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颞顶筋膜瓣的解剖基础与临床应用进展

杨巧

关键词:颞顶筋膜瓣, 解剖基础, 软组织结构, 外科医生, 缺损修复, 颞区, 解剖结构, 外伤性, 耳缺损, 整复, 应用, 供区
摘要:颞区是整复外科常选用的供区,颞顶筋膜是颞区六层软组织结构中的第二层(见图1)[1].虽然一个多世纪以前颢顶筋膜瓣就用于修复外伤性耳缺损,但是直到20世纪中期对颢区解剖结构有详细深入的了解后,外科医生才开始广泛应用颞顶筋膜瓣,并且发现它在缺损修复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失代偿合并肺炎及口腔真菌一例的护理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肝病,特点是肝内小胆管渐进性的破坏的炎症反应,胆汁流出障碍,出现肝内慢性淤胆的临床和生化改变,好发中年女性,后演变为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我科室于2012-06-22收入一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失代偿合并肺炎及口腔真菌感染的患者,经积极抗感染、保肝降酶,退黄利尿等治疗护理,患者胸腹水减少,肺炎控制,口腔真菌消失,体力较前明显恢复,于7月25日办理出院,现汇报如下.

    作者:谢欢;尚丽丹;林惠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高压氧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膀胱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压氧和硫辛酸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糖尿病神经源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1)和对照组(n=21).治疗组采用高压氧和硫辛酸联合治疗,对照组常规的控制血糖、血压、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膀胱残余尿量.结果:28天后治疗组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和硫辛酸联合应用对糖尿病神经源膀胱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白博丽;高兰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肺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 00例支原体肺炎,100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和10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CRP进行对比.结果:支原体肺炎组CRP阳性2 5例,阳性率为25.0%;100细菌性肺炎患儿中,CRP阳性97例,阳性率为97.0%; 100例健康对照儿童中,CRP阳性2例,阳性率为2.0%.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CRP稍高,细菌性肺炎增高明显,CRP可作为鉴别支原体肺炎或细菌性肺炎的重要辅助指标.

    作者:孔丽清;唱丽敏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庆大盐水湿敷联合中药口服治疗面部急性皮炎的护理

    对78例采用庆盐湿敷联合中药口服治疗面部急性皮炎的患者,在专科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患者的皮肤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刘燕;宗世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损伤后综合征4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颅脑损伤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病例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静脉依达拉奉、能量合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并据患者情况采用头针和体针进行治疗,2组均以1 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所采取的治疗方案均有效,但是治疗组疗效更佳,2组治愈率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有效率相比亦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损伤后综合征临床疗效肯定,不失为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而重视心理效应则是取得满意疗效的保证.

    作者:樊炼;李铭;汤忠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新生儿锁骨骨折36例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锁骨骨折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顺产新生儿锁骨骨折婴儿的临床资料.结果:①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外力主要原因是产钳的使用;②患儿的游离钙、血清钙浓度均偏高,血磷浓度明显低于正常范围;孕母血清钙、磷、镁浓度均值低于患儿.结论:在分娩过程中,助产医生应加强产钳应用技术,减少外力引起的锁骨骨折.

    作者:王亚岩;艾德华;田淑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临床路径与循证护理整合在择期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CP)与循证护理(EBN)整合在择期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与循证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与循证护理在择期剖宫产病人住院天数及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任凤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进展期胃癌治疗进展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发病例数居全世界首位.但全世界胃癌的5年生存率并不乐观,我国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约为40%.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分析统计显示[1]:进展期胃癌(AGC)占整个胃癌发病率的60%-80%.胃癌超过2/3的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切除机会,即使可行手术切除其复发率也相当高.因此,综合治疗各种手段就显得格外重要.现就AGC的治疗状况总结如下.

    作者:戴立群;赵素娇;冯建军;赵换敏;乔胜军;谷军旗;高立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各年龄段都有发生,对于部分经保守治疗无效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以往都是采用开放的手术方式,现在以椎间盘镜为代表的脊柱微创器械越来越完善,镜下的微创术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大大的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围手术期的时间[1].我科自从2009年8月~2012年8月完成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MED) 300余例,获得较好疗效,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万何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风偏瘫病因分析与治法

    中风又称脑中风或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或脑栓塞,脑出血和螺网膜下腔出血等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后遗症多见瘫痪和运动障碍,这不但使患者精神痛苦,也成为患者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因此有必要强调对中风偏瘫的多因素分析和综合辨证.

