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申;张歌;陶宇;王银玉
目的:探讨黄褐斑患者的人格特征,为临床上防治黄褐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s pers onality questionaire,EPQ)(成人版)对96例女性黄褐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测试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与正常常模比较,黄褐斑患者P量表(精神质)、N量表(神经质)的分值均高于常模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褐斑患者普遍具有精神质和神经质的人格特征,应合理加以干预.
作者:王燕;孙素姣;马琼;段静娴;陈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结合不同术式的新乳房上提缩小术.方法:2012年1月以来,应用双环加垂直切口的乳房上提缩小方法行8例手术.结果:乳房肥大下垂得到明显矫正,乳头按需要上提3 ~ 7cm,切除乳腺组织100~ 350g,乳房外形挺拔,医患双方均比较满意.结论:双环加垂直切口的乳房上提缩小术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陆新;周蓉蓉;赵启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点阵CO2激光作用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后创面愈合过程表皮的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方法:将5只昆明小鼠以UVB紫外线照射,制备成皮肤光老化模型,行点阵CO2激光(Deep FX)干预,观察激光创面愈合情况,并且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第1、3、7、1 5天取材,进行HE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点阵CO2激光作用于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后,术后第1天,见激光损伤灶周围变性组织及细胞水肿,成纤维细胞线粒体体积增大;术后第3天见表皮细胞向创底迁移,成纤维细胞出现增生,细胞内线粒体增多,粗面内质网扩张,胶原纤维见周期性横纹;术后第7天激光损伤灶创底见表皮细胞增殖,创面基本愈合,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线粒体、粗面内质网丰富,内质网扩张明显、胶原纤维增多增粗;术后第15天,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胶原纤维排列密集.结论:点阵CO2激光通过对表皮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产生影响,达到对光老化皮肤良好疗效.
作者:丁卫;谭军;李高峰;欧阳华伟;秦晓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正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畸治疗不仅要求矫正牙齿,而且应尽力改善患者的面容,使其更具美感.微笑是面部美观尤为重要的部分,美丽的微笑已成为正畸矫治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正畸临床诊断及矫治效果的评价中应增加动态微笑的评估指标,为正畸矫治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长期实验研究和临床调查结果显示颊旁间隙、微笑线、上唇曲度、微笑弧、前牙合平面、牙龈及牙性因素等是影响微笑美的重要因素[1],近年来,颊旁间隙对微笑美的影响已被很多研究者所关注,本文就其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张雪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2009年10月~2011年10月,笔者采用超脉冲CO2激光联合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治疗面部色素痣患者57例,在减少瘢痕等副作用发生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美容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107例面部色素痣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按照就诊时间并征得患者的同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7例(皮损342个),其中男17例,女40例,年龄5~57岁,平均28.3岁,色素痣直径0.1~1.0cm;对照组50例(皮损307个),其中男16例,女34例,年龄7~60岁,平均为27.6岁,色素痣直径0.1~0.9cm.所有病例均排除其他疾病及瘢痕体质,两组在性别、年龄、色素痣大小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世英;郭粉娥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在矫治上下眼睑松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上下眼睑松弛合并眼周皱纹需要行上下眼袋整形术并要求同时改善眼周皱纹者31例.应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刀代替手术刀切除眼睑松弛的皮肤及软组织,应用CO2激光的点阵模式去除眼周皱纹.结果:应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行上下眼睑切割去皱能替代传统的手术方式,同时眼睑皱纹得到明显改善,手术恢复时间也明显缩短.结论: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在矫治上下眼睑松弛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手术方式.
