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义眼台在眼球破裂伤中的应用

孙红

关键词:Medpor义眼台, 眼球破裂伤
摘要:目的:探讨眼球破裂伤后Medpor义眼台Ⅰ期植入的手术方法,观察术后临床效果.方法:对19例19眼严重眼球破裂伤患者行眼球摘除及球内容剜除手术后实施Medpor义眼台Ⅰ期植入.结果:本组病例19例19眼均取得满意效果,外观饱满,活动良好,术后无感染及排异反应.结论:重度眼球破裂伤后Ⅰ期行球内容剜出术及Medpor义眼台植入术,是一种可行的治疗原则.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替牙期外伤性前牙完全脱位再植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替牙期完全脱位前牙再植术后的效果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48例患儿58颗完全脱位前牙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脱位前牙再植后复诊行牙髓测试、牙周检查,2周牙髓活力阴性的患牙行根尖诱导成形术,6个月~3年根尖孔完全形成后行根管永久充填治疗.结果:再植术后3年,5颗患牙活力存在,牙髓存活率达8.62%; 53颗患牙行根管治疗术后行X线检查,25颗患牙牙根牙周膜愈合,30颗患牙牙根部分牙周膜愈合和部分骨性愈合,3颗患牙不同程度牙根内外吸收,但无1例脱落.结论:早就诊且合理处理脱落牙、牙髓血管再生是牙再植术成功的关键,根尖诱导成形术可使替牙期牙根再度形成,牙骨质沉积于根端、封闭根尖孔,是替牙期脱位前牙治疗的重要手段,根管治疗可预防或减少脱位牙牙根的吸收.

    作者:赵然;李凤和;陈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基于CT扫描图像的上颌牙列的三维重建及有限元模型建模研究

    目的:研究根据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牙列情况,建立基于螺旋CT扫描图像的上颌牙列的三维重建模型和三维有限元模型,为上颌牙列的正畸矫治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选择男女两名自愿者作为建模素材,通过螺旋CT扫描技术得到头部二维CT图像,应用三维影像技术取出含上颌牙列部分图像,对截取图像重建三维模型,后在ANSYS中建立上颌牙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获得了细致逼真的上颌牙列三维重建影像和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综合运用CT扫描、三维建模等技术可以获得不同个体的上颌牙列三维有限元模型,为临床上颌牙列的正畸矫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邵玶;闫伟军;宋冰;赵媛;张晗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等面积烧伤康复期患者血清中IL-6的表达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中等面积烧伤康复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关注其与患者焦虑、抑郁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0例中等面积烧伤康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正常成人8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抑郁情况,检测患者血清中IL-6(ELISA法)的表达,探讨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6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焦虑、抑郁评分均与IL-6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中等面积烧伤康复期患者表现为明显的负性情绪,且血清中IL-6明显升高,焦虑、抑郁评分与IL-6可能具有内在联系,临床应积极进行干预,并关注血清中IL-6的表达变化,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心理情况.

    作者:丁淑娥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富血小板血浆在皮肤抗衰老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预防和延缓皮肤衰老已成为美容研究的热点.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生长因子在组织修复中的作用研究后,特别是外源性生长因子的应用,着眼于提高机体自身的自我修复能力,从某种意义上,使皮肤抗衰老的治疗也在观念上有了更新.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凝胶应用于面颈部皮肤抗衰老的方法,就是这一观念的体现.本文就PRP凝胶在皮肤抗衰老方面的作用机制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樊明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牙种植机在断根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评估牙种植机在断根拔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0月~ 2011年12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口腔科门诊拔牙中断根的患者56例,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拔除法和牙种植机辅助断根拔除法,比较手术时间及术后3天创口疼痛程度.结果:传统组28例拔除16例,另12例因操作困难改种植机法全部拔除,归为中转组;种植机组28例全部拔除.手术时间种植机组明显短于传统组(P<0.01),疼痛程度种植机组明显轻于传统组(P<0.01).结论:牙种植机应用于断根拔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效果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陈冶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微孔引流在皮瓣法腋臭切除术预防瘢痕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微孔引流在皮瓣法腋臭切除术中预防瘢痕发生的作用.方法:76例腋臭患者采用皮瓣法腋臭切除术,去除大汗腺及毛囊后在皮瓣上用尖刀片沿皮纹戳数个长约3mm的微孔进行引流,缝合切口后用弹力绷带包扎压迫手术区敷料.术后第3天及第7天换药,10天拆线并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术后3~6月进行随访.结果:76例患者术后均无血肿及感染发生,切口甲级愈合.随访全部患者腋部辛辣汗臭均消失、出汗减少,社交正常.除5例腋窝瘢痕宽约1 ~ 3mm外,其余患者瘢痕不明显,皮肤颜色及皮肤质地均正常,腋毛基本消失.结论:微孔引流在保证腋臭手术疗效的同时能显著降低腋部瘢痕的发生.

