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热灌注治疗在胃癌腹腔转移中的应用

李丽娟;宋菲

关键词:腹腔热灌注, 胃癌腹腔转移, 应用
摘要:腹腔热灌注化疗是防治腹腔恶性肿瘤,尤其胃癌术后腹腔复发和肝转移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综合利用局部化疗、热疗和大容量化疗液对腹腔的机械灌洗作用,具有药代动力学及流体动力学优势,能有效清除游离癌细胞及微小癌灶,防治术后腹腔转移和肝转移.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点铆式缝扎和开窗引流对减少微创腋臭术后并发症的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微创腋臭术中在术区皮肤做多点铆式缝扎和开窗引流是否可以减少术后血肿的发生及对术区皮肤坏死的影响.方法:选择双侧腋臭患者,左右腋窝术区共210个,每个患者左右两侧随机抽签分为处理组A组和对照组B组,均进行小切口大汗腺剪除术,A组采用术区皮肤的多点铆式缝扎及戳眼开窗引流;B组只自切口放置引流条,余处理相同.结果:A组血肿发生率5.71%,皮肤坏死发生率6.67%;B组血肿发生率20.95%,皮肤坏死发生率17.14%.A、B两组血肿及皮肤坏死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在微创腋臭术中采用多点铆式缝扎和开窗引流可以降低血肿和皮肤坏死的发生率.

    作者:苏晓光;赵雪莲;张春莉;张卓男;张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AFP-L3浓度与AFP-L3百分含量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对比研究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的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是甲胎蛋白(AFP),但其在病毒性肝炎和慢性肝脏疾病中亦可见不同程度升高,临床检测的敏感度较低[1].研究发现,AFP具有糖链异质性,以小扁豆凝集素(LCA)作为外源性凝集素可将AFP分为LCA非结合型(AFP-L1,AFP-L2)及LCA结合型(AFP-L3),其中AFP-L1主要存在于良性肝病中,AFP-L2来自孕妇,而AFP-L3则为HCC所特有,即通常所说的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是肝癌诊断的高特异性指标,被称为新一代肝癌标志物,有助于HCC的早期鉴别诊断[2].

    作者:赵洪焕;黄彩云;韩素桂;张景华;李世龙;周秀艳;刘启为;胡文俭;马龙滨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服药自杀患者急诊洗胃前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根据我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委员会的数字调查显示,自杀在我国已列为第五位的死亡原因,而在15~34岁的人群中,自杀更是成为首位死因[1].口服毒药是自杀患者常采取的方式,急诊洗胃是抢救急性口服毒药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之一,笔者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月急诊洗胃患者94例,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相应的护理方法,为快速准确有效救治,提高患者身心健康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莹;王淑芸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18F-FDG显像在诊断结直肠癌术后不同部位转移复发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18F-FDG显像在结直肠癌术后不同部位转移复发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同机图像融合.结果:18F-PET/CT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的敏感度为100%,阴性预测值为100%,明显高于CT的61.5%和84.1%,18F-FDG PET/CT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周围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敏感度为97.9%,特异性为85.7%,准确性为94.1%,阳性预测值为93.9%,阴性预测值为94.7%.明显高于强化CT的66.0%、47.6%、60.3%、73.8%和38.5%(P<0.05).结论:18F-FDG显像能明显提高结直肠癌转移复发的检出率,在不同部位转移复发的诊断中较常规影像学检查更有价值.