作者:陈平;杜学亮;黎咏璇;邓林;刘必来;董雅伦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体外构建简便方法,并评估其成骨分化潜能.方法: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高密度接种,在成骨诱导条件下连续培养形成细胞膜片.通过组织学、碱性磷酸酶活性定量检测、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等方法,检测细胞膜片的特性.结果:高密度连续培养及成骨诱导后形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HE染色证实膜片是一种由多层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的聚集体;茜素红染色呈阳性;碱性磷酸酶定量分析含量较高;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检查均见基质中大量的矿化结节聚集.结论:通过体外简单的连续培养和成骨诱导后,可形成具有良好成骨能力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
作者:张蓉;邓炜焯;郭增良;高瞻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穿腮腺入路行髁颈骨折坚固内固定的改良美容切口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9例(30侧)髁颈骨折患者选用改良切口经腮腺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骨折复位良好,张口度和咬合关系恢复正常,面部瘢痕隐蔽,并发症少.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神经损伤(4例侧,13.3%)、单侧后牙开(牙合)(3例侧,10.0%),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改良美容切口经腮腺直接入路行髁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操作直观、复位固定可靠,手术时间短,美观性强.
作者:赵坚;张望群;李金源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替牙期完全脱位前牙再植术后的效果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48例患儿58颗完全脱位前牙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脱位前牙再植后复诊行牙髓测试、牙周检查,2周牙髓活力阴性的患牙行根尖诱导成形术,6个月~3年根尖孔完全形成后行根管永久充填治疗.结果:再植术后3年,5颗患牙活力存在,牙髓存活率达8.62%; 53颗患牙行根管治疗术后行X线检查,25颗患牙牙根牙周膜愈合,30颗患牙牙根部分牙周膜愈合和部分骨性愈合,3颗患牙不同程度牙根内外吸收,但无1例脱落.结论:早就诊且合理处理脱落牙、牙髓血管再生是牙再植术成功的关键,根尖诱导成形术可使替牙期牙根再度形成,牙骨质沉积于根端、封闭根尖孔,是替牙期脱位前牙治疗的重要手段,根管治疗可预防或减少脱位牙牙根的吸收.
作者:赵然;李凤和;陈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s,IHs)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好发于头面颈部,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清楚,Mulliken等认为其自然病程可分为:增生期,稳定期及消退期,一般在出生后前几周开始生长,经过3~6个月增生期后进入稳定期,之后再缓慢消退,稳定期和消退期一共约为3~7年.3/4的婴幼儿血管瘤呈分叶状,孤立存在,与血管畸形无关,一部分呈节段性散在分布的血管瘤可能与发育异常有关(比如PHACES,PELVIS/SACRAL综合征等).婴幼儿血管瘤的生长具有自限性,若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威胁到生命或者影响生理功能,局部出现并发症,或者远期进展对外观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时,必需治疗,其发生的概率约为10%~15%.婴幼儿血管瘤治疗尚无佳方案,在秉承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局部功能,减少瘢痕形成,保持外观轮廓结构完整,同时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宗旨之下,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现将近期婴幼儿血管瘤常用治疗方案总结如下.
作者:张思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总结易位扩张皮瓣在修复头面颈部皮肤缺损中的设计方法及应用体会,探讨提高软组织扩张术效果的方法.方法:对25例头面颈部瘢痕、皮肤肿瘤患者,根据易位转移扩张皮瓣的设想,根据其皮肤缺损的形态、位置,进行合理逆行设计,采用国产硅橡胶扩张器行皮肤扩张术,应用易位转移扩张皮瓣为主的方式修复.结果:本组共形成40个易位扩张皮瓣,其中单纯易位扩张皮瓣11个,易位结合推进及旋转皮瓣29个.有1个易位扩张皮瓣出现远端血运障碍(0.5 ~ 2cm),其余皮瓣良好,修复效果满意.结论:根据易位转移扩张皮瓣的设想逆行设计,合理埋置扩张器,不失为提高软组织扩张手术效果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李玲巧;王德伟;王颖倩;周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评价镀金镍铬烤瓷修复体与镍铬烤瓷修复体在3个单位用于前牙修复的5年临床效果.方法:对3个单位158例患者的268颗天然牙随机分为2组:134颗镍铬合金烤瓷(对照组)与134颗镀金烤瓷修复体(镀金组)进行上前牙固定修复,分别于粘结时、3个月、6个月、1年、3年及5年对比评价其修复效果,主要临床观察指标为牙龈变色与探诊出血情况.结果:两组修复体临床戴入时均未发生探诊出血情况,对照组有3颗发生了牙龈变色(2.24%),镀金组也有1颗发生了牙龈变色(0.75%),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个月后有1例镍铬烤瓷修复体出现牙龈探诊出血(0.75%),而牙龈变色的表现与基线无明显变化(P>0.05),镀金烤瓷组无变化.1年、3年及5年复诊时镀金烤瓷冠与镍铬合金烤瓷冠相比,较少出现烤瓷冠边缘牙龈变色和牙龈灰线及探诊出血情况(P<0.05).结论:本研究5年临床观察结果提示镀金镍铬烤瓷冠用于前牙修复短期效果较为理想,且较镍铬烤瓷冠良好,但是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其美学效果逐步降低.
