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武翠平;闫旺;王进亮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中医中药治疗, 治疗方法, 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功能恢复, 免疫力低下, 白细胞减少, 治疗原理, 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 远期效果, 神经营养, 神经冲动, 卡马西平, 基础治疗, 缓解疼痛, 功能障碍, 肝肾损害, 反复发作, 服药
摘要: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难治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病程长,周期性、突然、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的特点.其治疗方法有许多种,但没有适合于任何患者的十全十美方法,诸方法各有利弊及适应症,现分别介绍目前常用的方法如下.1 常规治疗常用药物有卡马西平、苯妥英钠、B族维生素、654-2等口服.治疗原理是抑制神经冲动异常传导,缓解疼痛,神经营养,改善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也可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及针灸治疗.这些治疗费用低廉,特点是病程早期有效率较高,病程中晚期治疗效果差.人群普遍适用,可作为基础治疗.以上方法不能治愈三叉神经痛,停药后常复发.长期服药会造成肝肾损害,嗜睡,血液系疾病并发症,如造血功能障碍、白细胞减少、免疫力低下等,需长期服药,远期效果不定.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急救护士心理状况的原因与应对方式.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调查样本及对照样本进行心理状况评估.结果:调查组与对照组相比,躯体不适、强迫、抑郁、焦虑等因子评分显著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急救护士更易产生心理问题,正确的应对方式有助于减轻压力,使急救护士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保持心理健康,保证工作质量.

    作者:秦凤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支气管镜诊疗致院内感染的调查及防范

    目的:调查支气管镜诊后导致院内感染的情况,并加强防范.方法:收集2011 ~ 2012年这一年间收治我院结核科及胸外科378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用支气管镜诊后进行护理并得出患者住院期间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根据378名患者检查前后的痰液培养实验确诊院内感染人员有21例,感染率为5.6%.结论:支气管镜诊具有会携带患者身体的致病菌导致院内空气感染,易使院内人员发生感染,因而对支气管镜诊患者应当实行一定的护理措施,减少感染率的发生.

    作者:王向荣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青南高原地区肝胆结石患者外科手术治疗5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青南高原地区胆囊结石患者发病机制特点和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自青南高原地区的胆囊结石患者500例作为临床研究分析对象,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2 50例采用小切口开放性胆囊切除术,25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在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显著优于小切口组(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胆结石对于来自青南高原地区胆囊结石患者疗效肯定.

    作者:夏永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二种给药方法治疗BV及或AV的临床观察

    目的:讨论评价不同方法治疗BV及或AV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就我院2012年度6-9月份门诊部确诊为细菌性阴道炎(BV)及或需氧菌阴道炎(AV)阴道炎患者60例以个人就医条件随即分为两组,两种方法连续给药7天,分别于治疗后5-7天及4周后(下次月经干净后3-7天)复查阴道分泌物,评估阴道环境及健康状况.结果:两种方法治后阴道炎均得到有效控制,但于下次月经干净后3-7天复查阴道分泌物涂片,两种方法治疗阴道炎的复发及阴道乳杆菌恢复情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碘伏消毒后阴道上药一次加上口服药物治疗阴道炎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治疗后阴道乳酸菌恢复较快,复发率低,笔者建议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月;吴会玲;赵永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血清肺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四种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联合应用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 89例肺部良性病患者、100例经病理确诊肺癌患者、60例健康人的血清CEA、CA125、NSE、CYFRA21-1的水平及阳性率,对比分析四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及单独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等.结果:在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中,CEA+CA125+NSE+CYFRA21-1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准确度高(86.00%,78.12%),阴性预测值和阴性似然比低(81.66%、0.19).结论:四项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优于其它单项检测和其它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娟;谷秀娟;阮彩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局部注射治疗慢性前例腺炎68例临床体会

    目的:通过两种不同的疗法分别对不同组前列腺炎(CP)患者的治疗对比观察其效果.方法:将135例C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治疗组依药敏选用高敏的半哀期长的针剂进行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同样依药敏选用高敏的不同类的药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0.7与28%.结论:局部注射治疗CP较常规疗法起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

    作者:郭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两种扩锉器械根管预备的临床应用探析

    目的:比较protaper机用镍钛锉与手用不锈钢锉进行根管预备的操作时间及术后反应情况.方法:选取门诊120人132颗患牙随机分成protaper机用镍钛锉组(A组)和不锈钢K锉组(B组),A组68颗患牙采用冠向下方法进行根管预备;B组64颗患牙采用逐步后退法进行根管预备.记录比较根管预备的时间、术后疼痛的发生率.结果:A组根管预备的时间明显少于B组;A组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protaper机用镍钛锉根管预备时间短、效率高,术后疼痛反应少.

    作者:巩兰平;张静涛;郭娇娇;刘英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药物流产联合刮宫与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究药物流产联合刮宫与药物流产进行终止早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2010年2月之间自愿进行终止妊娠的224例早期妇女随机分为两组.A组的11 2例妇女采取物流产联合刮宫进行终止早孕,而B组的112例妇女采取药物进行终止早孕.观察两组的引产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其中A组的妇女完全流产率为100.0%,B组的妇女完全流产率为96.4%,两组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A组妇女的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均明显的低于B组的妇女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月经恢复时间,两组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早期药物流产联合刮宫流产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的药物流产效果,而且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陈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医学院校生症状自评结果与双亲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医学院校生症状自评结果与双亲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整群抽样延安大学医学院在校的全体护生300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由心理老师担当主试施测.结果:1.男女生阳性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X2=22.97,P<0.01).2.在焦虑、敌对、恐怖等因手中与全国常模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3.父母是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结论:父母因素对医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是显著的,希望通过我们研究的结果,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一因素广泛的重视和足够的关注.

