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沟通技巧在儿童外伤清创美容缝合术中的应用

张瑞莉;刘毅;刘萍;陈元婕;毛莉英;徐萍

关键词:沟通技巧, 儿童年龄, 面部外伤, 美容缝合术, 类手术, 语言表达, 医务人员, 疼痛刺激, 生活水平, 审美标准, 能力不强, 交流方式, 相应变, 人与人, 美容科, 整形, 环境, 功能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发生着相应变化,对面部外伤的修复要求达到功能和美观的统一[1].儿童外伤清创美容缝合术已是整形美容科的常见手术,但术中常因儿童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不强,配合能力差,疼痛刺激以及对医务人员与环境的恐惧等造成双方沟通困难,迫使手术无法进行.如何确保此类手术顺利实施?笔者体会到其技巧在于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交流方式,有效的交流对儿童顺利实施手术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将我科2007年1月~2012年2月实施儿童外伤清创美容缝合术134例的沟通技巧报道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锥形束CT对下颌后牙区下颌管位置的三维测量研究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检查对下颌管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为避免在外科手术中造成对下牙槽血管神经束的损伤提供统计学依据.方法:对50例(男28例,女22例)牙列部分缺损的种植患者(年龄19~ 76岁,(x)±s=39.76±14.07)进行颌骨CBCT检查并测量下颌后牙区下颌管的三维位置.结果:通过测量得到下颌管同以下指定区域的距离得出:下颌骨的高度从前往后逐渐降低,宽度逐渐增厚,磨牙区下颌管在下颌骨的舌侧行走,在前磨牙区逐渐向颊侧移行,下颌管到下颌骨下缘的距离为(8.45±2.29)mm,下颌管到牙槽嵴顶的距离为(14.90±2.95)mm.结论:通过CBCT测量得到下颌管及下颌骨的形态学数据,对种植术前确定下颌管的解剖位置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刘金萍;刘晓斌;贺龙龙;常晓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保留包皮手术治疗成人包茎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保留包皮治疗成人先天性包茎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008年4月~ 2011年3月间117例门诊患者应用四Y-V成形术治疗,恢复其包皮上翻性,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包皮外观形态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17名患者术后均能够将包皮顺利上翻并获得了满意的外观,5~14天消肿(平均8.0天),7~18天伤口愈合(平均11天).早期18例患者发生轻度瘢痕挛缩(15.4%),其中13例半年后自行缓解,5例局部外用激素治疗后治愈.结论:四Y-V成形术可以恢复成人先天性包茎患者正常的包皮功能和外观,避免了传统包皮环切术切除包皮的弊端,治疗效果好.

    作者:石成方;刘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寻常性痤疮的针灸治疗及护理

    寻常性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瘢痕等为主要损害,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寻常性痤疮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年龄也逐渐低龄化,究其发病原因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压力加大和环境污染加剧等因素有直接关系,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2010年1月~2010年7月,笔者采用背部刺络拔罐及耳尖放血治疗痤疮患者,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辨证护理,对患者的日常饮食及生活习惯进行指导,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球海绵体肌瓣法矫治阴道松弛症探讨

    目的:为寻找一种实用有效的治疗产后阴道松弛症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体阴道分离出撕裂的球海绵体,形成肌瓣.将肌瓣折叠缝合,纵形缝合阴道黏膜,使形成隆突,保留阴道黏膜,加固阴道后壁紧缩阴道腔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本组30例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性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提高,效果较满意.结论:用自体阴道球海绵体肌瓣重叠法治疗阴道松弛症,能明显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效果确切,方法简单,是一种治疗产后阴道松弛症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本寿;孟晓燕;闫磊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横切纵缝法缩小内眦间距矫正假性内斜视

    目的:严重的内眦赘皮引起的假性内斜在18岁以后可以考虑美容治疗.本文探寻一种瘢痕隐蔽、简单易行、效果理想的手术方法,矫正假性内斜视面容,达到美容的目的.方法:采用内眦皮肤一字形横切口纵缝法缓解纵向紧张的皮肤张力,扇形修薄内眦增厚的皮下组织,离断祛除皮下错位、错构的眼轮匝肌,折叠缩短内眦韧带缝合固定于鼻侧腱膜,大限度缩短内眦与鼻根部的距离,将皮肤与深部韧带缝合以增加皮肤矢量引力显露内眦窝.结果:接受手术48例,随访12周以上者44例,显效34例,占77.27%,有效8例,占18.18%,无效2例,占4.55%.术后12周内多数新内眦点会有少量回缩移位,内眦间距较术后即刻有不同程度增宽.经x2检验术前内眦间距和睑裂宽度与术后12周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斜视外观改善明显,满意率95.45%.结论:一字形横切纵缝缩短内眦韧带的方法,有别于传统矫正方法的特点是先固定新内眦点,后根据需要修剪皮肤,避免了复杂的皮瓣转移和切口瘢痕.该方法适于矫正中、重度的内眦赘皮,缩小双眼内眦间距,内侧巩膜外露量增多,改变假性内斜“眼位异常”的容貌,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陈文莉;陈遐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红蓝光与强脉冲光联合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红蓝光与强脉冲光联合应用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青年痤疮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红蓝光组、强脉冲光组及联合治疗组,行相应治疗并评价其疗效,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3个月内,对患者进行进行随访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从自我感知、社会与情感功能、痤疮症状三个维度评价其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在治疗2周和4周后,联合治疗组患者GAGS评分高于其他两组,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全程及治疗后3个月内,联合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中,联合治疗组患者在自我感知、社会与情感功能、痤疮症状三个维度皆表现出了更积极的效果,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红蓝光与强脉冲光治疗痤疮,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提高青年患者生活质量,对痤疮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娜;党辉;李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A型肉毒毒素在治疗腋臭中的应用

