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张秀花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 临床分析,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4月~2012年1月产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抗凝疗法和溶栓疗法,总结比较满意的治疗和护理方案.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治愈35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有效率是97.29%,疗效满意.结论:产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跟高凝血液状态有关,可以通过抗凝血和溶血疗法进行护理,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患者实施强化教育对低血糖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实施强化教育对低血糖症发生频率的影响.方法:将153例DM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教育组78例和普通教育组75例.普通教育组只进行普通DM健康教育,强化教育组通过强化教育,提高患者对低血糖症相关知识的了解.追踪1年后,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强化教育组症状性低血糖和严重低血糖症发生频率明显低于传统教育组(P<0.01).结论:与普通健康教育相比较,强化教育可显著降低DM患者低血糖症的发生频率.

    作者:通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司法精神病学刑事责任能力鉴定分析142例

    目的:刑事责任能力的特点.方法:从一般统计学资料、案件性质、责任能力的划分、疾病诊断、及精神症状特点等对140例责任能力的鉴定进行分析.结果:以青壮年、未婚、低文化层次、农民为多;无责任能力占绝大多数,但在疾病诊断中则以精神分裂症为多.结论:精神分裂症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作者:李萍;曹德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角膜缘肿瘤美容手术与临床分析

    报告了我科近十年收治的34例(34眼)角膜缘肿瘤的临床、病例资料和治疗情况及美容手术等.且就角膜缘好发肿瘤的原因、部位、临床表现、病理、美容处理原则及转移进行了讨论.

    作者:薛劲松;王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早期肠内营养对肝癌介入术后机体营养状况及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及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术后24小时开始肠内营养组(观察组)47例和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治疗组(对照组)49例,分别按不同治疗方案进行营养支持至手术后第10天.两组患者分别于手术前1天、术后第1、8天测量体重、皮褶厚度、上臂围、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电解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体重、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结论:对肝癌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合适的肠内营养支持,能更好地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更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胃肠功能.

    作者:薛玉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脑卒中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卒中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中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80%的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1).循证医学证实,脑卒中康复治疗是降低致残率有效的方法.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疾,加速脑卒中患者的恢复进程,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理成本,节约社会资源[2].脑卒中引起的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语言障碍、吞咽障碍、心肺功能障碍及排泄障碍.患者往往是以一两个功能障碍为主伴有其他多系统的功能障碍[3].本文从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方面进行简要说明.

    作者:王海霞;教传华;冯淑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新食物交换份法干预妊娠糖尿病的母婴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新食物交换份法干预妊娠期糖尿病(GDM)后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以确诊为GDM且住院分娩的11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选择无GDM的正常孕产妇11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孕妇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制后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巨大儿、先天畸形、早产、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食物交换份法干预GDM可有效控制GDM妊娠期血糖并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霞;李小拴;唐江月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基层医院卵巢癌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索卵巢癌手术方式开腹及腹腔镜治疗卵巢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科室进行的20例卵巢癌手术,其中开腹手术8例,腹腔镜手术1 2例,针对卵巢癌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制定护理计划开展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满意家属放心.结果:通过围手期的充分准备,术前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引流管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重视并发症预防与观察.20例患者术后无重大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较好,患者生活质量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加强对卵巢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掌握其开腹或者腹腔镜手术护理要点,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林;吴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开腹手术联合腹腔镜微创治疗巨大肝囊型包虫病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联合腹腔镜微创治疗巨大肝囊型包虫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11例肝脏巨大囊型包虫病患者施行微创肝包虫内囊摘除术.结果:11例均成功完成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其中4例术中给予胆瘘缝合,无死亡,无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32.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10ml,平均术后住院7.4天.结论:开腹手术联合腹腔镜微创治疗巨大肝囊型包虫病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侯新;杨新海;崔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纯棉布带与双面胶固定胃管的新方法

    留置胃管患者,临床上纸胶布、塑料胶布固定于鼻翼或用线绳经面颊部与耳廓固定下颌.用胶布固定,胶布透气性差,引起患者皮肤瘙痒、过敏,且汗液分泌物将其浸湿易脱落也不美观.用线绳固定,线绳较细,其表面有棱角,在加上汗液浸湿后质地较硬,与皮肤接触引起患者不适,过松达不到固定目的,线绳过紧影响面部血运,造成患者紧绷不适、耳郭、面颊部痛疼勒痕,甚至有呼吸不畅感.且打结处线绳与塑料管无粘合力易滑脱.新方法使用纯棉布及双面胶带,纯棉布质地柔软,吸汗透气,宽度及柔软感可减轻受力面,舒适感增加.

    作者:师海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24例喂养不耐受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红霉素静脉给药,每次3 ~5 mg/kg体重,1次/d.结果:治疗组仅1例喂养不耐受,对照组有1 7例仍存在喂养困难.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香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产后出血的抢救护理

    目的:总结产后出血的抢救护理效果.方法:对产后出血患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循环血量,查找出现原因,迅速止血,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我院20例产后出血患者,1例行子宫全切术,无死亡病例.其余的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只有认真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积极的抢救和护理,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冯淑香;杨丽丽;王海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四逆散加味方对脂蛋白(a)增高患者的干预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方对脂蛋白(a)增高的干预.方法:采用四逆散加味方对脂蛋白(a)增高者进行干预,观察其治疗前后疗效且随访三年,观测血脂变化.结果:服用中药降脂汤后LPa、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四逆散加味方随访三年后,血脂正常者164例,增高者36例.结论:四逆散加味方能有效的降低脂蛋白(a),预防高血脂的发生.