    作者:胡瑞谦;智新丽;郑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系统性护理干预在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 2011年7月直肠癌患者50例,上述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等检查证实为直肠癌,上述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心理护理、术前肠道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活动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腹胀痛、切口感染等例数.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有主要促进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吴咏梅;王玉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PCI),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使越来越多的急性心肌梗(AMI)患者获益.其中高龄患者的数量呈增长趋势,我科自2010年1月~2012年3月共收治65岁以上的AMI患者28例均行急诊PCI,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于双平;阚淑婷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心绞痛患者76例的护理体会

    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心前区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1].若治疗不及时或者生活中不注意预防,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而危及患者生命.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除做好治疗护理外,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指导,以提高患者的预防意识.笔者现将我科76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阚淑婷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超12小时面部软组织创伤Ⅰ期修复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Ⅰ期整形修复超12小时面部软组织创伤的方法和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急诊面部软组织创伤超过12h病例17例,采用积极扩创和整形外科技术Ⅰ期修复,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伤口均甲级愈合,无明显瘢痕增生,无功能障碍,不需要Ⅱ期修复,美容效果良好.结论:超12h面部软组织创伤,采用积极扩创和整形缝合,可获Ⅰ期修复和满意的美容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

    作者:孙秀锋;王洪燕;郑妍丽;姜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脊柱后路手术合并脑脊液漏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手术后脑脊液漏(CSFL)18例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 2012年8月脊柱后路手术合并CSFL的护理过程,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采用心理护理、体位护理、伤口的处理及预防颅内压升高的措施,使所有患者均能治愈出院.结论:脊柱后路手术合并CSFL比较常见,处理和预防都非常重要.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均能促进患者的治愈,无后遗症.

    作者:姜华萍;王红霞;余奕雯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基于APACHEⅡ评分的分级护理在ICU中的应用研究

    分级护理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医院管理制度,也是护士实施临床护理的重要依据[1].这项制度实施以来,在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患者康复中发挥了极大作用.但目前的分级护理制度在ICU中体现不出分级的本质,大多数医院的ICU患者无论其病情均要求按特级护理常规进行监测和护理,这样很可能导致原本已短缺的护理资源不合理配置,进而影响护理质量和综合救治水平[2].我科自2006年以来,应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系统对所有入住ICU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根据评分结果采取分级护理措施,在合理配置护理资源,提高护理质量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杰;黄素芳;刘伟权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口腔护理体会

    目的:讨手足口病的口腔护理的方法.方法:先用3%碳酸氢钠清洗口腔,然后再蘸碘甘油涂抹口腔疱疹及溃疡面,每天3次.结果:509例手足口病患儿均能在短时间内正常饮食,康复良好.结论:对手足口病进行有效的口腔护理,保进溃疡愈合,能迅速止痛,减轻患儿的痛苦,尽快恢复正常饮食,对手足口病患儿的康复非常重要.

    作者:陈善芬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宫颈癌的分类与治疗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居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近年来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且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宫颈癌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疾病,而对宫颈癌的诊断治疗模式也逐渐发生转变,在强调以人为本、合理治疗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生存质量正成为其治疗的新理念.

    作者:王凤岭;王弘锦;张书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第二产程侧卧位分娩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产妇在宫口开全后早期采取侧卧位屏气用力对第二产程时间及会阴侧切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9月在北京妇产医院阴道自然分娩、孕期无合并症、妊娠38 ~ 40周、年龄在25 ~ 30岁之间的足月妊娠初产妇.于宫口开全后采取侧卧位,宫缩期指导产妇屏气用力50例为实验组,同时宫口开全后采取常规体位屏气用力5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第二产程时间及会阴侧切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侧卧位组的第二产程时间及会阴侧切率与平卧位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产妇在宫口开全后早期采取侧卧位用力能够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并降低会阴侧切率.

    作者:王蕾;韩翠存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围生期心肌病患者产褥期的责任制整体护理

    目的:探讨PPCM患者产褥期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法:以护理查房的形式,回顾分析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例围生期心肌病病例,讨论总结PPCM患者产褥期的护理.结果:6例PPCM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7.5天.心衰在产褥期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无一例产妇死亡.结论:整体护理在心衰预防、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多个环节起到重要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田硕;吴军玲;刘珊珊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