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玲;高庆双;王振荣;杜潘艳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睡眠质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2009年10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产妇,按随机原则将予以常规护理的41例标为常规组,41例予以常规护理,并进行针对性干预的41例标为干预组.观察两组护理后SAS、SDS、SES评分、睡眠质量、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干预组SAS、SDS、SES评分、睡眠质量、产后出血情况均较常规组效果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围产期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有效的提高了产妇的睡眠质量,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有助于产妇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玉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了解不同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听诊器使用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某三甲医院三个重症监护室的护士56名护理人员听诊器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护理人员听诊知识来源方面,有41(73.21%)人的听诊知识来源于学校,有27(48.21%)人的听诊知识来源于医生,有7(12.5%)人的听诊知识来源于高年资护士,有2(3.57%)人的听诊知识来源于进修,没有人时通过继续教育获得听诊知识,且不同科室监护室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05);在临床护士使用听诊器方面,仅有3(5.36%)人经常使用听诊器,48(85.71%)人偶尔借助听诊器对患者进行检查,有5(8.93)从没有使用过听诊器,各职称与科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听诊器的使用率均较低,并且监护室护士的听诊知识大部分是通过学校期间学习获得的,护理管理者应该采取措施,增强护士使用听诊器的意识,提高听诊器的使用率.
作者:柴守霞;张东云;雷美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是一种实用的中长期静脉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已被广大护理人员和患者所接受[1].尤其是大量应用于肿瘤化疗及静脉高营养治疗[2].因其尖端直达上腔静脉中下1/3交界处,可避免输入高渗、高或低pH值、强刺激性药物等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减轻患者痛苦.但在应用中发现导管相关性感染、堵塞、移位和脱出是其主要并发症,特别容易导致非计划性拔管,而影响患者治疗[3].为避免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规范PICC置管的管理,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笔者总结出一套PICC置管患者自我管理经验.
作者:周秀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胆总管囊状扩张症患者超声资料总结分析.结果:21例病例中,2例合并肝内胆管囊状扩张,2例合并胆总管结石.结论:超声显示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灵敏而准确,超声诊断是胆总管囊状扩张症重要的影像学方法.
作者:邓仕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脑膜瘤γ刀术后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术后护理.方法:对一例脑膜瘤γ术后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结果:及时有效的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相关的护理措施,加强病情观察和监护,及时识别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配以熟练的抢救措施,以不变应万变,可以有效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周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四联治疗HP阳性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86例经胃镜及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胃溃疡或慢性胃炎.14C尿素呼气试验HP阳性的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286例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A组145例,B组141例.A组为康复新液15ml,每日三次,奥美拉唑20mg,每日一次,克拉霉素0.5g,每日二次口服,阿莫西林1.0g每日二次口服.B组为奥美拉唑20mg,每日一次,克拉霉素0.5g,每日二次,阿莫西林1.0g,每日二次口服.治疗7天,观察根除HP有效率.结果: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根除HP而言,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四联疗法疗效优于传统三联疗法.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赵湘萍;田旭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IWGDF)调查结果显示,至2011年全球估计有3.66亿糖尿病患者,每年有超过100万有糖尿病的患者进行截肢,给医疗系统和各地经济带来沉重负担.据报道我国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率为60.8%,70%合并感染,糖尿病足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25.70±19.7)天;平均住院费用为(14906±7072)元.糖尿病足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协作,采取以预防为主、加强患者及医护人员教育、足溃疡的多因素治疗和严密监测等策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可以使糖尿病足截肢率下降到49%~85%.新的治疗手段的应用,为做好糖尿病足溃疡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作者:辛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回顾性总结56例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将术前准备、手术配合及配合体会和注意项等进行详细的介绍.探讨结合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病理、心理和手术特点,强调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正确安排手术体位、默契做好手术配合的重要性.
作者:陈晓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健康体检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一门新的医疗服务行业,就其本质来讲,健康体检及其质量管理是和医疗管理同属医疗管理学科,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二者仍有很大的区别,本文就专业性健康体检以及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实际操作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作者:李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克氏针“8”字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取肘后切口,行双“8”字张力带钢丝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54例,骨折类型全部为闭合性伸直型损伤.结果:按陆裕朴[1]评定标准,优良率96%,结论:“8”字张力带钢丝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固定牢靠,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安永刚;乔文海;邹海军;张建林;李春雷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利凡诺配伍间苯三酚中期妊娠引产临床效果.方法:中期妊娠健康孕妇100例,自愿要求引产,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规律宫缩后,给予间苯三酚80mg静脉注射.对照组: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结果:规律宫缩至胎儿娩出时间显著缩短,疼痛程度减轻,胎儿娩出时间至胎盘娩出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无明显改变.结论:应用利凡诺配伍间苯三酚中期妊娠引产,使产程缩短,减轻了孕妇的分娩痛苦.
