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秀英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难治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病程长,周期性、突然、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的特点.其治疗方法有许多种,但没有适合于任何患者的十全十美方法,诸方法各有利弊及适应症,现分别介绍目前常用的方法如下.1 常规治疗常用药物有卡马西平、苯妥英钠、B族维生素、654-2等口服.治疗原理是抑制神经冲动异常传导,缓解疼痛,神经营养,改善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也可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及针灸治疗.这些治疗费用低廉,特点是病程早期有效率较高,病程中晚期治疗效果差.人群普遍适用,可作为基础治疗.以上方法不能治愈三叉神经痛,停药后常复发.长期服药会造成肝肾损害,嗜睡,血液系疾病并发症,如造血功能障碍、白细胞减少、免疫力低下等,需长期服药,远期效果不定.
作者:武翠平;闫旺;王进亮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利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治疗的临床表现、病理分析、治疗手段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来减轻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症状,将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提出了治疗的注意要点以及有效的治疗方式.结果:通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情况与表现了解到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治疗与传统治疗的疗效差异较大,因而采用微创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在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中效果略好.结论:微创治疗能够快速、一次性的解决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问题,由此,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应尽量实施微创治疗的方式治疗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作者:刘小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医疗美容是运用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是一种医疗行为,须遵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执业或从业的要求.在实务中,应当与生活美容加以区别,避免法律适用上出现偏差.因医疗美容造成患者损害引发纠纷的,在性质上属于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因此在处理此类纠纷时应当适用有关医疗损害赔偿的法律法规.
作者:寇姗;陈特;洪子夫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疏通乳腺管按摩法在产妇乳房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15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105例和对照组110例,在配合婴儿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及饮食疗法的基础上,实验组产后采用疏通乳腺管按摩法按摩乳房,对照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主编的《母乳喂养培训教材》的按摩挤奶手法.观察2组乳房胀痛缓解时间、乳头皲裂及按摩舒适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乳房胀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舒适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乳头皲裂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疏通乳腺管按摩法对缓解产后乳房胀痛、按摩舒适度、乳头皲裂发生数均优于传统按摩手法,产妇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敏香;吴开舅;陈丽娟;罗梅连;林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胃镜定位下腹腔镜治疗治疗微小胃间质瘤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胃镜定位、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治疗9例胃间质瘤.结果:9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5~90min,术中出血量30~70ml,术后12~24h拔除胃管,3~4天进流质饮食,术后平均住院日4~6天,随访1~16个月,无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王鸿轲;吕高波;杨维桢;杨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术附散水汤加减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16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8例采用术附散水汤加减治疗,对照组108例采用常规的西药方法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进行治疗后对比,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3%,85.2%.两组进行对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x2=7.9 3,P<0.01).结论:术附散水汤加减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明显优于西医药治疗,并能减少药物副作用.
作者:刘占国;张江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帮助待产妇了解产前,产中的护理和配合,产后对婴儿的护理.方法:有关知识教育,形象图片、多媒体观看和讲解.结果:产妇掌握了产前自我监测,产中配合,产后的自护和婴儿的护理.
作者:周丽;殷延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院内感染是指在医院内发生的各种感染性疾病.感染是在住院期间获得、出院后才发病者,也列为医院内感染.医院内感染的对象除住院患者外,还可以是门诊患者及医院的工作人员、陪床人员和探视者.我国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为9.72%.因院内感染,尤其是ICU的院内感染,其发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危重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使患者尽早脱离危险期,因此切实加强医院的消毒工作,有效地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刘莎;唐春炫;曹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传统筋膜外全子宫切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同期行传统筋膜外全子宫切术病例4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失血量、输血例数、术后体温,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残端渗血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既能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又保留了宫颈组织,子宫主韧带,子宫骶韧带及宫旁组织,完全保障了盆底的支撑结构,保证了生活质量,切除宫颈移行带及相应颈管组织,去除了宫颈癌的好发组织,避免了宫颈残端癌的发生,同时在筋膜下操作不易损伤膀胱、输尿管,及盆底的血管神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丽;徐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研究通过采用整体护理来的方式来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将本医院144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通过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以及传统的治疗进行分组护理,将患者的恢复情况表现进行分析比较,通过限定参照条件与设置对照的手段,进行研究.结果:整体护理组比传统护理组疗效更好,治疗期间并发症更少.结论:在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与严密的比对之后,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恢复上表现较好,风险较低,预后较好.因而,在未引起其他并发症的情况下,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来治疗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治愈率较高.
作者:廖宝芳;肖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产程早期枕后位的分娩结局.方法:选择在我院产科分娩,确诊为枕后位的初产妇为观察组,给予无创干预,选择同期阴道试严枕前位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枕后位组手术助产率、继发性宫缩乏力、产程停滞以及新生儿头皮血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两组剖宫产率,会阴裂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枕后位在难产中发生率较高,如及早发现,早期合理干预,可使胎头转位成功,阴道分娩率大大提高.