    作者:孙卫海;张宝成;吴小会;郭莉;李燕;陈潮;谢淼;高慧;闫军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持续负压灌洗引流技术在轴型皮瓣修复慢性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持续负压灌洗引流技术应用于轴型皮瓣修复慢性感染创面中的临床经验.方法:慢性感染创面共25例,实施轴型皮瓣修复,皮瓣下留置负压引流管进行持续负压灌洗引流7~14天,停止灌洗后维持负压吸引3~5天,拔除引流管,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所有皮瓣均存活,感染控制,创面及时修复.结论:持续负压灌洗引流有利于控制感染,促进皮瓣存活及创面修复.

    作者:郭志谦;江碧川;张新合;杨新蕾;雷磊;孟红阳;米增法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软骨片衬垫法治疗耳廓局部卷曲畸形

    目的:探索应用一种新的治疗耳廓局部卷曲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使术后外耳的形态,尤其是外耳轮、耳舟、对耳轮之间的关系更加符合耳的生理形态.方法:术时,将卷曲或互相粘连处的耳软骨分离、上抬,然后利用切除的多余耳软骨片或另取少许耳软骨片衬垫在原耳软骨弯曲、粘连处,使耳软骨的外耳轮与耳舟、对耳轮之间由上至下分别形成半圆形、90°~ 100°及平角的关系,达到整复耳廓局部卷曲畸形的目的.结果:7例患者经5~18个月随访,术区皮肤软组织色泽正常,卷曲部位被有效矫正,外耳轮的弧度及其与耳舟、对耳轮之间的关系达到或极为接近正常耳.结论:利用耳软骨片衬垫法治疗耳廓卷曲畸形,效果令人满意,操作相对简单易行.

    作者:庞星原;任军;袁伟;徐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总结22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信息、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22例患者共30处骨折,粉碎性骨折部位均只有一个,大都合并全身其它部位损伤.14例于4周内手术,21例采用坚强内固定,绝大多数患者术后获得了满意的面型和下颌功能恢复.结论:以重建钛板作坚强内固定是下颌骨粉碎性骨折首选治疗方法,以小型钛板或钛网固定+术后颌间固定2~3周、单纯颌间固定等是该方法的必要补充.术式的选择受到患者骨折严重程度、全身情况、术者的操作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王浩;史俊;张来健;徐伟;陈志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美容切口经腮腺入路复位固定髁颈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穿腮腺入路行髁颈骨折坚固内固定的改良美容切口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9例(30侧)髁颈骨折患者选用改良切口经腮腺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骨折复位良好,张口度和咬合关系恢复正常,面部瘢痕隐蔽,并发症少.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神经损伤(4例侧,13.3%)、单侧后牙开(牙合)(3例侧,10.0%),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改良美容切口经腮腺直接入路行髁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操作直观、复位固定可靠,手术时间短,美观性强.

    作者:赵坚;张望群;李金源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罕见上下睑纤维脂肪瘤一例的护理体会

    纤维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皮肤软组织良性肿瘤,由脂肪组织及纤维组织构成[1].纤维脂肪瘤常在多个部位发生,一般瘤体较小,质地较软,生长缓慢.如无明显症状可以不作任何处理.只有在出现如下情况,建议用手术切除治疗:局部有疼痛不适;瘤体较大影响美观或瘤体影响了器官的活动功能;瘤体生长加快、增大,怀疑有恶变等.我科于2010年11月收治一例罕见上下睑纤维脂肪瘤患者,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朱巧燕;陈丽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3种脱敏剂对牙本质粘结强度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GLUMA、BifluoridT12和MS COAT 3种脱敏剂处理牙本质,对牙本质粘结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人离体前磨牙20颗,去除咬合面釉质,随机分成4组(n=5):A组(GLUMA)、B组(BifluoridT12)、C组(MS COAT)、D组(空白).A、B、C组分别使用相应脱敏剂在牙本质表面处理,D组不处理.全部样本3M ESPE AdperTM自酸蚀树脂粘结剂粘结,复合树脂修复厚约4 ~ 5mm,硬组织切片机制成1.0mm×1.0mm x 8.0mm长方体试样,微拉伸测试仪测试粘结强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微伸拉强度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和C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UMA脱敏剂预处理牙本质的粘结强度强.

    作者:孙喆;刘泓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桩钉辅助玻璃离子粘结固定冠根纵折后牙再植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对桩钉辅助玻璃离子粘结固定冠根纵折的后牙行再植术并行冠修复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评价.方法:选择40例牙体相对完好、牙周情况良好的纵裂的后牙,拔牙后即刻体外完成根管治疗,用玻璃离子粘固剂粘结并复位,冠部横向钻通,插入并粘结根管桩钉辅助固定,再植入牙槽窝,2个月后行全冠或连冠修复,随访2年,观察疗效.结果:除失访4例外,6个月的成功保存率为100.00%(36/36),1年的保存率为88.89%(32/36),2年的保存率为80.56%(29/36),成功率随术后时间延长而下降.结论:正确选择适应证,对桩钉辅助玻璃离子粘结固定冠根纵折的后牙再植治疗,可获得一定的效果满意,为临床保存治疗提供多一种选择.

