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中的应用与观察

陈艳梅;任玉芳;潘虹霞;张秀谦;曹桂云

关键词: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 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
摘要:目的:探讨对患者进行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CBP)时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143例进行CBP治疗的清醒患者采取两种健康教育方法进行CBP知识教育,观察患者对治疗配合程度的影响.结果:数据显示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效果优于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P<0.05),患者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大大提高.结论: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中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可以提高患者对CBP技术的认知度,增加患者对该治疗的依存性,从而使治疗顺利进行,是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之一.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56例护理差错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常见护理差错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56例护理差错的原因.结果:发生差错与护士责任心不强、查对制度不到位、护理人力缺乏等因素有关,工作1~5年护士、合同制护士发生差错率较高.结论: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增强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提高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抓好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定期分析护理质量是防止差错发生的必要措施.

    作者:李晓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临床路径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不同病例前后研究,对照组50例实施传统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荣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长期性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长期性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行血液透析(HD)的并发症及护理.方法:对2006年7月~2010年10月6例使用长期性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的患者血液透析例情况和护理做一小结,介绍留置导管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导管的护理操作、导管使用不当的因素以及常见并发症.结果:6例患者共2976次治疗期间,其中1例全身感染,经抗感染治疗无效而把拔管,其余5例全部在维持血透,并发局部感染1次,血流不畅2例共11次,微血栓形成73次,无一例因导管功能失效而拔管.与使用动静脉内瘘患者相比,血液透析充分性无显著差异.结论:使用长期性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行血液透析,医护人员严格的无菌操作、正确的使用导管和封管、对患者针对预防并发症的健康宣教是保证患者延长导管使用寿命的关键.

    作者:曹兰支;周怡;射培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囊肿16例体会

    目的:探讨肾上腺囊肿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分析我科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6例肾上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a结果:16例患者囊肿切除都取得成功,15例完全切除,1例行去顶减压术,肾上腺部分切除7例,全切2例,术中操作时间(41.2士11.5)分钟,住院时间(5.1±1.3)天,出院后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泌尿外科医生治疗肾上腺囊肿的首选.

    作者:吴永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选择本院50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分析其临床表现、临床分型.给予抗组胺药、盐酸贝那普利及维生素C、维生素E、钙剂、双密达莫等综合治疗,同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50例患儿治疗后,总的有效率为96%(48/50).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治疗复杂,需综合分析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联合应用丹参注射液及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提高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侯桂军;王兰英;杨慧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抑癌基因Madl在白血病细胞中突变的研究

    目的:分析Madl基因突变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及DNA序列分析技术检测26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30名健康对照者和7种白血病细胞株Madl基因表达及突变情况.结果:RT-PCR显示所有标本中均可检测到Madl基因的表达,在7.7%(2/26)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发现二处错义突变.结论:首次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发现Madl基因突变,提示Madl基因的突变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病有关.

    作者:索晓慧;高建军;郭玮;袁立平;李焱;王霞;张晓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模拟手术室在外科实验室的使用价值

    目的:探讨模拟手术室在外科实验室的使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9月~2012年5月期间在我校外科实验室学习护理学学生200人和医学生200人,采用模拟手术室(护理学学生100人、医学生100人)和传统手术室(护理学学生100人、医学生100人),对比学生学习效果和授课老师的教学效果.结果:在模拟手术室学习的学生在演练中获得更多理论知识和实践体验,优于传统实验室(P<0.05);授课老师对在模拟实验室的教学评价更高(P<0.05).结论:模拟实验室可增强外科实验室的授课效果,具有重大的教学意义.

    作者:张静;邓卫红;李红;杜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橡皮障在儿童口腔根管治疗中的临床评价

    目的:观察橡皮障在儿童牙体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16岁儿童125例根管治疗病例分为橡皮障组和对照组,观察根管充填效果和术后疼痛情况.结果:橡皮障组与对照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橡皮障适应性和操作性较好.结论:橡皮障对于儿童根管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明显减轻疼痛的发生率.

    作者:白雪;贾斌;李翠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婴儿腹膜后巨大成熟囊性畸胎瘤影像学表现一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儿,女性,11个月,平素无明显症状,家属发现其腹部逐渐膨隆增大,无恶心、呕吐、腹泻,近15天来腹部逐渐增大,在此期间出现呕吐4~5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含胆汁,腹泻3次,黄色稀便,未见脓血或蛔虫.就诊时查体:T:36.1℃,神清,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上腹部可见一约30cm×15cm大小肿物,边界不清,略高出皮肤,无活动度,肝脾未触及异常,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未闻及气过水音,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饶胜国;付彬;杨静;史晓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荧光定量PCR检测巨细胞病毒在婴幼儿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婴幼儿肺炎中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婴幼儿肺炎患儿尿液,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CMV-DNA.结果:234例肺炎患儿中,114例检测结果阳性,120例检测结果阴性,阳性率为48.72%.结论:在婴幼儿肺炎中,HCMV的感染率较高,应引起临床重视,做到早期诊断以利治疗.

    作者:张润书;安会波;郭大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洛本清和碘伏用于面部皮肤消毒的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洛本清和碘伏用于面部消毒的效果,以评价洛本清消毒液用于面部消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科面部整形美容受术者及医护人员共40例,分别用洛本清和碘伏消毒两侧面部,采样作消毒效果监测.结果:洛本清和碘伏用于面部消毒均达到皮肤消毒效果合格标准,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洛本清溶液对皮肤无刺激性,无着色,不影响手术效果的观察和术后美观,是一种较理想的皮肤消毒剂.

