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刘玉洁主任医师辨治心悸的经验

王清贤;倪振英;场淑英;张军;李艳梅

关键词:主任医师, 辨治心悸, 中医医院, 指导老师, 心脏神经官能症, 继承人, 河北省, 房室传导阻滞, 学科带头人, 心血管疾病, 硕士生导师, 祖国医学, 重点学科, 中医内科, 学术, 心脏疾病, 心血管科,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摘要: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属祖国医学“惊悸”和“怔仲”的范畴.现代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均可导致心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与扑动,房室传导阻滞及病窦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心力衰竭,心肌炎,心包炎以及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心脏疾病.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多,心悸成为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刘玉洁主任医师,河北联合大学中医内科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二、三批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全国第五批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学科唐山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学科带头人,全国200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对心悸的辨证治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现总结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中老年高血压前期患者的转归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中老年高血压前期患者结局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符合高血压前期诊断的中老年患者对其实施护理干预,总结干预前后体重指数、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结果:120例患者中,体重指数明显降低,发展为高血压痛33例发病率27.5%,患心脑血管病11例发病率病9.2%.结论:护理干预明显降低中老年高血压前期患者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金淑琴;项颖;高静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儿童患病后特殊人群的沟通技巧

    分别从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2个角度阐述了儿科护士与患儿的沟通技巧.认为儿科护士加强语言修养,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学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自然坦诚,说得体的话,做得体的事,尽量满足不同层次患儿及家属的需要.与患儿、家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儿住院后的紧张、恐惧心理,减少儿科护理纠纷的发生.因此,良好的护患和医患沟通在儿科显得格外重要.

    作者:张家荣;胡周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肉毒毒素面部注射进行面部除皱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应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面部除皱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采用肉毒毒素面部注射进行面部除皱患者的临床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观察A型肉毒毒素进行面部除皱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肉毒素面部注射除皱临床疗效均较为明显,仅有1(16.67%)例鼻部除皱术,治疗效果欠佳.经过双变量Spearman相关分析面部表现不自然,瘀斑,皱纹皱纹加重与注射次数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r=-6.34,-5.98,-6.12,P均<0.05).结论:应用A型肉毒毒素除皱安全可靠,并且可以多次使用.

    作者:张克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加参麦注射静滴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慢性支管炎82例,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5.23%和85%(P<0.05),且FEV1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缓解慢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改善FEV1有可靠疗效.P<0101).

    作者:梁爱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试论护理干预在48例前置胎盘期待疗法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对前置胎盘待产产妇治疗过程中实施的护理干预和临床护理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采用期待疗法对48例前置胎盘患者进行治疗.分为两组,分别为,护理干预组:患者24例,在期待疗法的同时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24例,期待疗法的同时,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结果:护理干预组:顺产患者8例,剖腹产患者14例,采用各种助产方式生产2例,新生儿死亡0例;对照组:顺产患者5例,剖腹产患者12例,需用各种助产措施生产患者7例,其中新生儿死亡2例.此外产后经评测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护理干预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产前前置胎盘治疗过程中,为了更好的配合期待疗法,可以在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从而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减轻产妇的痛苦,提高产妇安全性和胎儿的成活率.

    作者:蒋廷婵;杨艳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12月在我院妇科化疗的卵巢癌患者34例设为常规组,将2011年1月~20l1年12月在我院妇科化疗的卵巢癌患者34例设为干预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干预.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常规组与干预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常规组和干预组患者在口腔粘膜溃疡□药物外渗□静脉炎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以及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徐雅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急诊科护理临床带教与管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临床带教的方法和管理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护理临床带教和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护生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根据急诊科工作特殊性进行带教与管理,并逐渐形成急诊科规范化临床护理教学体系.结果:急诊科护生带教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护理操作及考核成绩优秀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患者满意率及临床护理质量随之提高.结论:通过优化急诊科带教环境,对带教双方及带教过程进行严格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护生实习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

    作者:贺慧玲;韩娜;李宁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心血管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由于心血管病患者特殊性难以预计,护理人员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护理隐患,是日前护理领域一项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作者分析总结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诣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和防范措施,有利于大限度地避免各种护理差错、纠纷,有效地保证护理安全,终让患者获得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

    作者:刘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开设糖尿病护理专科门诊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开设糖尿病护理专科门诊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在本院糖尿病护理专科门诊就诊的382例糖尿病患者给予饮食指导、心理调适、运动指导等健康教育.结果:382例糖尿病患者中,341例(89.3%)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达到正常,41例(11.7%)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达到正常,342例(89.5%)能自行控制运动与调整饮食,无一例患者发生糖尿病严重并发症,结论:开设糖尿病护理专科门诊可较好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黄玉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的疾病,其中尤以老年性白内障常见.目前,我科治疗白内障的方法以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为主,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人,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心理、生理问题较常人突出,因此,做好手术前的观察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1 临床资料2011年2月~2012年8月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3例,年龄56~89岁,男性57例,女性46例.2 观察及护理2.1 入院介绍:入院后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病区环境,告知家属生活用品的摆放位置及如何方便使用医院各种配备设施,详细介绍管床医生及护士,便于医患沟通.

