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蓝;陈海燕;郑家玲
目的:观察温经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痛经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温经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本病36例,对照组单用温经汤治疗32例,两组连续治疗3~6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两组对比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温经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痛经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两者协同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陈羽雁;陈训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提高护理业务学习的质量.方法:运用PowerPoint课件及护士长晨间提问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学习.结果:通过运用PowerPoint课件及护士长晨间提问相结合的模式进行业务学习,提高了全科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能力,同时使护士加强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在护理业务学习中采用PowerPoint课件及护士长晨间提问相结合的模式,提高了护士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业务学习的质量和护士的综合素质.
作者:郭青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给予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Ilb/Illa拮抗剂(替罗非班),对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发生率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入选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于住院期间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经造影结果明确存在明显血栓负荷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替罗非班组,该组在行介入治疗前先给予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Ilb/Illa拮抗剂(替罗非班),然后再行介入治疗;另一组定义为常规组,介入治疗前不给予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Ilb/Illa拮抗剂(替罗非班);分别观察两组介入治疗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情况,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观察期内有1例患者发生无复流现象,常规治疗组观察期内有7例患者发生了无复流现象;替罗非班组患者随访6个月期间有2例发生缺血性胸痛,常规治疗组患者随访6个月期间内有10例患者出现缺血性胸痛;替罗非班组随访6个月无再次血运重建患者,常规治疗组有2例患者行再次血运重建治疗.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提前给予静脉替罗非班应用,可减少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无复流发生率及介入治疗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张一达;王竹秀;单伟超;张英;崔春燕;梁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我科于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方案,治疗恶性肿瘤病人28例,收到明显的疗效,现将治疗过程中主要不良反应的治疗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8例,均为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人,男18例,女10例;年龄28~65岁,平均48.5岁;病理分型为腺癌19例,鳞癌7例,腺鳞2癌例;TNM分期:ⅢA期12例,ⅢB10例,Ⅳ期6例.
作者:李娥;寇雪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性脑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如下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治疗和预后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肝性脑病患者治疗和预后的效果.
作者:薛润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的疾病,其中尤以老年性白内障常见.目前,我科治疗白内障的方法以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为主,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人,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心理、生理问题较常人突出,因此,做好手术前的观察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1 临床资料2011年2月~2012年8月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3例,年龄56~89岁,男性57例,女性46例.2 观察及护理2.1 入院介绍:入院后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病区环境,告知家属生活用品的摆放位置及如何方便使用医院各种配备设施,详细介绍管床医生及护士,便于医患沟通.
作者:何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NSE、S100蛋白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和预后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自发性非外伤性脑出血患者60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60例作为对照组,脑出血患者均入院时给予手术治疗,进行血清NSE与S100蛋白表达检测与预后评价.结果:脑出血组的血清NSE和S100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脑出血患者的血清NSE和S100蛋白水平明显降低,NDS积分也明显减少,不同时间点对比差异明显(P<0.05).脑出血患者中血清NSE和S100蛋白含量均与ND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NSE和S100蛋白分别是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蛋白,两者可以作为判断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预后的特异性敏感指标.
作者:杜重浪;刘向丽;唐娟妮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对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总结出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科室收治的60例胫腓骨骨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的手术及治疗方法实施整体护理;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在实验组胫腓骨骨折的患者中,没有出现患者因护理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恢复的优良率达97.1%,有29例患者下肢的功能收到了较好的恢复效果;对照组患者恢复的优良率为72%,有22例患者恢复效果较好,1例患者出现轻微的膝关节功能障碍,3例患者出现轻微的踝关节功能障碍.结论:在治疗胫腓骨骨折时,合理周密的的护理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临床工作中应加以重视
作者:枊琴;陆永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NF-κβ、VEGF和T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糖尿病肾病的大鼠模型,研究来氟米特对NF-κβ、VEGF和TGF-β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了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研究表明来氟米特能够下调糖尿病肾病大鼠的NF-κ β 、VEGF和TGF-β的表达量.结论:来氟米特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其治疗的机制可能与下调NF-1κβ、VEGF和TGF-β有关,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振;刘金凤;刘中柱;李长红;张浩;刘艳姝;王建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漏斗胸微创矫治术(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pectus excavatum,PE)的临床经验.方法:2005年7月~2012年9月采用胸腔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112例,年龄3~21岁,平均13.6岁.其中对称性PE71例,不对称性PE41例.结果:1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手术时间40~85分钟,平均51.5分钟,术中出血均少于20ml.住院时间4~8天,平均5.3天.早期并发症包括3例气胸,1例经穿刺抽气治愈,2例没有特殊处理而自行吸引.晚期并发症包括2例支撑架移位,1例重新手术矫正,另一例没有特殊处理.已有83例术后满2年患者取出支撑板,术后评价:优71例(85.5%),良10例(12.0%),一般2例(2.4%).结论: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满意,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的大力推广.
