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礼;程红岩;龙行安;俞花
患者,男,40岁.因活动后胸闷气急2个多月就诊.体检心界向左扩大.外院超声提示:右心房侧壁5.6 cm×1.0 cm略强回声团块影.CT示(图1、2):右心房侧壁可见局限性增厚,并形成软组织肿块,肿块内密度均匀,CT值约35 HU,肿块突向心腔内,与心包膜之间关系较密切,增强后肿块中度强化,约75 HU,心包内可见积液.术后病理:右心房血管肉瘤.
作者:弓静;田建明;萧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各种中毒性脑病的CT与MRI表现.方法 8例中毒性脑病患者,其中3例接受CT检查,4例接受MRI检查,1例接受CT和MR检查.结果 中毒性脑病主要累及脑白质,部分神经核团及灰质也可受累,MRI均见广泛脑白质长T1、长T2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CT表现为相应部位低密度,病变对称分布,无占位效应.有机溶剂中毒性脑病表现为广泛的大脑白质及神经核团长T1、长T2信号,DWI呈高信号,提示血管源性水肿;H2S中毒性脑病表现为大脑白质及部分神经核团多发长T1、长T2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值降低,40天后复查MRI病变范围较前缩小,DWI信号较前减低;有机磷及安定中毒性脑病均表现为弥漫性脑水肿,灰白质均受累.结论 CT和MRI能发现脑白质及神经核团的变性和坏死改变.与常规MRI相比,DWI能更敏感地反映病变.
作者:刘庆先;夏爽;祁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测量肱骨头偏心距的方法.方法 收集51根干肱骨标本、50根肩关节防腐湿标本,行16层螺旋CT扫描,用厚层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T)测量肱骨头偏心距,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肱骨头向内侧偏心距MPR测量值(4.42±1.27)mm(1.00~8.50 mm),VRT测量值(4.36±1.43)mm(0.50~8.80 mm);向后偏心距MPR测量值(3.32±1.38)mm(-1.00~7.50 mm),VRT测量值(3.59±1.42)mm(0.00~7.20 mm).经统计学处理两种测量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VRT)测量肱骨头偏心距是更简单、更快捷的方法.
作者:李锦青;王健;唐康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诊断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采用3.0T超高场磁共振的SWI及常规MR序列(包括自旋回波T1加权像、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像及体液衰减反转恢复序列)诊断为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的22例患者,对SWI及常规MR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常规MR序列中,8例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较低信号.FLAIR呈低信号,2例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FLAIR呈较高信号.12例T1wI、T2WI及FLAIR呈等信号而未能发现病变.在SWI中,所有22例患者均显示了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的典型SWl影像特征.除4例病变局限性于桥脑外,其余累及基底节区、小脑、丘脑及大脑皮层下区.结论 磁敏感加权成像是检出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为敏感的序列.
作者:庞军;韩长利;吕品;戴世鹏;戴景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当代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发展之快,使医学发生着Et新月异的变化,新方法、新理念层出不穷.在临床医学中,影像医学的发展尤为突出.在影像诊断方面,进展已从形态影像扩展到功能影像,从病例形态影像扩展到分子影像.新的影像技术如CT、MRI和PET/CT等突破了传统X线诊断的限定.当传统X线诊断和CT诊断已成为常用影 像诊断方法后,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要求影像诊断医生必须跟上形势,方能胜任日常工作.面对新技术潮流,面对繁忙的临床工作,面对不断更新的概念,影像学医师必须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才能做到既不迷失方向又不沦为落伍者.下述点滴体会供同道参考.
作者:李铁一;贺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医学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数卓越学者以示踪技术为基础,吸取并融合其他学科的先进成就,建立起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核医学检测方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同时期其他技术尚不能实现的超微量物质的体外测量、脏器功能测定以及目前的代谢显像和分子显像,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推进医学进步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贡献.核医学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正是在于把放射性示踪技术与其他医学先进理论和技术的巧妙结合和创新.
