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张秀花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 临床分析,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4月~2012年1月产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抗凝疗法和溶栓疗法,总结比较满意的治疗和护理方案.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治愈35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有效率是97.29%,疗效满意.结论:产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跟高凝血液状态有关,可以通过抗凝血和溶血疗法进行护理,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5例高龄帕金森相关性的恶性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总结了5例高龄帕金森相关性的恶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5例中2例患者因合并抑郁症使用抗抑郁药物丙咪嗪诱发恶性综合症,3例患者因战量或停用抗帕金森药物诱发.5例患者均有持续性高热、意识障碍、肌强直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临床症状.通过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对症护理等,2例合并抑郁症的患者1例气管插管,1例痊愈.3例因减量或停用抗帕金森药物诱发恶性综合征的患者均痊愈出院.

    作者:李蓉蓉;韩若欣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腹腔热灌注治疗在胃癌腹腔转移中的应用

    腹腔热灌注化疗是防治腹腔恶性肿瘤,尤其胃癌术后腹腔复发和肝转移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综合利用局部化疗、热疗和大容量化疗液对腹腔的机械灌洗作用,具有药代动力学及流体动力学优势,能有效清除游离癌细胞及微小癌灶,防治术后腹腔转移和肝转移.

    作者:李丽娟;宋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胶原蛋白海绵预防牙槽嵴吸收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胶原蛋白海绵置入拔牙创后预防牙槽嵴吸收的作用.方法:选取100例要求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的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实验组拔牙窝内放置胶原蛋白海绵,对照组空白对照.术前先行全景片检查,以5mm的钢球为参照测算牙槽嵴的高度.3月后复诊,再次以5mm的钢球为参照物行全景片拍摄计算拔牙术后牙槽嵴的高度,与术前对比计算其吸收值.结果:实验组牙槽嵴吸收值平均为4.80mm,对照组牙槽嵴吸收值平均为5.68mm,实验组的吸收值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别通过t检测得出P=0.001<0.01,差别具有显著意义.结论:胶原蛋白海绵可以有效地早期预防拔牙术后牙槽嵴的吸收.

    作者:朱晓琴;杨波;罗志青;葛殿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颌骨囊性肿瘤治疗方法的临床探讨

    目的:对引起颌骨囊性破坏的疾病进行临床统计分析,并对常见的颌骨囊性破坏的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我院1999~2010年住院患者中发生颌骨破坏的89例囊性肿瘤疾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不同疾患引起颌骨破坏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对各种引起颌骨破坏的囊性肿瘤疾病的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颌骨囊肿和成釉细胞瘤为引起颌骨破坏的常见疾病,占颌骨破坏性疾病的近80%.对于普通的颌骨囊肿多采用单纯刮治术;而对于范围较大具有浸润性特征的成釉细胞瘤、角化囊肿;年纪较轻患者(小于13岁),采用开窗术,再行刮治术.结论:临床上各种颌面部疾病引起的囊性肿瘤临床表现不同,应进行仔细的鉴别诊断,防止误诊,而相应的颌骨治疗方案应基于该疾病的性质而定.

    作者:唐雄飞;陈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对心脏内科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护理措施对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血压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体位性低血压住院患者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生麦或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的基础上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比较3周后两组患者不适症状改善效果和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干预后,患者头昏头晕、恶心呕吐、心慌不适、晕厥、视物模糊症状改善,直立位和卧位血压差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使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血压直立位和卧位差值变化缩小,不适症状发生率下降,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景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门诊性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探讨门诊性病患者常见的心理,进一步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特征,给予相应的对策,从而使患者能很好的配合治疗,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丽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基层医院卵巢癌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索卵巢癌手术方式开腹及腹腔镜治疗卵巢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科室进行的20例卵巢癌手术,其中开腹手术8例,腹腔镜手术1 2例,针对卵巢癌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制定护理计划开展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满意家属放心.结果:通过围手期的充分准备,术前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引流管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重视并发症预防与观察.20例患者术后无重大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较好,患者生活质量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加强对卵巢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掌握其开腹或者腹腔镜手术护理要点,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林;吴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我院中成药用药合理性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中成药的用药情况,提高我院临床用药水平.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保健所中药房中成药处方进行抽样分析.结论:我院中成药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需加强临床中西医师、药师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意识,控制药物滥用,促进中成药安全合理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彩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流程管理在神经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运用流程管理理论贯彻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方法:运用流程管理三步骤:制作流程、优化流程,执行流程,制定优质护理服务的流程.结果:通过流程管理使“优质护理服务”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流程管理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作者:赵晓辉;赵毅;黄瑾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科研课题结余经费产生原因分析及使用建议

    科研课题结余经费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科研经费拨付方式、政策调整、节省支出导致的结余、预算编制欠合理这四大类.结余经费应本着“精简高效、专款专用”的原则,进行有效的使用.建议可用于及时支付相应款项、成果登记奖励申报、对课题负责人奖励、启动后续研究等.

