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产科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马红明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健康教育, 产科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健康教育应用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院产科的产妇6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300名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理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另30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自我护理能力、孕期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新生儿护理操作技能、母乳喂养满意度、成功率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理论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产妇配合治疗与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健康教育达标率、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还能够减少剖宫产率,提高护理质量.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羊水污染剖宫产术后甲硝唑的应用对减少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羊水污染,术后应用甲硝唑对减少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对剖宫产术中见羊水Ⅱ-Ⅲ度污染患者,术后应用0.5%甲硝唑100ml日一次,共3天,同时配用头孢类抗生素,并与单用头孢类抗生素者进行对比.结果:手术后甲硝唑组的术后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作者:王维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微创技术在眉梢上提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一种能获得理想效果、手术简便、创伤小的眉梢上提术.方法:应用微创技术即小切口和埋没导引技术将眉梢上提.结果:自2003年起,对5 5例面部老化中眉梢下垂患者行微创眉梢上提手术,经过1个月水肿消退后,效果满意.结论:小切口及埋没导引技术应用于眉梢上提手术是一种可行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杨欣;刘新海;王淑杰;李太颖;蔡磊;颜薇;王克明;陈光宇;李发成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在白血病化疗后肛周脓肿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肛周脓肿根治性切开引流术结合当归白芷汤坐浴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4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行白血病化疗后肛周脓肿患者4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肛周脓肿根治性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肛周脓肿根治性切开引流术基础上,加用当归白芷汤坐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5.9%,对照组治愈率71.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愈合时间(13.11 0.95)d明显短于对照组(17.32 2.73)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肛周脓肿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炜;刘震;徐蕴杰;关文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措施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就乳腺癌患者在确诊期、手术期、放化疗期、康复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护理干预措施,证明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邹颖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30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介绍护理体会.方法: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两性霉素B治疗,观察组给予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2组均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7%、87.7%,高于对照组的53.3%、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应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蔺改雯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手术期的安全护理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手术期的实施,以保证手术期患者生命安全、手术安全、用药安全、输血安全等,并且提高手术期的服务质量.方法:通过对251 8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实施手术期安全护理,术前一日认真履行访视制度,向患者讲解术前准备、麻醉方式,了解患者的需求,根据患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心理素质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思想负担、消除恐惧焦虑的心理.做好术前三方安全核对制度,并且协助手术医生正确安置手术体位,在刀碰皮时再次确认“time out”.术中加强对手术环境的管理、无菌操作技术的监督、消毒灭菌物品的监控,严格执行核对制度,使用各种仪器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术后监督管理检查各种管路安置是否牢固、有无破漏.为患者整理好衣被,遮盖隐私,注意保暖.结果:2518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无一例发生手术期安全差错事故,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安返病房,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好评.结论: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安全护理,提高手术期的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手术期各项操作安全、顺利进行,使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爱丽;李嫚;程相栵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羊膜移植联合维生素C点眼治疗兔角膜碱烧伤的研究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与维生素C点眼联合应用对兔角膜碱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2只新西兰白兔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后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羊膜移植联合维生素C点眼组,羊膜移植组,维生素C点眼组及对照组,治疗2、14、21天裂隙灯下观察角膜混浊度、新生血管生长、角膜上皮修复率及角膜组织pH值变化.结果:角膜烧伤2、14、21天在角膜混浊度、新生血管生长及角膜上皮修复率方面,羊膜移植联合维生素C点组明显优于其它组,pH值也较其它组低.结论:羊膜移植联合维生素C点眼对治疗角膜碱烧伤效果良好.

    作者:李帮钰;龚军;张霞;王德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肿瘤科静脉留置针的应用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比较30例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作为输液工具.结果: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减少了静脉穿刺的次数,保护了血管,减轻了长期输液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治疗和抢救工作的效率.结论:浅静脉留置针是一种科学的输液工具,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减轻护士工作量,在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陈铃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Chevron截骨治疗中度拇外翻是否保留拇收肌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Chevron截骨治疗足拇外翻术中切断拇收肌和保留拇收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Chevron截骨治疗拇外翻畸形31例39足,术中拇收肌切断组15例20足(A组),保留拇收肌组1 6例19足(B组).结果:A组: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闻夹角分别改善(16.7±2.0)°、(5.1±0.7)°,第一跖趾关节功能评分提高(44.4±4.4),术后1足拇趾背内侧出现麻木,2足拇趾外侧麻木,1足出现跖骨头坏死,1足出现截骨端延迟愈合;B组: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间夹角分别改善(17.1±1.5)°、(5.6±0.8)°第一跖趾关节功能评分提高44.0±3.9,1足拇趾背内侧出现麻木.两组比较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间夹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跖趾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evron截骨治疗中度足拇外翻术中切断拇收肌和保留拇收肌的临床疗效相近,但是术中切断拇收肌存在并发症增加的风险.

