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细胞去除术在高白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

李元媛;曹维克;陈凤丽

关键词:血细胞分离机, 白细胞去除术, 白血病
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去除术在高白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应用MCS+血细胞分离机对28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白细胞去除术治疗.结果:行白细胞去除术后,28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白细胞数下降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P<0.001).结论:利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治疗性白细胞去除术,能快速减低患者白血病细胞负荷,缓解症状,且该项技术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彩超引导下粗活检针经皮穿刺肝脏肿瘤33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肝脏肿瘤粗针穿刺活检的护理配合.方法:对33例疑为肝癌的患者在彩超引导下行肝脏肿物粗针穿刺活检.结果:33例均穿刺成功并取得病理诊断,无穿刺并发症.结论:彩超引导下肝脏肿物粗针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前确诊手段.精心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配合和细致的术后观察是保证穿刺活检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丽梅;朱颖;陈晓艳;张海杰;张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谈手术室器械与供应室交接中存在的问题对策

    目的:探讨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中器械交换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方法:建立交接制度,合理配置设备和人员,制定培训计划和交接流程;严格执行器械回收、清洗、保养、灭菌和交接流程和器械包装、发送操作规程.结果:降低了手术室护士劳动强度,保证了器械清洗质量.结论:手术室与供应室实行一体化交接模式可降低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强度,保证术后器械的清洁质量,有利于手术室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苏肖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剖宫产围手术期寒颤的原因及护理

    目的:通过医疗与护理降低剖宫产围手术期寒颤的发生率.方法:将2011年1~6月份的剖宫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100例给予常规手术护理,实验组(B组)100例根据寒颤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结果:A组寒颤发生率38%,B组寒颤发生率1%.结论:针对寒颤的原因进行针对性预防护理,可降低剖工产围手术期寒颤的发生率.

    作者:陶娥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人血清中丙戊酸钠的浓度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清中丙戊酸钠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2-溴-对硝基苯乙酮为衍生化试剂,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Hypersil ODS2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流速为1mL.min-i,检测波长为265nm,柱温为30℃,内标为环己烷羧酸.结果: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8.96~134.4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n=6),低检测浓度为2 mg.L-1;平均回收率为99.8%~102.4%,日内与日间RSD均<6.7%(n=5).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适用于临床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监测.

    作者:李炳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议口腔保健在临床中的意义体现

    本文探讨口腔保健知识在临床治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中选取600例口腔就诊患者进行总结研究,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归纳,明确患者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识情况.对其中一半的患者进行口腔保健知识教育工作.经过实验表明口腔保健知识干预前后患者0HI值分布存在明显的变化.得出结论,口腔教育的干预效果显著,口腔患者保健知识普及工作尚需完善,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作者:王纯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下颌后缩与前突儿童患者牙龄差异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下颌后缩与下颌前突两类儿童患者牙齿发育进程的差异性研究,研究生长发育期儿童牙齿发育早晚在下颌矢状向骨型的作用.方法:从我院病历中选择错牙患者72(男性病例40,女性病例32例),年龄8~13(平均12.0)岁,借鉴头侧位片上SNB角、ANB角以及SNA成角方向的测量数据,类型分下颌前突组(SNA正常,ANB<0)与下颌后缩组(SNB<77.6,ANB>5).多位口曲线面断层成位线上应用Demirjian考评牙口方法评估牙齿成熟度以及转变为牙龄,从而对两组间不同患者不同部位牙龄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和研究.结果:下颌后缩组数据所得均值牙龄为12.0岁,不同年龄差所引起的牙龄的年龄差值约0.3岁;从统计数据看可以得出下颌前突组的患病儿童的平均年龄为11.2岁,其牙龄所引起患病儿童的年龄差值大约为0.2岁.下颌后缩患者的牙齿发育相对于下颌前突患者有轻微提前的趋势.结论:从而可以得出下颌前突与下颌后缩这些患病儿童的牙龄莫有统计学意义,充分提示我院所研究的患病儿童下颌后缩与前突儿童患者牙龄差异性分析经过SPSS18.0软件分析没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戴政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人性化护理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571例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开展了人性化护理及指导.结果: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中,以减轻患者本身疾病和手术带来的不适,帮助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积极配合手术,使手术成功实施.结论:通过人性化护理使患者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同时在心理上获得了安全感和满足感.从而为老年患者顺利进行手术和康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作者:郑桂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长期性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长期性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行血液透析(HD)的并发症及护理.方法:对2006年7月~2010年10月6例使用长期性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的患者血液透析例情况和护理做一小结,介绍留置导管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导管的护理操作、导管使用不当的因素以及常见并发症.结果:6例患者共2976次治疗期间,其中1例全身感染,经抗感染治疗无效而把拔管,其余5例全部在维持血透,并发局部感染1次,血流不畅2例共11次,微血栓形成73次,无一例因导管功能失效而拔管.与使用动静脉内瘘患者相比,血液透析充分性无显著差异.结论:使用长期性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行血液透析,医护人员严格的无菌操作、正确的使用导管和封管、对患者针对预防并发症的健康宣教是保证患者延长导管使用寿命的关键.

    作者:曹兰支;周怡;射培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284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海南省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439株大肠埃希菌药物敏感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9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细菌株为284株,占64.7%.其对青霉素类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8.2%和97.5%,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也有较高的耐药率,如头孢克洛、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头孢他啶/棒酸、头孢噻肟/棒酸分别为97.9%、98.9%、96.5%、98.6%、97.5%、100%、1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性高达100%.结论:临床大肠埃希菌耐药率逐渐增强,与临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有一定关系,实验室应高度重视产ESBLs株的检测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及时有效控制ESBLs菌株的传播和流行.