    作者:黎石坚;陈燕;陆兆威;罗菊芬;李民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镍铬烤瓷与镀金镍铬烤瓷前牙修复体5年随机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镀金镍铬烤瓷修复体与镍铬烤瓷修复体在3个单位用于前牙修复的5年临床效果.方法:对3个单位158例患者的268颗天然牙随机分为2组:134颗镍铬合金烤瓷(对照组)与134颗镀金烤瓷修复体(镀金组)进行上前牙固定修复,分别于粘结时、3个月、6个月、1年、3年及5年对比评价其修复效果,主要临床观察指标为牙龈变色与探诊出血情况.结果:两组修复体临床戴入时均未发生探诊出血情况,对照组有3颗发生了牙龈变色(2.24%),镀金组也有1颗发生了牙龈变色(0.75%),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个月后有1例镍铬烤瓷修复体出现牙龈探诊出血(0.75%),而牙龈变色的表现与基线无明显变化(P>0.05),镀金烤瓷组无变化.1年、3年及5年复诊时镀金烤瓷冠与镍铬合金烤瓷冠相比,较少出现烤瓷冠边缘牙龈变色和牙龈灰线及探诊出血情况(P<0.05).结论:本研究5年临床观察结果提示镀金镍铬烤瓷冠用于前牙修复短期效果较为理想,且较镍铬烤瓷冠良好,但是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其美学效果逐步降低.

    作者:吴玮;张清磊;卢丹;何帅;王文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非剥脱性点阵激光联合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激光术后点状白斑1例

    近年来,Q开关1064nm Nd:YAG激光以大光斑、小能量、重复频率,多次治疗黄褐斑的方式盛行,虽取得一定疗效,但国内外陆续报道此方法导致激光术后出现持久性点状白斑并发症,对和谐医患关系造成不利影响.笔者尝试使用非剥脱性点阵激光联合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修复治疗激光术后点状白斑1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鹏;麦跃;孙林潮;李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头面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头面部血管瘤手术适应证及效果.方法:手术方案分为瘤体切除缝合切口,植皮、皮瓣转移修复、术前血管栓塞加手术切除.结果:162例患者手术切除效果及外形满意.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头面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朝阳;郭智龙;余萍;叶其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5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结合口服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按中医辨证分型给予方药加减治疗,同时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E,局部涂5%二氧化钛霜;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同时局部涂5%二氧化钛霜,观察患者面部皮损的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有效率为62.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辨证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能取长补短,且治愈率高、作用持久,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睚啡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锥形束CT对下颌后牙区下颌管位置的三维测量研究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检查对下颌管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为避免在外科手术中造成对下牙槽血管神经束的损伤提供统计学依据.方法:对50例(男28例,女22例)牙列部分缺损的种植患者(年龄19~ 76岁,(x)±s=39.76±14.07)进行颌骨CBCT检查并测量下颌后牙区下颌管的三维位置.结果:通过测量得到下颌管同以下指定区域的距离得出:下颌骨的高度从前往后逐渐降低,宽度逐渐增厚,磨牙区下颌管在下颌骨的舌侧行走,在前磨牙区逐渐向颊侧移行,下颌管到下颌骨下缘的距离为(8.45±2.29)mm,下颌管到牙槽嵴顶的距离为(14.90±2.95)mm.结论:通过CBCT测量得到下颌管及下颌骨的形态学数据,对种植术前确定下颌管的解剖位置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刘金萍;刘晓斌;贺龙龙;常晓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点阵CO2激光和Nd:YAG激光对自然老化小鼠真皮重塑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点阵CO2激光和Nd:YAG激光(准长脉宽1064nm波长)对老化昆明小鼠真皮重塑的作用,并探讨二者嫩肤作用机制,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两种波长激光照射自然老化昆明小鼠背部脱毛皮肤,通过HE染色进行成纤维细胞计数及真皮厚度测量,饱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观察皮肤Ⅰ型、Ⅲ型胶原纤维的表达及Gomori醛品红染色观察弹力纤维的变化.结果:两组照射组中真皮厚度、成纤维细胞计数和弹力纤维容积分数的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点阵CO2激光组均高于Nd:YAG激光(准长脉宽1064nm波长)组(P均<0.05);两组照射组中Ⅰ型及Ⅲ型胶原蛋白容积分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但照射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点阵CO2激光和Nd:YAG激光(准长脉宽1064nm波长)均可引发小鼠真皮重塑,前者效果优于后者.

    作者:李蕊联;应朝霞;王梅;王永贤;王琼玉;张淑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三维模拟与重建技术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随着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因交通事故、外伤、肿瘤等原因导致的体貌不佳以及美容等原因,选择整形外科来改善体貌缺陷的人越来越多.整形外科手术中的设计及方法受个人习惯、经验等主观因素影响,效果不具有预见性,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同时还是一个医疗纠纷高发的学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维模拟与重建技术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包括用于人体组织结构的建模、软组织的模拟和手术虚拟环境的建立.现就其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李俊;李倩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