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等面积烧伤康复期患者血清中IL-6的表达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分析

丁淑娥

关键词:康复期, 中等面积烧伤, 焦虑, 抑郁, 白细胞介素-6
摘要:目的:观察中等面积烧伤康复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关注其与患者焦虑、抑郁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0例中等面积烧伤康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正常成人8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抑郁情况,检测患者血清中IL-6(ELISA法)的表达,探讨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6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焦虑、抑郁评分均与IL-6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中等面积烧伤康复期患者表现为明显的负性情绪,且血清中IL-6明显升高,焦虑、抑郁评分与IL-6可能具有内在联系,临床应积极进行干预,并关注血清中IL-6的表达变化,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心理情况.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口腔黏膜炎卷管游离移植修复尿道下裂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口腔黏膜炎卷管游离移植修复尿道下裂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2007年1月~ 2012年1月应用口腔黏膜炎卷管游离移植修复尿道下裂患者68例患者.年龄5 ~27岁,平均年龄12岁.表现为不同类型的尿道下裂畸形,均采用矫直阴茎后,应用口腔黏膜炎卷管游离移植预制缺损段尿道,二期进行吻接,同时应用以阴囊动脉为蒂的阴囊筋膜皮瓣覆盖创面进行修复,围手术期给予心理方面和口腔、会阴手术区的对症护理.结果:术后68例均愈合良好,术后并发尿瘘4例,黏膜炎成活66例(97%).结论:应用口腔黏膜炎卷管游离移植分期修复尿道下裂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术后阴茎外观好,术后严密观察的护理措施是保障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世妍;赵军霞;刘宝芹;齐凤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等面积烧伤康复期患者血清中IL-6的表达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中等面积烧伤康复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关注其与患者焦虑、抑郁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0例中等面积烧伤康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正常成人8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抑郁情况,检测患者血清中IL-6(ELISA法)的表达,探讨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6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焦虑、抑郁评分均与IL-6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中等面积烧伤康复期患者表现为明显的负性情绪,且血清中IL-6明显升高,焦虑、抑郁评分与IL-6可能具有内在联系,临床应积极进行干预,并关注血清中IL-6的表达变化,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心理情况.

    作者:丁淑娥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双环加垂直切口的乳房上提缩小术

    目的:探讨结合不同术式的新乳房上提缩小术.方法:2012年1月以来,应用双环加垂直切口的乳房上提缩小方法行8例手术.结果:乳房肥大下垂得到明显矫正,乳头按需要上提3 ~ 7cm,切除乳腺组织100~ 350g,乳房外形挺拔,医患双方均比较满意.结论:双环加垂直切口的乳房上提缩小术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陆新;周蓉蓉;赵启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在矫治上下眼睑松弛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在矫治上下眼睑松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上下眼睑松弛合并眼周皱纹需要行上下眼袋整形术并要求同时改善眼周皱纹者31例.应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刀代替手术刀切除眼睑松弛的皮肤及软组织,应用CO2激光的点阵模式去除眼周皱纹.结果:应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行上下眼睑切割去皱能替代传统的手术方式,同时眼睑皱纹得到明显改善,手术恢复时间也明显缩短.结论: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在矫治上下眼睑松弛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手术方式.

    作者:陈平;杜学亮;黎咏璇;邓林;刘必来;董雅伦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非剥脱性点阵激光联合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激光术后点状白斑1例

    近年来,Q开关1064nm Nd:YAG激光以大光斑、小能量、重复频率,多次治疗黄褐斑的方式盛行,虽取得一定疗效,但国内外陆续报道此方法导致激光术后出现持久性点状白斑并发症,对和谐医患关系造成不利影响.笔者尝试使用非剥脱性点阵激光联合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修复治疗激光术后点状白斑1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鹏;麦跃;孙林潮;李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镍铬烤瓷与镀金镍铬烤瓷前牙修复体5年随机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镀金镍铬烤瓷修复体与镍铬烤瓷修复体在3个单位用于前牙修复的5年临床效果.方法:对3个单位158例患者的268颗天然牙随机分为2组:134颗镍铬合金烤瓷(对照组)与134颗镀金烤瓷修复体(镀金组)进行上前牙固定修复,分别于粘结时、3个月、6个月、1年、3年及5年对比评价其修复效果,主要临床观察指标为牙龈变色与探诊出血情况.结果:两组修复体临床戴入时均未发生探诊出血情况,对照组有3颗发生了牙龈变色(2.24%),镀金组也有1颗发生了牙龈变色(0.75%),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个月后有1例镍铬烤瓷修复体出现牙龈探诊出血(0.75%),而牙龈变色的表现与基线无明显变化(P>0.05),镀金烤瓷组无变化.1年、3年及5年复诊时镀金烤瓷冠与镍铬合金烤瓷冠相比,较少出现烤瓷冠边缘牙龈变色和牙龈灰线及探诊出血情况(P<0.05).结论:本研究5年临床观察结果提示镀金镍铬烤瓷冠用于前牙修复短期效果较为理想,且较镍铬烤瓷冠良好,但是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其美学效果逐步降低.