作者:赵玉荣;董文兵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临床上使用某些药物时,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因此,在使用可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前,除须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外,还须做药物过敏试验,以防意外[1].
作者:杨彩英;张晓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对牙髓炎、牙髓坏死、根尖周炎患者患牙根管治疗期间发生疼痛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5月在我科就诊的牙髓牙、牙髓坏死、根尖周炎患者进行根管治疗,并对根管治疗期间出现的疼痛、肿胀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根管内细菌和感染物质被推出根尖孔是引起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主要原因.结论:在临床进行根管治疗时应充分重视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并减轻其临床症状.
作者:冯敏杰;蔡鸿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分析相对精确的脂肪颗粒注射量,在面部充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几何体积运算方式,相对精确的计算出脂肪颗粒注射量,对96例,162个部位行面部充填术.结果:其中72例行了3个月至1年的随访,有效率达100%,首次充填后的满意率为83.33%,2~3次充填后总满意率达95.83%,无明显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经过计算的脂肪颗粒充填量行面部充填术,可能提高脂肪颗粒的成活率,并提高该手术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明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梭形切口部分切除加大汗腺腺体搔刮联合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创面止血治疗腋臭之优点、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梭形切口切除部分皮肤及皮下组织,以大小柳叶刀先后沿切口插入,一进一退顺势将真皮与脂肪层剥离,直达腋毛区边缘为止,以电离子治疗机电凝创面止血,用铲刀铲除皮瓣之皮下脂肪球,然后用刮匙进一步擦刮清除皮瓣的大汗腺腺体,再次给予创面止血,缝合切口.结果:46例患者完全治愈,切口均I期愈合.结论:采用梭形切口联合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电凝止血手术治疗腋臭,其手术操作简便,术中出血少,术后无血肿形成及感染,伤口无畸形坏死,手术安全,护理换药方便,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陆云团;覃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32例患者,采取术前访视与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的观察,重视造瘘口及各类引流管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肛管恢复排气时间平均为2.7天,平均住院天数为13.2天,术后切口感染1例,呼吸道感染3例,泌尿道感染2例,吻合口出血1例,吻合口瘘1例,造口坏死1例,无死亡病例.随访半年,除1例C期患者外,其余均恢复良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轻,出血量少,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加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后观察,及时的并发症处理,积极的肛门括约肌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因素.
作者:夏美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为常规颈内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提供寻求一种更好的颈内静脉穿刺方法.方法:将预计常规颈内静脉穿刺困难的100名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改良中路法,常规颈内静脉穿刺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49例(98%)穿刺成功,对照组39例(78%)穿刺成功(P<0.0l);试验组和对照组穿刺时间分别为(4.3±3.0)min、(8.5±5.1)min(P<0.01);试验组1例(2%)误穿动脉,对照组7例(14%)误穿动脉(P>0.05).结论:与传统穿刺法相比,改良中路法操作更简单快捷,穿刺成功率更高.
作者:严语;毛宵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增强检查的全程护理.方法:对2198例行3.0T磁共振增强检查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1109例,对照组1089例,实验组采取全程护理,对照组只采取在检查中需要注射药物时才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了检查部位的错误,提高了图象质量.结论:全程护理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病人等候时问,保证检查的顺利完成,提高病灶检出率及诊断准确度,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任延秀;谭青华;张志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总结VSD技术在创面应用中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科自2005年4月~ 2012年5月对采用VSD技术治疗的116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VSD技术在创面应用中本组并发症43例,占总病例的37%,其中,引流管堵塞21例,泡沫干结变硬15例,VSD材料颜色污秽1 3例,创面感染3例,半透膜下积液3例,创面出血2例,负压源异常l例;11例出现两种或多种并发症,占总例数26%.结论: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防治VSD技术在创面应用中的并发症可以充分发挥VSD技术的优势,更好的保证VSD技术修复创面的临床疗效.
作者:喻忠斌;覃松;王凯;李鹏斌;娄文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研究股骨颈骨折正确有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随机平均将我院2008年1月1日~2011年8月1日接诊的发生股骨颈骨折的80例患者分成一、二两组.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接受手术的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等,并进行比较;回访两组患者并进行相关资料的分析,计算两组患者手术之后满一年的时间内有无并发症并统计Harris的评分.结果:一、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都无较大差异,(P>0.05).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比二组显著要低,(P>0.05);一组患者术后满一年时关节功能的Harris评分结果比二组显著要高,(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手术主要按照X线片来决定,X线片能够清楚表现骨折发生的部位及骨折移位等.对老年患者应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基础上,认真护理同时对患者进行治疗,此方法能增强患者关节的活动能力,有利于患者生活及工作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至生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