    作者:邵建富;赵志强;刘武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加强养老机构人员的慢性病管理,提高高素质的专业服务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老龄化必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加大,年轻人不得不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工作和学习上,势必会影响他们对老年人的照顾.因此,传统的大家式养老难以维持了.社会化养老可有效地缓解老年人给家庭带来的负担和压力,使家庭成员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工作上.与家庭养老相比,老人住养老院,集中居住、集中供养,日常生活有人照料,扩大了老年人的生活交往范围,丰富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使他们保持年轻的心态,有利于心理健康.社会化养老它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因此,加强养老机构的慢性病管理,应该提高对老年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才能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但做好这项工作,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作者:王美芹;吕冬梅;张建志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手术期的安全护理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手术期的实施,以保证手术期患者生命安全、手术安全、用药安全、输血安全等,并且提高手术期的服务质量.方法:通过对251 8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实施手术期安全护理,术前一日认真履行访视制度,向患者讲解术前准备、麻醉方式,了解患者的需求,根据患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心理素质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思想负担、消除恐惧焦虑的心理.做好术前三方安全核对制度,并且协助手术医生正确安置手术体位,在刀碰皮时再次确认“time out”.术中加强对手术环境的管理、无菌操作技术的监督、消毒灭菌物品的监控,严格执行核对制度,使用各种仪器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术后监督管理检查各种管路安置是否牢固、有无破漏.为患者整理好衣被,遮盖隐私,注意保暖.结果:2518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无一例发生手术期安全差错事故,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安返病房,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好评.结论: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安全护理,提高手术期的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手术期各项操作安全、顺利进行,使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爱丽;李嫚;程相栵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9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予以克罗米芬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卵巢大小及卵泡数目.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激素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且卵巢及卵泡数目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肯定,并能改善激素水平及卵巢状况,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琼娜;冯益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应用价值进行探析.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科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具有,心肌致密化不全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0名患者(心肌致密化不全组)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其超声心动图的特点与另外的70名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心肌致密化不全组的超声心动图的测试如下:左心房内径为(39.23±5.34)mm,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为(65.39士7.61)mm,左室射血分数为(0.46士0.12),心肌非致密层厚度与致密层厚度比为2.65±0.25.结论:超声心动匿对诊断心室肌致密化不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申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角膜缘肿瘤美容手术与临床分析

    报告了我科近十年收治的34例(34眼)角膜缘肿瘤的临床、病例资料和治疗情况及美容手术等.且就角膜缘好发肿瘤的原因、部位、临床表现、病理、美容处理原则及转移进行了讨论.

    作者:薛劲松;王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48例医用X射线及介入治疗工作人员晶状体调查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与年龄、工龄、是否配戴防护眼镜的关系.方法:对我师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介入治疗的工作人员进行体检,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晶状体混浊情况.结果:我师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在不同放射工龄、不同年龄、是否配戴防护眼镜有显著性(P<0.01);电离辐射对眼晶状体的损害随工龄增加而加重;基层团场医院放射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为54.16%,高于师级医院29.16%.结论:应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加强防护意识,改善放射防护条件.

    作者:伏文建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胸段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分为硬膜外复合全麻组(Y组)和全麻组(Q组),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分别记录入室时、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后5分钟、拔管即刻、拔管后5分钟的SBP、DBP、HR.结果:Y组患者各时点的SBP、DBP均显著低于Q组(P<0.01).结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比全身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要小.

    作者:邵庆祝;成干生;王星明;潘冕;毛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口腔门诊健康系统宣教对患者主动复诊意识养成的作用

    目的:通过分析口腔门诊患者的主动复诊意识,强调口腔健康系统宣教的重要性.方法:将109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系统口腔健康知识宣教,对照组按以往常规护理方法只讲解专科健康知识,比较3月后两组患者的主动复诊率,并分别比较两组中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年龄患者的主动复诊率.结果:宣教组患者主动复诊率明显高于未宣教组;两组中不同性别患者主动复诊率无统计学差异;未宣教组高学历患者主动复诊率高于低学历患者,宣教组两者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中患者年龄越高主动复诊率越低.结论:对口腔门诊患者进行系统口腔健康知识宣教能显著提高患者主动复诊率,宣教重点应侧重于中老年患者.

    作者:李娜;石秀兵;刘娟;王云;李丹;张梦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局部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术中局部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以加强术中局部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方法:采取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手术科室577例患者术中局部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77例术中局部使用抗菌药物中,预防用药占37.4%,其中人工关节置换术160例,占预防用药的74.1%;Ⅰ类切口手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19例,占预防用药的8.8%;急腹症Ⅰ类切口手术30例,占预防用药的13.9%.氨基糖苷类在局部抗菌药物使用537份,占79.2%.结论:我院术中局部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加强手术医师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建议卫生主管部门和专家加大术中局部使用抗菌药物的基础研究,制定统一规范的操作流程.

