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ICC并发症防治的护理方法研究

郭宝兰

关键词:PICC, 护理方法, 并发症
摘要:目的:采用不同的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护理方法,对比各方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从而总结出更为安全有效的护理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0年5月于我科行PICC化疗的6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换药、封管方法,实验组给予局部温湿敷及预防性服用阿司匹林,对比两组置管术后的感染、静脉炎及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两组中,均有研究对象于置管术后出现感染及静脉炎情况,但实验组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0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管道堵塞及血栓形成情况.结论:正确的换药方式、输注药品前后两次正压脉冲式冲管及局部温湿敷、预防性服用阿司匹林等可有效降低PICC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烧伤患者康复期的应用

    烧伤是以火焰、热水、热蒸汽、热油、热水泥、电流,以及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作用于人体皮肤黏膜、肌肉、骨骼等造成的损伤.皮肤热损伤后发生一系列局部和全身反应,临床过程取决于烧伤面积、部分和深度.Ⅰ度和浅Ⅱ度烧伤经过救治,一般可以完全愈合,而严重烧伤,如深Ⅱ度和Ⅲ度经过救治,往往遗留肥厚性瘢痕,它不仅影响美容和发汗散热功能,而且随着病程的发展,瘢痕组织收缩,特别是面部、颈部及关节部位的瘢痕组织收缩,可以影响关节的活动度,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发展,烧伤救治技术与质量的提高,导致烧伤存活者,也就是需要康复的残疾人群的比例显著增加[1].有研究比较常规治疗组及康复治疗组的烧伤患者,前者发生挛缩的比例为73%,后者为6%.我科对30例烧伤康复治疗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芹芹;薛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电切术经尿道治疗90例前列腺增生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TURP治疗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组90例BPH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TURP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式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二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真性尿失禁的例数,同时观察治疗组患者在手术前后IPSS评分、大尿流率以及剩余尿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手术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手术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URP治疗BPH具有良好的疗效,该方法方便、创伤小、愈合快,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冯世伟;丁全明;王刚;任宏亮;陆阳;梁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严重多发性创伤急诊手术配合

    为了提高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急诊手术的成功率,对78例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在急诊手术过程中的配合及护理进行总结,其要点:①初步估计病情,充分做好术前准备;②熟悉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③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充分给氧;④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及时恢复有效循环血量;⑤重视心理支持,提高急救护理效应;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杜绝或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⑦做好标准预防,防止职业暴露发生.

    作者:吴春苏;陈清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皮损内注射治疗疥疮结节的护理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皮损内注射治疗疥疮结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疥疮结节患者采用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皮损内注射治疗,同时加强心理护理、药物注射治疗的护理、生活护理及健康教育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治愈68例,显效24例,好转16例,无效4例;治疗2个月随访复发9例.结论:疥疮结节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疏导和正确的行为指导有助于提高疥疮结节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国华;高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心理干预在胸腺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的影响,分析其护理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 2012年6月救治的65例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对照组(n=30例)和观察组(n=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做好常规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HAMA量表及护理满意度测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和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总体评分为(3.50±0.09)分,对照组为(2.95±0.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心理干预可以解除或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安全度过围术期,值得在临床实践中积极应用.

    作者:苏姗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蒙药治疗失眠症88例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蒙医药对失眠症的疗效.方法:从蒙医传统药方中选出苏格木勒-3汤,阿嘎日-35,阿敏o额尔顿、阿米o巴日格其-11、高尤-13、伊赫汤、伊赫o哈日-12、古日古木-13等药治疗88例各型失眠症.结果:88例失眠症中痊愈42例,占47.72%,有效40例,占45.45%无效6例,占6.82%,总有效率为93.17%.结论:用蒙医辨证论治失眠症疗效满意,并且无毒副作用、无药物依赖性且而能够有效地调理好失眠症的优点.

    作者:白金荣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兰索拉唑、凝血酶单用联用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8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凝血酶单用或联用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将分为观察组(兰索拉唑+凝血酶)与对照组(凝血酶单用),观察组均采用兰索拉唑和凝血酶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凝血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的输血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92.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兰索拉唑联合凝血酶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更为突出,能迅速缓解出血症状,有效避免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刘琨;秦秀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日光性角化病和鲍温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日光性角化病和鲍温病的疗效.方法:对12例日光性角化病、10例鲍温病患者进行ALA-PDT.结果:12例日光性角化病患者的皮损均获得完全缓解,1例复发,复发率为8.3%; 10例鲍温病患者除1例获得部分缓解外,其它9例完全缓解,1例复发,复发率为11%.结论:ALA-PDT是一种疗效好、无明显痛苦、复发率低、美容效果好的治疗日光性角化病和鲍温病的方法,特别适合于头面部和外生殖器部位的多发性较大面积的皮损.

