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点阵CO2激光作用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后创面愈合过程中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

丁卫;谭军;李高峰;欧阳华伟;秦晓东

关键词:光老化, 点阵CO2激光, 超微结构
摘要:目的:观察点阵CO2激光作用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后创面愈合过程表皮的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方法:将5只昆明小鼠以UVB紫外线照射,制备成皮肤光老化模型,行点阵CO2激光(Deep FX)干预,观察激光创面愈合情况,并且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第1、3、7、1 5天取材,进行HE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点阵CO2激光作用于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后,术后第1天,见激光损伤灶周围变性组织及细胞水肿,成纤维细胞线粒体体积增大;术后第3天见表皮细胞向创底迁移,成纤维细胞出现增生,细胞内线粒体增多,粗面内质网扩张,胶原纤维见周期性横纹;术后第7天激光损伤灶创底见表皮细胞增殖,创面基本愈合,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线粒体、粗面内质网丰富,内质网扩张明显、胶原纤维增多增粗;术后第15天,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胶原纤维排列密集.结论:点阵CO2激光通过对表皮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产生影响,达到对光老化皮肤良好疗效.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Z”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同期重睑成形

    目的:探讨重睑成形术同期行简单有效的内眦赘皮矫治方法.方法:在设计重睑成形术切口线时,在内眦赘皮内外赘皮上设计改良“Z”形切口线,同期行内眦赘皮矫正和重睑成形术,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从2005年9月~ 2011年10月临床应用86例,其中61例进行6~24个月随访,内眦赘皮矫正效果好,术后瘢痕不明显,增强了重睑术后整体美学效果.结论:本手术方法对内眦赘皮成因进行了矫治,简单有效,可广泛应用.

    作者:李为儒;肖学敏;李志刚;陈婷婷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垂直短瘢痕法巨乳缩小术的护理体会

    巨乳症是由乳腺与脂肪组织的过度增生所引起.其原因很多,有先天性遗传性乳房增大,有雌激素水平紊乱引起的乳腺增生,有乳房淋巴管阻塞或哺乳后乳腺管扩张,间质增生加上脂肪沉积过多所致等.巨大的乳房使患者感觉行走不便,颈肩背部酸痛,乳房下皱襞处常出现皮炎、糜烂.不但失去正常女性的体态,还给身心带来痛苦[1].乳房缩小成形术是去除部分乳房皮肤,乳腺组织,使乳房体积缩小和乳房位置改善并进行乳头乳晕整形的一类整形术.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科共收治巨乳症患者67例,巨乳缩小手术方法很多,我科采用垂直短瘢痕法治疗巨乳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孟亚红;刘云景;栗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三维模拟与重建技术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随着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因交通事故、外伤、肿瘤等原因导致的体貌不佳以及美容等原因,选择整形外科来改善体貌缺陷的人越来越多.整形外科手术中的设计及方法受个人习惯、经验等主观因素影响,效果不具有预见性,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同时还是一个医疗纠纷高发的学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维模拟与重建技术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包括用于人体组织结构的建模、软组织的模拟和手术虚拟环境的建立.现就其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李俊;李倩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评判性思维在预防整形美容纠纷中的应用