    作者:刘炜;刘秀玮;常颖;李翠珍;克彩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设立护理单元、优化护理流程在ICU护理工作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设立不同护理单元,多元化护理[2],优化护理流程在ICU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意义.方法:在ICU护理病房中,根据监测级别不同设立相应护理单元的护理流程,有效的将基础护理流程,抢救患者流程,控制各类感染和并发症流程,仪器合理使用流程,交接班流程,液体输入流程,预防突发事件流程,临终关怀流程,安全转送流程集中护理,优化护理流程.结果: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了ICU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提高了专科护士素质,提升了护理质量,保障了医疗安全,使ICU护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

    作者:何惠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神经干移位和束组移位术治疗臂丛神经上千损伤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上干损伤后应用神经干移位及神经束组移位术的疗效对比.方法:将20例单纯臂丛神经上千损伤患者分成A、B两组,每组10例.患侧肩均不能外展、外旋、上举;屈肘不能;耸肩及伸肘肌力≥4级.肌电图检查:副神经、膈神经及尺神经功能正常;正中神经轻度受损.患者于伤后3-11个月入院治疗.A组于全麻下行副神经到肩胛上神经、膈神经到肌皮神经、肋间神经到腋神经移位术;13组于全麻下行副神经到肩胛上神经、尺神经束支或正中神经束支到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束支或尺神经束支到腋神经移位术.结果: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其中B组2例患者出现手部尺神经轻度损伤症状,2例患者出现正中神经轻度损伤症状,经对症治疗后消失.其余患者未出现与供区神经受损的症状.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分别于术后3、6、9、12个月行肌电图检查,经统计学分析,B组神经传导速度优于A组(P<0.05).A组患者术后5~6个月出现肩外展及屈肘动作,肌电图可记录到受区肌肉新生电位;术后8~9个月,患者肩外展30~65°,屈肘90~120°,肌力3~4级.B组患者术后3~4个月出现肩外展及屈肘动作,肌电图可记录到受区肌肉新生电位;术后7~8个月,患者肩外展30~65°,屈肘90~120°,肌力3~4级.结论:应用功能相近的供体神经行神经束组移位修复受损的神经具有供区损失小、恢复时间快、功能恢复佳等优点,其效果优于神经干直接修复.

    作者:李会玲;李海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功能性胃肠病(FGID)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罗马Ⅲ标准”确诊为FGID,同时伴有明显的抑郁及焦虑情绪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根据治疗个体化原则在心理疏导基础上选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莫沙必利、PPI剂泮托拉唑、保护胃黏膜硫糖铝或铝碳酸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上述常规治疗外,还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20mg,Bid,8周为1个疗程,根据症状积分变化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8周后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6.0%和64.0%,而对照组则为15.1%和45.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显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FGID患者存在精神情绪障碍,其中焦虑和抑郁情绪障碍尤为突出.抗抑郁药物在改善FGID患者精神情绪障碍的同时对改善其消化道症状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何丹;韦昭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所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心肌梗死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同时实施以下护理措施:一般护理、心理护理、溶栓前护理、溶栓时护理、溶栓后护理、饮食护理和溶栓后监测等.结果:本组52例患者均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溶栓治疗成本标准,44例患者溶栓治疗成功,溶栓成功率为84.6%;溶栓治疗过程中3例患者皮下注射部位有出血,但经护理后未影响治疗.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是治疗心肌梗死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时要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溶栓治疗效果.

    作者:梁瑞琼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对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原因的分析及应对策略

    目的:分析我院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原因,提出有效地应对策略.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护士进行一般资料的调查,并详细询问2011年1月~2012年8月所遭受的工作场所的暴力.结果:在此期间急诊科护士均遭受过工作场所的暴力,在护士自身、急诊科环境、患者的宣教等方面都要积极地做出应对策略.结论:工作场所的暴力时刻威胁着急诊科护士身心的健康,医院管理部门应积极地采取措施,保护急诊科护士的人身安全.

    作者:黄海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谈急诊科护患纠纷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在急诊科发生的37起护患纠纷,并概括记录薄所记载的内容予以整理分析,护患纠纷的分类按有关资料常规及老师指导而定,针对不同类型护患纠纷予以分析概括其原因,同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37起护患纠纷中由护理方面引起26起,占70.27%,其中护士业务水平问题引起9起,占24.32%,语言沟通不佳引起10起,占27.03%,护士心理素质不稳定引起7起,占18.92%,而患者及家属因素引起11起,占29.73%.结论:护患纠纷中以护理方面原因占多数,其中,护士业务水平方面的原因占首位,应着重针对提高护士业务水平方面,采取相关措施,能有效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于化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颅骨修补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本文将对实施颅骨修补成形术的颅骨缺损患者给予临床分组治疗,从而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颅骨修补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颅骨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组患者进行CT三维重建钛网颅骨修补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三维易塑型钛网颅骨修补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患者满意度、术中钛钉使用数量、患者疗效等情况进行比较,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中钛钉使用数量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减少;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100.00%,患者满意率为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9.47%,患者满意率为84.21%,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且P>0.05.结论: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使计算机对钛网进行数字化塑形,从而使钛网与患者实际发生颅骨缺损部位形态尽量接近,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并大限度的还原了患者缺损情况,并能够减少术中钛钉使用数量,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与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建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腹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瘤40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5月~ 2011年5月40例子宫腺肌瘤患者行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术后放置LNG-IUS,观察痛经程度、月经量、贫血程度的变化.结果:痛经缓解率为100%;月经量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21例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从治疗前的(91.58±10.35)恢复至治疗后的(118.20±16.8).结论:腹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瘤的疗效显著,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黄爱华;叶丽华;杜亚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