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例Hunt综合征患者的个案护理

龚爱英

关键词:Hunt综合征, 带状疱疹, 面神经麻痹
摘要:目的:总结耳带状疱疹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与康复指导,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一例耳带状疱疹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患者痊愈出院.结论:针对耳带状疱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特殊治疗手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康复指导,能明显缩短病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加参麦注射静滴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慢性支管炎82例,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5.23%和85%(P<0.05),且FEV1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缓解慢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改善FEV1有可靠疗效.P<0101).

    作者:梁爱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盆底肌功能锻炼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生物反馈治疗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锻炼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生物反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60例轻、中度女性尿失禁患者在实施生物反馈治疗中,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的指导,并结合有效的盆底肌功能训练.结果:盆腔生物反馈可明显提高盆底肌大收缩压力,降低不自主排尿次数总有效率为88%.结论:盆底肌功能训练可明显提高盆腔生物反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婷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针吸细胞病理学对乳腺疾病早期诊断研究应用

    目的:探讨乳腺针吸细胞病理学对乳腺疾病早期诊断应用价值.方法:用小针头注射器,对乳腺肿大或肿块及乳头溢液1324例患者进行定位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及分型诊断,必要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并与病理组织学、CT、超声、钼靶、DNA、微核、结核抗体、CA153肿瘤标志物等对照.结果:乳腺针吸细胞病理学不仅对乳腺疾病诊断有重要适用价值,而且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及分型诊断有重要价值,特别鉴别乳腺增生及乳腺纤维腺瘤有否癌变有重要指导意义.穿刺成功率高速100%,早期诊断率16.9%,总诊断准确率高达98.6%.结论:乳腺针吸细胞病理学具有创伤小、简单快速、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结果准确等优点,各项技术指标明显高于传统诊断方法.

    作者:高艳飞;金辉;余苗苗;王永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荷包缝合深度与疗效的关系

    目的:研究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荷包缝合深度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96例采用PPH治疗的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将其术中被吻合器切除的组织送病理,病理检查仅有直肠黏膜组织者为对照组,有直肠黏膜组织及少量平滑肌组织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术后近期不良反应与远期疗效之间有无区别.结果: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荷包缝合深度与术后近期不良反应无明显关系,但远期疗效存在差异.结论:增加PPH术中荷包缝合深度达直肠壁浅肌层能增强手术远期疗效.

    作者:郑坤;高越超;王红艳;路亚辉;孔亚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综合症的心理干预

    目的:减轻患者精神痛苦,降低负性情绪反应影响患者创伤的抢救以至康复.方法: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与评估,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结果:接受心理干预的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治疗,11例患者均康复.结论:心理治疗使创伤骨折住院患者从不良的心理状态下解脱出来,恢复正常完整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了骨折的治疗效果.

    作者:苏健;牛志霞;王春霞;张慧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针对性交接班在妇产科病房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针对性交接班制度在妇产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及体会.方法:我院妇产科自201 2年3月起改进交接班方式及内容实施针对性交接班.实施前2011年12月~2012年2月患者出院871例,实施后201 2年3月~ 2012年5月共出院901例.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患者整体情况知晓度及护士给药错误率.结果:实施针对性交接班能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整体情况知晓度,明显降低护士给药错误率.结论:针对性交接班能提高护士责任心,增进护患关系,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杜红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某医学院93名男护生心理问题调研与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男生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的方法.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调查表对某医学院93名男护生和1 20名女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SCL结果:男护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妄想5因子得分高于女护生,其它因子得分无显著性差异.②自制量表:与女护生相比,男护生在社会压力、环境、工作内容、工资待遇方面有较大压力,在掌握专业知识、自身动手能力、就业、孤独感方面压力较小.结论:男护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其角色适应能力,缓解各种心理压力,强化临床男护士形象,以促进其良好心理的发展.

    作者:邱会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白细胞去除术在高白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白细胞去除术在高白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应用MCS+血细胞分离机对28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白细胞去除术治疗.结果:行白细胞去除术后,28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白细胞数下降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P<0.001).结论:利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治疗性白细胞去除术,能快速减低患者白血病细胞负荷,缓解症状,且该项技术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

    作者:李元媛;曹维克;陈凤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的疾病,其中尤以老年性白内障常见.目前,我科治疗白内障的方法以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为主,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人,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心理、生理问题较常人突出,因此,做好手术前的观察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1 临床资料2011年2月~2012年8月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3例,年龄56~89岁,男性57例,女性46例.2 观察及护理2.1 入院介绍:入院后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病区环境,告知家属生活用品的摆放位置及如何方便使用医院各种配备设施,详细介绍管床医生及护士,便于医患沟通.

    作者:何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几丁糖联合胃复安预防急腹症术后腹腔粘连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几丁糖联合胃复安针预防术后腹腔粘连.方法:对我科自2008年9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80例常见的急腹症手术患者,随机分组,一组予以几丁糖和胃复安针,对照组无上述处理.结果:198例患者同时使用几丁糖联合胃复安针,出现腹腔粘连8例,发生率为4.0%,182例未使用几丁糖也未使用胃复安者,出现腹腔粘连30例,发生率为16.4%,两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检验P<0.05).结论:在急腹症手术患者中,联合应用几丁糖和胃复安能有效的减少术后腹腔粘连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预防术后腹腔粘连作用.

