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亲情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实施与体会

刘素丽;石文建;李翠霞;崔明武

关键词:亲情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 临床护理, 服务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全新护理模式——亲情护理模式.方法:把患者当亲人,把护士当姐妹,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角色适应和生活照顾”一条龙服务的护理工作模式.结果:亲情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开展,具有较强的人性化服务理念,是整体护理模式的延续与升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体现出绝对的优势.结论:亲情护理体现了人性化的关怀与服务,充分诠释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治疗小儿消化系统肿瘤的探讨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消化系统肿瘤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6月~2012年6月来我科治疗的19名消化系统肿瘤的患几经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后,运用腹腔镜手术采集组织病理学标本送检.结果:19例均成功用腹腔镜手术采集组织病理学标本并作出组织病理学诊断.除4例采取保守治疗外,其余接受剖腹手术治疗,术后1 3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小儿消化系统肿瘤,判断其手术可能性和预后转归有着重要价值.

    作者:郭飞;王家祥;杨合英;张大;贾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并且找出适宜方法进行干预.方法:收集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产科住院病例,对各年剖宫产数、剖宫产率、剖宫产指正构成比进行统计,并分析其变化.结果:社会因素在各年剖宫产指征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头盆因素在各年剖宫产指征所占的比例逐年下降,母亲因素、胎儿因素均略有上升.结论:剖宫产率上升主要是和社会因素、头盆因素、胎儿因素、母亲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李娜;郝桂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高频电波刀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高频电波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9年9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案例中选取160例.120例对其采用高频电波刀电熨、锥切等治疗,标为观察组;40例采用微波治疗仪治疗,标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前、后出血量小,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电波刀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效果满意,具有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特点,且操作简单、安全.

    作者:倪红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自制手插矫形板治疗手部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制手插矫形板治疗手部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录的236例手部痉挛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18例患者采取常规的康复治疗,而观察组的118例患者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自制手插矫形板进行牵张训练,观察两组的患者治疗后的情况.结果:通过两组的患者治疗1月后的情况分析,观察组的患者在痉挛分级和ADL能力以及Fugl-Meyer等情况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痉挛分级、ADL能力和以及Fugl-Meyer等情况,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于手部痉挛患者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采取自制的手插矫形板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痉挛情况,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王丽丽;李向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术前预注万汶可预防老年冠心病人围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目的:观察术前预注万汶对预防老年冠心病人固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 0年2月~2011年6月来我院择期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麻醉前1小时:治疗组(n=20):给予300~500ml的万汶;对照组(n=20):给予同等剂量的乳酸林格氏液.麻醉前30min:两组患者均肌肉注射3mg咪唑安定和0.5mg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记录患者在麻醉前(T0),麻-后3min(T1),6min(T2)、9min(T3)、12min(T4)、15min(T5)各时间段的HR、SBP、DBP的值,以及两组患者各时段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与治疗组比较,对照组SBP在T2、T3时均降低,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T1~5的高血压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预注万汶300~500ml能有效预防老年冠心病人围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意义.

    作者:甘亚倩;肖向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泌尿外科手术病人实施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服务体会

    目的:探讨针对泌尿外科手术病人实施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服务的方法,提高病人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率.方法:选择泌尿外科手术病人50例采用传统护理服务和50例采用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包床到护,责任到人,责任护士对所管病人实施入院-围手术期-出院整个过程的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实施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服务的病人满意度达96%及健康教育知晓率95%显著高于传统护理服务,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全程、连续、无缝隙护理服务的实施和开展,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提升了护理质量.