    作者:孙叶萍;罗礼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老年人的常见严重创伤性疾病,具有患者年龄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的特点.我科自2010年6月年~2012年10月共进行了36例股骨头置换治疗,术后效果满意,经过术前宣讲指导,术中精心施治,术后康复护理,患者恢复良好,36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曹瑞芬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3.0T磁共振增强检查的全程护理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增强检查的全程护理.方法:对2198例行3.0T磁共振增强检查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1109例,对照组1089例,实验组采取全程护理,对照组只采取在检查中需要注射药物时才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了检查部位的错误,提高了图象质量.结论:全程护理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病人等候时问,保证检查的顺利完成,提高病灶检出率及诊断准确度,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任延秀;谭青华;张志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间歇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间歇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4例因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行负压封闭引流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2例,术后给予间歇式负压吸引;对照组22例,术后给予每天24h持续负压吸引.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间歇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有效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伤口愈合提高疗效.

    作者:张凌;吴铁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目的:报告对肿瘤科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状况,评价实施有优质护理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70名乳腺癌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35例采取优质护理,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情况,药物毒性反应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抑郁、焦虑心理状态明显减轻(P<0.05),药物毒性反映减弱(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综合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中的应用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如何促进患者的吞咽困难的恢复变得日益迫切.我们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法对我科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住院的84例患者进行观察,现报道结果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入选条件:①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并且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病诊治要点;②意识清醒者;③去除有严重心、肺疾病,或者明显肺部感染者.吞咽困难程度评价: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1]对所有患者进行吞咽困难程度进行评价,分为5级;患者端坐位,喝下30ml的温水,观察所需时间和呛咳情况,据此将吞咽功能分为5级.Ia级为5s内能将温水顺利地1次性咽下;Ib级能一次性将温水咽下,时间大于5s:Ⅱ级为5s以上分2次不呛地将温水咽下;Ⅲ级为5s以上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Ⅳ级为5s以上分2次以上咽下有呛咳;V级为屡屡呛咳,10s内全量咽下困难.

    作者:高吉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司法精神病学刑事责任能力鉴定分析142例

    目的:刑事责任能力的特点.方法:从一般统计学资料、案件性质、责任能力的划分、疾病诊断、及精神症状特点等对140例责任能力的鉴定进行分析.结果:以青壮年、未婚、低文化层次、农民为多;无责任能力占绝大多数,但在疾病诊断中则以精神分裂症为多.结论:精神分裂症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作者:李萍;曹德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颈外静脉静脉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静脉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13例颈外静脉静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年龄、性别、并发症、手术所见病变特点、复发等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年龄21~55岁;女性11例,男性2例;病变位于右侧8例,左侧5例;单发病变12例,2处病变1例.瘤内血栓形成者4例,疗效满意.结论:外科手术方法治疗颈外静脉静脉瘤安全、有效.

    作者:亓明;白云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跌倒护理评估在预防肿瘤住院患者跌倒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跌倒评估在预防肿瘤住院患者跌倒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52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24h内均由主管护士按“坠床与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进行风险评估.对照组评估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由管床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防跌倒教育;观察组除了24h内评估外,患者放化疗后每周予评估1次,分值达6~15分时,改5天评1次,达16分改三天1次.16分以上者跌倒高危,床头悬挂防跌倒醒目标识,由管床护士根据患者具体的高危因素进一步加强宣教,强调跌倒的危害性,引起患者及家属的足够重视,提高患者的自我安全管理能力;同时将评估、教育工作纳入护理质量控制,确保教育的有效落实.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的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高,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肿瘤住院患者进行连续性、动态的跌倒评估,实施个体化的安全管理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安全管理能力,能有效的防止跌倒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李君丽;谭耀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拔牙术中术后疼痛原因的分析及护理

    拔牙术是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常见手术,拔牙患者易产生:紧张,焦虑,不配合心理,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来自对拔牙术中、术后疼痛的畏惧.本文主要通过对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口腔外科176例拔牙患者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拔牙术疼痛原因,并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心身护理以求达到良好效果.

    作者:李雪琴;张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慢性创面患者按随机原则分组,30例行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VSD组),30例行传统常规换药(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方法平均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疼痛和满意度.结果:VSD组平均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疼痛度低于对照组(P<0.01),VSD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创面,加快了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床位周转率,减少了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及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钱晓玲;杨雪梅;房琴;狄天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