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邵庆祝;成干生;王星明;潘冕;毛天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 腹腔镜手术, 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
摘要:目的:比较胸段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分为硬膜外复合全麻组(Y组)和全麻组(Q组),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分别记录入室时、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后5分钟、拔管即刻、拔管后5分钟的SBP、DBP、HR.结果:Y组患者各时点的SBP、DBP均显著低于Q组(P<0.01).结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比全身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要小.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噬在肿瘤研究中的新突破

    自噬是以具有双层膜结构的自噬泡形成并包裹胞浆、长寿命蛋白和老化细胞器,与溶酶体融合终降解自噬泡内容物为特征的细胞“自我消化”的一系列生化过程[1~2].根据细胞内底物运送到溶酶体方式的不同,哺乳动物细胞自噬可分为大自噬、小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自噬(CMA).在大自噬中,细胞浆中可溶性蛋白和变性坏死的细胞器被非溶酶体来源的双层膜结构所包裹,即自噬泡,并由自噬泡将其携带到溶酶体中降解加工;小自噬形式的自噬与之不同,溶酶体膜自身变形,包裹吞噬细胞浆中的底物.

    作者:董梦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一种改良中路法在颈内静脉穿刺术中的应用

    目的:为常规颈内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提供寻求一种更好的颈内静脉穿刺方法.方法:将预计常规颈内静脉穿刺困难的100名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改良中路法,常规颈内静脉穿刺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49例(98%)穿刺成功,对照组39例(78%)穿刺成功(P<0.0l);试验组和对照组穿刺时间分别为(4.3±3.0)min、(8.5±5.1)min(P<0.01);试验组1例(2%)误穿动脉,对照组7例(14%)误穿动脉(P>0.05).结论:与传统穿刺法相比,改良中路法操作更简单快捷,穿刺成功率更高.

    作者:严语;毛宵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中的应用与观察

    目的:探讨对患者进行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CBP)时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143例进行CBP治疗的清醒患者采取两种健康教育方法进行CBP知识教育,观察患者对治疗配合程度的影响.结果:数据显示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效果优于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P<0.05),患者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大大提高.结论: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中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可以提高患者对CBP技术的认知度,增加患者对该治疗的依存性,从而使治疗顺利进行,是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之一.

    作者:陈艳梅;任玉芳;潘虹霞;张秀谦;曹桂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应用商环对儿童及成人行包皮环切术的疗效及并发症对比分析

    目的:对儿童及成人应用商环行包皮环切术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商环对702例成人、216例儿童进行了包皮环切术,对手术时间、愈合时间、术后包皮水肿、术后血、术后疼痛、术后感染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儿童组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均较成人组长;2个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包皮水肿;成人组有2例(0.3%)发生明显出血,经Ⅱ期缝合,愈合良好,儿童组未发生明显出血;2个组术后48h左右均有轻度疼痛,成人夜间更明显.术后拆环时成人组疼痛能耐受,儿童组疼痛明显,术后2周左右拆环更合适;成人组8例(1.14%)、儿童组2例(0.93%)发生了术后感染,经积极处理,均愈合良好,术后常见组织液、淋巴液渗出形成类似“脓液”的黄白色分泌物,不是感染.结论:应用商环治疗儿童及成人包皮过长或包茎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应掌握好手术适应症,选择合适的型号,术中包皮内板保留要适当,术前术后进行必要的宣教,更要掌握好术后拆环时间,以利于伤口愈合及减轻拆环疼痛.

    作者:吴小军;王永权;郑霁;沈文浩;鄢俊安;季惠翔;李新;张恒;周占松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人性化护理在妇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妇科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妇科患者72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运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采用入院告知、健康教育、保护隐私、尊重患者及护理技术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采用sp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满意度观察组总积分平均为23.106±2.728;对照组总积分平均为19.982±4.357;两组满意度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提高妇科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郑循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防护管理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Service,PIVAS)是在洁净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药学人员、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对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药物和抗生素在内的药物进行集中配置的场所[1].将原来分散在病区治疗室开放环境下进行配置的化疗药物,集中由专职的技术人员在万级洁净、密闭环境下,局部百级洁净的操作台上进行配置.化疗药物大多为细胞毒性药物.美国医疗机构药师协会(ASHP)将细胞毒性药物定义为高危药品[2],即使长期少量接触也会对人的身体产生潜在的不良危害.具有致畸、致突变作用,我院静脉中心自2009年11月正式启用,采用对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运行模式,实现了化疗药物从接收医嘱、药物配置、到输送至病区的全程管理.有效的提高了化疗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安全性及防护性现将安全防护管理报道如下.

    作者:李冬梅;岑怡;吴春燕;叶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硬全联合麻醉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硬全联合麻醉在开胸手术的应用.方法:麻醉方法不同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为单纯静吸复合麻醉,B组为硬全联合麻醉,术后可以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结果:B组患者麻醉维持用量减少(P<0.05),拔管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编短(P<0.05),患者躁动减少.结论:硬全联合麻醉在开胸手术中全麻维持用量减少,缩短患者麻醉苏醒时间,使全麻药物代谢不全引起的躁动减少,而且在心血管规定方面更容易控制,适合于开胸手术患者.