    腋臭又名狐臭,是整形美容科及皮肤科一种常见的疾病.在我国,其发病率为6.41%[1],因其特殊难闻的气味,前来就诊的患者甚多.腋臭多于青春发育期发病,青壮年期明显,常与遗传、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活动、出汗后更加明显,洗澡、换衣后亦不能完全去除臭味,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影响升学、就业、交友乃至婚姻.我科从2008年1月~2011年12月,利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腋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林;陈平;杜学亮;刘必来;黎咏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FrankelⅢ矫治器对混合牙列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疗效

    目的:研究经Frankel Ⅲ型矫治器矫治1年后的青少年面部硬组织变化.方法:选取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25例,在生长快速期使用Frankel Ⅲ型矫治器矫治1年,于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另收集128例同龄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X线头颅侧位片资料作为对照组,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经过Frankel Ⅲ型矫治器治疗1年,患者下颌骨长度发育受到抑制,减小后面高的增长,ANB角增加,SNB角减小,下颌相对于颅底的位置向后移动;下颌平面及(牙合)平面发生顺时针方向的旋转.结论:经Frankel Ⅲ型矫治器矫治1年,下颌生长会受到抑制,向后下方旋转生长.

    作者:孟秋菊;张进;王磊昌;彭明慧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细胞蛋白依赖性激酶10与病理性瘢痕

    1970年,Paul Nurse等以裂殖酵母为实验材料,发现了许多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如:裂殖酵母cdc2等.CDC2与细胞周期蛋白结合才具有激酶的活性,称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因此CDC2又被称为CDK1,激活的CDK1可将靶蛋白磷酸化而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如将核纤层蛋白磷酸化导致核纤层解体、核膜消失,将H1磷酸化导致染色体的凝缩等,这些效应的终结果是细胞周期的不断运行.因此,CDK激酶和其调节因子又被称作细胞周期引擎.目前发现的CDK在动物中有13种,各种CDK分子均含有一段相似的激酶结构域,这一区域有一段保守序列,即PSTAIRE,并根据这一保守域的序列而命名,其与细胞周期蛋白的结合有关[1].

    作者:杨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前牙种植修复术后美学指数分析

    目的:观察专科医师对美学区单科种植体的美学效果评估并与患者主观美学满意度相比较.方法:45例在我院接受美学区单颗种植修复的患者通过拍摄口内照片由2名正畸科医师,2名修复科医师,2名牙周科医师,2名种植外科医师,按照红色美学指数(pink aesthetic index,PES)与白色美学指数(white aesthetic index,WES)标准进行美学评分.同时由患者本人对种植修复美学效果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平均PES+WES指数是13.47±0.27,平均PES指数是5.46±0.19,平均WES指数是6.32±0.17.该指标通过Cohen' s κ检验,证实具有良好的前后一致性.Spearman分析显示:PES+WES与VAS具有显著相关性.各组专科医生PES+WES评分经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133>0.05),即不同专科医生美学评估结果没有差别;但WES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9<0.05).结论:PES+WES作为种植牙关学综合指数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种植修复术后的美学效果,可以作为临床科学研究中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VAS分析结果提示临床医生在设计评估前牙单颗种植体时要充分考虑患者对不同牙齿的审美差异.

    作者:邓天政;吕晶;杨捷绯;柯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头面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头面部血管瘤手术适应证及效果.方法:手术方案分为瘤体切除缝合切口,植皮、皮瓣转移修复、术前血管栓塞加手术切除.结果:162例患者手术切除效果及外形满意.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头面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朝阳;郭智龙;余萍;叶其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双环加垂直切口的乳房上提缩小术

    目的:探讨结合不同术式的新乳房上提缩小术.方法:2012年1月以来,应用双环加垂直切口的乳房上提缩小方法行8例手术.结果:乳房肥大下垂得到明显矫正,乳头按需要上提3 ~ 7cm,切除乳腺组织100~ 350g,乳房外形挺拔,医患双方均比较满意.结论:双环加垂直切口的乳房上提缩小术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陆新;周蓉蓉;赵启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易位扩张皮瓣的逆行设计和应用