作者:王荣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设计、合成含精氨酸-精氨酸-亮氨酸(RRL)多肽序列,研究131I标记RRL小分子环肽在荷前列腺癌BALB/c裸鼠体内的分布与显像研究.方法 通过固相法合成包含RRL序列的10环肽(YCGGRRLGGC).在多肽序列的两个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二硫键以维持序列的稳定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纯化合成的多肽,并进行电喷雾离子质谱(ESI-MS)分析.通过氯胺-T法进行RRL多肽的131I标记,建立荷PC3前列腺癌BALB/c裸鼠模型,分别进行体内分布和肿瘤显像研究.结果 RRL多肽序列被成功合成,HPLC后目标产品纯度99.56%.质谱分析结果显示产物相对分子量为1040 kD,与RRL多肽理论分子量一致.RRL多肽131I标记率60%左右,放射化学纯度96.5%.动物体内肿瘤对131I标记的RRL多肽的摄取在注射后明显高于对照肽.注射后3h小鼠甲状腺(未封闭)及腹腔放射性聚集明显,肿瘤部位见少量放射性聚集,在注射后24h小鼠肿瘤及膀胱明显放射性聚集.结论 RRL10环肽的设计是成功的,应用氯胺T法对其131I标记是可行的.肿瘤对131I标记化合物的特异性摄取预示着RRL10环肽在肿瘤显像、治疗中拥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于明明;王荣福;张春丽;闫平;刘萌;崔永刚;刘红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运用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HCM患者左心室心肌运动同步性的价值.方法 HCM患者21例,根据室间隔及左心室壁厚度分3组:非肥厚组(NH),室壁厚度(WT)≤11 mm,101节段;轻度肥厚组(MH),11 mm<室壁厚度(WT)≤15 mm,86节段;重度肥厚组(SH),室壁厚度(WT)≥16 mm,65节段.对照组18例,216节段.获取各受试者心尖四腔观、左心室长轴及两腔观TVI图像存盘,供脱机分析.测量参数TSSR、TESR、TSSR-SD、TESR-SD、△TSSR、△TESR、CVTSSR及CVTESR.结果 与对照组室壁节段比较,HCM组MH和SH亚组TSSR、TEsR均显著延长;与对照组比较,HCM组NH组TSSR无显著差异,TESR则显著延长;HCM组NH、MH、SH亚组之间比较,TSSR、TESR依次延长,即NH
作者:陈金玲;郭瑞强;郝力丹;周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兔闭合性颅脑外伤影像学模型,观察是否适合常规设备影像学功能成像研究.方法 实验组30只新两兰大白兔,切除少许顶骨,自由落体装置撞击硬脑膜造成局限性脑挫裂伤.对照组10只,仅开骨窗,保持硬脑膜完整.术后3~72 h行CT灌注(CTP)成像、MR常规及扩散加权,扩散张量成像.观察手术侧额顶叶的血流灌注、MR信号是否异常,病理学上是否有外伤性病变.结果 实验组25只(83.33%)模型制作成功,手术侧额顶叶CT灌注异常、MR各序列异常信号,镜下可见急性脑出血、坏死及水肿.对照组功能影像学及病理学均无异常.两组CT灌注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兔闭合性颅脑外伤的影像学模型制作简便,成功率较高,常规影像学设备能显示其功能影像学异常.
