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scher综合征

董雪

关键词:甲状腺肿大, 三联征, 非毒性, 整形外科, 眼科医师, 眼睑松弛, 不完全型, 甲状腺增大, 患者, 布拉格, 症状, 学者, 学科
摘要:Ascher(阿歇尔)氏综合征,又称眼睑松弛综合征,双唇、睑皮松垂、非毒性甲状腺肿大三联征.1909年,Laffer[1]首先报道1例双唇和眼睑松垂患者,1920年布拉格的眼科医师Ascher发现了第3个症状—非毒性甲状腺肿大[2],故也有学者称上述三联征为Laffer-Ascher综合征,Ascher综合征,或双唇、眼睑松垂、非毒性甲状腺肿大三联征.若三联征均存在,则称为Ascher综合征完全型[3-5],无甲状腺增大者称为Ascher综合征不完全型[6].此类患者初往往就诊于整形外科或眼科,通常不会想到是该综合征的一种表现,因此值得引起整形外科及眼科等学科的注意.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远端蒂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32例足踝部深度烧伤后皮肤缺损创面,其中外踝上前穿支皮瓣15例,外踝上后穿支皮瓣(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7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获6~12个月随访,皮瓣质地柔软,外形和功能满意.结论:外踝上穿支皮瓣是修复足踝部深度烧伤后皮肤缺损创面的较好办法.

    作者:张博;张晓启;胥学冰;宋振涛;魏梦奇;王立军;张桂全;崔晓林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三维模拟与重建技术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随着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因交通事故、外伤、肿瘤等原因导致的体貌不佳以及美容等原因,选择整形外科来改善体貌缺陷的人越来越多.整形外科手术中的设计及方法受个人习惯、经验等主观因素影响,效果不具有预见性,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同时还是一个医疗纠纷高发的学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维模拟与重建技术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包括用于人体组织结构的建模、软组织的模拟和手术虚拟环境的建立.现就其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李俊;李倩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婴幼儿血管瘤常用治疗方案概述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s,IHs)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好发于头面颈部,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清楚,Mulliken等认为其自然病程可分为:增生期,稳定期及消退期,一般在出生后前几周开始生长,经过3~6个月增生期后进入稳定期,之后再缓慢消退,稳定期和消退期一共约为3~7年.3/4的婴幼儿血管瘤呈分叶状,孤立存在,与血管畸形无关,一部分呈节段性散在分布的血管瘤可能与发育异常有关(比如PHACES,PELVIS/SACRAL综合征等).婴幼儿血管瘤的生长具有自限性,若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威胁到生命或者影响生理功能,局部出现并发症,或者远期进展对外观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时,必需治疗,其发生的概率约为10%~15%.婴幼儿血管瘤治疗尚无佳方案,在秉承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局部功能,减少瘢痕形成,保持外观轮廓结构完整,同时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宗旨之下,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现将近期婴幼儿血管瘤常用治疗方案总结如下.

    作者:张思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5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结合口服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按中医辨证分型给予方药加减治疗,同时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E,局部涂5%二氧化钛霜;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同时局部涂5%二氧化钛霜,观察患者面部皮损的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有效率为62.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辨证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能取长补短,且治愈率高、作用持久,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睚啡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痤疮后红斑及炎性色素沉着23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IPL)治疗面部痤疮后红斑及炎性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皇后光子嫩肤仪对有面部痤疮红斑及炎性色素沉着的患者进行治疗,波长560~ 1200nm,能量密度16 ~ 28J/cm2,治疗3~5次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间隔时间为4周,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36例患者中褐黑色炎性色素沉着51例,红斑137例,红斑加色素沉着48例,其中111例痊愈,显效101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IPL治疗痤疮后红斑及炎性色素沉着无创、有效,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勇军;王辉;黄莉宁;许云静;敖贤;邢丽娟;李慧忠;杨斌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颊旁间隙与微笑美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正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畸治疗不仅要求矫正牙齿,而且应尽力改善患者的面容,使其更具美感.微笑是面部美观尤为重要的部分,美丽的微笑已成为正畸矫治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正畸临床诊断及矫治效果的评价中应增加动态微笑的评估指标,为正畸矫治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长期实验研究和临床调查结果显示颊旁间隙、微笑线、上唇曲度、微笑弧、前牙合平面、牙龈及牙性因素等是影响微笑美的重要因素[1],近年来,颊旁间隙对微笑美的影响已被很多研究者所关注,本文就其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张雪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镍铬烤瓷与镀金镍铬烤瓷前牙修复体5年随机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镀金镍铬烤瓷修复体与镍铬烤瓷修复体在3个单位用于前牙修复的5年临床效果.方法:对3个单位158例患者的268颗天然牙随机分为2组:134颗镍铬合金烤瓷(对照组)与134颗镀金烤瓷修复体(镀金组)进行上前牙固定修复,分别于粘结时、3个月、6个月、1年、3年及5年对比评价其修复效果,主要临床观察指标为牙龈变色与探诊出血情况.结果:两组修复体临床戴入时均未发生探诊出血情况,对照组有3颗发生了牙龈变色(2.24%),镀金组也有1颗发生了牙龈变色(0.75%),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个月后有1例镍铬烤瓷修复体出现牙龈探诊出血(0.75%),而牙龈变色的表现与基线无明显变化(P>0.05),镀金烤瓷组无变化.1年、3年及5年复诊时镀金烤瓷冠与镍铬合金烤瓷冠相比,较少出现烤瓷冠边缘牙龈变色和牙龈灰线及探诊出血情况(P<0.05).结论:本研究5年临床观察结果提示镀金镍铬烤瓷冠用于前牙修复短期效果较为理想,且较镍铬烤瓷冠良好,但是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其美学效果逐步降低.