    作者:彭永光;张卫民;李宗山;赵卫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对年龄53~82岁的44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实施规范的全程护理:术前宣教与心理指导:术中观察及护理急救;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44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无一例发生断钉棒、硬脊膜撕裂、椎弓根钉松动、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及椎体后凸畸形等严重并发症,无一例医疗纠纷,疗效满意.其中1 8例无并发症发生;11例有刺、胀痛,术前已有心理准备,多可以忍受,未作特殊处理;5例有肺部感染、4例有切口感染,经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症状已经基本消失;6例出现椎弓根钉松动,经积极处理已解决.患者伤椎椎体高度的恢复较好.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规范的全程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预防减少并发症发生、巩固术后疗效的重要手段.

    作者:蒋亚明;刘丽芳;张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探讨我国ICU专科护士工作开展的启示

    本文介绍美国的专科护理发展,临床专科护士分为初级专科护士和高级专科护士,文章分别介绍了他们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我国现有的有资格认证的临床专科护士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模式,国内的临床专科护士的角色包含了临床、教育、咨询、研究及管理五个方面,其工作时间应均衡分配,目前,我国的专科护理刚刚起步,培养目标、认证体系、及管理模式等方面有待完善,借鉴美国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建议将我国的专科护士以初级专科护士培养为主,高级专科护士培养为辅,以满足不同工作岗位和不同学历层次护理人才的需要.因此,在医院内设置少量高级临床专科护士,除了应用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指导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外,还能监控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对策,制定有效的工作规范,减少处理的随机性,提高医护服务的质量,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本文还从专科护士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分配、工作的特点、工作的范围、工作特质、护理理念、护理架构、政策导向等方面分别阐述.

    作者:刘婷;厉晶晶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美罗华联合CHOP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位于免疫系统的包括淋巴结、骨髓、脾脏和消化道的淋巴样细胞恶性单克隆增殖的恶性肿瘤[1],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可伴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美罗华又名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嵌合鼠/人的单克隆抗体,它能准确识别出人体内的肿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表面CD20抗原结合,通过ADCC效应及CDC效应,致肿瘤细胞凋亡[2],是一种治疗NHL疗效显著的的新型药物,我科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6例病人采用了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寇雪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90例腹部损伤术后实施损伤控制外科护理体会

    目的:针对腹部损伤患者术后的临床表现,提出护理措施.方法:对90例腹部损伤患者术后在ICU间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结果:经细致观察和护理,复苏后90例患者均于48~72h顺利地再次手术,无死亡病例.结论:腹部损伤术后病情复杂、变化快,全面掌握病情动态变化,采取有效的治疗、可提高救治成功率及护理质量.

    作者:李一红;苏宝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X线透视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意义

    肋骨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胸部创伤,目前医院首诊往往选择X线平片检查[1].但往往由于检查部位、投照体位、X线投照条件选择不当等而造成较多漏诊,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甚至因错误诊断而产生严重的后果[2].本科室在近11年中对来我院就诊的胸部创伤患者进行立位、卧位X线胸部透视,大大提高了肋骨骨折的检出率.

    作者:李勇武;戚汝平;高原智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在心内科优质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在优质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心内科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口头宣教,观察组采用口头宣教结合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理解率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优质护理过程中,运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提高了优质护理的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谢巧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肺炎性假瘤的影像诊断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特征.方法:对25例经病理证实的炎性假瘤的患者进行X线及CT检查,对其影像学特征分析.结果:假瘤急性期,病灶多呈团块状,周围可见斑片状炎性浸润.无包膜.假瘤稳定期,大部分肿瘤包膜完整,边界光滑类圆形.部分肿块可见空洞坏死,胸膜粘连,长毛刺等征象.结论:全面系统分析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病史,有利于提高本病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林晓强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儿童寰枢关节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igital Tomosynthesis,DTS)在儿童寰枢关节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50例临床怀疑寰枢椎半脱位的儿童患者,张口位摄片不能达到临床诊断要求,经患儿家长同意后行DTS检查.结果:所有患儿寰枢椎形态结构显示完整,寰椎侧块及寰枢关节间隙显示清晰,无周围组织结构干扰.其中14例寰枢椎半脱位,显示齿状突与两侧块间隙不对称.结论: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儿童寰枢关节检查中具有价格低廉、图像成像清晰,诊断准确率较高等优势,且患儿接受辐射量较CT检查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文峰;王立兴;丁健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乳腺癌患者135例临床分析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为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和合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乳腺癌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研究其发病年龄,发病部位等因素.结果:老年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青年人的发病率,有明显差异(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危年龄妇女乳腺增生伴症状加重、乳腺局限性增厚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表现,合理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作者:刘玉军;刘杰;童文伟;马元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骨科内固定患者术后感染的防治及护理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交流与往来日益频繁,道路交通意外损伤日益增多,再加上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使得骨折和内固定手术也相应增多.因此,骨科内固定患者术后感染的防治及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夏丽霞;陈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