    目的:总结易位扩张皮瓣在修复头面颈部皮肤缺损中的设计方法及应用体会,探讨提高软组织扩张术效果的方法.方法:对25例头面颈部瘢痕、皮肤肿瘤患者,根据易位转移扩张皮瓣的设想,根据其皮肤缺损的形态、位置,进行合理逆行设计,采用国产硅橡胶扩张器行皮肤扩张术,应用易位转移扩张皮瓣为主的方式修复.结果:本组共形成40个易位扩张皮瓣,其中单纯易位扩张皮瓣11个,易位结合推进及旋转皮瓣29个.有1个易位扩张皮瓣出现远端血运障碍(0.5 ~ 2cm),其余皮瓣良好,修复效果满意.结论:根据易位转移扩张皮瓣的设想逆行设计,合理埋置扩张器,不失为提高软组织扩张手术效果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李玲巧;王德伟;王颖倩;周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点阵CO2激光和Nd:YAG激光对自然老化小鼠真皮重塑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点阵CO2激光和Nd:YAG激光(准长脉宽1064nm波长)对老化昆明小鼠真皮重塑的作用,并探讨二者嫩肤作用机制,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两种波长激光照射自然老化昆明小鼠背部脱毛皮肤,通过HE染色进行成纤维细胞计数及真皮厚度测量,饱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观察皮肤Ⅰ型、Ⅲ型胶原纤维的表达及Gomori醛品红染色观察弹力纤维的变化.结果:两组照射组中真皮厚度、成纤维细胞计数和弹力纤维容积分数的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点阵CO2激光组均高于Nd:YAG激光(准长脉宽1064nm波长)组(P均<0.05);两组照射组中Ⅰ型及Ⅲ型胶原蛋白容积分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但照射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点阵CO2激光和Nd:YAG激光(准长脉宽1064nm波长)均可引发小鼠真皮重塑,前者效果优于后者.

    作者:李蕊联;应朝霞;王梅;王永贤;王琼玉;张淑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垂直短瘢痕法巨乳缩小术的护理体会

    巨乳症是由乳腺与脂肪组织的过度增生所引起.其原因很多,有先天性遗传性乳房增大,有雌激素水平紊乱引起的乳腺增生,有乳房淋巴管阻塞或哺乳后乳腺管扩张,间质增生加上脂肪沉积过多所致等.巨大的乳房使患者感觉行走不便,颈肩背部酸痛,乳房下皱襞处常出现皮炎、糜烂.不但失去正常女性的体态,还给身心带来痛苦[1].乳房缩小成形术是去除部分乳房皮肤,乳腺组织,使乳房体积缩小和乳房位置改善并进行乳头乳晕整形的一类整形术.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科共收治巨乳症患者67例,巨乳缩小手术方法很多,我科采用垂直短瘢痕法治疗巨乳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孟亚红;刘云景;栗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三维模拟与重建技术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随着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因交通事故、外伤、肿瘤等原因导致的体貌不佳以及美容等原因,选择整形外科来改善体貌缺陷的人越来越多.整形外科手术中的设计及方法受个人习惯、经验等主观因素影响,效果不具有预见性,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同时还是一个医疗纠纷高发的学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维模拟与重建技术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包括用于人体组织结构的建模、软组织的模拟和手术虚拟环境的建立.现就其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李俊;李倩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牙种植机在断根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评估牙种植机在断根拔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0月~ 2011年12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口腔科门诊拔牙中断根的患者56例,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拔除法和牙种植机辅助断根拔除法,比较手术时间及术后3天创口疼痛程度.结果:传统组28例拔除16例,另12例因操作困难改种植机法全部拔除,归为中转组;种植机组28例全部拔除.手术时间种植机组明显短于传统组(P<0.01),疼痛程度种植机组明显轻于传统组(P<0.01).结论:牙种植机应用于断根拔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效果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陈冶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局部皮瓣在修复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修复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大小、形状、面积及周围皮肤情况,设计合适的皮瓣进行创面修复,修复大面积为3.0cm x 5.0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随访1~12个月,局部修复皮瓣与周围皮肤组织匹配,视觉效果好,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应用合适的局部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肯定.

    作者:张海华;刘民;李辉;陈织;王慧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OPT技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在面部除皱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OPT技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在面部除皱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首先用OPT技术治疗面部细小皱纹,然后在面部动力性皱纹处注射A型肉毒毒素.结果:共治疗120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总有效率达83%,疗效满意.结论:OPT技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应用于面部除皱术,可更全面地提升皮肤年轻化的疗效,在皮肤美容领域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郭云;王芳;王爱玲;邓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改良“Z”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同期重睑成形

    目的:探讨重睑成形术同期行简单有效的内眦赘皮矫治方法.方法:在设计重睑成形术切口线时,在内眦赘皮内外赘皮上设计改良“Z”形切口线,同期行内眦赘皮矫正和重睑成形术,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从2005年9月~ 2011年10月临床应用86例,其中61例进行6~24个月随访,内眦赘皮矫正效果好,术后瘢痕不明显,增强了重睑术后整体美学效果.结论:本手术方法对内眦赘皮成因进行了矫治,简单有效,可广泛应用.

    作者:李为儒;肖学敏;李志刚;陈婷婷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