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服药自杀患者急诊洗胃前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刘莹;王淑芸

关键词:服药, 自杀患者, 急诊, 洗胃, 心理特征, 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身心健康, 现报道如下, 综合分析, 有效救治, 心理卫生, 危机干预, 死亡原因, 首位死因, 口服, 护理方法, 护理措施, 毒药, 调查显示, 委员会
摘要:根据我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委员会的数字调查显示,自杀在我国已列为第五位的死亡原因,而在15~34岁的人群中,自杀更是成为首位死因[1].口服毒药是自杀患者常采取的方式,急诊洗胃是抢救急性口服毒药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之一,笔者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月急诊洗胃患者94例,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相应的护理方法,为快速准确有效救治,提高患者身心健康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参考,现报道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防护管理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Service,PIVAS)是在洁净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药学人员、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对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药物和抗生素在内的药物进行集中配置的场所[1].将原来分散在病区治疗室开放环境下进行配置的化疗药物,集中由专职的技术人员在万级洁净、密闭环境下,局部百级洁净的操作台上进行配置.化疗药物大多为细胞毒性药物.美国医疗机构药师协会(ASHP)将细胞毒性药物定义为高危药品[2],即使长期少量接触也会对人的身体产生潜在的不良危害.具有致畸、致突变作用,我院静脉中心自2009年11月正式启用,采用对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运行模式,实现了化疗药物从接收医嘱、药物配置、到输送至病区的全程管理.有效的提高了化疗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安全性及防护性现将安全防护管理报道如下.

    作者:李冬梅;岑怡;吴春燕;叶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胸腔镜下胸腺病变的手术治疗

    目的:结胸腔镜胸腺病变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08年9月~2012年9月,我院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瘤21例.术后病理为胸腺增生和良、恶性胸腺瘤.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132分钟,术中平均出血50ml,术后平均放置胸管时间48小时,平均住院时间5天.平均随诊1.5年,无肿瘤复发.结论:胸腔镜治疗胸腺瘤和重症肌无力的短期随诊疗效满意.

    作者:李晓辉;王作培;张锋;韦海涛;何占锋;丁凯;施巩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自制分叉克氏针微创固定治疗外踝撕脱性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分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外踝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至2011年10月,我们采用微创方法,应用自制分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外踝撕脱性骨折23例,术后第2天、1个月、3个月、6个月摄X线片检查及观察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1.5~28个月(平均5.4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创伤性关节炎,骨折愈合时间10-24周(平均8周).按苟三怀提出标准评定:优16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5.6%,优16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5.6%.结论:自制分叉克氏针微创固定治疗外踝撕脱性骨折,固定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可做为治疗外踝撕脱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尤瑞金;黄令坚;郑文忠;杨德育;苏在权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土豆片外敷在治疗抗生素类药物外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土豆外敷在治疗抗菌素类药物外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抗生素药物外渗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用50%硫酸镁进行湿敷,试验组利用土豆片外敷治疗.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抗生素类药物外渗的效果.结果:试验组能迅速的消除药物外渗部位的肿胀,减轻疼痛,有效的促进组织修复.结论:土豆片外敷治疗抗菌素类药物外渗疗效明显,且无副作用,适用于抗菌素类药物外渗的治疗.

    作者:张林;林属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无偿献血者招募现状及对策探讨

    血液是生命的源头,输血是临床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明确规定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只有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才能保证血液质量,保证用血者和献血者的安全,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自1998年颁布实施献血法以来,我国的无偿献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但近年来我国许多大中城市遭遇临床用血的严重短缺,甚至出现“血荒”,如何招募献血者,是摆在采供血机构面前的突出问题.

    作者:侯广安;高占海;张媛;纪晓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人性化服务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意义

    针对我国现阶段医院药学服务的现状,剖析药学服务在医院中的新角色,新任务,探讨药学服务如何适应转变,人性化服务能更好的顺应药学服务的发展需要.

    作者:屈杰;李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0例.结果:30例获访,无骨折再移位及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无针道感染及松动.腕关节功能使用Jakim评分优良率96.7%.结论:应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可明显改善桡骨远端关节面的高度及平整性,减少感染机率,有利于功能恢复.

    作者:武潮;王世灵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胎盘早剥43例分析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原因.方法:对43例胎盘早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有腹痛、产前阴道流血,39例有子痫前期病史,1例昏迷,5例无明显症状,18例有胎儿窘迫.结论:胎盘早剥原因复杂,应尽早排除.

    作者:车虹彩;闫华;邓玲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抚触联合穴位按摩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抚触联合穴位按摩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生儿黄疸6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抚触组、穴位按摩组和穴位按摩抚触联合组各150例.对照组予以新生儿常规护理,抚触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传统正规的标准抚触方法;穴位按摩组给予中医穴位按摩;穴位按摩抚触联合组将穴位按摩手法融入标准抚触方法中进行按摩,观察并记录新生儿的经皮胆红素变化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高胆血红素症发生率联合组低于其他三组(P<0.05);抚触组与穴位按摩组低于对照组,但高于联合组(P<0.05).指数正常时间联合组低于其他三组(P<0.05):抚触组与穴位按摩组低于对照组,但高于联合组(P<0.05).胆红素下降幅度联合组高于其他三组(P<0.05);抚触组与穴位按摩组高于对照组,但低于联合组(P<0.05).每天排便次数联合组高于其他三组(P<0.05);抚触组与穴位按摩组高于对照组,但低于联合组(P<0.05).胎便转黄时间联合组低于其他三组(P<0.05);抚触组与穴位按摩组低于对照组,但高于联合组(P<0.05).结论:抚触与穴位按摩有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作用,抚触联合穴位按摩效果更优于单纯抚触法与单纯穴位按摩法.