    作者:陈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神经干移位和束组移位术治疗臂丛神经上千损伤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上干损伤后应用神经干移位及神经束组移位术的疗效对比.方法:将20例单纯臂丛神经上千损伤患者分成A、B两组,每组10例.患侧肩均不能外展、外旋、上举;屈肘不能;耸肩及伸肘肌力≥4级.肌电图检查:副神经、膈神经及尺神经功能正常;正中神经轻度受损.患者于伤后3-11个月入院治疗.A组于全麻下行副神经到肩胛上神经、膈神经到肌皮神经、肋间神经到腋神经移位术;13组于全麻下行副神经到肩胛上神经、尺神经束支或正中神经束支到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束支或尺神经束支到腋神经移位术.结果: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其中B组2例患者出现手部尺神经轻度损伤症状,2例患者出现正中神经轻度损伤症状,经对症治疗后消失.其余患者未出现与供区神经受损的症状.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分别于术后3、6、9、12个月行肌电图检查,经统计学分析,B组神经传导速度优于A组(P<0.05).A组患者术后5~6个月出现肩外展及屈肘动作,肌电图可记录到受区肌肉新生电位;术后8~9个月,患者肩外展30~65°,屈肘90~120°,肌力3~4级.B组患者术后3~4个月出现肩外展及屈肘动作,肌电图可记录到受区肌肉新生电位;术后7~8个月,患者肩外展30~65°,屈肘90~120°,肌力3~4级.结论:应用功能相近的供体神经行神经束组移位修复受损的神经具有供区损失小、恢复时间快、功能恢复佳等优点,其效果优于神经干直接修复.

    作者:李会玲;李海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间歇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间歇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4例因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行负压封闭引流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2例,术后给予间歇式负压吸引;对照组22例,术后给予每天24h持续负压吸引.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间歇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有效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伤口愈合提高疗效.

    作者:张凌;吴铁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术附散水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0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术附散水汤加减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16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8例采用术附散水汤加减治疗,对照组108例采用常规的西药方法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进行治疗后对比,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3%,85.2%.两组进行对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x2=7.9 3,P<0.01).结论:术附散水汤加减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明显优于西医药治疗,并能减少药物副作用.

    作者:刘占国;张江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侵袭性胸腺瘤与非侵袭性胸腺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胸腺肿瘤的螺旋CT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手术治疗并经过病理确诊的胸腺肿瘤60例患者的CT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诊断结果为侵袭性胸腺瘤35例,直径为5.36±1.70cm,其中边缘光滑的10例,有分叶的19例,边缘不规则的9例,中心低密度灶(囊性变或中心坏死)的19例,钙化的1 3例,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均匀强化的14例,非侵袭性胸腺瘤25例,直径为3.57±1.60cm,其中边缘光滑的15例,有分叶的7例,边缘不规则的2例,中心低密度灶(囊性变或中心坏死)的5例,钙化的3例,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均匀强化的19例;侵袭性胸腺瘤和非侵袭性胸腺瘤之间直径、胸腺瘤的形态改变、胸腺瘤的密度改变、钙化和增强均匀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螺旋CT检查的结果可以有效的判断胸腺肿瘤是侵袭性还是非侵袭性,对患者手术计划的制定及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邢海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中的应用与观察

    目的:探讨对患者进行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CBP)时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143例进行CBP治疗的清醒患者采取两种健康教育方法进行CBP知识教育,观察患者对治疗配合程度的影响.结果:数据显示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效果优于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P<0.05),患者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大大提高.结论: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中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可以提高患者对CBP技术的认知度,增加患者对该治疗的依存性,从而使治疗顺利进行,是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之一.

    作者:陈艳梅;任玉芳;潘虹霞;张秀谦;曹桂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手术100例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不同术式对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入院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进行手术,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开腹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同时统计止痛药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并对比分析各组数据的差异.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其止痛药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对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具有干扰小、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患者痛苦轻、消化系统功能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相比传统开腹手术更为理想,可以逐步替代传统开腹手术.

    作者:陈敏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体会

    外科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措施,手术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其造成的死亡和并发症是一个全球关注的公众健康问题.预防手术差错,是手术室安全和风险管理的重点.手术安全核查的重要性分析2004年AORN报道[1],位居第一的差错是手术不正确(包括患者、手术和部位):1995年1月~2001年3月,香港医疗机构鉴定联合委员会回顾1152例志愿者样本,其中114例手术部位发生错误[2];近年来,国内连续发生数起因手术安全核查失误而引发的医疗事件[3],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引起了高度的重视.