    作者:吴玮;张清磊;卢丹;何帅;王文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扩张额部及颊部皮瓣修复眼颧部蓝痣一例报告

    蓝痣是一种罕见的的黑素细胞增生引起的皮肤损害[1],临床较少见,我科于2011年7月收治一名眼颧部蓝痣患者,应用扩张额部及颊部皮瓣修复切除蓝痣后遗留创面,取得良好效果,术后病理证实为蓝痣,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翀;王佳琦;王太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提高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成活率的研究进展

    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与其他各种人工合成材料、异种脂肪或异体脂肪相比,由于它具有来源丰富、取材容易、操作简单、充盈外形好、组织相容性好、无排异反应、无过敏反应等优点,倍受整形外科医生的重视.早在1889年,Vander Meulent[1]就首次运用了人类自体脂肪组织进行移植,1893年,Neuber[2]首次将自体游离的小脂肪块用于填充软组织缺损,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由于游离脂肪组织移植后吸收、坏死的情况严重,其疗效并不十分满意.1986年,Illouz[3]提出了脂肪颗粒移植的理论,自体脂肪颗粒游离移植,其取材更加容易,且有对于供受体部位创伤小,不留瘢痕等优点,近年来在整形外科修复各种软组织凹陷或缺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4],并已成为临床上软组织扩增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雅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球海绵体肌瓣法矫治阴道松弛症探讨

    目的:为寻找一种实用有效的治疗产后阴道松弛症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体阴道分离出撕裂的球海绵体,形成肌瓣.将肌瓣折叠缝合,纵形缝合阴道黏膜,使形成隆突,保留阴道黏膜,加固阴道后壁紧缩阴道腔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本组30例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性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提高,效果较满意.结论:用自体阴道球海绵体肌瓣重叠法治疗阴道松弛症,能明显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效果确切,方法简单,是一种治疗产后阴道松弛症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本寿;孟晓燕;闫磊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上颌多生牙伴阻生综合正畸治疗一例报道

    多生牙属于比较常见的牙齿发育障碍.虽然多生牙可能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可能伴或不伴病理改变,其隙、拥挤、扭转,牙根弯曲,以及邻牙的牙根吸收.其他并发症还包括由多生牙来源的始基囊肿或含牙囊肿导致骨质破坏或口鼻瘘等.多生牙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发育过程中牙板的过度活跃得到广泛认同[1-3].

    作者:杨磊;赵和平;高巍然;周丽霞;高艳林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平阳霉素诱导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PARP-1和Cyt-C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诱导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PARP-1、Cyt-C的表达及可能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人血管瘤内皮细胞,设立两组:A组为平阳霉素组,其中加入平阳霉素(200μg/ml),诱导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B组为空白对照组.对两组血管瘤内皮细胞通过倒置显微镜、电镜观察其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平阳霉素诱导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凋亡率.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从中选定PARP-1及Cyt-C表达基因,对其进行RT-PCR验证.结果:平阳霉素(200μg/ml)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加药24h后,在倒置显微镜和电镜下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可达13.11%.空白对照组血管瘤内皮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无明显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为3.56%.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两组差异基因4752个,其中2543个上调,2209个下调.应用DAVID软件对鉴定出来的差异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中选出与线粒体凋亡途径直接相关的蛋白表达基因:PARP-1、Cyt-C.对其进行RT-PCR检测得到的CT值显示:平阳霉素药物组相对于空白组PARP-1及Cyt-C蛋白基因呈高表达状态.结论:平阳霉素在体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诱导血管瘤内皮细胞发生凋亡,其中PARP-1及Cyt-C参与了线粒体途径调控的凋亡.

    作者:葛平;蒋菲;屠军波;虎小毅;马瑞朝;贺琳英;杨壮群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颊旁间隙与微笑美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正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畸治疗不仅要求矫正牙齿,而且应尽力改善患者的面容,使其更具美感.微笑是面部美观尤为重要的部分,美丽的微笑已成为正畸矫治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正畸临床诊断及矫治效果的评价中应增加动态微笑的评估指标,为正畸矫治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长期实验研究和临床调查结果显示颊旁间隙、微笑线、上唇曲度、微笑弧、前牙合平面、牙龈及牙性因素等是影响微笑美的重要因素[1],近年来,颊旁间隙对微笑美的影响已被很多研究者所关注,本文就其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张雪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大理地区女性黄褐斑患者的艾森克人格初步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黄褐斑患者的人格特征,为临床上防治黄褐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s pers onality questionaire,EPQ)(成人版)对96例女性黄褐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测试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与正常常模比较,黄褐斑患者P量表(精神质)、N量表(神经质)的分值均高于常模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褐斑患者普遍具有精神质和神经质的人格特征,应合理加以干预.