    作者:罗东;邹晓辉;梁俊琴;普雄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截瘫患者尿失禁的护理体会

    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流出的病理状态.由于现代交通工具的相对发达,各种高风险建设增多,从而导致脊髓损伤病人比率不断增加,尿失禁病人已经成为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经常遇到的难题.我科自2010年1月~2012年3月共收治截瘫患者1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景娥;马春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中心静脉导管局部相关性感染的护理

    近年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由于其操作简便、安全,已成为临床中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它广泛应用于静脉注射、中心静脉压的监测、静脉营养支持、化学药物治疗等方面[1],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导管的相关性感染一直是护理人员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以中心静脉导管局部相关性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22例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观察和护理,总结出导管局部相关性感染的一些护理方法,现汇报如下.

    作者:杨宏丽;袁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综合医院和社区医院门诊特点迥异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新的医疗制度下,社区医院作为基层医疗部门,其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及广大人们的重视.与大型综合医院不同,社区医院主要面对的是本社区内的患者,笔者就社区医疗门诊与大医院医疗门诊特点作差异分析,探讨社区门诊与综合医院门诊如何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从而在不新的医疗体制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作者:顾东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溃疡性结肠炎132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场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6月~ 2012年6月内镜及病理检查中检出的132例回盲部溃疡病例,就其临床特征、内镜及病理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给予建议.结果:随访时间4~8个月,复发9例,其余均得到长期缓解.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呈增长趋势,正规使用柳氮磺胺吡啶制剂可使病情得到长期缓解,预防复发.提高疾病预防意识及及时治疗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兴佳;宋治;付忠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内科治疗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在改善患者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上的优势.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门诊和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共85例,将85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则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梗塞性肺病,在改善患者的咳嗽、咳痰、气短、喘息和哮鸣音等临床证上上有明显的优势.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咳嗽、咳痰、气短、喘息、哮鸣音等症状,比单纯采用西医疗法更加利于病人康复.

    作者:戴吉;李辉;周燕;陈凤玲;胡蝶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急诊护士小组会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急诊科通过实施每月定期召开护士小组会计划,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方法:急诊科每月定期召开护士小组会,通过开会的形式大家各抒己见向护长和负责人及时反馈本月工作上潜在的及已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及时分析原因与对策,总结经验,优化管理.结果:通过会议的形式,积极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结论:实施定期召开护士小组会计划,对减少护患纠纷,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张娟;李雪;付艳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长期卧床住院患者皮肤的影响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长期卧床住院患者中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对2010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长期卧床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实施风险管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给予根据经验总结长期住院患者风险种类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风险管理前后皮肤损伤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风险管理能够明显减少长期住院患者出现皮肤损伤,提高对患者基础护理的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小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肠外应用ω-3鱼油脂肪乳对肺挫伤合并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ω-3鱼油脂肪乳对肺挫伤合并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患者为肺挫伤合并肺炎,均存在呼吸衰竭,氧合指数<300,随机分为鱼油脂肪乳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ω-3鱼油脂肪乳剂100ml每天一次静脉滴注,疗程5~7天,观察患者住ICU天数、机械通气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ARDS发生率,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住ICU天数、机械通气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ARDS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ω-3鱼油脂肪乳对肺挫伤合并肺炎的患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能够有效缩短住ICU天数、机械通气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减少ARDS的发生.

    作者:赵凯峰;王华荣;滑立伟;段立娟;夏嘉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正畸成人患者社会心理行为调查研究

    目的:分析成人正畸患者社会心理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帮助和参考.方法:将60例正常颌成人作为对照组,61例成人正畸患者作为研究组,分别对各组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忧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定,分析两纽中各数据的差异.结果:正畸成人患者SCL-90各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按显著性高低排列,前4位分别为忧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SDS,SAS评分也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区别(P<0.01).结论:正畸成人患者的社会心理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都存在一定问题.

    作者:邓海平;曹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

    目的:观察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介入溶栓的疗效.方法:28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采用动脉血管造影,尿激酶动脉内灌注,辅以机械疏通,必要时保留导管连续静滴,后改用药物溶栓治疗,将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动脉介入溶栓治疗后18例治愈,8例好转,2例肢体坏死.结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动脉内持续药物灌注及导丝机械疏通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廖宏伟;杜文彬;王一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比较影像学分析

    目的:比较X线平片、CT、MRI对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各征象的检出率,探讨各种征象的对应关系,提高对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为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X线平片、CT、MRI影像学资料.结果:X线平片、CT与MRI对26例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的椎体破坏、椎间盘受累、小关节炎、韧带骨化、椎旁软组织改变,检出率不同.结论:X线平片、CT各有特点.MRI对组织内水、蛋白质含量的改变具有高敏感性,使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早期诊断成为可能.多种影像技术优势互补,是正确诊断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的关键.

    作者:吴伟;刘博;刘昭;崔书军;郭红兵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VSD技术在修复手部深度烧伤创面应用中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总结手部深度烧伤患者行腹部皮瓣转移术后应用VSD技术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30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中发生术后VSD并发症的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相应处理后,均正常使用至二次手术断蒂前,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结论:VSD技术在修复手部深度烧伤创面应用中通过规范操作和采取有效的护理后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其正常应用,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莉;徐刚;赵宇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