    作者:闫丽;柴凤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谈健康体检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对健康维护需求的日益增长,建立个体健康档案的必要性日益凸显,通过分析、评估、预测,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预防和维护.

    作者:马莉华;伍娟;储小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多点铆式缝扎和开窗引流对减少微创腋臭术后并发症的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微创腋臭术中在术区皮肤做多点铆式缝扎和开窗引流是否可以减少术后血肿的发生及对术区皮肤坏死的影响.方法:选择双侧腋臭患者,左右腋窝术区共210个,每个患者左右两侧随机抽签分为处理组A组和对照组B组,均进行小切口大汗腺剪除术,A组采用术区皮肤的多点铆式缝扎及戳眼开窗引流;B组只自切口放置引流条,余处理相同.结果:A组血肿发生率5.71%,皮肤坏死发生率6.67%;B组血肿发生率20.95%,皮肤坏死发生率17.14%.A、B两组血肿及皮肤坏死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在微创腋臭术中采用多点铆式缝扎和开窗引流可以降低血肿和皮肤坏死的发生率.

    作者:苏晓光;赵雪莲;张春莉;张卓男;张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全身麻醉护理

    无痛人工流产技术的推广运用,为越来越多意外妊娠和因疾病不宜继续妊娠的妇女解决了人工流产的痛苦,手术中使用的静脉麻醉药异丙酚在体内半衰期很短,分布半衰期仅2.5min,消除半衰期34~60min,起效和消除都很快,不会产生蓄积作用[1].芬太尼作为一种强效镇痛药,其镇痛效果是吗啡的100~180倍,静脉注射后几乎立即生效,作用持续时间为30min,无明显蓄积作用[2].两种药物联合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显著,但手术后的生命指标的观测仍十分重要.

    作者:李颖;刘岩;张艳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司法精神病学刑事责任能力鉴定分析142例

    目的:刑事责任能力的特点.方法:从一般统计学资料、案件性质、责任能力的划分、疾病诊断、及精神症状特点等对140例责任能力的鉴定进行分析.结果:以青壮年、未婚、低文化层次、农民为多;无责任能力占绝大多数,但在疾病诊断中则以精神分裂症为多.结论:精神分裂症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作者:李萍;曹德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早期处理致痫高危因素减轻继发性脑损害

    通过分析颅脑损伤后各种致痫高危因素及癫痫发作对预后的影响.探讨早期处理致痫高危因素的意义.发现早期外伤性癫痫发作对颅脑损伤预后有严重影响,可造成继发性脑损害,甚至导致死亡.及早处理高危致痫因素,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俐;叶卫东;谢徐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C02激光治疗仪改进式325例小儿包皮环切术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C02激光治疗仪行小儿包皮环切的疗效.方法:回顾总结我院外科门诊2009年6月至今325例小儿包皮环切的病例资料.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6min,325例中1例伤口裂开二次缝合,2例伤口渗血,1例缝合止血,1例压迫包扎后出血停止,无伤口感染,无手术引起勃起障碍病例发生.结论:经改进手术方法应用C02激光治疗仪行小儿包皮环切术,切缘整齐、对称,术后并发症低,伤口愈合后外形美观,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王家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建立人工气道对防止肺部感染的影响

    目的:研究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建立人工气道对防止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0例,30例患者急诊行气管切开≤24h,另30例患者未行早期气管切开,即等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呼吸道不畅时再行气管切开,时间□24h.所有患者均用青霉素、头孢静脉滴注,出现肺部感染均行痰培养药敏实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结果:4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其中实验组21例有20例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时间4~10天,平均6.5天.对照组21例有16例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时间10~20天,平均17.2天.实验组感染率和控制感染的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感染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建立人工气道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及提高感染控制率,是重度颅脑损伤后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手段.

    作者:周雪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