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初产妇哺乳期避孕知识需求及避孕方法选择状况调查

张嘉玲;冯娥;于海华;周生辉

关键词:产后, 哺乳期, 避孕, 需求
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对哺乳期避孕知识的需求和自主选择何种避孕方法的现状,为知识欠缺的初产妇提供避孕指导,进而减少哺乳期意外妊娠情况的发生.方法:自制问卷,对2011年5月~ 2012年3月561名分娩的活产初产妇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561名初产妇中,469(83.60%)人选择在哺乳期进行避孕,92(16.40%)人选择不避孕.469人中,42.22%的人渴望得到全面的避孕知识,仅有5.54%的人认为不需要或没必要了解.农村和城市之间避孕方法的选择结果比较,宫内节育器和安全套选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避孕措施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数初产妇对哺乳期避孕知识需求迫切,部分在避孕方法的选择方面需要合理指导.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纤溶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纤溶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n=60):对照组(奥扎格雷钠80mg静滴,每日2次)、实验组(奥扎格雷钠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纤溶酶200U静滴,每天1次),疗程均为14天,其他常规治疗方法一致.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出血倾向.结论:纤溶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奥扎格雷钠,且安全有效.

    作者:于海宁;马学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疏通乳腺管按摩法在产妇乳房护理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观察疏通乳腺管按摩法在产妇乳房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15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105例和对照组110例,在配合婴儿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及饮食疗法的基础上,实验组产后采用疏通乳腺管按摩法按摩乳房,对照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主编的《母乳喂养培训教材》的按摩挤奶手法.观察2组乳房胀痛缓解时间、乳头皲裂及按摩舒适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乳房胀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舒适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乳头皲裂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疏通乳腺管按摩法对缓解产后乳房胀痛、按摩舒适度、乳头皲裂发生数均优于传统按摩手法,产妇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敏香;吴开舅;陈丽娟;罗梅连;林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并且找出适宜方法进行干预.方法:收集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产科住院病例,对各年剖宫产数、剖宫产率、剖宫产指正构成比进行统计,并分析其变化.结果:社会因素在各年剖宫产指征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头盆因素在各年剖宫产指征所占的比例逐年下降,母亲因素、胎儿因素均略有上升.结论:剖宫产率上升主要是和社会因素、头盆因素、胎儿因素、母亲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李娜;郝桂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0例.结果:30例获访,无骨折再移位及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无针道感染及松动.腕关节功能使用Jakim评分优良率96.7%.结论:应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可明显改善桡骨远端关节面的高度及平整性,减少感染机率,有利于功能恢复.

    作者:武潮;王世灵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76例急腹症手术的麻醉临床处理分析

    目的:总结急腹症手术麻醉处理方法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76例急腹症手术患者的临床麻醉处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研究.结果:76例急腹症手术患者在麻醉处理状态下,除了1例因手术重度休克死亡,其余患者麻醉处理效果良好,手术均成功,病情得到治愈.结论:麻醉医师可依据急腹症手术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特征,为其选择适宜的麻醉处理方法,并规范麻醉操作,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疾病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石先伦;尹文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议口腔保健在临床中的意义体现