作者:袁涛;刘怀军;全冠民;李顺姬;曹志勇;尚华;高国栋;贾林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学类型软骨肉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5例软骨肉瘤患者的CT和MRI表现.结果 CT表现:7例高分化普通髓腔型和1例透明细胞型仅见膨胀性骨质破坏;其余17例表现为骨质破坏伴分叶状软组织肿块.所有病变均可见到环形或絮状钙化影,其中14例高分化普通髓腔型钙化明显,1例中分化普通髓腔型、6例黏液型、3例间质型和1例透明细胞型旱局限、轻微钙化.MRI表现:10例高分化普通髓腔型呈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5例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分隔状强化;3例黏液型呈以明显长T1长T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1例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分隔状强化;2例问质型呈中等T1中等T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1例透明细胞型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软组织肿块内部可见长T1短T2信号分隔.发生于长管状骨者可见骨内膜扇贝形压迹.结论 根据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可以推测软骨肉瘤的病理学类型,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作者:郝大鹏;徐文坚;王振常;刘吉华;杨本涛;崔久法;宋乐;姜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证实的肠梗阻CT扫描图像,主要采用MPR技术对CT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必要时进行CPR、MIP及VRT对图像进行二维或三维重建.结果 50例中,包括肠道肿瘤16例,粘连19例,胆石性2例,腹外疝9例,肠扭转2例,肠套叠2例.CT轴位图像及后处理图像均显示了肠梗阻的存在.单独根据轴位图像能确定42例(84.00%)梗阻部位及46例(92.00%)梗阻原因;而结合后处理图像能确定49例(98.00%)梗阻部位及49例(98.00%)梗阻原因.横断面图像结合后处理图像,医生的诊断信心明显高于单纯横断面(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后处理图像能更直观的显示梗阻部位及梗阻原因,其中MPR应作为首选技术.
作者:石海峰;杨小庆;杨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在肝脏超声影像学肝段划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中国可视化人体数据集的肝脏连续断面部分,运用体数据绘制与表面绘制的重建方法,在三维可视化软件上建立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进一步建立虚拟Couniaud肝段模型,对超声常用切面进行肝段划分.结果 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能够清晰显示肝内管道系统的三维走行分布,建立了虚拟Couniaud肝段模型,并在任意切割面能准确划分出肝段.结论 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能为肝脏超声影像学的肝段划分提供精确的二维和三维解剖学基础,有利于提高超声对肝内病变进行准确定位的能力.
作者:程果;郭燕丽;张绍祥;谭立文;李锐;李恺;陈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上尿路原发恶性病变并不常见,其中90%为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TCC),其他还包括大约10%的鳞癌和不到1%的腺癌.上尿路原发恶性病变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影像学方法进行评价.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静脉肾盂造影、超声、CT尿路造影(CTuorgraphy,CTU)、磁共振成像、肾盂输尿管逆行造影、膀胱镜检查和输尿管镜检查.随着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范围的全尿路高清晰的轴位图像,并可通过后处理技术用不同方法观察病变.多层螺旋CT已经被证实是一种极为有用的检查方法,在国内外很多医院已经取代静脉肾盂造影来评价上尿路病变.现有文献表明,在识别尿路结石和尿路肿瘤特征方法,CT优于静脉.肾孟造影
作者:王继琛;王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患者,男,45岁.因下腹疼痛10余年,发现下腹肿块1个月,疼痛加重2天来我院就诊.超声检查:于左下腹探及一大小约103 mm×84 mm×92 mm,略低回声包块(图1),边界较清,内部回声不均匀,近包块边缘处呈不均匀低回声改变,嘱患者深呼吸,该包块后方与腹腔肠管未见明显相对移动,CDFI显示周边及内部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余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提示:左下腹实性肿物.
作者:田鹏;杜毅力;李晓东;李涛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谐波(HA)和超谐波(UH)两种心肌声学造影技术评价心肌梗死的准确性.方法 10条常规开胸犬动物模型,在基础状态、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1 h后,分别应用HA和UH技术采集心肌声学造影图像,目测观察充盈缺损的范围,定量计算充盈缺损的面积,并与应用TTC染色测量的梗死心肌面积对比.结果 TTC染色显示心肌梗死HA面积百分率为15.8%±2.4%,应用两种心肌声学造影模式计算的充盈缺损面积与解剖学梗死心肌面积高度相似,应用HA模式为15.5%±2.9%,应用UH模式为15.5%±3.0%.两种心肌声学造影模式检测急性心肌梗死H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在HA模式为88%、100%、94%;在UH模式为100%、75%、88%.结论 两种心肌声学造影技术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均具有高度的准确性.
