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广安;高占海;张媛;纪晓花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男生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的方法.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调查表对某医学院93名男护生和1 20名女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SCL结果:男护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妄想5因子得分高于女护生,其它因子得分无显著性差异.②自制量表:与女护生相比,男护生在社会压力、环境、工作内容、工资待遇方面有较大压力,在掌握专业知识、自身动手能力、就业、孤独感方面压力较小.结论:男护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其角色适应能力,缓解各种心理压力,强化临床男护士形象,以促进其良好心理的发展.
作者:邱会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感染的应用效果及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28例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感染的住院患者进行VSD负压吸引治疗,配合换药护理及针对性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措施.结果:28例患者均比采取常规换药方法的患者伤口愈合快、病程短,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结论: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感染的患者采取VSD治疗方法有效,并能减少患者频繁换药的痛苦,减少了使用抗生素的时间和用量,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及经济费用,针对性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作者:田晓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比较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和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调查问卷(CCQ)这三种C0PD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HRQo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相互关系.方法:对106例COPD患者应用SGRQ、CAT和CCQ问卷进行观察性研究,评估问卷得分,记录患者填写问卷所需时间及完成问卷是否需要医务人员帮助.结果: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三种生活质量评估问卷之间呈强相关:CAT与SGRQ之间的相关性系数r=0.73(P<0.001);CCQ与SGRQ之间的相关性系数r=0.75(P<0.001);CAT与CCQ的相关性系数r=0.76(P<0.001);患者完成问卷调查的平均时间,SGRQ为576秒,CAT为107秒,CCQ为1 34秒;在填写完成问卷过程中,SGRQ有86.5%的患者,CAT有53.9%的患者,CCQ有34.5%的患者出现理解困难,需要医务人员提供帮助.结论:SGRQ问卷、CAT评估测试和CCQ问卷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CAT和CCQ较之SGRQ问卷具有便于患者更容易和更快捷完成的优点.
作者:王健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讨论脊柱损伤患者的优质护理与整体护理模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0月实行优质护理与整体护理的184例脊柱损伤患者.结果:优质护理与整体护理后患者的心理、配合医生治疗、功能的康复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明显的提高.结论:优质护理与整体护理在脊柱损伤中有者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赵茹营;王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了解护生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负性心理,实施不同的心理对策.方法:采取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访问1 5名护理实习生并记录她们在静脉穿刺前后的心理状况,分析失败原因.结果:护理实习生通过对自身负性心理的了解,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结论:护士实习生在静脉穿刺时存在的心理压力,采取减轻心理压力的措施,提高静脉穿刺率.
作者:黄彩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在出洁净手术室前和回洁净手术室后外出衣上带菌情况,以提高医务人员认识到穿外出衣的重要性及需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对医护人员在出洁净手术室前和回手术室后进行卫生学检测,菌量培养.结果:医护人员回洁净手术室后外出衣上菌落数显著高于出洁净手术室前.结论:医护人员对穿外出衣意识薄弱,通过制定并落实相应措施,加强人员管理,规范操作,可保证手术室空气的洁净度,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贺彩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黄褐斑(melamine)是一种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的难治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皮损呈淡褐色或咖啡色,多呈蝶形分布在前额和颧部.患者虽无自觉症状,但严重影响美观和患者的身心健康.本病好发于育龄期妇女,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具有多种致病因素,如紫外线照射、滥用化妆品、妊娠、内分泌紊乱、过度疲劳、种族、精神紧张、睡眠质量,部分患者伴有月经不调、睡眠不安、神疲乏力、烦躁易怒的症状.中医学称之为“黧黑斑”、“面尘”、“肝斑”、“面黑干”,《诸病源侯论》中提到:“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
作者:王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为了有效的回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的优质服务.方法: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及自身素质,加强护理记录的管理,对重危患者提出预见性的护理问题及措施.结果: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及业务水平,减少护理差错.结论: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对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子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自2009年11月19日~2009年12月31日,笔者用冷冻结合60%三氯醋酸治疗一例面部角化棘皮瘤患者取得很疗效,三个月后表皮正常,没有任何瘢痕,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梁x,女性,74岁,农民,汉族,丧偶,河北省承德县甲山镇兰窝村人,主因左面部眼下起赘生物2个半月,伴轻度灼痛,于2009年11月19日10:00入院.患者及家属述病史可靠.
作者:郭凤阳;邢永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全新护理模式——亲情护理模式.方法:把患者当亲人,把护士当姐妹,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角色适应和生活照顾”一条龙服务的护理工作模式.结果:亲情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开展,具有较强的人性化服务理念,是整体护理模式的延续与升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体现出绝对的优势.结论:亲情护理体现了人性化的关怀与服务,充分诠释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素丽;石文建;李翠霞;崔明武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比较protaper机用镍钛锉与手用不锈钢锉进行根管预备的操作时间及术后反应情况.方法:选取门诊120人132颗患牙随机分成protaper机用镍钛锉组(A组)和不锈钢K锉组(B组),A组68颗患牙采用冠向下方法进行根管预备;B组64颗患牙采用逐步后退法进行根管预备.记录比较根管预备的时间、术后疼痛的发生率.结果:A组根管预备的时间明显少于B组;A组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protaper机用镍钛锉根管预备时间短、效率高,术后疼痛反应少.
