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量;杨东运;陶灵;刘剑毅;陈亮;李世荣
阴茎再造术是易性病女复男患者标志性手术.我科自2010年1月~2012年6月采用双侧阴股沟皮瓣为62例易性病女复男患者施行阴茎再造术,其中有8例患者术后出现皮瓣血运障碍,术后经过仔细地观察、及时的处理和精心的护理,使再造阴茎皮瓣得到大程度的成活,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媛媛;黄霄;项园彩 刊期: 2012年第17期
随着现代美容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中草药美容作为一种新型的美容方式逐渐被人们认可,并以其自然、副作用小、毒性弱,并具有保健功能等特点受到了整个美容界的推崇.常见的用于美容的中草药主要集中在当归、党参、首乌等滋阴补气的药物中,并以内服为主;葛根用于美容的研究并不多见,主要以其丰胸的作用为主[1].本文就葛根的药理药性,深入分析其未来可能的应用前景,现综述如下.
作者:费燕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外伤,致伤原因包括各种车祸伤,机器碾压伤,高处坠落伤等.这种损伤往往合并严重的污染和大块组织的缺损、坏死,处理上比较困难.若治疗不当,常可导致因皮肤软组织缺损而外露的肌腱、骨骼缺血坏死,甚至截肢.早期的处理原则是在彻底清创、恢复足够的血供后Ⅰ期闭合创面,充分覆盖重要组织结构如神经、肌腱、血管以及合并的骨折断端.但对于严重的软组织损伤,伤情严重,处理十分棘手,传统处理方法常留有不能或不易闭合的软组织创面或创腔,需换药或引流后行Ⅱ期植皮或皮瓣移位修复,具有治疗周期长、费用高等缺点,并增加患者的痛苦,大大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宋亚妮;刘云景;何林;李杨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双侧完全性唇裂的修复术式和技巧.方法:45例双侧完全性唇裂患儿于6~9个月时行前唇原长法修复,封闭鼻底,行前庭沟加深及口轮匝肌重建,侧唇红唇肌瓣修复中份唇红缘和唇珠.术后随访3个月~2年.结果:术后创口全部Ⅰ期愈合,唇弓形态好,唇珠丰满,上唇静态及动态时协调.结论:采用此前唇原长法修复双侧完全性唇裂可获得术后上唇静、动态美感达到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汤晓雨;冯晓东;张雨洋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睑板短缩结合内外眦悬吊术在瘢痕性睑外翻畸形修复中的应用及手术效果.方法:对瘢痕性睑外翻17例患者(25只眼)行瘢痕松解,根据睑板长度及睑外翻情况将睑板内外眦固定悬吊于鼻骨外侧和(或)外侧眶骨膜,下睑植皮覆盖创面.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1 5例(22只眼),术后恢复良好,睑无明显外翻,无需要再次手术治疗,2例(3只眼),因术后没有规律佩戴支具及应用瘢痕药下睑出现轻度外翻,患者自认为效果尚可,未再次手术.结论:睑板短缩结合内外眦悬吊矫正严重的,时间较久的睑外翻,效果可靠、持久,明显减轻睑外翻畸形的复发率,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亮;李晓格;李世荣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研究黑龙江籍汉族女性年龄与皮肤弹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31名女性健康自愿者,检测面颊、眼角、颈部、侧胸部、背部、前臂屈侧皮肤的弹性.结果:曝光部位弹性参数R2、R5、R7相对非曝光部位低.皮肤各部位弹性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年龄越大,皮肤弹性参数值越低,皮肤弹性越差,其中眼角部明显.结论: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能显示不同年龄和部位皮肤弹性的变换规律.
作者:徐艳明;王雪;李艳微;张宁;杨智荣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 1类下颌后缩患者对鼻唇颏协调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自然生长和使用Tqwin-block矫治成功的40例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Twin-block组,每组均为2 0例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上唇审美平面距、下唇审美平面距、上唇突角、上下唇突角、颏沟倾角、上唇颏突角、软组织面角减小;上唇倾角、下唇倾角、鼻唇角、颏唇沟角、Z角、面突角、软组织面高、软组织下面高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win-block矫治器可显著减小上下唇突度,促进面下1/3高度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鼻、唇、颏之间的协调性,使侧貌轮廓变得自然舒缓,软组织侧貌趋于直面型.