    作者:郝志华;段亚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探索产后乳腺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通过研究自身与周围朋友产后对乳腺护理的经历并参与护理工作,阐述对乳腺炎发生发展的过程的观察及护理,使大家认识到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对于疾病的控制和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总结分析3例乳腺炎患者的发生及转归以及观察及护理体会.结果:患者恐惧感减轻,乳汁排空理想,能积极配合治疗.结论:通过抗炎,乳腺按摩,理疗及病情观察及相应的护理,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好转率,降低化脓性乳腺炎的形成.

    作者:王欣;田宇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当飞利肝宁治疗慢性乙肝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30例给予口服当飞利肝宁胶囊,1g/次、3次/日,对照组30例口服甘利欣胶囊,1g/次、3次/日,疗程各3个月.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指标、血脂变化、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慢性乙肝,降酶疗效明显、平稳、不反跳,有明显退黄作用,有降脂、改善肝细胞脂肪代谢作用,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王蕻馨;苗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婴儿腹膜后巨大成熟囊性畸胎瘤影像学表现一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儿,女性,11个月,平素无明显症状,家属发现其腹部逐渐膨隆增大,无恶心、呕吐、腹泻,近15天来腹部逐渐增大,在此期间出现呕吐4~5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含胆汁,腹泻3次,黄色稀便,未见脓血或蛔虫.就诊时查体:T:36.1℃,神清,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上腹部可见一约30cm×15cm大小肿物,边界不清,略高出皮肤,无活动度,肝脾未触及异常,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未闻及气过水音,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饶胜国;付彬;杨静;史晓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胺碘酮应用对于心电图与CA125水平的影响来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情况.方法: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60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应用利多卡因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CA125值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都有明显下降(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与组间QTc对比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前后QTd值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治疗后的浅静脉炎、转氨酶升高、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表现为CA125表达与QTd值升高,胺碘酮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治疗疗效,且安全性好,降低CA125表达值与QTd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旭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舒适护理在PICC乳腺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PICC乳腺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回顾分析60例手术前行PICC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将2012年1月~2012年8月30例术前PICC化疗乳腺癌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作为观察组,将2010年2月~2012年1月30例术前PICC化疗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实施舒适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手术后PICC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有明显差异.结论:舒适护理体现了因人施护,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张素萍;张雅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药治疗月经过多30例临床观察

    中医学认为,月经过多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超过200ml者.多与月经先期同时并见.亦称“经水过多”或“月水过多”.本病是育龄期及围绝经期女性的常见疾病,容易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贫血,也是女性切除子宫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较多,本临床观察针对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月经过多的患者,采用中药辨证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韩永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二级医院药品库房管理心得体会

    目的:提升医院药品库房管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方法:采取设定合理库存、进行用量动态监测及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公司的管理.结果:有效降低采购、存储成本,提高药品周转率.结论:减少了药品积压、损耗和浪费,为医院节约了药品资源,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

    作者:李煜;屈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运动平板试验Duke评分对冠心病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运动平板试验Duke评分(DTS)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4例胸痛患者行运动平板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依据DTS进行冠心病诊断的敏感度为93.4%,特异度为68.3%,Duke评分和SYNTAX评分呈明显负相关.结论:DTS可以作为诊断冠心病提供参考并可对冠心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作者:邹文;王丽华;刘荣津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臭氧消融术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臭氧融核术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臭氧消融术及腰椎牵引治疗,按照Macnab评价标准评定.结果:160例患者,术后症状显著缓解116例(73%),术后1个月优良112例(70%),术后1年优良107例(67%),术后3年优良104例(65%).术后1年、3年优良率略低于术后及术后一个月,无显著差异.结论:臭氧消融术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满意.

    作者:张永华;高玉林;王玉红;曹建辉;静小明;历宝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足月分娩的新生儿10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为对照组,100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法为观察组,对各项实施过程进行全程干预,提出护理问题,针对问题查阅资料和文献,对直接和间接的实证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临床制定出佳护理方案并实施.结果:脐残端5天内愈合率由12%提高到89%,脐部感染发病率由3%降低到0.结论: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安艳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实施“精细化管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总结了我院2011年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法.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优质护理服务、落实护理重点专科项目,提升专业护理能力、强化护理质量及风险管理,提供安全护理服务等内容,做到让病人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作者:秦泽红;曹坤;靳喜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3M HP型透明敷料应用于PICC置管后的效果观察

    目的:调查分析3M加强型(HP型)透明敷料对PICC固定处皮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98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固定敷料实验组选用3M加强型透明敷料(HP型).对照组选用选用3M普通透明敷料,敷料实验组患者更换频率一般均为每周1次,对照组每周更换2次,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点周围的皮肤反应情况,并调查患者自感舒适情况以及有无导管脱出现象.结果:实验组皮肤反应和导管脱出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我舒适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PICC置管后应用3M加强型透明敷料固定,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患者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和预防导管脱落,较大提高患者的自觉舒适度.

    作者:覃慧敏;冯毕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体会

    外科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措施,手术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其造成的死亡和并发症是一个全球关注的公众健康问题.预防手术差错,是手术室安全和风险管理的重点.手术安全核查的重要性分析2004年AORN报道[1],位居第一的差错是手术不正确(包括患者、手术和部位):1995年1月~2001年3月,香港医疗机构鉴定联合委员会回顾1152例志愿者样本,其中114例手术部位发生错误[2];近年来,国内连续发生数起因手术安全核查失误而引发的医疗事件[3],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引起了高度的重视.

    作者:闫丽;柴凤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