作者:巩兰平;张静涛;郭娇娇;刘英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在口腔植牙患者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DI0种植体的植牙患者,对其进行综合护理.结果:随访中没有发现植体松动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为98.4%.结论:采用护理流程对口腔植牙患者进行全面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徐晓丽;苏婷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研究股骨颈骨折正确有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随机平均将我院2008年1月1日~2011年8月1日接诊的发生股骨颈骨折的80例患者分成一、二两组.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接受手术的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等,并进行比较;回访两组患者并进行相关资料的分析,计算两组患者手术之后满一年的时间内有无并发症并统计Harris的评分.结果:一、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都无较大差异,(P>0.05).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比二组显著要低,(P>0.05);一组患者术后满一年时关节功能的Harris评分结果比二组显著要高,(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手术主要按照X线片来决定,X线片能够清楚表现骨折发生的部位及骨折移位等.对老年患者应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基础上,认真护理同时对患者进行治疗,此方法能增强患者关节的活动能力,有利于患者生活及工作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至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近年来,中医药在慢性病和老年病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因此,要对近年来中医临床护理、中医高等护理教育、中医社区护理研究的状况进行介绍,并对今后的努力方向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王燕;朱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分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外踝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至2011年10月,我们采用微创方法,应用自制分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外踝撕脱性骨折23例,术后第2天、1个月、3个月、6个月摄X线片检查及观察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1.5~28个月(平均5.4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创伤性关节炎,骨折愈合时间10-24周(平均8周).按苟三怀提出标准评定:优16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5.6%,优16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5.6%.结论:自制分叉克氏针微创固定治疗外踝撕脱性骨折,固定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可做为治疗外踝撕脱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尤瑞金;黄令坚;郑文忠;杨德育;苏在权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血液是生命的源头,输血是临床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明确规定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只有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才能保证血液质量,保证用血者和献血者的安全,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自1998年颁布实施献血法以来,我国的无偿献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但近年来我国许多大中城市遭遇临床用血的严重短缺,甚至出现“血荒”,如何招募献血者,是摆在采供血机构面前的突出问题.
作者:侯广安;高占海;张媛;纪晓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海南省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439株大肠埃希菌药物敏感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9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细菌株为284株,占64.7%.其对青霉素类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8.2%和97.5%,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也有较高的耐药率,如头孢克洛、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头孢他啶/棒酸、头孢噻肟/棒酸分别为97.9%、98.9%、96.5%、98.6%、97.5%、100%、1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性高达100%.结论:临床大肠埃希菌耐药率逐渐增强,与临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有一定关系,实验室应高度重视产ESBLs株的检测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及时有效控制ESBLs菌株的传播和流行.
作者:符新颖;符惠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小探头超声内镜(Min-probe sonography,MPS)检查可通过消化道近距离探查食管及胃黏膜隆起性病变[1].因该项检查在多数基层医院尚未开展,现将我院对302例患者进行该项检查的护理经验作一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302例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的病例,其中男158例,女144例,年龄17~86岁,间质瘤46例,胃平滑肌瘤42例,脂肪瘤19例,异位胰腺18例,早期癌症3例,进展期癌症22例,淋巴瘤5例,息肉24例,囊肿34例,溃疡12例,炎症21例,从状纤维粘液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血管瘤4例,胃憩室2例,十二指肠腺瘤1例,静脉曲张1例,无异常46例.其中食管病变76例,胃部178例,十二指肠48例.所用超声内镜为Olympus UM-2R和3R,探头频率分别为12.5MHz和20MHz.
作者:蔡云;马医安;王晓燕;胡艺;除彩霞;席晓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临床带教的方法和管理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护理临床带教和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护生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根据急诊科工作特殊性进行带教与管理,并逐渐形成急诊科规范化临床护理教学体系.结果:急诊科护生带教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护理操作及考核成绩优秀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患者满意率及临床护理质量随之提高.结论:通过优化急诊科带教环境,对带教双方及带教过程进行严格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护生实习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
作者:贺慧玲;韩娜;李宁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评估胰岛素治疗教育工具的应用效果,使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患者积极配合胰岛素治疗.方法:对我科2011年5月~ 2012年5月入住的首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评估,采用DAWN量表评估患者对胰岛素的看法和拒绝使用胰岛素的原因.针对患者表述的1~2个问题,教育者参考“专业访谈手册”给与分析和解读,再借助“画说胰岛素”与患者直面交流,帮助患者走出误区.后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胰岛素治疗方案.结果:①患者对使用胰岛素治疗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误区及焦虑情绪;②访谈教育前、后患者对胰岛素的认知、生活管理、态度、胰岛素副作用、注射相关问题、花费等六个方面有明显差异,在态度方面P=0.083无统计学意义,其它五个方面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胰岛素使用教育工具符合糖尿病授权教育理念,提高了患者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是临床开展胰岛素使用教育的新工具.
作者:李宽荣;胡佳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