    作者:邢程;万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药祛白消斑汤加减配合光疗治疗白癜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祛白消斑汤加减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38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祛白消斑汤加减治疗;B组采用NB-UVB治疗;C组给予祛白消斑汤加减联合NB-UVB治疗,比较分析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C组患者有效率86.96%,显著高于A组(56.52%)与B组(58.7%)(P<0.05);三组患者不同部位皮损比较,面颈部疗效佳,其次为躯干部位疗效;四肢皮损疗效差;三部位中,C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与B组(P<0.05).结论:中药祛白消斑汤加减配合NB-UVB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祛白消斑汤与NB-UVB治疗方法,临床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莫令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sCD36、LDL-C、Hs-CRP对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可溶性CD36(Soluble CD36 sCD36)、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2型糖尿病(T2DM)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92倒,其中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组(A组)45例,无血管病变组(B组)47例,另选4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C组).分别测定三组患者血浆血浆可溶性CD36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组可溶性CD36、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并发血管病变患者可溶性CD36、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非血管病变(P<0.05).结论:可溶性CD36、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联合检测水平对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病变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鲁礴;吕玉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鼻内镜下等离子切除腺样体及扁桃体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等离子切除腺样体及扁桃体手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即儿童鼾症)患儿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6例OSAHS患儿在全麻下行经鼻内窥镜等离子切除腺样体及扁桃体术,术前进行充分细致的准备,术后予以仔细观察及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并给予良好的健康指导.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患儿症状消失109例,减轻6例,其它主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改善.结论:积极正确的护理措施,对儿童鼾症术后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韩瑞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派丽奥软膏辅助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索临床应用派丽奥辅助治疗逆行性牙髓炎与应用传统碘甘油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逆行性牙髓炎患牙60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同时进行牙髓治疗和牙周治疗.牙周基础治疗后,实验组牙周袋内注入派丽奥软膏,对照组牙周袋内注入碘甘油,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牙周临床指标.结果:综合治疗后第8周,两组各临床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派丽奥软膏在逆行性牙髓炎的牙周病变治疗上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敬娈;尚文静;王德超;张淑华;李菱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Chevron截骨治疗中度拇外翻是否保留拇收肌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Chevron截骨治疗足拇外翻术中切断拇收肌和保留拇收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Chevron截骨治疗拇外翻畸形31例39足,术中拇收肌切断组15例20足(A组),保留拇收肌组1 6例19足(B组).结果:A组: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闻夹角分别改善(16.7±2.0)°、(5.1±0.7)°,第一跖趾关节功能评分提高(44.4±4.4),术后1足拇趾背内侧出现麻木,2足拇趾外侧麻木,1足出现跖骨头坏死,1足出现截骨端延迟愈合;B组: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间夹角分别改善(17.1±1.5)°、(5.6±0.8)°第一跖趾关节功能评分提高44.0±3.9,1足拇趾背内侧出现麻木.两组比较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间夹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跖趾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evron截骨治疗中度足拇外翻术中切断拇收肌和保留拇收肌的临床疗效相近,但是术中切断拇收肌存在并发症增加的风险.

    作者:李晓明;郭东辉;石国君;袁福禄;张洪相;韩广普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应用护理程序组织产科护理教学查房的做法与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组织护理教学查房加强对护生专科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生整体综合素质能力.方法:采用个案整体护理查房的形式.查房的全过程中运用护理程序对产科常见或经典个案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护生精心准备,积极发言,讨论热烈.这种查房形式得到了护生的认可.通过分析讨论能将专科护理知识应用于个案病例中.结论: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教学查房激发了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提高了护生专科知识水平及临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作者:陈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经伤椎椎弓根植钉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弓根植钉手术配合中药分期辩证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近远期效果.方法:对30例胸腰椎骨折手术切复伤椎椎弓根植钉钉棒系统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分期辨证治疗.观察患者Cobb角及伤椎高度恢复情况.结果: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伤椎高度平均恢复至正常的94.2%(P<0.01),术后一周伤椎矢状面Cobb角,平均为3.80,随访结束时平均为7.10(P<0.01).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钉手术配合中药分期辩证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孙鹏军;张斌剑;王立松;贾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