作者:李立国;袁东辉;左艳萍;薛毅;马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总结面部挫裂伤的急诊整形美容外科修复经验,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对2009年至2012年间我科急诊整形美容修复的87例面部挫裂伤患者术后效果进行观察.结果:87例患者随访均Ⅰ期愈合,均无明显瘢痕增生,无功能障碍,无需进行Ⅱ期修复,效果满意.结论:面部挫裂伤后遵循整形外科基本原则的急诊整形美容精细修复,可达到无需或减少后续治疗,为患者减少痛苦,减轻负担.特别要提出在挫裂伤修复中对组织的保留,可减轻术后畸形.
作者:王量;杨东运;陶灵;刘剑毅;陈亮;李世荣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脂溢性角化病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皮损多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及日晒部位,如颜面、前臂、手背、颈部等处,影响美观.2010年1月~2012年6月,笔者科室对就诊的173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分别采用调Q开关Nd:YAG激光和多功能电离子机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佳音;钟咪;曹志翔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在重睑术前应重视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的诊断并探讨应用限制韧带松解术在治疗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要求重睑的患者,通过“抬眉/额纹增多、仰颏、抬眼费力”三联症初步判断是否同时有轻度上睑下垂的存在;对确诊为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患者,通过单纯松解限制韧带即可矫正大部分患者,不完善者加行上睑提肌腱膜缩短术.结果:本组2 3例3 3只眼,19例26只眼在重睑术中行单纯限制韧带松解术,4例7只眼行限制韧带松解术+上睑提肌腱膜折叠缩短术.随访3个月~2年,所有患者对上睑下垂矫正效果均满意,左右对称,外形自然.抬眼明显轻松,无复发.结论:在重睑术前应重视对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的诊断,限制韧带松解术是治疗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的首选方法,对于大部分患者可达到完全矫正的效果,且形态自然,不易复发.
作者:任冲;马力;胡晓根;马海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瘢痕是创伤过度修复的必然产物,以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并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导致胶原过量合成和堆积为特征.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主要功能细胞即成纤维细胞的正常增殖依赖于细胞周期中各种调节因子的平衡,整个周期中任何调节因子发生紊乱都将导致细胞增殖异常.近年来,随着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病理性瘢痕形成机制的研究小断深入,如:对各种信号传导通路,细胞周期及细胞因子方面的研究.目前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单一物质作用,而是各种信号传导途径和细胞因子等综合作用的结果.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是20世纪70年代由加拿大科学家从放线菌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开始雷帕霉素作为一种抗菌药物进行研究,1977年Matel等报道其有免疫抑制作用,1989年,把该药作为治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新药进行试用.目前,国内外已有学者陆续将其应用于瘢痕方面的研究.迄今雷帕霉素对病理性瘢痕治疗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其结构、性质、作用机理方面对瘢痕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魏韩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杆圈接触形态对杆卡附着体焊接面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特殊工具加工不同杆圈接触形态的试件.测量焊接间隙,使用相同的Nd:YAG激光焊接参数进行焊接;肉眼观察焊缝区外观,测试焊件的抗拉强度,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不同的杆圈接触形态对焊接面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各实验组均未能实现全层焊透,无明显气孔等焊接缺陷.实验组与对照组伸长率与母材组对比显著降低,但在抗拉强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焊接参数相同时,杆圈接触的形态未对焊接面的机械性能产生显著性影响.