    作者:吴玮;张清磊;卢丹;何帅;王文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沟通技巧在儿童外伤清创美容缝合术中的应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发生着相应变化,对面部外伤的修复要求达到功能和美观的统一[1].儿童外伤清创美容缝合术已是整形美容科的常见手术,但术中常因儿童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不强,配合能力差,疼痛刺激以及对医务人员与环境的恐惧等造成双方沟通困难,迫使手术无法进行.如何确保此类手术顺利实施?笔者体会到其技巧在于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交流方式,有效的交流对儿童顺利实施手术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将我科2007年1月~2012年2月实施儿童外伤清创美容缝合术134例的沟通技巧报道如下.

    作者:张瑞莉;刘毅;刘萍;陈元婕;毛莉英;徐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提高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成活率的研究进展

    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与其他各种人工合成材料、异种脂肪或异体脂肪相比,由于它具有来源丰富、取材容易、操作简单、充盈外形好、组织相容性好、无排异反应、无过敏反应等优点,倍受整形外科医生的重视.早在1889年,Vander Meulent[1]就首次运用了人类自体脂肪组织进行移植,1893年,Neuber[2]首次将自体游离的小脂肪块用于填充软组织缺损,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由于游离脂肪组织移植后吸收、坏死的情况严重,其疗效并不十分满意.1986年,Illouz[3]提出了脂肪颗粒移植的理论,自体脂肪颗粒游离移植,其取材更加容易,且有对于供受体部位创伤小,不留瘢痕等优点,近年来在整形外科修复各种软组织凹陷或缺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4],并已成为临床上软组织扩增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雅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VEGF在不同皮肤扩张方式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VEGF在不同皮肤扩张方式中的表达与扩张皮瓣中新生血管的形成关系,建立适合于临床的佳的皮肤扩张方式.方法:选用6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大组,随机将动物按不同扩张方式分为5组:A组(反复快速扩张组)、B组(快速扩张组)、C组(常规扩张组)、D组(植入不扩组)、E组(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扩张皮瓣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维持1周,A组的VEGF表达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与C组差异不明显(P>0.05);在维持2、3、4周A组与B组、C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维持6周,A组的VEGF表达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维持6周的A组和B组的VEGF表达明显高于维持4周的C组(P<0.05).结论:反复快速皮肤扩张可明显提高扩张皮瓣中VEGF的合成与分泌,促进血管形成.

    作者:常谨;刘国林;刘硕;石培凯;董福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非侵入性减脂塑形方法概述

    长期以来,减脂塑形是整形美容外科受欢迎的操作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更倾向于不通过外科手术,即通过非侵入性方法达到对于美和健康的追求,故应用各类仪器设备的非侵入性减脂塑形技术满足了广大求美者的要求,并已成为目前热门的整形美容外科领域之一[1-3].本文主要就各类仪器的减脂塑形的基本原理、临床前期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方面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许琳;刘志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美容切口经腮腺入路复位固定髁颈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穿腮腺入路行髁颈骨折坚固内固定的改良美容切口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9例(30侧)髁颈骨折患者选用改良切口经腮腺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骨折复位良好,张口度和咬合关系恢复正常,面部瘢痕隐蔽,并发症少.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神经损伤(4例侧,13.3%)、单侧后牙开(牙合)(3例侧,10.0%),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改良美容切口经腮腺直接入路行髁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操作直观、复位固定可靠,手术时间短,美观性强.

    作者:赵坚;张望群;李金源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双环加垂直切口的乳房上提缩小术

    目的:探讨结合不同术式的新乳房上提缩小术.方法:2012年1月以来,应用双环加垂直切口的乳房上提缩小方法行8例手术.结果:乳房肥大下垂得到明显矫正,乳头按需要上提3 ~ 7cm,切除乳腺组织100~ 350g,乳房外形挺拔,医患双方均比较满意.结论:双环加垂直切口的乳房上提缩小术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陆新;周蓉蓉;赵启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前牙种植修复术后美学指数分析

    目的:观察专科医师对美学区单科种植体的美学效果评估并与患者主观美学满意度相比较.方法:45例在我院接受美学区单颗种植修复的患者通过拍摄口内照片由2名正畸科医师,2名修复科医师,2名牙周科医师,2名种植外科医师,按照红色美学指数(pink aesthetic index,PES)与白色美学指数(white aesthetic index,WES)标准进行美学评分.同时由患者本人对种植修复美学效果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平均PES+WES指数是13.47±0.27,平均PES指数是5.46±0.19,平均WES指数是6.32±0.17.该指标通过Cohen' s κ检验,证实具有良好的前后一致性.Spearman分析显示:PES+WES与VAS具有显著相关性.各组专科医生PES+WES评分经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133>0.05),即不同专科医生美学评估结果没有差别;但WES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9<0.05).结论:PES+WES作为种植牙关学综合指数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种植修复术后的美学效果,可以作为临床科学研究中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VAS分析结果提示临床医生在设计评估前牙单颗种植体时要充分考虑患者对不同牙齿的审美差异.