作者:吴玮;张清磊;卢丹;何帅;王文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腋臭是一种不良体味,在青春期发病,一般见于青春期的女性[1],12岁以下的人因为腋臭就诊较为罕见,别说是因为腋臭而要求手术治疗的.作者曾遇到过1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1.1 基本资料:患者,女,12岁,1999年11月11日出生,2011年8月8日由其父亲带来就诊,诉说患儿有腋臭,用不敢进她的房间来形容其腋臭的严重程度,刚结束初考,准备进入初中念书,家长怕女儿因腋臭影响与同学的交际造成心理负担进而影响学习要求行手术治疗,平时有用治疗腋臭的外用药,用药有效,但作用时间不长,因天气情况不同作用持续1~3周.
作者:刘伟忠;傅国;甘国端;梁宗建;苏晖展;李淑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整形外科医疗技术的提高,局麻下胸大肌后假体隆乳术已成为整形美容外科门诊常见的手术之一,而近年来肿胀麻醉技术也是该手术应用较为广泛的局部麻醉方式之一,我科自2010年~2011年以来对肿胀麻醉方法进行胸大肌后点式肿胀麻醉方法的改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庆霞;聂庆盛;李栋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观察OPT技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在面部除皱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首先用OPT技术治疗面部细小皱纹,然后在面部动力性皱纹处注射A型肉毒毒素.结果:共治疗120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总有效率达83%,疗效满意.结论:OPT技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应用于面部除皱术,可更全面地提升皮肤年轻化的疗效,在皮肤美容领域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郭云;王芳;王爱玲;邓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应用于临床已逾十年,它的优点是能迅速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健康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1].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负压封闭引流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不良事件,给治疗和护理造成不便.我科运用循证护理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臧妍;周琴;史艳茹;梁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腋臭又名狐臭,是整形美容科及皮肤科一种常见的疾病.在我国,其发病率为6.41%[1],因其特殊难闻的气味,前来就诊的患者甚多.腋臭多于青春发育期发病,青壮年期明显,常与遗传、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活动、出汗后更加明显,洗澡、换衣后亦不能完全去除臭味,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影响升学、就业、交友乃至婚姻.我科从2008年1月~2011年12月,利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腋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林;陈平;杜学亮;刘必来;黎咏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微静脉畸形(旧称鲜红斑痣)是一种先天性血管性病变,是起源于皮肤真皮内的低血流量血管畸形,大多发生在幼儿期,发生率为0.3%~0.5%[1],临床分为粉红型、紫红型、增生型或肥厚型,它对面部的外观影响较大,给患儿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2003年4月~2011年10月,笔者科室采用各种方法治疗微静脉畸形患者2978例,现给予总结.
作者:杨建申;张歌;陶宇;王银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评价种植术后CEREC Ⅲ全瓷单冠修复1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 2010年6月来解放军第264医院数字口腔中心就诊采用CEREC Ⅲ全瓷单冠修复的患者22例.修复后追踪观察1年,按照改良的USPHS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各项指标均达到了B标准或以上,其中颜色匹配令人满意,达到A标准者为95.45%.结论:种植后CEREC Ⅲ全瓷单冠修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建英;赵晓华;贾丽红;马艳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蓝痣是一种罕见的的黑素细胞增生引起的皮肤损害[1],临床较少见,我科于2011年7月收治一名眼颧部蓝痣患者,应用扩张额部及颊部皮瓣修复切除蓝痣后遗留创面,取得良好效果,术后病理证实为蓝痣,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翀;王佳琦;王太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