:服用中药降脂汤后LPa、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四逆散加味方随访三年后,血脂正常者164例,增高者36例.结论:四逆散加味方能有效的降低脂蛋白(a),预防高血脂的发生.

    作者:刘炜;刘秀玮;常颖;李翠珍;克彩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钼靶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钼靶及彩色多普勒诊断.结果:钼靶诊断符合率为93.3%,彩色多普勒诊断符合率为100%,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钼靶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乳腺癌都有比较高的价值,推荐临床联合使用.

    作者:郭艳坤;丁春霞;刘凤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综合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对影响产妇泌乳不足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并实施,评价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2012年5月分娩的180例产妇进行研究,其中发生泌乳不足者32例(17.8%).针对可能引起产妇泌乳不足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制订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并于2010年8月~2011年5月实施.结果:精神抑郁、乳房异常及缺乏母乳喂养知识的产妇泌乳不足发生率高.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后产后泌乳不足发生率为6.7%,显著少于实施前17.8%(P<0.05);综合护理措施实施后新生儿满月体重增长正常者显著多于实施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98.3%vs92.2%,P<0.05).结论:实施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教会产妇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等综合护理措施,可显著增加产妇产后泌乳,减少泌乳不足的发生.

    作者:郝桂琴;李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中的应用与观察

    目的:探讨对患者进行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CBP)时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143例进行CBP治疗的清醒患者采取两种健康教育方法进行CBP知识教育,观察患者对治疗配合程度的影响.结果:数据显示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效果优于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P<0.05),患者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大大提高.结论: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中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可以提高患者对CBP技术的认知度,增加患者对该治疗的依存性,从而使治疗顺利进行,是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之一.

    作者:陈艳梅;任玉芳;潘虹霞;张秀谦;曹桂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急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急救护士心理状况的原因与应对方式.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调查样本及对照样本进行心理状况评估.结果:调查组与对照组相比,躯体不适、强迫、抑郁、焦虑等因子评分显著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急救护士更易产生心理问题,正确的应对方式有助于减轻压力,使急救护士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保持心理健康,保证工作质量.

    作者:秦凤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吞咽困难肌无力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吞咽困难肌无力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病情临床转归的效果.方法:对150例吞咽困难肌无力入院患者进行评估,在实施个体化、针对性治疗方案的同时,早期给予留置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组认真做好置管期护理及正确喂养,加强教育指导以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结果:患者及时得到营养支持,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及时改善肌无力患者的营养状况,避免因吞咽困难、呛咳引起的口服用药中断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对各项治疗的的顺利实施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

    作者:张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在我院住院诊断开治疗脑卒甲忠有120例.由康复治疗师每周1次应用Barthe1指数和Fugl-Meyer积分评定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结果:脑卒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3%.结论:脑卒中患者心理护理在机体全面康复中起主导作用.早期、及时、合理的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肢肢体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爱生;吉沛;李玉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临床路径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不同病例前后研究,对照组50例实施传统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荣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探讨性分析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护理

    目的:关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和讨论.方法: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确诊的普通慢性疾病患者65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190例设为抽取调查对象.结果:治疗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对照组.针对存在的躯体症状多、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差、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后,WHOQOL-BREF量表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熟知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原理、作用,熟练操作各种监测仪器,同时要做到护理过程中细心、周到、热情,及时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减少死亡,争取早日痊愈.

    作者:周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新型乳旁加奶器对预防新生儿乳头错觉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新型乳旁加奶器对预防新生儿产生乳头错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1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160例健康产妇及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新生儿用新型乳旁加奶器补奶,对照组新生儿用一次性注射器连接输液软管进行乳旁补奶,观察各组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婴儿发生乳头错觉2例,发生率为2.5%,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平均22.3±7.9h,母乳充盈时间平均37.9±9.6h;对照组发生乳头错觉11例,发生率为13.9%,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平均26.7±8.7h,母乳充盈时间平均41.6±12.3h,P<0.05.结论:新型乳旁加奶器的临床应用可降低婴儿乳头错觉率,缩短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及母乳充盈时间,操作简单、方便、卫生,便于家属掌握,有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马志仿;翟丽君;郭亚丽;胡丽丽;孟令花;马永军;毛晓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本组的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使用电脑中频电疗仪、卧硬板床、牵引、中药离子导入,超短波治疗、骶管滴注疗法等.结果:方法安全,无毒副作用,有效率较高.结论:腰椎间盘的治疗,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值得推广.

    作者:贺嘉鹏;李培源;杜建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颞下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特点与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颞下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学,为临床颞下锁孔手术入路提供解剖依据与支持.方法:对6例国人成人尸头模拟颞下锁孔入路手术进行显微解剖,对各重要结构及间隙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观察显露范围和解剖关系.结果:颧弓至小脑幕缘、脑干和前床突的短距离分别为(42.3±4.7)mm、(42.8±2.5)mm和(59.8±6.1)mm.颞骨岩部扩大磨除前后的显露面积有显著差异(P<0.05).颞下锁孔入路可以清楚的显露海绵窦外侧壁结构、鞍侧区、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和垂体柄,磨除颞骨岩尖部可显著增加岩斜区结构显露.结论:颞下锁孔入路对于海绵窦外侧壁,岩斜区及鞍侧区手术具有良好显露效果,入路直接,损伤小.

    作者:王璐;阮彩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应用保鲜膜在护理中预防交叉感染的体会

    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是否有效,是否能使医院感染率降低,是当前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而院内感染发生率的高低已作为评价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一次性保鲜膜以其透明、薄如蝉翼的特性可为进行预防交叉感染所用,既不影响数值的正常检测又能有效的与患者皮肤隔离,预防交叉感染.使用方便、简单、经济、实用,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兰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新生儿结膜炎96例病原学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结膜炎的病原,寻找有效的抗生素.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结膜炎的96例新生儿的结膜囊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同时对培养阳性菌株的种类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结膜炎的细菌平均检出率为60.4%,,新生儿结膜炎的致病菌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茵、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甲型链球菌等.结论:对新生儿结膜炎患儿早期进行结膜囊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明确病原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李东野;胡旭;孙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胸腹主动脉瘤腔内介入治疗的护理

    胸腹主动脉瘤是一类凶险的血管疾病,处理难度较大,是心胸外科和血管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挑战.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采用胸腹联合切口,以多分叉人造血管进行主动脉置换并重建内脏动脉,具有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随着血管腔内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杂交手术和开窗支架为代表的处理胸腹主动脉瘤的新技术.杂交手术是在主动脉瘤覆膜支架隔绝前采用开腹手术以人造血管重建内脏动脉,将内脏动脉开口移位于腹主动脉远端或一侧髂动脉,获得足够的覆膜支架的远端锚定区,然后用覆膜支架隔绝全部动脉瘤,避免了传统手术需要开胸、体外循环,且较长血管阻断时间和巨大创伤的缺点,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开窗支架技术根据患者的情况定制个体化的覆膜支架,隔绝主动脉瘤的同时采用血管腔内技术重建内脏动脉,属于完全血管腔内介入技术,但是因为需要定制支架,所以此项技术只能在较少的中心开展.

    作者:涂红云;游进会;刘芯君;罗莎;但凤英;刘欢欢;云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