    作者:符新颖;符惠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骨科内固定患者术后感染的防治及护理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交流与往来日益频繁,道路交通意外损伤日益增多,再加上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使得骨折和内固定手术也相应增多.因此,骨科内固定患者术后感染的防治及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夏丽霞;陈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刘玉洁主任医师辨治心悸的经验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属祖国医学“惊悸”和“怔仲”的范畴.现代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均可导致心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与扑动,房室传导阻滞及病窦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心力衰竭,心肌炎,心包炎以及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心脏疾病.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多,心悸成为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刘玉洁主任医师,河北联合大学中医内科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二、三批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全国第五批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学科唐山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学科带头人,全国200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对心悸的辨证治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清贤;倪振英;场淑英;张军;李艳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应用作业流程重组提高静配中心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目的:探讨作业流程重组在提高PIVAS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作用.方法:运用作业流程重组的管理理念和ESIA方法,对原有工作流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结果:流程重组后各环节差错减少,工作效率提高,与流程重组前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作业流程重组可以改善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率,使服务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

    作者:刘红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环磷腺苷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80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被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观察组给予环磷腺苷4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1天1次,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40~6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1天1次,静脉滴注,10~14天为一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腺苷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梁锦红;阿锋;曾桂月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谈健康体检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对健康维护需求的日益增长,建立个体健康档案的必要性日益凸显,通过分析、评估、预测,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预防和维护.

    作者:马莉华;伍娟;储小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高海拔地区羊水过少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西宁)孕妇羊水过少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我院2010年05月~2012年04月住院足月分娩孕妇1590例,其中对羊水过少90例,羊水过少发生率5.66%.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过期妊娠、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畸形及胎盘钙化及脐带缠绕与羊水过少密切相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西宁)羊水过少发生率高于平原地区,对围产儿影响大,确诊后应密切监测胎心及羊水变化,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改善围产儿预后.

    作者:张明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对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原因的分析及应对策略

    目的:分析我院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原因,提出有效地应对策略.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护士进行一般资料的调查,并详细询问2011年1月~2012年8月所遭受的工作场所的暴力.结果:在此期间急诊科护士均遭受过工作场所的暴力,在护士自身、急诊科环境、患者的宣教等方面都要积极地做出应对策略.结论:工作场所的暴力时刻威胁着急诊科护士身心的健康,医院管理部门应积极地采取措施,保护急诊科护士的人身安全.

    作者:黄海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营养管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明确诊断的糖尿病患者300例,入院时评估患者的饮食控制情况,加强营养管理,做好饮食和自我监护等有关知识的健康宣教,与患者共同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观察入院出院时患者血糖、血脂的变化及对糖尿病营养管理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出院时的血糖、血脂指标及对糖尿病营养管理知识的知晓情况均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5).结论:加强对住院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营养管理有助于提高对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的控制效果,并提高患者饮食治疗重要性的认识.

    作者:王静;林赟;曾凯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近端胃癌全胃切除57例临床观察

    目的:寻求近端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更有益于提高患者预后的消化道重建术式.方法:近端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病例57例根据抽签与患者自愿的原则分为治疗组27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都采用全胃切除术,对照组行食管空肠袢式吻合术,治疗组行食管空肠Tanner-roux-Y吻合术.结果:两组的生活质量优良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与死亡病例.随访半年,治疗组体重增加或保持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比率少于对照组(P均<0.05).同时治疗组的术后胃容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CCK与MTL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1个月都有明显上升,不过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食管空肠Tanner-roux-Y吻合术应用近端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能有效改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胃肠激素的分泌,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广胜;刘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多点铆式缝扎和开窗引流对减少微创腋臭术后并发症的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微创腋臭术中在术区皮肤做多点铆式缝扎和开窗引流是否可以减少术后血肿的发生及对术区皮肤坏死的影响.方法:选择双侧腋臭患者,左右腋窝术区共210个,每个患者左右两侧随机抽签分为处理组A组和对照组B组,均进行小切口大汗腺剪除术,A组采用术区皮肤的多点铆式缝扎及戳眼开窗引流;B组只自切口放置引流条,余处理相同.结果:A组血肿发生率5.71%,皮肤坏死发生率6.67%;B组血肿发生率20.95%,皮肤坏死发生率17.14%.A、B两组血肿及皮肤坏死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在微创腋臭术中采用多点铆式缝扎和开窗引流可以降低血肿和皮肤坏死的发生率.

    作者:苏晓光;赵雪莲;张春莉;张卓男;张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目前已成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因其套管柔软,对血管刺激性小,并可较长时间留置血管内,已在临床广泛使用.近几年,笔者所在医院已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现对留置针患者的健康教育,穿刺方法,封管技术和相关并发症做一总结.1 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护士评估患者的经济文化、生活习惯、职业、保健等诸多因素.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层次宣教,对待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内容可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对于文化较低的患者,宣教内容应通俗易懂,语言浅显.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讲解留置针的构造、价格、医保承担比例、穿刺方法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如避免碰撞或用手揉留置针局部,留置期间禁止沐浴,要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洗漱时可用保鲜膜缠绕,防止局部进水引起感染,适当限制穿刺肢体的活动,避免下垂,不能负重等.告知患者留置针常见的并发症为静脉炎,护理人员会经常观察穿刺部位,一旦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会根据情况及时给予处理.

    作者:穆傲霜;杨丽丽;冯淑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