作者:崔广;宋应亮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组织移植预防瘢痕与深部组织粘连松解术后再发生粘连的方法和效果观察.方法:2010年8月~2011年4月期间,笔者对符合条件的15例皮肤外伤或手术后瘢痕与深部肌肉和腱性组织粘连的病例采用原瘢痕处小切口,仔细分离松解皮下粘连组织,并在粘连处形成皮下袋,将经20ml注射器抽吸得到的下腹部脂肪颗粒用2mm内径注射针注入到分离的皮下袋内,移植的自体脂肪颗粒作为隔离层填充于原粘连组织间,缝合伤口,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术后随访病例检查未发现粘连复发,并发现局部皮肤质地及活动度明显改善.结论:脂肪颗粒是预防瘢痕与深部组织粘连松解术后粘连复发粘连的理想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防止或减轻术后粘连、改善肌腱滑动的作用,同时还可改善局部皮肤组织修复的质量,是简单易行的粘连松解和防复发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肖静;李升红;刘宏伟;程飚;肖丽玲 刊期: 2012年第17期
随着再生医学与新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微创技术已成为整形与美容外科越来越重要的手段之一,而注射用软组织填充剂更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与热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和市场价值.注射用软组织填充剂从初的人工合成材料,到生物材料,再到生物活性材料,已经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并有诸多产品被应用于临床,现就国内外临床上主要使用的注射用软组织填充材料综述如下.
作者:李俊杰;石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对整形美容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心理干预,探讨整形美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心理干预对整形美容手术的重要作用.方法:对70例整形美容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定.结果:手术后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整形美容的就诊者术后的焦虑与抑郁状况较术前有明显缓解.结论:在整形美容患者的手术治疗中,综合心理干预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整形美容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艳红;王丹;张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学科内容是研究错(牙合)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的学科.中华口腔医学会2000年对全国七个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乳牙期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为51.84%、替牙期为71.21%、恒牙初期为72.92%,可见我国错(牙合)畸形发病率很高[1].目前,由于口腔正畸学学习难度高、实践性强、培养年限长等问题,导致口腔医学生对口腔正畸学的学习动机薄弱.每年口腔正畸学研究生的毕业人数远低于口腔医学其他分支学科,我国口腔正畸专业医师的数量远达不到社会需求.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激发学习动机有助于促进学习行为,提高教学效果[2].口腔正畸专科医师的培养必须从本科阶段开始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在口腔正畸学的教学中如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陈良娇;兰泽栋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应用点状剥脱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10月~ 2012年10月120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根据下肢静脉曲张严重程度,分别采用泡沫硬化剂多点注射曲张静脉或联合点状剥脱部分大隐静脉属支和点状结扎部分扩张大隐静脉主干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20例病例中108例效果满意,4例经过再次注射后效果满意,8例注射后严重曲张静脉改善不明显,在经过点状剥脱手术后效果满意.同时病理结果显示泡沫硬化剂治疗栓塞效果良好,未出现炎性反应及其他组织不良反应.结论:国产聚桂醇泡沫硬化剂疗法联合点状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满意,是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新方法,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美腿效果.
作者:赵月强;余墨声;朱占永;徐玉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瘢痕组织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的一种自然产物.瘢痕生长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发生各种并发症,如外形的破坏及功能活动障碍等[1].颜面部的瘢痕除产生畸形及功能障碍外,还可因影响外貌而使人产生心理负担.目前,对于瘢痕的治疗,主要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2002~2012年诊治了69例面部小瘢痕患者,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霞;李芸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修复指端缺损的大鱼际皮瓣设计方法,以尽量减少大鱼际区瘢痕.方法:在大鱼际区邻近拇指掌指关节横纹处设计大鱼际皮瓣,将切口尽量隐藏于拇指掌指横纹与大鱼际区皮肤横纹里.结果:皮瓣血供良好,创面修复,手指外形良好,大鱼际区瘢痕不明显.结论:经改良后的大鱼际皮瓣,可以明显减少大鱼际区瘢痕,适合示、中指单指的指端缺损.
作者:林军;肖燕;黄莹滢;马晓荣;刘军;欧阳天祥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颌面外科术后患者早期运用毫米波缓解面部软组织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0月~2011年9月,将28例行颌面部截骨整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于术后第3天起使用毫米波照射双侧面部术区,2次/天,双侧面部每次各30min,共使用5天,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分别于术前及术后测量患者面部标记点间的距离,并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接受毫米波治疗的患者术后面部软组织各线总体的肿胀程度及耳垂点到同侧口角点间的肿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操作便捷,患者依从性较高.结论:毫米波缓解颌面术后患者面部软组织肿胀安全有效,实用便捷.
作者:田甜;滕利;徐家杰;卢建建;张超;许美邦;谢芳;徐冉;曾海峰;吴欢欢 刊期: 201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