作者:蒲冬玉;邢艳秋;张运;刘向群;高海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患者,女,46岁.因胸闷,气短1个月,加重1小时入院.查体:心界向两侧扩大,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胸透:心影向两侧扩大.
作者:郭佳慧;马克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患者,男,34岁.2004年外伤后腰痛、尿失禁3年左右,曾诊断为腰椎压缩性骨折.因近10个月来右肘部肿胀疼痛就诊.查体:右肘部肿胀明显,无明显压痛,关节活动范围基本正常.肘关节CR检查:右侧肘关节骨端肥大,变形及骨刺形成,关节结构紊乱,伴关节周大量游离体形成及周围软组织肿胀(图1).X线诊断:神经性关节病.
作者:安光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不同声强和辐照时间的超声破坏微泡对兔正常角膜组织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采用不同声强(0.5 w/cm2、1.0 w/cm2、2.0 w/cm2)和辐照时间(30 s、60 s、120 s)的超声作用于微泡干预的兔眼角膜,并对角膜进行定量分析和病理组织观察.结果 超声声强1.0 W/cm2、2.0 W/cm2与0.5 W/cm2组比较,角膜组织损害严重,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辐照时间120 s与30 s、60 s比较,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联合微泡能明显增强角膜组织的空化效应,且超声能量越大,角膜组织损害越严重.
作者:胡文静;张良珂;李攀;王志刚;周希瑗;许川山;周善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MRI对SPIO标记的大鼠胰岛细胞在体外及体内的扫描参数及序列的选用.方法 联合应用SPIO和多聚左旋赖氨酸(PLL),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标记胰岛细胞.采用GE 3.0T Signa Excite磁共振扫描仪,配合3英寸小动物线圈作GRE序列T2 W成像,比较SPIO标记的胰岛细胞与未标记的细胞,再分别采用两种具有不同分辨率的扫描方案进行扫描,比较图像的差异.而后将两种细胞分别移植人大鼠体内,比较在体内的差异.对标记后的大鼠分别用FSE T2W序列和GRE T2-W序列扫描,比较各序列的敏感性.结果 无论是体外还是体内,只有SPIO标记后的胰岛细胞可以被MRI监测到,表现为较明显的低信号点.采用更高分辨率的参数扫描后所得到的胰岛图像更为清晰.GRET2 Wl较FSE T2WI序列对SPIO的监测更敏感.结论 MRI能对SPIO标记的胰岛细胞进行成像,可用于活体,实时监测胰岛细胞移植术后移植物的存活及排异情况.
作者:周碧婧;何慧瑾;冯晓源;张善中;杨艳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将凋亡显像剂99m Te-HYNIC-Annexin V用于肝细胞凋亡小鼠动物模型显像,以评价其用于显示凋亡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双功能螯合剂HYNIC偶联Annexin V后99m Te标记,鉴定99m Te-HYNIC-Annexin V标记率、放化纯和稳定性.取正常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应用anti-Fas抗体处理后肝细胞凋亡组,注射显像剂后不同时间行SPECT显像,考察显像剂在小鼠体内分布及排泄情况,应用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技术比较正常组及凋亡组显像图像中肝脏/前臂比值.取两组动物肝脏组织HE染色进行病理学分析,Hoechst33258染色检测凋亡.结果 99m Tc-HYNIC-Annexin V标记率可达(96.32±2.08)%,放化纯度达到(96.90±2.27)%,标记物体外稳定.正常小鼠体内显像剂 从肾脏排泄,肝脏仅有少量分布.凋亡组肝脏有明显显像剂浓聚,不同时间下肝脏/前臂的比值均高于正常小鼠.HE染色及Hoeehst33258染色提示凋亡组有大量肝细胞凋亡.结论 研究制备的凋亡显像剂99m Tc-HYNIC-Annexin V可以活体显示发生凋亡的肝脏,用于在体凋亡显像,有望成为一种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的凋亡显像剂.
作者:兰晓莉;何勇;沈艳霞;孙逊;张永学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