    作者:李晓明;郭东辉;石国君;袁福禄;张洪相;韩广普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来氟米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NF-κβ、VEGF和TGF-β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NF-κβ、VEGF和T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糖尿病肾病的大鼠模型,研究来氟米特对NF-κβ、VEGF和TGF-β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了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研究表明来氟米特能够下调糖尿病肾病大鼠的NF-κ β 、VEGF和TGF-β的表达量.结论:来氟米特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其治疗的机制可能与下调NF-1κβ、VEGF和TGF-β有关,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振;刘金凤;刘中柱;李长红;张浩;刘艳姝;王建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多聚磷酸钠促进成骨细胞中骨桥蛋白的基因表达

    目的:研究成骨细胞中(ROSI7/2.8)多聚磷酸钠(Sodium Phosphate Glass Type 25,SPG25)对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125?M SPG25刺激ROS17/2.8细胞0h、3h、6h、12h后,用Northern印迹杂交观察0PN mRNA的表达.结果:125?M SPG25刺激ROS17/2.8细胞12h后OPN mRNA杂交条带明显增强.结论:多聚磷酸钠SPG25增强了ROS17/2.8细胞中骨桥蛋白的基因表达.

    作者:王志涛;小方赖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脑出血患者血清NSE、S100蛋白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和预后相关性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NSE、S100蛋白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和预后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自发性非外伤性脑出血患者60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60例作为对照组,脑出血患者均入院时给予手术治疗,进行血清NSE与S100蛋白表达检测与预后评价.结果:脑出血组的血清NSE和S100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脑出血患者的血清NSE和S100蛋白水平明显降低,NDS积分也明显减少,不同时间点对比差异明显(P<0.05).脑出血患者中血清NSE和S100蛋白含量均与ND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NSE和S100蛋白分别是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蛋白,两者可以作为判断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预后的特异性敏感指标.

    作者:杜重浪;刘向丽;唐娟妮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本组的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使用电脑中频电疗仪、卧硬板床、牵引、中药离子导入,超短波治疗、骶管滴注疗法等.结果:方法安全,无毒副作用,有效率较高.结论:腰椎间盘的治疗,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值得推广.

    作者:贺嘉鹏;李培源;杜建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探讨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应用臭氧消融术联合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护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情况.结果:本组150例患者均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复.结论:通过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开芳;夏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胶原蛋白海绵预防牙槽嵴吸收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胶原蛋白海绵置入拔牙创后预防牙槽嵴吸收的作用.方法:选取100例要求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的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实验组拔牙窝内放置胶原蛋白海绵,对照组空白对照.术前先行全景片检查,以5mm的钢球为参照测算牙槽嵴的高度.3月后复诊,再次以5mm的钢球为参照物行全景片拍摄计算拔牙术后牙槽嵴的高度,与术前对比计算其吸收值.结果:实验组牙槽嵴吸收值平均为4.80mm,对照组牙槽嵴吸收值平均为5.68mm,实验组的吸收值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别通过t检测得出P=0.001<0.01,差别具有显著意义.结论:胶原蛋白海绵可以有效地早期预防拔牙术后牙槽嵴的吸收.

    作者:朱晓琴;杨波;罗志青;葛殿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派丽奥软膏辅助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索临床应用派丽奥辅助治疗逆行性牙髓炎与应用传统碘甘油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逆行性牙髓炎患牙60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同时进行牙髓治疗和牙周治疗.牙周基础治疗后,实验组牙周袋内注入派丽奥软膏,对照组牙周袋内注入碘甘油,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牙周临床指标.结果:综合治疗后第8周,两组各临床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派丽奥软膏在逆行性牙髓炎的牙周病变治疗上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敬娈;尚文静;王德超;张淑华;李菱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钙拮抗剂的影响

    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心率的变异性以及钙拮抗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硝苯地平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试验组患者在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同时,加用硝苯地平片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记录发作时和缓解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其心率的变化情变异性.结果:心绞痛发作时与发作后比较,其P波大时限、P波小时限和P波离散度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临床表现和动态心电图检测方面所得数据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率具有明显变异性,钙离子拮抗剂对变异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临床常规用药.

    作者:尤佳聪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健脾补肾益气固涩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0例临床观察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指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症候群.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经B超检查提示:双肾大小正常,肾血流正常,肾静脉无血栓形成.肾功能正常.排除①应用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②Scr,Up rot不在上述范围.③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④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肿瘤,心力衰竭,肝脏病等;⑤除外肾小球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多囊肾及其他继发肾病患者.年龄18~75岁,随机将入选的病人平均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越;段光堂;张立祥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PCI后下肢静脉留置针放置72h静脉炎发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PCI(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下肢静脉留置针放置72h静脉炎发生的概率,探讨PCI术后下肢静脉留置针放置72h的可行性.方法: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行PCI且保留下肢静脉留置针72h持续不断的输液的患者89名作为观察的对象,留置静脉针时严格无菌操作、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抬高左下肢、限制左下肢的活动量、穿刺局部保持清洁、干燥不受压、及时更换敷贴、输液器等.结果:89例行PCI术且留置下肢静脉留置针持续输液72h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25%(P<0.01).讨论:静脉留置针以其特有的血管顺应性、PCI术后强效的抗血小板药物盐酸替罗非班的运用、严格的无菌操作、减少对血管刺激性行为等,有力的预防了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建立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建立临床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及需求的调查,结合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内容,制定了符合现行的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草案,采用改良的Delphi进行2轮问卷咨询,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和总结得出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79个三级指标的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结论:建立了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涵盖的关键内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分别增设了内容,满足了新形势下患者需求的变化和护理服务内涵的更新,充分发挥其在质量管理中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使护理人员的行为活动更加符合各个专科工作要求和满足患者的需求,真正做到政府满意、患者满意、医院满意.

    作者:杨松兰;马姗姗;董正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