    作者:何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突发性耳聋病患中的实践

    通过对150突发性耳聋的患者采取专业的护理评估、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把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具体的疾病护理过程中,使患者受益、患者满意.

    作者:蔡丽;田青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32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32例患者,采取术前访视与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的观察,重视造瘘口及各类引流管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肛管恢复排气时间平均为2.7天,平均住院天数为13.2天,术后切口感染1例,呼吸道感染3例,泌尿道感染2例,吻合口出血1例,吻合口瘘1例,造口坏死1例,无死亡病例.随访半年,除1例C期患者外,其余均恢复良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轻,出血量少,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加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后观察,及时的并发症处理,积极的肛门括约肌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因素.

    作者:夏美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服药自杀患者急诊洗胃前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根据我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委员会的数字调查显示,自杀在我国已列为第五位的死亡原因,而在15~34岁的人群中,自杀更是成为首位死因[1].口服毒药是自杀患者常采取的方式,急诊洗胃是抢救急性口服毒药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之一,笔者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月急诊洗胃患者94例,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相应的护理方法,为快速准确有效救治,提高患者身心健康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莹;王淑芸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人工呼吸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人工呼吸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应当取消人工呼吸.方法:通过分析三例心肺复苏成功患者的抢救过程,结合理论分析抢救过程.结果:三例患者抢救成功.结论:建议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取消人工呼吸,进行更为简单的单纯胸外按压.

    作者:田桂华;何英凯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小儿复方地芬诺酯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复方地芬诺酯中毒的抢救与护理.方法:对32例复方地芬诺酯中毒患儿进行抢救与护理,洗胃、保持呼吸道通畅通畅、控制抽搐、及时应用纳洛酮、严密观察病情.结果:32例患儿完全治愈.结论:合理积极的抢救与护理是救治复方地芬诺酯中毒成功的关键.

    作者:苏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与皮下出血的探讨

    目的:探讨冠心痛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减少皮下发生出血的注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10月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住院患者66人,分析采用不同的皮下注射方法与皮下出血的关系,从而了解不同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皮下出血面积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改进的皮下注射方法,可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

    作者:郭艳芬;赵荣诚;张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CPB心脏手术后重症患者IABP应用的护理策略

    目的:探讨IABP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并发严重低心排、顽固性严重心律失常时应用的意义,介绍IABP应用期间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合并有严重低心排综合征和顽固性严重心律失常、心室停搏应用IABP的护理情况.结果:15例患者早期循环功能均有改善,12例顺利脱机,3例原发病多的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IABP的正确应用及严密监测病情变化,采取确实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准确及时防止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作者:林秀霞;陈巧玲;许碧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风险管理在小儿血液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在小儿血液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36例血液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风险管理护理组20例和常规护理对照组16例.风险护理组采取护患纠纷、输血、静脉炎并发症、感染以及口腔黏膜炎并发症风险管理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在护患纠纷、输血、静脉炎并发症、感染以及口腔黏膜炎并发症风险事件中风险管理护理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管理在小儿血液病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儿生命安全.

    作者:乔秀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多聚磷酸钠促进成骨细胞中骨桥蛋白的基因表达

    目的:研究成骨细胞中(ROSI7/2.8)多聚磷酸钠(Sodium Phosphate Glass Type 25,SPG25)对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125?M SPG25刺激ROS17/2.8细胞0h、3h、6h、12h后,用Northern印迹杂交观察0PN mRNA的表达.结果:125?M SPG25刺激ROS17/2.8细胞12h后OPN mRNA杂交条带明显增强.结论:多聚磷酸钠SPG25增强了ROS17/2.8细胞中骨桥蛋白的基因表达.

    作者:王志涛;小方赖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重组人IL-2、香菇菌多糖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临床应用重组人IL-2、香菇菌多糖联合5-氟尿嘧啶注射液(5-FU)外用治疗扁平疣进行疗效观察.方法:治疗组36例用重组人IL-2皮下注射,香菇菌多糖片口服联合5-FU点涂.对照组34例不用重组人IL-2,其他同治疗组.一个月为1个疗程,共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67%,对照组67.6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IL-2、香菇菌多糖联合5-FU外用治疗扁平疣疗效较为满意,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黄需时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