    作者:肖佩霞;左媛;魏建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骨科负压封闭引流术后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骨科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5月临床收治的80例四肢软组织创伤缺损,感染,坏死,溃疡,压疮及急慢性骨髓炎选择VSD术40例和常规换药40例,术后配合医生进行临床护理,观察VSD治疗疗效.结果:VSD组患者一次植皮后7天创面愈合比例(83.84%)明显高于对照组(7.26%);VSD组平均治愈时间(15.43±8.64)d明显低于对照组(91.52±12.78)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VSD技术取得了用传统方法治疗复杂创面无法达到的优良效果.结论:VSD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快速控制感染,明显缩短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时间,减轻换药痛苦,效果显著.该技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减轻了医生换药的工作量,并方便其护理,疗效远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印美丽;施保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分化型甲状腺微小癌21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微小癌(TM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间手术治疗的21例甲状腺微小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14.29%)行患侧甲状腺叶切除、峡部切除术,14例(66.67%)行患侧甲状腺叶切除、峡部切除及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3(14.29%)例行患侧甲状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加同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1(4.76%)例行患侧甲状腺叶大部切除术.术前B超确诊8例,诊断符合率38.10%(8/21);术中冷冻切片确诊20例,诊断符合率95.24%(20/21).全部患者随访5-10年,对侧甲状腺及淋巴结癌复发1例,单纯淋巴结转移1例,无甲状腺癌相关死亡.结论:甲状腺微小癌行术前B超及术中冷冻病理检查能有效提高早期诊断率,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马巍;刘超;马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舒适护理在无痛人流手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无痛人流是在静脉麻醉下为患者实施人工流产的一种新型手术,由于患者对麻醉的不了解会产生对手术的恐惧感和依赖感,而且手术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应激源,患者因为担心手术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以及术后相关的健康知识的匮乏等因素而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因此,需要手术室护理人员全面提供舒适的环境、个体化的心理指导、贴心的服务、及时的健康宣教,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是一种人性化的“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将其应用在无痛人流手术中,能够减轻人流患者的焦虑、提高舒适度,从而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我院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无痛人流患者采取了舒适护理干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蓓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对63例创伤性湿肺的X线回顾探讨

    本文对63例急诊胸部创伤患者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其中钝挫伤56例,刀刺伤7例.钝挫伤以多根肋骨骨折和肺挫伤多见,刀刺伤以血气胸为多.结合文献讨论了肺挫伤和创伤性湿肺的发生及发病机理.

    作者:詹志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规范化管理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

    规范化管理已经是人们所熟知的问题了,但是真正从法律角度出发,实施措施到位的规范化的管理确实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具有多元化特征的护理服务系统,持之以恒的规范化管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杜艳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亲情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实施与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全新护理模式——亲情护理模式.方法:把患者当亲人,把护士当姐妹,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角色适应和生活照顾”一条龙服务的护理工作模式.结果:亲情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开展,具有较强的人性化服务理念,是整体护理模式的延续与升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体现出绝对的优势.结论:亲情护理体现了人性化的关怀与服务,充分诠释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素丽;石文建;李翠霞;崔明武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26例经验总结

    目的:探讨应用闭合复位经皮微创技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闭合复位经皮微创技术锁定钢板治疗并分析疗效.结果:骨折均获愈合.按Johner□Wruhs评分法,优18例,良5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88.5%.结论:经皮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

    作者:姬向兵;李靖;侯兵;张国强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依达拉奉与逐瘀活血中医方药联用治疗青中年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逐瘀活血中医方药联合治疗青中年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10年1月~2012年6月青中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应用依达拉奉和逐瘀活血中医方药,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逐瘀活血中医方药联用治疗青中年进展性脑梗死,可更有效终止病情进展,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赵新春;杨晓芹;张国栋;陈素华;边丽丽;谷小芳;刘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替勃龙对术后辅助放疗的宫颈鳞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宫颈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在发展中国家居首位[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宫颈癌45.9万例,其中我国每年平均宫颈癌发病率为13.15万例,占世界子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8%,过去50年宫颈癌的高发年龄集中在40岁至50岁,近年来20岁至30岁的患者逐年增多[2].郭科军等[3]报道年龄<45岁宫颈癌的所占比例由1983-1992年的2.7%上升到1993-2002年的19.7%.本研究针对绝经前宫颈鳞癌患者,手术切除双附件,术后有明显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在辅助放疗早期使用替勃龙,目的是探讨替勃龙在缓解低雌激素引起的症状同时,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放疗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欣彦;候燕;孟凡菲;李秀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建立“模拟药房”进入药理学课堂的实践

    目的:探讨“模拟药旁”情景教学在药理学教学中的作用,改革传统的药理学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药理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实际应用能力,以体现学以致用原则.方法:对10涉外护理专业大专生(160名)在药理学教学中前后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即普通教学法和“模拟药房”情景教学法,通过考核和问卷调查方式对比这两种教学的结果.结果:采用“模拟药房”情景教学法比传统普通教学法有明显优势,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效果良好.结论:模拟药房情景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药理学学习的兴趣和临床技能能力的培养.

    作者:秦博文;党晓伟;吕瑞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言语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疗效观察

    观察言语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疗效.将脑卒中患者伴构音障碍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言语吞咽治疗仪加康复手法治疗构音障碍;对照组:单纯应用康复手法治疗构音障碍,2周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然后应用量化的Frenchay构音障碍测试表来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均能改善构音障碍,但是吞咽言语障碍治疗仪联合康复手法治疗构音障碍要优于单纯应用康复手法治疗.(P<0.05)

    作者:李志贤;任海燕;刘雪云;甄敏哲;戴京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