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颌后缩与前突儿童患者牙龄差异性分析

戴政

关键词:下颌后缩, 下颌前突, 儿童牙齿发育, 差异性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对下颌后缩与下颌前突两类儿童患者牙齿发育进程的差异性研究,研究生长发育期儿童牙齿发育早晚在下颌矢状向骨型的作用.方法:从我院病历中选择错牙患者72(男性病例40,女性病例32例),年龄8~13(平均12.0)岁,借鉴头侧位片上SNB角、ANB角以及SNA成角方向的测量数据,类型分下颌前突组(SNA正常,ANB<0)与下颌后缩组(SNB<77.6,ANB>5).多位口曲线面断层成位线上应用Demirjian考评牙口方法评估牙齿成熟度以及转变为牙龄,从而对两组间不同患者不同部位牙龄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和研究.结果:下颌后缩组数据所得均值牙龄为12.0岁,不同年龄差所引起的牙龄的年龄差值约0.3岁;从统计数据看可以得出下颌前突组的患病儿童的平均年龄为11.2岁,其牙龄所引起患病儿童的年龄差值大约为0.2岁.下颌后缩患者的牙齿发育相对于下颌前突患者有轻微提前的趋势.结论:从而可以得出下颌前突与下颌后缩这些患病儿童的牙龄莫有统计学意义,充分提示我院所研究的患病儿童下颌后缩与前突儿童患者牙龄差异性分析经过SPSS18.0软件分析没有统计学意义.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EGFR分子靶向药物痤疮样皮疹中皮肤护理方法探讨

    分子靶向治疗是指针对肿瘤细胞内某一蛋白质部分,某一核苷酸片段,或某一基因产物进行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越来越多基于恶性肿瘤细胞特性的分子靶向药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原癌基因C-erbB-1(HER-l)的表达产物,EGFR家族包括EGFR、C-erbB-2(HER-2)、C-erbB-3、C-erbB-4四个成员,均定位于细胞膜上.研究表明,EGFR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肿瘤侵袭、转移及细胞凋亡的抑制有关[1-2],高表达于众多肿瘤,特别是结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

    作者:龙玲;孙德佳;叶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sCD36、LDL-C、Hs-CRP对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可溶性CD36(Soluble CD36 sCD36)、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2型糖尿病(T2DM)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92倒,其中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组(A组)45例,无血管病变组(B组)47例,另选4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C组).分别测定三组患者血浆血浆可溶性CD36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组可溶性CD36、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并发血管病变患者可溶性CD36、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非血管病变(P<0.05).结论:可溶性CD36、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联合检测水平对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病变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鲁礴;吕玉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陕西某高校在校大学生抑郁现状的原因调查分析

    目的:对陕西某高校在校大学生抑郁症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正确教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以有效改变现有的教育和学生抑郁现状.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生活事件自评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104名大学生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在校大学生抑郁症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与国内常模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总分呈正相关;负性生活事件调查中得分较高的选项为家庭经济困难、受人歧视或冷遇、学习就业压力、家庭经济条件、失恋等生活事件的影响可加重抑郁症状.结论:作为高校教育者,要注意到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的存在和逐渐上升的趋势,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和帮助,顺利完成学业.

    作者:韩继明;阮彩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两种扩锉器械根管预备的临床应用探析

    目的:比较protaper机用镍钛锉与手用不锈钢锉进行根管预备的操作时间及术后反应情况.方法:选取门诊120人132颗患牙随机分成protaper机用镍钛锉组(A组)和不锈钢K锉组(B组),A组68颗患牙采用冠向下方法进行根管预备;B组64颗患牙采用逐步后退法进行根管预备.记录比较根管预备的时间、术后疼痛的发生率.结果:A组根管预备的时间明显少于B组;A组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protaper机用镍钛锉根管预备时间短、效率高,术后疼痛反应少.

    作者:巩兰平;张静涛;郭娇娇;刘英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16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烟雾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烟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5年来24例临床确诊为烟雾病患者行头颅CT脑血管造影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表现形式多样,缺血性病变占6 5%,出血性改变占30%,其它占5%;CT脑血管造影经MIP和VR后处理见血管病变显示清晰.结论: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能很好显示颈内动脉病变,尤其是动脉虹吸部上段和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血管病变,如管腔狭窄和闭塞、侧枝循环的形成等,对烟雾病有确诊意义.

    作者:罗肖山;李颖;激扬;杜学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肝性脑病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性脑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如下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治疗和预后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肝性脑病患者治疗和预后的效果.

    作者:薛润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西结合用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目的:对中西药治疗异位妊娠效果观察,探讨其护理的方法.方法:对45例异位妊娠患者在口服自拟中药杀胚消癥汤与米非司酮期间,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密切观察血β-HCG动态变化,彩超监测盆腔包块消失情况,有无异位妊娠破裂征兆.结果: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40例,成功率90%,余5例失败手术治疗.结论:应用中西药治疗异位妊娠效果较好,输卵管复通率较高,对患者伤害小,期间对患者精心的护理,严密的观察是病情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庄召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囊肿16例体会

    目的:探讨肾上腺囊肿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分析我科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6例肾上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a结果:16例患者囊肿切除都取得成功,15例完全切除,1例行去顶减压术,肾上腺部分切除7例,全切2例,术中操作时间(41.2士11.5)分钟,住院时间(5.1±1.3)天,出院后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泌尿外科医生治疗肾上腺囊肿的首选.

