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英;胡晓锋
目的:研究阿普唑仑影响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睡眠障碍的情况.方法:将128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且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阿普唑仑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21天,观察睡眠质量量表(PSQI)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变化.结果:阿普唑仑能显著改善冠心痛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失眠症状,其有效率达90.63%(58/64),优于对照组的26.56%(17/64,P<0.01).随着睡眠障碍的改善,两组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心功能明显恢复(P<0.05).结论:阿普唑仑可改善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睡眠障碍,进而有利于其心功能的恢复.
作者:朱冬梅;张博;万翔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了解术前访视对肝癌经超声引导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以便为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1年2月~2012年2月需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酒精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介入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术前访视进行护理,应用SAS、SDS量表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比较二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访视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下降.结论:术前访视的应用能有效缓解肝癌经超声引导介入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玉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应用价值进行探析.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科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具有,心肌致密化不全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0名患者(心肌致密化不全组)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其超声心动图的特点与另外的70名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心肌致密化不全组的超声心动图的测试如下:左心房内径为(39.23±5.34)mm,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为(65.39士7.61)mm,左室射血分数为(0.46士0.12),心肌非致密层厚度与致密层厚度比为2.65±0.25.结论:超声心动匿对诊断心室肌致密化不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申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根据临床的经验并结合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对医院药师在药物经济学应用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临床经济合理地使用药物.
作者:孙斌;张沂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监护的护理经验.方法: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意识、肢体活动,及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结果:150例患者均得到良好的观察及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采取了相应措施.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提高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郭雪峰;王年青;刘江男;李丹;于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细胞、组织标本制作过程中固定剂的选用,研究甲酸的固定作用,以选用适合的固定剂,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于我院进行病理活检并进行标本固定的患者800例.随机分组,各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固定剂,比较各组的固定效果.结果:甲酸代替冰醋酸时,实验组1与对照组1固定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甲酸代替甲醛时,实验组2与对照组2固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用甲酸作为固定剂是,实验组3固定结果为优的比例为86.5%,对照组3固定结果为优的比率为7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酸在标本制作过程中,效果良好,且固定作用优于冰醋酸,并且对环境污染对人体危害较冰醋酸小,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马少卿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优化急诊留观护理记录单,减少护士书写量,连续、动态、客观反映患者病情变化,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根据科室特点设计表格与文字书写相结合的记录单,并与原急诊护理记录单比较.结果:新旧两种护理记录单在记录信息量、书写耗费时间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后的急诊留观护理记录单书写时间明显减少,记录信息更加真实、简明、清晰,书写质量显著提高,护士业务知识水平也得到不断提升.
作者:刘婧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试验大鼠对有毒蜂蜜的毒性反应和病理变化.方法:SD大鼠共8只,随机分为3组,采用一次性灌胃给药法进行野生蜂蜜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毒蜂蜜组大鼠各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结论:急性中毒后引发广泛损害大鼠肾、肝、心脏和肺等多种脏器功能损害.
作者:秦利强;何敏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通过烧结次数的改变,分析金瓷修复体周边牙龈瓷的颜色对修复体颜色的影响.方法:制作金属基底板,实验组5组上体瓷,部分周边上龈瓷.对照组5组上体瓷.两组内各小组分别烧结2、4、6、8、10次后颜色测量.结果:仅在L·值上烧结次数与有无龈瓷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组内比较:实验体瓷组△ECIE大达1.14;实验龈瓷组△EC1E大达2.60.相同烧结次数下组间比较:实验体瓷组△ECIE大达1.99.结论:相同烧结次数时,是否加龈瓷的金瓷修复体的颜色差异显著.烧结次数增加,加龈瓷的金瓷修复体的色差值增加.在明度值上烧结次数与有无龈瓷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作者:孙立婷;李雅娟;孟令强;王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具有危险因素的非高血压个体生活方式干预管理对高血压发病率与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分析对该类人群进行个体生活方式干预管理的实用价值.方法:选择具有危险因素的非高血压个体600例,进行随机分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0例.干预组实施个体生活方式干预管理,周期为2年,落实膳食管理,经常测量血压,且重点要进行限盐,加强体育锻炼,对具有超重、血脂与血糖异常的个体加强干预管理;对照组仅进行一般高血压的健康宣传.结果:干预组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管理2年后,高血压发病率为10.2%,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5.6%;对照组的高血压发病率为26.7%,防治知识知晓率为38.2%.同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发病率明显下降,防治知识知晓率很高.结果:对具有危险因素的非高血压个体进行个体生活方式干预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并且提高非高血压个体对高血压的防治知识,进而达到预防高血压的目的,具有显著实用价值.
作者:周桂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胸腔给药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放尽积液的分别注入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及抗肿瘤药物,观察疗效、临床改善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近期疗效、临床改善症状率及生活质量改善率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注入胸腔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疗效好,且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
作者:刘颖华;张晓伟;刘丽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减轻患者精神痛苦,降低负性情绪反应影响患者创伤的抢救以至康复.方法: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与评估,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结果:接受心理干预的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治疗,11例患者均康复.结论:心理治疗使创伤骨折住院患者从不良的心理状态下解脱出来,恢复正常完整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了骨折的治疗效果.
作者:苏健;牛志霞;王春霞;张慧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是否有效,是否能使医院感染率降低,是当前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而院内感染发生率的高低已作为评价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一次性保鲜膜以其透明、薄如蝉翼的特性可为进行预防交叉感染所用,既不影响数值的正常检测又能有效的与患者皮肤隔离,预防交叉感染.使用方便、简单、经济、实用,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兰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研究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体重指数和空腹C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较好,使用安全,能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俊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在鼻部美学标准的指导下,对鼻假体进行个性化的、有效的雕刻方法.方法:根据求美者鼻部特征,以一段缝合线自鼻根与鼻尖中点相连,抬离鼻尖约2 ~ 4m,从侧面观察需要垫高的高度及形状,以此为基础对假体进行雕刻.结果:本组63名求美者中有3例术后一周出现假体在鼻根部偏向一侧,及时调整后获得满意效果,其余外形均满意,无假体外露、感染及排斥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依据鼻部美学标准作指导,制成个性化的假体,即达到外形上的美观,又确保与鼻部解剖结构的自然贴合,可以提高美容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伟杰;陶波;刘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性脑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如下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治疗和预后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肝性脑病患者治疗和预后的效果.
作者:薛润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上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步长脑心通胶囊,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血塞通片,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为6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艳荣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急诊科护士是针刺伤的高危人群,为了预防针刺伤的发生,我科从2010年12月开始使用安全型留置针,既减少了急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又降低了堵管发生率,而且不耽误病人输液治疗时间,重要的是为危重病人的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
作者:朱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总结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9例,观察其不良反应,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不良反应:血液性毒性3例,非血液性毒性17例,其中水钠潴留6例,胃肠道反应7例,皮疹2例,转氨酶升高2例.结论:临床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应严格掌握药物的用法、用量,用药期间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常规及消化系统反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及时发现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做出相应的处置.
作者:李娥;寇雪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针对我国现阶段医院药学服务的现状,剖析药学服务在医院中的新角色,新任务,探讨药学服务如何适应转变,人性化服务能更好的顺应药学服务的发展需要.
作者:屈杰;李煜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