作者:张志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血清TGAb和TPOAb水平的不同对其放射性碘-131(131Ⅰ)治疗剂量调整及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甲亢病例502例,依其血清TGAb和TPOAb含量分为阳性(TGAb>115IU/ml,TPOAb>34IU/ml)组287例,阴性(TGAb<I151U/ml,TPOAb<34IU/ml)组21 5例,检测全部病例治疗前的血清TGAb和TPOAb水平及治疗后第3、6、1 2个月时血清FT3、FT4、sTSH水平.结果:随131Ⅰ治疗时间的延续,甲亢的治愈率逐渐提高;1年后,抗体阳性组甲功正常率、甲低发生率和未愈率分别为72.8%、24.0%和3.2%,阴性组分别为62.7%、16.3%和21.0%,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 x2=6.72).结论:甲亢131Ⅰ治疗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甲低的发生率与治疗前血清TGAb和TPOAb水平相关;血清TGAb和TPOAb水平可以作为甲亢131Ⅰ治疗剂量调整的重要因素.
作者:赵明;季晓鹏;于璟;田爱娟;刘晖;李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Bcl-2家族蛋白是细胞凋亡的关键调节因子,其表达的改变不仅影响DNA损伤细胞或周期异常细胞的正常凋亡,还影响肿瘤细胞自身的凋亡,还常与肿瘤的形成及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性的形成有关,Rcl-2在肿瘤细胞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作者:张曙光;孙颖;王娟;刘明;董丽娟;王爱磊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振动排痰仪对卧床患者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临床应用的排痰效果.方法:将618例患者按病种分类,对振动排痰的效果加以评估,并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振动排痰仪的临床治疗中配合适当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排痰效果.结论:振动排痰仪治疗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使得患者呼吸道深部痰液有效的咳出,减少了细菌感染,保持了患者呼吸道通畅.
作者:王霞;华静;徐祖慧;石燕;李婷婷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入住监护病房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12年入住北京协和医院监护病房的12例重症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学资料,治疗方法和转归.结果:12例患者平均APACHEⅡ评分22±11.8例患者合并肺炎,其中7例出现呼吸衰竭需有创或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10例患者出现血压下降,6例为感染性休克,6例出现急性肾损伤且需肾脏替代治疗.12例患者中6例死亡,死亡率50%.死亡病例的平均APACHEII评分为32,治愈病例的平均APACHEⅡ为评分12.结论:入住监护病房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合并感染性休克及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损伤,具有较高APACH Ⅱ评分的患者预后不佳.
作者:王春耀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非血管化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非血管化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18~73岁,平均43.5岁.对36例下颌骨不同范围缺损进行一期修复,其中12例用自体肋骨修复,24例用自体髂骨修复.6个月后行二期手术种植义齿.结果:髂骨移植24例中,除1例因感染部分骨吸收外,均成活,安装义齿有咬合功能.12例肋骨移植,4例骨吸收,8例成活者中,2年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吸收,不能安装义齿,不能承担咀嚼功能,只起到恢复外形的作用.结论:非血管化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再兴;陶智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尺桡骨融合前臂极度旋前,不能旋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994年3月~2004年3月我院收治的9例先天性尺桡骨融合患者,进行桡骨远端截骨术联合尺骨近端截骨术,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患者前臂旋转状况.结果:术前9例患者前臂均极度旋前85°,不能旋后,术后36个月后,患者3例前臂旋前5°旋后5°,6例旋前5°,旋后15°,术前及术后随访患者前臂旋后功能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先天性尺桡骨融合患者行桡骨远端截骨联合尺骨近端截骨术可以改善患者前臂的旋后功能,术后无并发症,疗效显著.
作者:李长生;李事成;张乾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麻醉机回路内消毒的有效性.方法:240台/次麻醉机按连续使用时间分为3h、6h组,应用回路内消毒机进行消毒,对消毒前后麻醉机吸气端和呼气端细菌培养进行比较.结果:消毒前麻醉机回路端口存在大量细菌,与3h组比较,连续应用6h的麻醉机,细菌数量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气端(56±12)cf u/cm2比(386±101) cfu/cm2,t=22.23,P<0.01;呼气端(53±15) cfu/cm2比(379±98) cfu/cm2,t=24.75,P<0.01];连续应用3h和6h的麻醉机消毒后回路端口细菌培养菌群数显著低于消毒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h组吸气端和呼气端消毒前后比较t分别为18.15,15.47; P<0.01;6h组吸气端和呼气端消毒前后比较t分别为20.01,21.33; P<0.01);麻醉机连续应用不同时间消毒前后吸气端与呼气端细菌培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h组吸气端和呼气端消毒前、后比较,t分别为0.66,0.52; P>0.05; 6h组吸气端和呼气端消毒前、后比较,t分别为0.13,1.24; P>0.05).结论:随着麻醉机连续应用时间的延长,回路内的细菌显著增加;麻醉机麻醉机回路内消毒可有效降低麻醉机细菌培养数量.
作者:宛瑛;刘素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针对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和临床表现,探讨有利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05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病情观察、消毒隔离、综合护理等措施.结果:305例患儿无1例交叉感染和重复感染病例.除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304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在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应注意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及其临床表现.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应立即将患儿隔离,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予以规范化治疗与护理.
作者:方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正确引导人们合理膳食,为今后对门诊患者开展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患者36名.结果:营养知识水平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在不同文化程度方面营养知识水平有显著性差异,职业分布方面医务人员营养知识水平较高,离退休人员营养知识水平较低.住院患者对营养知识的了解和对营养因素与疾病关系均具有基本的认识.结论:小榄人民医院门诊患者营养知识知晓情况总体偏低,营养知识水平亟待提高.
作者:杨慧英;廖丹英;姬劲峰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