    作者:吴永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二级医院药品库房管理心得体会

    目的:提升医院药品库房管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方法:采取设定合理库存、进行用量动态监测及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公司的管理.结果:有效降低采购、存储成本,提高药品周转率.结论:减少了药品积压、损耗和浪费,为医院节约了药品资源,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

    作者:李煜;屈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与防护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操作中意外被感染性病原体携带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皮肤或粘膜,或被含有感染性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伤皮肤,有可能被病原体感染的情况[1].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期暴露于各种致病菌、锐器、化学消毒剂、高温、潮湿等环境下,容易造成职业伤害,为此,了解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原因对预防职业伤害尤为重要.

    作者:张晓红;石守银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LC围手术期相关的护理要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LC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包括手术前的心里准备、一般准备,术中的安全护理,术后的常规护理.结果:48例患者除3例经腹腔镜探查因周围组织粘连严重而中转开腹外,其余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LC成功及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关键之一.

    作者:华海燕;徐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及护理

    目的:分析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引起并发症的原因,针对囊袋血肿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预防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315例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分析术后并发症原因.结果:315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共发生并发52名(16.51%),其中囊袋血肿27例(8.57%),其中囊袋感染2例(0.63%),电极脱位7例(2.2%),起搏器综合征18例(5.7%).结论:加强对起搏器植入术病人的术前教育及术后观察,及时配合医生对并发症进行处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春莉;王洁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管道的护理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管道护理体会方法:针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留置头部引流管、气管套管、吸氧管、吸痰管、留置导尿管、鼻饲管、静脉输液管的护理实践,观察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了管道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结论:管道护理工作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作者:张锦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形成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形成与甲状腺功能减低的关系及联合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对1 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形成的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1 20患者中T3、FT3减低87例,单纯T3减低30例,T3、FT3均减低57例.80例患者治疗后4周症状减轻,65例患者腹水在治疗4~6周后腹水明显减轻,无需放腹水和输注白蛋白,随访1.5年病情均稳定.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形成的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时临床症状较隐匿,应详细询问病史及进行甲状腺功能测定,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李吉荣;张俊芳;吴晓玲;李文芳;宋晓荣;高慧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特殊类型肾结石

    目的:评价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特殊类型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5月~2012年2月,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1 21例特殊类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9例,应用钬激光碎石;B组62例应用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残石率等指标.结果: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组较钬激光碎石术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失血量明显减少,残石率明显降低,两组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特殊类型肾结石安全、高效,并可同时处理合并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占学;王志彦;宋立杰;岳霄;张杏梅;张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的血管病变和(或)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而引起的一种足部病变,是糖尿病发展的严重阶段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为此做好糖尿病足的综合护理尤为重要.1 心理护理糖尿病足是一种慢性病,患者长期饱受病痛的折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易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心理,为此我们①应向患者介绍什么是糖尿病足,和患者讲解糖尿病足痊愈病例,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与患者沟通,多倾听患者主诉,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做好心理疏导:③在与患者交流时,微笑待人,态度应和蔼,语言要亲切,多用安慰、鼓励的话语.我们相信良好的心理护理会熨平心灵创伤,使其心情舒畅,病情平稳.

    作者:王晶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不仅对患者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同样他们的家属也承受着可能失去至亲的恐惧,承担着联系医院和安排患者住院生活的繁杂劳务及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还有来自社会、家庭及工作等方面的压力,多有悲观、抑郁、焦虑及紧张的心理[1-4].新加坡Fones等报道,14~65岁一般人群中焦虑和抑郁患病率16.6%[5]、国内4.3%的人有焦虑情绪,8.6%的人有抑郁情绪[6].

    作者:张金娥;陈艳;李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牡丹江地区儿童多动症药物(哌甲酯)治疗及转归

    目的:探讨牡丹江地区多动症儿童药物(哌甲酯)治疗效果,随方观察多动症儿童药物治疗的转归情况.方法:对已经确诊为儿童多动症的病例148例,采用自制量表,进行症状评估,应用中枢兴奋剂(哌甲酯)治疗半年、1年、2年进行随访、评估、总结.结果:应用中枢兴奋剂(哌甲酯)治疗儿童多动症半年内显效102例、好转46例、无效0例,且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坚持服药1-2年,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应用中枢兴奋剂(哌甲酯)治疗儿童多动症疗效显著,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杨晓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26例

    脑卒中是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是患者出现的常见问题,伴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易出现包括吸入性肺炎、严重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因此,对吞咽困难的治疗十分重要.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光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低血压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病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进行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120例,在其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密切的观察低血压的发生同时分析其原因,同时采取及时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措施的有效性.结果:120例患者3621次血液透析过程中,共出现低血压835次,发生率为23.1%.经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后,792次低血压得以逆转,恢复正常,继续完成血液透析,故治疗成功率为94.9%; 43次给予干预后仍未能纠正低血压因而终止血液透析,占5.1%;无死亡病例.结论:在老年患者行血液透析时,应积极预防低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及时采取处理低血压,提高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赵君;王永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