    本文探讨口腔保健知识在临床治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中选取600例口腔就诊患者进行总结研究,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归纳,明确患者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识情况.对其中一半的患者进行口腔保健知识教育工作.经过实验表明口腔保健知识干预前后患者OHI值分布存在明显的变化.得出结论,口腔教育的干预效果显著,口腔患者保健知识普及工作尚需完善,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作者:王纯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参合农民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参合农民复发性脑梗死的病因分布及其危险因素,为二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复发和初发的参加新弄合的脑梗死患者763例(年龄>40岁),经影像学和临床体征及其他病因学检查确定诊断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TOAST病因分型,并用Logistic回归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对两组患者TOAST分型构成情况是复发组病例组心源性脑栓塞8 5例(25.5 3%),其中房颤81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1 30例(39.04%),腔隙性脑梗塞91例(27.33%),其他43例(12.91%).初发组病例组中心源性脑栓塞67例(15.58%),其中房颤6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119例(27.67%),腔隙性脑梗塞1 40例(32.56%),其他88例(20.47%).复发组与初发组比较,血压控制不良、糖尿病、颈动脉斑块、高同型半胱氨酸、房颤、卒中家族史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发脑梗死的病因分型心源性脑栓塞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所占比例较高.血压控制不良、颈动脉斑块、糖尿病、高纤维蛋白、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房颤、卒中家族史是复发性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卢波;唐彦;吕志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中晚期胃癌临床体会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生活质量以及治疗生存率等方面.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70名中晚期的胃癌患者,随机将他们分成两组,一组为治疗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为40名患者采用化疗和中药的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为30名只是进行化疗.结果:结果治疗组的客观效率有50.5%,对照组的客观效率为28.5%,两者具有明显的差别.患者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好转,同时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组比对照组有巨大的提高.结论: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中晚期胃癌对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综合胃癌的疗效.

    作者:王青蓝;陈海燕;郑家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试论妇产科手术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通过对我院妇产科待产孕妇进行术前病症观察、分析诊断,对术前、术中、术后实施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展开研究与探讨.方法:抽选300例待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综合护理组:待产产妇为150例,除了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外,在妇产科手术术前、术中、术后均加强了护理干预,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综合性护理等等;对照组:待产产妇150例,主要对孕妇进行简单的常规性护理.结果:综合护理组:自然分娩95例,剖腹产产妇39例,需要实施助产生产的孕妇16例,新生儿成活率100%;对照组:自然分娩84例,剖腹产产妇41例,需要实施助产生产的孕妇25例,新生儿成活率98.67%.综合护理组满意度达93.33%,对照组为70.6%.结论:在妇产科手术过程中,加强对产妇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产妇生产的效率,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

    作者:高爱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补佳乐、米索前列醇片、间苯三酚在绝经妇女取环术中应用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佳乐(戊酸雌二醇)、米索前列醇片、间苯三酚在绝经妇女取环术中联合应用的临床镇痛效果及对手术成功的影响.方法:30例绝经期妇女要求取环,无用药及手术禁忌,术前一周给补佳乐2mg口服,每日一次;取环当日术前2h,给阴道放入米索前列醇片0.4mg;术前20min肌注间苯三酚40mg,观察术中患者的反应及手术难易评估.另30例作为对照组常规取环.结果:联合应用补佳乐、米索前列醇片、间苯三酚在绝经期妇女取环术中的镇痛有效率为90%,取环顺利率为90%.结论:补佳乐、米索前列醇片、间苯三酚在绝经期妇女取环术中应用,具有软化宫颈、解除痉挛、镇疼作用,明显减轻了患者痛苦,手术顺利及成功率高.

    作者:刘凤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梭形切口联合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手术治疗腋臭46例

    目的:观察梭形切口部分切除加大汗腺腺体搔刮联合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创面止血治疗腋臭之优点、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梭形切口切除部分皮肤及皮下组织,以大小柳叶刀先后沿切口插入,一进一退顺势将真皮与脂肪层剥离,直达腋毛区边缘为止,以电离子治疗机电凝创面止血,用铲刀铲除皮瓣之皮下脂肪球,然后用刮匙进一步擦刮清除皮瓣的大汗腺腺体,再次给予创面止血,缝合切口.结果:46例患者完全治愈,切口均I期愈合.结论:采用梭形切口联合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电凝止血手术治疗腋臭,其手术操作简便,术中出血少,术后无血肿形成及感染,伤口无畸形坏死,手术安全,护理换药方便,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陆云团;覃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探讨鼻内镜下行鼻整形术的方法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鼻整形术产生的疗效与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88例行鼻内镜下行鼻整形术的患者的整形治疗过程资料,并在12个月内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证候积分.结果:经复诊与随访后,88例整形手术均成功完成,患者的鼻偏曲等症状消失、通气顺畅、视野正常、未出现鼻中隔偏曲以及术后并发症现象,临床证候积分明显下降,手术效果满意度高.结论:采用鼻内镜下进行鼻整形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出血量少、操作快捷、术后并发症少以及安全实用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亮;王松山;李爱林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黄帝内经》护理理论研究综述