    评判性思维(crictical thinking,CT)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选择,识别假设,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作出合理判断的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法及形式[1].随着整形美容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满足了美容需求的同时受术者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也在增强,对医疗技术及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医疗纠纷日渐增多.医疗纠纷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医患关系,给医院造成损失,也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痛苦[2].我科有机地融入和运用评判性思维及时对纠纷投诉进行妥善处理,理顺医患关系,维护了正常医疗工作,树立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雪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5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结合口服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按中医辨证分型给予方药加减治疗,同时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E,局部涂5%二氧化钛霜;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同时局部涂5%二氧化钛霜,观察患者面部皮损的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有效率为62.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辨证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能取长补短,且治愈率高、作用持久,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睚啡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平阳霉素诱导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PARP-1和Cyt-C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诱导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PARP-1、Cyt-C的表达及可能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人血管瘤内皮细胞,设立两组:A组为平阳霉素组,其中加入平阳霉素(200μg/ml),诱导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B组为空白对照组.对两组血管瘤内皮细胞通过倒置显微镜、电镜观察其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平阳霉素诱导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凋亡率.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从中选定PARP-1及Cyt-C表达基因,对其进行RT-PCR验证.结果:平阳霉素(200μg/ml)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加药24h后,在倒置显微镜和电镜下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可达13.11%.空白对照组血管瘤内皮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无明显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为3.56%.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两组差异基因4752个,其中2543个上调,2209个下调.应用DAVID软件对鉴定出来的差异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中选出与线粒体凋亡途径直接相关的蛋白表达基因:PARP-1、Cyt-C.对其进行RT-PCR检测得到的CT值显示:平阳霉素药物组相对于空白组PARP-1及Cyt-C蛋白基因呈高表达状态.结论:平阳霉素在体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诱导血管瘤内皮细胞发生凋亡,其中PARP-1及Cyt-C参与了线粒体途径调控的凋亡.

    作者:葛平;蒋菲;屠军波;虎小毅;马瑞朝;贺琳英;杨壮群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大麻素受体CB2在机械牵张力介导的人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大麻素Ⅱ型受体(cannabinoid receptor Ⅱ,CB2)在机械牵张力介导的人牙周膜细胞中的表达以及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构建细胞-机械牵张力加载模型,施加不同大小的机械牵张力,采用Real-time PCR和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技术检测CB2在人牙周膜细胞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周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机械牵张力介导的细胞ALP活性.结果:对人牙周膜细胞施加不同大小的机械牵张力24h,CB2 mRNA的表达随机械牵张力的力值增大而显著性增加(P<0.05),在18%拉伸应变率作用下表达量高(P<0.05),此时CB2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加入CB2激动剂HU-308后,施加18%拉伸应变率的机械牵张力作用于人牙周膜细胞24h,ALP活性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CB2在人牙周膜细胞中的表达与机械牵张力的力值具有相关性.在机械牵张力作用下,大麻素受体CB2与其配体结合能够促进人牙周膜细胞的成骨分化,从而在正畸牙槽骨改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钱红;赵亚;胡静;闫英剑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3种脱敏剂对牙本质粘结强度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GLUMA、BifluoridT12和MS COAT 3种脱敏剂处理牙本质,对牙本质粘结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人离体前磨牙20颗,去除咬合面釉质,随机分成4组(n=5):A组(GLUMA)、B组(BifluoridT12)、C组(MS COAT)、D组(空白).A、B、C组分别使用相应脱敏剂在牙本质表面处理,D组不处理.全部样本3M ESPE AdperTM自酸蚀树脂粘结剂粘结,复合树脂修复厚约4 ~ 5mm,硬组织切片机制成1.0mm×1.0mm x 8.0mm长方体试样,微拉伸测试仪测试粘结强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微伸拉强度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和C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UMA脱敏剂预处理牙本质的粘结强度强.

    作者:孙喆;刘泓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会阴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皮片移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会阴部烧伤瘢痕畸形是整形外科较为多见和易发的病变之一,儿童发病率较高,成人则多见于大面积烧伤者.该部位解剖生理上具有隐蔽潮湿、人体泌尿生殖器官及排泄器官开口集中的特殊性,烧伤后患处不宜过多暴露,治疗换药困难,加上局部尿液、粪便、月经等污染,故极易发生创面化脓感染、迁延不愈,终形成瘢痕愈合,出现挛缩畸形,影响大小便及性生活,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患者对其整复要求非常迫切.我科自2005年以来收治会阴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3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樊长玲;吴红梅;史巧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持续负压灌洗引流技术在轴型皮瓣修复慢性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持续负压灌洗引流技术应用于轴型皮瓣修复慢性感染创面中的临床经验.方法:慢性感染创面共25例,实施轴型皮瓣修复,皮瓣下留置负压引流管进行持续负压灌洗引流7~14天,停止灌洗后维持负压吸引3~5天,拔除引流管,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所有皮瓣均存活,感染控制,创面及时修复.结论:持续负压灌洗引流有利于控制感染,促进皮瓣存活及创面修复.