    作者:呼敏;郝桂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我院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初探与体会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为贯彻落实卫生部2010年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各大医院都在竞相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不断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高医院的形象、效益,提高医院竞争力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1].

    作者:刘英乔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医疗美容损害赔偿纠纷的法律适用——王某与北京某医疗美容医院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评析

    医疗美容是运用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是一种医疗行为,须遵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执业或从业的要求.在实务中,应当与生活美容加以区别,避免法律适用上出现偏差.因医疗美容造成患者损害引发纠纷的,在性质上属于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因此在处理此类纠纷时应当适用有关医疗损害赔偿的法律法规.

    作者:寇姗;陈特;洪子夫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重叠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报告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类风湿关节炎(RA)重叠,又称Rhupus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该病例临床罕见,病情特殊,在护理上实施针对的措施、统筹兼顾、综合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黄波;王莹;范利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1例小儿急性出血性脑白质脑炎的护理

    急性出血性脑白质脑炎(acute haernorrhagic leukoencep halitis,Ahle)是一种罕见的致死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特点是快速进展的意识障碍直到昏迷,此病病情发展快,预后差,往往在发病后2~4天内死亡[1],以年轻人为多,小的根据文献报道为2岁10个月,大的为63岁,男性多于女性,国外报道多例,但国内仅有一两例报导成人相关病例,小儿未见,该病以前被认为是一种病毒性脑炎,直到近才被发现是急性播散性脊髓炎的一种严重变异型,临床表现为高热持续、昏迷加深、抽搐、出现去脑强直,神经病学检查,除意识障碍外,常可看到迟缓性不全偏瘫或不全四肢瘫[1-2].多数患者病程为1~11天,少数患者存活,但常遗留明显或严重的后遗症,个别患者经过及时对症的药物治疗、周密护理计划和康复锻炼也可能有良的恢复.

    作者:闫佳丽;李岩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医循证护理方法在促进产妇泌乳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循证护理措施对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实施整体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初次泌乳时间、产后三天泌乳量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初次泌乳时间、产后三天泌乳量对比结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循证护理措施能有效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

    作者:段凤仪;郭跃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腹腔镜用于100例普外急腹症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普外科中急腹症患者临床诊治中采用腹腔镜的作用,为提高急腹症患者临床上的确诊概率提供依据,并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急腹症患者,采用腹腔镜对其进行诊断,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采用腹腔镜进行诊断的前后,诊断符合概率较高,100例患者均治愈,有1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除了3例患者出现轻微;疼痛,其余均没有肠瘘、腹腔出血或者胆瘘、肠梗阻以及腹腔积脓的发生,肠功能恢复时间短,平均为(2.5±0.3)天,手术伤口愈合良好.结论:普外急腹症患者应用腹腔镜进行诊断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史永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工作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收治7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患者从入院至出院的治疗过程中,有计划的、系统的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对照组35例,在住院期间用传统健康教育及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及满意度等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促进护患之间的沟通及理解,增进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及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韦春桃;陆国园;梁惠兵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20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的护理

    剖宫产术后患者大量消耗体力和精力,术中不同程度的失液和失血,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产后并发症,术后精心护理极为重要.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月对2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术后观察和护理,无发生产后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行剖宫产产妇200例,初产妇176例,经产妇34例,年龄22~41岁,平均31.5岁,孕32~42周.其中择期手术150例,急症手术50例.头盆不称73例,胎儿宫内窘迫42例,妊高征32例,2次剖宫产27例,胎位异常15例,高龄初产6例,滞产5例.结果:本组200例产妇均恢复良好,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无产后并发症,术后住院6~l2天,平均7.5天.

    作者:谭红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以低钾性瘫痪为主要症状的远端肾小管酸中毒10例

    目的:探讨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RTA)致低钾性麻痹的机制、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常见病因.方法:对100例低钾性麻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低钾性麻痹患者中10例病因为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结论:低钾性麻痹病因追查不容忽视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同时应重视肾小管酸中毒的原发疾病.

    作者:胡伟;汪霞;刘开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谈医院药师如何在药学实践中应用药物经济学

    根据临床的经验并结合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对医院药师在药物经济学应用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临床经济合理地使用药物.

    作者:孙斌;张沂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螺旋CT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185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185例中诊断原发性肝癌者1051例,占25.11%;转移性肝癌者401例,占9.58%;肝囊肿者1447例,占34.58%;肝血管瘤者244例,占5.83%;脂肪肝者318例,占7.60%;肝硬化者679例,占16.22%;肝脓肿者41例,占0.98%;肝结核2例.结论:螺旋CT不仅能发现病变部位和范围,还能精确的分辨出组织的密度以及区别邻近组织的解剖结构,是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的重要的方法之一.

    作者:何周桃;韩向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