作者:林敏;涂远荣;李旭;赖繁彩;陈剑锋;林剑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模拟药旁”情景教学在药理学教学中的作用,改革传统的药理学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药理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实际应用能力,以体现学以致用原则.方法:对10涉外护理专业大专生(160名)在药理学教学中前后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即普通教学法和“模拟药房”情景教学法,通过考核和问卷调查方式对比这两种教学的结果.结果:采用“模拟药房”情景教学法比传统普通教学法有明显优势,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效果良好.结论:模拟药房情景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药理学学习的兴趣和临床技能能力的培养.
作者:秦博文;党晓伟;吕瑞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四联疗法治疗,治疗组30例在三联疗法基础上加用中药黄连汤.比较两组幽门螺杆菌阴转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黄连汤结合西医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能够提高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综合疗效.
作者:佟丽;刘雅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在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壁神经与切除肋间壁神经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观察93例乳腺癌保乳术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62例患者保留肋间壁神经,31例切除肋间壁神经.结果:保留ICBN与切除ICBN组相比较,两组在术后上臂区及腋下的皮肤感觉异常情况、客观感觉异常情况、是否疼痛、疼痛级别、疼痛性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中保留ICBN,保存了患侧上臂及腋下等部位的皮肤感觉功能,显著减少患者术后上臂区及腋下的皮肤感觉异常及疼痛发生.
作者:丁梅;张淑芝;杨艳玲;王增辉;刘雅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索子宫输卵管在进行X线造影诊断的时候所呈现出的影像学的表现.方法:选择2009~2011年进行X线造影检查的73例患者的资料.通过对患者子宫输卵管造影扫描图像进行分析,进而讨论X线对于诊断患者的不孕不育症所呈现的影像的表现.结果:在就诊的7 3例不孕不育症的患者中,单侧输卵管通畅者10例,约占13.7%;双侧输卵管通畅者8例,约占10.9%;子宫畸形2例,约占2.7%;单侧输卵管积水5例,约占6.8%;双侧输卵管积水9例,约占12.3%;单侧输卵管阻塞并积水25例,约占34.2%(其中不完全梗阻并积水11例,占输卵管总数的15%,完全梗阻并积水14例,占输卵管总数的19.2%);双侧输卵管阻塞并积水14例,约占19.2%(其中不完全梗阻并积水9例,占输卵管总数的12.3%,完全梗阻并积水5例,占输卵管总数的6.8%).结论:X线对于患者子宫输卵管的检查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吴美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球在涎腺手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需手术的腮腺、颌下腺患者79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放置负压引琉球3~4天拔管后加压包扎3~4天,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使用负压引流球可有效的预防涎腺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凤莲;何改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置管周围皮肤并发过敏性皮炎的防治与护理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颈内静脉置管术中,出现的4例颈内静脉置管口周围皮肤并发过敏性皮炎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例在采用改进换药方法后,皮肤瘙痒程度减轻,脱屑皮肤面积明显减小,症状好转,脱屑现象消失.结论:颈内静脉留置管操作方法简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活动方便,痛苦少,并能提供稳定血流量.
作者:李飞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2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行后腹腔镜术切除肾上腺.术后随访2~24个月.结果:手术平均耗时85.7min,术中失血量平均57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5天.手术近期成功率为100%.3例肾上腺皮质腺癌患者,1例术后4个月死亡,1例术后6个月死亡,1例仍在随访.2例转移癌患者,分别于术后5个月和术后12个月死亡.其余患者随访均无复发,术前症状于术后2~3个月缓解.结论: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苏应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针对腹部损伤患者术后的临床表现,提出护理措施.方法:对90例腹部损伤患者术后在ICU间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结果:经细致观察和护理,复苏后90例患者均于48~72h顺利地再次手术,无死亡病例.结论:腹部损伤术后病情复杂、变化快,全面掌握病情动态变化,采取有效的治疗、可提高救治成功率及护理质量.
作者:李一红;苏宝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总结耳带状疱疹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与康复指导,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一例耳带状疱疹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患者痊愈出院.结论:针对耳带状疱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特殊治疗手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康复指导,能明显缩短病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龚爱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调查术中局部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以加强术中局部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方法:采取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手术科室577例患者术中局部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77例术中局部使用抗菌药物中,预防用药占37.4%,其中人工关节置换术160例,占预防用药的74.1%;Ⅰ类切口手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19例,占预防用药的8.8%;急腹症Ⅰ类切口手术30例,占预防用药的13.9%.氨基糖苷类在局部抗菌药物使用537份,占79.2%.结论:我院术中局部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加强手术医师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建议卫生主管部门和专家加大术中局部使用抗菌药物的基础研究,制定统一规范的操作流程.
作者:邢程;万里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