    作者:李春莲;李世荣;邓谊;毕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胸腹主动脉瘤腔内介入治疗的护理

    胸腹主动脉瘤是一类凶险的血管疾病,处理难度较大,是心胸外科和血管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挑战.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采用胸腹联合切口,以多分叉人造血管进行主动脉置换并重建内脏动脉,具有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随着血管腔内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杂交手术和开窗支架为代表的处理胸腹主动脉瘤的新技术.杂交手术是在主动脉瘤覆膜支架隔绝前采用开腹手术以人造血管重建内脏动脉,将内脏动脉开口移位于腹主动脉远端或一侧髂动脉,获得足够的覆膜支架的远端锚定区,然后用覆膜支架隔绝全部动脉瘤,避免了传统手术需要开胸、体外循环,且较长血管阻断时间和巨大创伤的缺点,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开窗支架技术根据患者的情况定制个体化的覆膜支架,隔绝主动脉瘤的同时采用血管腔内技术重建内脏动脉,属于完全血管腔内介入技术,但是因为需要定制支架,所以此项技术只能在较少的中心开展.

    作者:涂红云;游进会;刘芯君;罗莎;但凤英;刘欢欢;云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醒脑静治疗脑出血7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醒脑静对脑出血患者伴意识障碍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近3年内脑出血伴有意识障碍住院患者140例,按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4天14天后进行两组疗效评价.结果:卒中量表评分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NHSS评分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醒脑静对脑出血患者能改善NHSS评分,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总有效率.

    作者:郭孟祥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低领小切口在甲状腺腺叶切除中的应用体会(附56例病例分析)

    传统甲状腺手术切口[1]位于胸骨上凹2横指,长8cm左右,术后疤痕明显,我院甲状腺腺叶切除采用低领小切口,能实现微创,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及减少费用的目的.

    作者:徐件红;贾玉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舒适护理在PICC乳腺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PICC乳腺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回顾分析60例手术前行PICC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将2012年1月~2012年8月30例术前PICC化疗乳腺癌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作为观察组,将2010年2月~2012年1月30例术前PICC化疗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实施舒适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手术后PICC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有明显差异.结论:舒适护理体现了因人施护,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张素萍;张雅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经伤椎椎弓根植钉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弓根植钉手术配合中药分期辩证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近远期效果.方法:对30例胸腰椎骨折手术切复伤椎椎弓根植钉钉棒系统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分期辨证治疗.观察患者Cobb角及伤椎高度恢复情况.结果: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伤椎高度平均恢复至正常的94.2%(P<0.01),术后一周伤椎矢状面Cobb角,平均为3.80,随访结束时平均为7.10(P<0.01).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钉手术配合中药分期辩证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孙鹏军;张斌剑;王立松;贾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析手术室管理中对低年资护士的培养

    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专业性强、无菌要求严格、工作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特点.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不但要有良好的护士素质,还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所以对于低年资护士一跨进手术室,开始阶段的能力培养就非同寻常,除要具备上述良好的护士素质外,多种能力的培养是进行有效工作的保障.除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外,如何使她们在短期内,通过进行能力培养使她们很快掌握工作技能,胜任不同护理岗位是每个护理管理者运用不同方式进行有效工作的内容.现就笔者在管理中对低年资护士的能力培养探讨如下.

    作者:肖红岩;戎金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72例食管穿孔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目前对于食管穿孔手术治疗的方式尚有争议,本身研究对72例食管穿孔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手术治疗72例食管穿孔患者.所有穿孔均使用肌肉瓣或胸膜瓣覆盖或修复,颈段食管穿孔使用胸锁乳突肌瓣,胸段食管穿孔使用横膈膜瓣,由恶性肿瘤或其他严重疾病引起的穿孔则行食管切除术.结果:57例患者进行食管穿孔修补术,15例患者接受食管切除术,穿孔修补术后发生漏的比例为12%,但均已治愈.1例一期接受食管修补术的患者死亡(死亡率1.5%);只有一例患者进行二期食管切除术;15例接受食管切除术的患者中14例获得治愈.结论:食管穿孔患者接受恰当有效的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崔文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在治疗婴幼儿哮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 50例哮喘患儿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实验组给予苏黄止咳胶囊、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0%(72/7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65/75)(x2=4.13,P<0.05);两组咳嗽缓解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苏黄止咳胶囊、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用于婴幼儿哮喘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代育中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肿瘤科轮转护士培训计划实施考核实践

    目的:落实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培养称职护士.方法:新分配护士必须完成院内轮转,上岗后须接受3~5年规范化培训,护理部制定全院的规范化培训方案,肿瘤科制定具体培训计划,并组织落实,规范化培训的内容包括职业素质、医德医风、临床护理理论及技能.轮转期间以“三基”和临床实践能力为主,带教实行一对一导师制,科室轮转结束后进行出科考核.结果:2011年本病区共接受年轻轮转护士六名,均顺利完成轮转计划,合格出科.结论:肿瘤科的专科特点及要求,社会及环境的影响,对年轻护士影响较大,要把轮转护士视为一个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发展的人,重视环境对她们的影响,全方位给予支持和关心,使她们早日成才.

    作者:丁粉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