    作者:邓天政;吕晶;杨捷绯;柯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点阵CO2激光作用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后创面愈合过程中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

    目的:观察点阵CO2激光作用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后创面愈合过程表皮的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方法:将5只昆明小鼠以UVB紫外线照射,制备成皮肤光老化模型,行点阵CO2激光(Deep FX)干预,观察激光创面愈合情况,并且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第1、3、7、1 5天取材,进行HE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点阵CO2激光作用于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后,术后第1天,见激光损伤灶周围变性组织及细胞水肿,成纤维细胞线粒体体积增大;术后第3天见表皮细胞向创底迁移,成纤维细胞出现增生,细胞内线粒体增多,粗面内质网扩张,胶原纤维见周期性横纹;术后第7天激光损伤灶创底见表皮细胞增殖,创面基本愈合,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线粒体、粗面内质网丰富,内质网扩张明显、胶原纤维增多增粗;术后第15天,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胶原纤维排列密集.结论:点阵CO2激光通过对表皮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产生影响,达到对光老化皮肤良好疗效.

    作者:丁卫;谭军;李高峰;欧阳华伟;秦晓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总结22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信息、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22例患者共30处骨折,粉碎性骨折部位均只有一个,大都合并全身其它部位损伤.14例于4周内手术,21例采用坚强内固定,绝大多数患者术后获得了满意的面型和下颌功能恢复.结论:以重建钛板作坚强内固定是下颌骨粉碎性骨折首选治疗方法,以小型钛板或钛网固定+术后颌间固定2~3周、单纯颌间固定等是该方法的必要补充.术式的选择受到患者骨折严重程度、全身情况、术者的操作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王浩;史俊;张来健;徐伟;陈志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替牙期外伤性前牙完全脱位再植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替牙期完全脱位前牙再植术后的效果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48例患儿58颗完全脱位前牙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脱位前牙再植后复诊行牙髓测试、牙周检查,2周牙髓活力阴性的患牙行根尖诱导成形术,6个月~3年根尖孔完全形成后行根管永久充填治疗.结果:再植术后3年,5颗患牙活力存在,牙髓存活率达8.62%; 53颗患牙行根管治疗术后行X线检查,25颗患牙牙根牙周膜愈合,30颗患牙牙根部分牙周膜愈合和部分骨性愈合,3颗患牙不同程度牙根内外吸收,但无1例脱落.结论:早就诊且合理处理脱落牙、牙髓血管再生是牙再植术成功的关键,根尖诱导成形术可使替牙期牙根再度形成,牙骨质沉积于根端、封闭根尖孔,是替牙期脱位前牙治疗的重要手段,根管治疗可预防或减少脱位牙牙根的吸收.

    作者:赵然;李凤和;陈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结构式”厚唇矫正术

    目的:针对以往单纯减少唇部厚度的和“bikini式”的厚唇矫正术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寻求一种比较好的手术方式.方法:根据理想的上、下唇厚度1∶1.6(或1∶1.5)的比例关系,以及红唇粘膜组织被切除量与手术后红唇高度之间的关系,在重点突出上、下唇五个唇结节的同时减少唇部厚度.结果:2008年至今共有15名、年龄在22岁到40岁之间的女性接受了此种手术方式.对手术效果均满意.结论:手术设计上,“结构式”厚唇矫正术不仅灵活、精确、容易被掌握,而且还能增加唇部的立体感.具体操作上,该术式也避免了其他手术方式的某些缺点.故无论是从手术效果,还是从唇部组织自然衰老后引起形态改变的远期结果看,对就诊者而言,它都是比较好的手术方式.

    作者:季滢;卢师良;战长蔚;王春梅;任家骠;徐伟;杨思奋;梅小霞;代大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寻常性痤疮的针灸治疗及护理

    寻常性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瘢痕等为主要损害,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寻常性痤疮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年龄也逐渐低龄化,究其发病原因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压力加大和环境污染加剧等因素有直接关系,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2010年1月~2010年7月,笔者采用背部刺络拔罐及耳尖放血治疗痤疮患者,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辨证护理,对患者的日常饮食及生活习惯进行指导,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OPT技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在面部除皱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OPT技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在面部除皱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首先用OPT技术治疗面部细小皱纹,然后在面部动力性皱纹处注射A型肉毒毒素.结果:共治疗120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总有效率达83%,疗效满意.结论:OPT技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应用于面部除皱术,可更全面地提升皮肤年轻化的疗效,在皮肤美容领域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郭云;王芳;王爱玲;邓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