    作者:郭志谦;江碧川;张新合;杨新蕾;雷磊;孟红阳;米增法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VEGF在不同皮肤扩张方式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VEGF在不同皮肤扩张方式中的表达与扩张皮瓣中新生血管的形成关系,建立适合于临床的佳的皮肤扩张方式.方法:选用6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大组,随机将动物按不同扩张方式分为5组:A组(反复快速扩张组)、B组(快速扩张组)、C组(常规扩张组)、D组(植入不扩组)、E组(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扩张皮瓣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维持1周,A组的VEGF表达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与C组差异不明显(P>0.05);在维持2、3、4周A组与B组、C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维持6周,A组的VEGF表达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维持6周的A组和B组的VEGF表达明显高于维持4周的C组(P<0.05).结论:反复快速皮肤扩张可明显提高扩张皮瓣中VEGF的合成与分泌,促进血管形成.

    作者:常谨;刘国林;刘硕;石培凯;董福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点阵CO2激光和Nd:YAG激光对自然老化小鼠真皮重塑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点阵CO2激光和Nd:YAG激光(准长脉宽1064nm波长)对老化昆明小鼠真皮重塑的作用,并探讨二者嫩肤作用机制,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两种波长激光照射自然老化昆明小鼠背部脱毛皮肤,通过HE染色进行成纤维细胞计数及真皮厚度测量,饱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观察皮肤Ⅰ型、Ⅲ型胶原纤维的表达及Gomori醛品红染色观察弹力纤维的变化.结果:两组照射组中真皮厚度、成纤维细胞计数和弹力纤维容积分数的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点阵CO2激光组均高于Nd:YAG激光(准长脉宽1064nm波长)组(P均<0.05);两组照射组中Ⅰ型及Ⅲ型胶原蛋白容积分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但照射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点阵CO2激光和Nd:YAG激光(准长脉宽1064nm波长)均可引发小鼠真皮重塑,前者效果优于后者.

    作者:李蕊联;应朝霞;王梅;王永贤;王琼玉;张淑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提高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成活率的研究进展

    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与其他各种人工合成材料、异种脂肪或异体脂肪相比,由于它具有来源丰富、取材容易、操作简单、充盈外形好、组织相容性好、无排异反应、无过敏反应等优点,倍受整形外科医生的重视.早在1889年,Vander Meulent[1]就首次运用了人类自体脂肪组织进行移植,1893年,Neuber[2]首次将自体游离的小脂肪块用于填充软组织缺损,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由于游离脂肪组织移植后吸收、坏死的情况严重,其疗效并不十分满意.1986年,Illouz[3]提出了脂肪颗粒移植的理论,自体脂肪颗粒游离移植,其取材更加容易,且有对于供受体部位创伤小,不留瘢痕等优点,近年来在整形外科修复各种软组织凹陷或缺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4],并已成为临床上软组织扩增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雅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急诊趾指吻合术再造手指美容效果评价

    随着现代工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手外伤的患者尤其是手指缺损的患者明显增多,传统的手术方法多为Ⅰ期残闭,Ⅱ期再造,或即使急诊再造,往往只注重功能恢复而忽视了患者手指的外形和美容效果给患者造成尴尬的心理障碍[1],影响患者的自信心和社交.部分患者即使功能恢复良好,但是由于外形欠佳,仍然不满意.我科自2005年~2012年初,选择了部分合适的患者进行了急诊趾指吻合再造手指(拇指除外),同时行再造手指美容性修整,并进行了美容效果方面的评价,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松;邵树宏;尤永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结构式”厚唇矫正术

    目的:针对以往单纯减少唇部厚度的和“bikini式”的厚唇矫正术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寻求一种比较好的手术方式.方法:根据理想的上、下唇厚度1∶1.6(或1∶1.5)的比例关系,以及红唇粘膜组织被切除量与手术后红唇高度之间的关系,在重点突出上、下唇五个唇结节的同时减少唇部厚度.结果:2008年至今共有15名、年龄在22岁到40岁之间的女性接受了此种手术方式.对手术效果均满意.结论:手术设计上,“结构式”厚唇矫正术不仅灵活、精确、容易被掌握,而且还能增加唇部的立体感.具体操作上,该术式也避免了其他手术方式的某些缺点.故无论是从手术效果,还是从唇部组织自然衰老后引起形态改变的远期结果看,对就诊者而言,它都是比较好的手术方式.