    中医护理是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体现中医辨证施护特点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这些理论与技术有些还隐藏在中医著作中,等待护理学专业人才去研究探讨[1].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医学著作,它是我国地位高的中医巨著,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2].其中有关护理的内容十分丰富,我们研究其护理理论的现状如何呢,综述如下.

    作者:潘晓彦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保乳术82例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82例行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保乳术的患者术后实施引流管的护理,健康宣教等措施.结果:8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乳房外观丰满,腋窝上臂等部位无疼痛麻木感觉障碍.结论: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保乳术治疗效果良好,通过术后精心护理和心里指导,能使患者接受术试,使患者顺利恢复并配合后续辅助治疗.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到良好作用.

    作者:杨艳玲;丁梅;张淑芝;刘雅静;王增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在产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产科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产科开展护士分层级管理,设立由护士长-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分层级管理模式,职责明确,做好护士分层级培训与考核,实施层级的工作权限与待遇以及改革护士排版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改善情况.结果:在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后整体护理、病室管理、基础护理和护理文件以及护理差错缺陷与健康教育等护理工作质量明显的高于实施前的情况,数据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而且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的高于实施前的情况(P<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张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土豆片外敷在治疗抗生素类药物外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土豆外敷在治疗抗菌素类药物外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抗生素药物外渗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用50%硫酸镁进行湿敷,试验组利用土豆片外敷治疗.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抗生素类药物外渗的效果.结果:试验组能迅速的消除药物外渗部位的肿胀,减轻疼痛,有效的促进组织修复.结论:土豆片外敷治疗抗菌素类药物外渗疗效明显,且无副作用,适用于抗菌素类药物外渗的治疗.

    作者:张林;林属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探索产后乳腺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通过研究自身与周围朋友产后对乳腺护理的经历并参与护理工作,阐述对乳腺炎发生发展的过程的观察及护理,使大家认识到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对于疾病的控制和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总结分析3例乳腺炎患者的发生及转归以及观察及护理体会.结果:患者恐惧感减轻,乳汁排空理想,能积极配合治疗.结论:通过抗炎,乳腺按摩,理疗及病情观察及相应的护理,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好转率,降低化脓性乳腺炎的形成.

    作者:王欣;田宇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谈人性化服务在护理高端产科患者时的体会

    我院的院训是“仁爱、厚德、求精、创新”,在发展过程中,致力于创造精品工程,VIP病房就是针对于产科高端患者设置的精品病房.1700m2的病区共设置9张床位,高精端的病房设备,体现尊贵.人力资源设置经过层层筛选.六名护士都是本科毕业,低资历是护师,身高都在162cm以上,经过严格的礼仪培训和业务培训后方能上岗.科室在运营过程中秉承一切为了患者的服务宗旨,在服务上精益求精,努力营造花园式病区,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一对一、人性化温馨服务,让患者犹如回到家一样[1],搞好服务的同时,大胆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齐玉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作用.方法:对93例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护士熟练的操作,舒适的护理,默契的配合能提高电子镜检查的成功率.结论:电子镜检查有很好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检查成功率,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的依存性.

    作者:张会芳;刘亚娜;王会娣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醒脑静治疗脑出血7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醒脑静对脑出血患者伴意识障碍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近3年内脑出血伴有意识障碍住院患者140例,按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4天14天后进行两组疗效评价.结果:卒中量表评分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NHSS评分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醒脑静对脑出血患者能改善NHSS评分,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总有效率.

    作者:郭孟祥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