    作者:王燕;孙素姣;马琼;段静娴;陈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婴幼儿血管瘤常用治疗方案概述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s,IHs)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好发于头面颈部,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清楚,Mulliken等认为其自然病程可分为:增生期,稳定期及消退期,一般在出生后前几周开始生长,经过3~6个月增生期后进入稳定期,之后再缓慢消退,稳定期和消退期一共约为3~7年.3/4的婴幼儿血管瘤呈分叶状,孤立存在,与血管畸形无关,一部分呈节段性散在分布的血管瘤可能与发育异常有关(比如PHACES,PELVIS/SACRAL综合征等).婴幼儿血管瘤的生长具有自限性,若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威胁到生命或者影响生理功能,局部出现并发症,或者远期进展对外观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时,必需治疗,其发生的概率约为10%~15%.婴幼儿血管瘤治疗尚无佳方案,在秉承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局部功能,减少瘢痕形成,保持外观轮廓结构完整,同时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宗旨之下,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现将近期婴幼儿血管瘤常用治疗方案总结如下.

    作者:张思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皮肤冷喷剂在面部注射美容中的应用

    注射美容由于微创、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求美者的青睐,但是注射美容也存在有一定的并发症,其中常见的是疼痛和瘀青.2011年10月~2012年5月,笔者在面部注射美容术前应用气雾型皮肤冷喷剂局部喷雾,并与同期应用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病例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发现皮肤冷喷剂对减轻注射疼痛及术后瘀青有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申五一;王兰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A型肉毒毒素在治疗腋臭中的应用

    腋臭又名狐臭,是整形美容科及皮肤科一种常见的疾病.在我国,其发病率为6.41%[1],因其特殊难闻的气味,前来就诊的患者甚多.腋臭多于青春发育期发病,青壮年期明显,常与遗传、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活动、出汗后更加明显,洗澡、换衣后亦不能完全去除臭味,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影响升学、就业、交友乃至婚姻.我科从2008年1月~2011年12月,利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腋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林;陈平;杜学亮;刘必来;黎咏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锥形束CT对下颌后牙区下颌管位置的三维测量研究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检查对下颌管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为避免在外科手术中造成对下牙槽血管神经束的损伤提供统计学依据.方法:对50例(男28例,女22例)牙列部分缺损的种植患者(年龄19~ 76岁,(x)±s=39.76±14.07)进行颌骨CBCT检查并测量下颌后牙区下颌管的三维位置.结果:通过测量得到下颌管同以下指定区域的距离得出:下颌骨的高度从前往后逐渐降低,宽度逐渐增厚,磨牙区下颌管在下颌骨的舌侧行走,在前磨牙区逐渐向颊侧移行,下颌管到下颌骨下缘的距离为(8.45±2.29)mm,下颌管到牙槽嵴顶的距离为(14.90±2.95)mm.结论:通过CBCT测量得到下颌管及下颌骨的形态学数据,对种植术前确定下颌管的解剖位置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刘金萍;刘晓斌;贺龙龙;常晓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局部皮瓣在修复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修复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大小、形状、面积及周围皮肤情况,设计合适的皮瓣进行创面修复,修复大面积为3.0cm x 5.0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随访1~12个月,局部修复皮瓣与周围皮肤组织匹配,视觉效果好,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应用合适的局部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肯定.

    作者:张海华;刘民;李辉;陈织;王慧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微孔引流在皮瓣法腋臭切除术预防瘢痕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微孔引流在皮瓣法腋臭切除术中预防瘢痕发生的作用.方法:76例腋臭患者采用皮瓣法腋臭切除术,去除大汗腺及毛囊后在皮瓣上用尖刀片沿皮纹戳数个长约3mm的微孔进行引流,缝合切口后用弹力绷带包扎压迫手术区敷料.术后第3天及第7天换药,10天拆线并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术后3~6月进行随访.结果:76例患者术后均无血肿及感染发生,切口甲级愈合.随访全部患者腋部辛辣汗臭均消失、出汗减少,社交正常.除5例腋窝瘢痕宽约1 ~ 3mm外,其余患者瘢痕不明显,皮肤颜色及皮肤质地均正常,腋毛基本消失.结论:微孔引流在保证腋臭手术疗效的同时能显著降低腋部瘢痕的发生.

    作者:孙卫海;张宝成;吴小会;郭莉;李燕;陈潮;谢淼;高慧;闫军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富血小板血浆在皮肤抗衰老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预防和延缓皮肤衰老已成为美容研究的热点.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生长因子在组织修复中的作用研究后,特别是外源性生长因子的应用,着眼于提高机体自身的自我修复能力,从某种意义上,使皮肤抗衰老的治疗也在观念上有了更新.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凝胶应用于面颈部皮肤抗衰老的方法,就是这一观念的体现.本文就PRP凝胶在皮肤抗衰老方面的作用机制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樊明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