    作者:季滢;卢师良;战长蔚;王春梅;任家骠;徐伟;杨思奋;梅小霞;代大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颜面短小畸形的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颜面短小畸形的手术综合治疗.方法:针对患者的具体畸形情况,设计相应的手术方案以重建患侧的外形及功能.骨骼畸形不明显者,采用自体脂肪移植的方法充填修复,对颅面骨骼发育不良的患者,首先重建面部的骨骼支架,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完成软组织的修复.结果:笔者从2 007年5月~2011年11月共收治20例颜面短小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13例患者采取自体骨移植,和/或Medpdr假体填充矫正面部不对称,5例患者采用上颌Le Fort1、下颌矢状劈开截骨整形矫正咬合关系,2例行下颌骨延长器治疗;根据矫正后颏部的情况,有5例患者同时进行了颏部水平截骨整形;对软组织畸形采用自体脂肪移植矫正,20例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症状变化较大,需根据患者年龄,畸形轻重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徐家杰;滕利;靳小雷;卢建建;张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颅面裂隙畸形病因及临床表现的研究进展

    颅面裂隙畸形简称面裂,为常见的先天性颅面畸形中的一种,也是人类常见的畸形之一.主要表现为颅面部组织的部分或全部缺失,因其发生于面部,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及社会生活,对患者本人及家属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就其病因及临床表现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田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保留包皮手术治疗成人包茎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保留包皮治疗成人先天性包茎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008年4月~ 2011年3月间117例门诊患者应用四Y-V成形术治疗,恢复其包皮上翻性,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包皮外观形态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17名患者术后均能够将包皮顺利上翻并获得了满意的外观,5~14天消肿(平均8.0天),7~18天伤口愈合(平均11天).早期18例患者发生轻度瘢痕挛缩(15.4%),其中13例半年后自行缓解,5例局部外用激素治疗后治愈.结论:四Y-V成形术可以恢复成人先天性包茎患者正常的包皮功能和外观,避免了传统包皮环切术切除包皮的弊端,治疗效果好.

    作者:石成方;刘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软骨片衬垫法治疗耳廓局部卷曲畸形

    目的:探索应用一种新的治疗耳廓局部卷曲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使术后外耳的形态,尤其是外耳轮、耳舟、对耳轮之间的关系更加符合耳的生理形态.方法:术时,将卷曲或互相粘连处的耳软骨分离、上抬,然后利用切除的多余耳软骨片或另取少许耳软骨片衬垫在原耳软骨弯曲、粘连处,使耳软骨的外耳轮与耳舟、对耳轮之间由上至下分别形成半圆形、90°~ 100°及平角的关系,达到整复耳廓局部卷曲畸形的目的.结果:7例患者经5~18个月随访,术区皮肤软组织色泽正常,卷曲部位被有效矫正,外耳轮的弧度及其与耳舟、对耳轮之间的关系达到或极为接近正常耳.结论:利用耳软骨片衬垫法治疗耳廓卷曲畸形,效果令人满意,操作相对简单易行.

    作者:庞星原;任军;袁伟;徐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颌骨常见疾病致上颌窦壁破坏X线表现分析

    上颌窦位于上颌骨内,上颌窦的下壁由前向后盖过第二前磨牙和磨牙的根尖,与上述根尖之间隔以较厚或较薄的骨质.上颌骨疾病如牙源性感染、上颌骨囊肿、上颌骨的恶性肿瘤常能导致上颌窦的下壁和外侧壁破坏.这种破坏以磨牙区囊肿和恶性肿瘤多见.本文就3种疾病X线表现给予分析,交流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体会.1 检查方法曲面断层片、上颌后(牙合)片、华氏位.综合性医院和有条件的口腔专科医院行CT检查更直观.

    作者:张德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