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第3脑室脊索样胶质瘤MRI表现1例

吴雪斌;王毅;张乐天;肖华亮;张伟国

关键词:脊索样胶质瘤, 第3脑室, 磁共振成像
摘要:患者男,32岁.头痛头昏伴性功能、记忆力减退4年,失神发作半年,抽搐11天就诊.查体:视野缩小,余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TGAb、T3和T4升高.MRI显示第3脑室前下部有一大小约3.0 cm×2.5 cm×2.0 cm的肿块,呈稍长T1、明显长T2信号,周围组织受压,第3脑室及双侧侧脑室轻度扩张,增强扫描显示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境界清楚(图1、2).患者行导航下右翼点入路开颅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视交叉上方,呈灰白色,类圆形,质韧.肿瘤组织与视神经及下丘脑粘连紧密,视神经受压变薄.病理组织和免疫组化证实为脊索样胶质瘤(图3、4).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腺外周带癌的ADC值与其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所得ADC值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1.5T MR扫描仪对40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行DWI扫描,b值采用0和800 s/mm2.以六分区法为基础,根据穿刺活检结果,将每一扫描层面内两侧外周带归为非癌区或癌区.获得外周带各分区的分区内小ADC值.将每个病例的ADC值与穿刺活检所得的Gleason评分及临床分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癌区平均ADC值为(1.01±0.27)×10-3 mm2 /s,ADC值与Gleason评分及临床分期之间均具有负相关性,中分化癌灶的ADC值明显高于低分化癌灶,限局性癌灶的ADC值明显高于进展期癌灶.以分区内小ADC值1.03×10-3 mm2 /s为临界点,区分中分化与低分化癌灶的诊断敏感性71.43%,特异性63.79%,准确性65.57%.以分区内小ADC值1.09×10-3 mm2 /s为临界点,区分限局性与进展性癌灶的诊断敏感性75.02%,特异性78.63%,准确性77.21%.结论 前列腺外周带癌的ADC值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有预测癌灶恶性程度的潜力.

    作者:郭雪梅;王霄英;吴冰;蒋学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及后处理技术诊断支气管肺隔离症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对支气管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支气管肺隔离症患者的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图像及后处理技术资料.结果 支气管肺隔离症分为叶内型和叶外型,叶内型21例,20例由胸主动脉分支供血,1例供血动脉为腹腔干的分支,引流静脉均进入肺静脉系统;叶外型1例,由降主动脉供血,静脉引流入半奇静脉.结论 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的重建后处理图像可以清楚显示病变异常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全貌,是本病的重要诊断方法.

    作者:陈波;邢宁;肖越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蝙蝠脑血流的磁共振脑灌注成像测量

    目的 建立一种能定量测量蝙蝠脑血流(CBF)的连续动脉血标记磁共振灌注成像方法.方法 采用 spiral快采样方式以降低磁场不均匀性对成像结果的影响,并同时提高CBF测量的时间分辨率.以所建立的方法测量棕果蝠和几内亚长翼蝠的脑血流.结果 在异氟醚麻醉下,棕果蝠丘脑和皮层的脑血流分别为(1.51±0.21)ml/(min·g)和(0.75±0.29)ml/(min·g);而几内亚长翼蝠丘脑和皮层的脑血流分别为(2.30±0.36)ml/(min·g)和(1.17±0.17)ml/(min·g).结论 蝙蝠丘脑和皮层中局部脑血流的不同可能反应了麻醉状态下这两个脑区中代谢水平的高低.

    作者:蒙宇光;胡开良;雷皓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脑瘤块样脱髓鞘病变1例

    患者女,40岁.左上下肢麻木、无力2周,同时伴枕后痛.发病前1周曾有发热史,口服解热镇痛药物缓解.查体:左侧上下肢体肌力Ⅲ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MRI表现:右侧额叶团块状异常信号影,T2WI呈高信号,T1WI为稍低信号,FLAIR为高信号(图1~3),病灶信号较均匀,边界清,灶周未见明显水肿影,无明显占位效应.Gd-DTPA增强扫描,病灶呈非闭合性环状强化(图4).临床拟诊为瘤块样脱髓鞘病变,给予激素冲击治疗,20 d后患者自觉症状减轻.复查MRI,右额叶病灶较前缩小,病灶T1WI信号较前明显减低,其间见斑点状高信号影(图5).

    作者:赵鑫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CT误诊医源性腹腔异物肉芽肿1例

    患者女,29 岁.1年前曾行剖宫产术,术中大出血.10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腹胀不适伴肿块入院.体检:中、下腹正中长8 cm手术瘢痕,中下腹扪及一约7 cm×15 cm大小质中、移动度差的包块,轻压痛,无肌紧及反跳痛.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诊断为腹部实性肿块,考虑为肿瘤性病变.CT平扫中、下腹腔前部卵圆形肿块,大小7 cm×9 cm×14 cm,边缘清楚,为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CT值为36~61 HU,包膜呈稍高密度,内有漩涡状、条絮状稍高密度影(图1).增强扫描包膜较明显环状强化,部分包膜下可见脑回状强化影,CT值净增34 HU(图2).局部肠管粘连受压移位变形.CT诊断:考虑腹膜或小肠肿瘤.手术所见:中、下腹腔前部巨大实性包块,包膜完整,触之有弹性,肿块与大网膜、腹膜、回肠粘连,局部腹膜增厚、肠腔狭窄.剖开见包膜为网膜组织和纤维组织,内容物为肉芽组织、炎性渗出物和大小约16 cm×22 cm的发黑易碎纱布.病理诊断:腹腔医源性异物肉芽肿.

    作者:李康;马千红;吕富荣;杨庆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全方位M-型超声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Tei指数及其相关参数

    目的 评估采用全方位M-型(FAM)超声技术检测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Tei指数、等容收缩指数(ICT/ET)、等容舒张指数(IRT/ET)等参数改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0例,依据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分为2组:左心室心肌肥厚组(A组,LVMI:男性≥120 g/m2,女性≥115 g/m2)21例;左心室心肌无肥厚组(B组,LVMI:男性<120 g/m2,女性<115 g/m2)59例.6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C组).先通过常规超声检查对受检者进行各基础参数指标的测量,然后采用FAM技术测量左心室Tei指数及ICT/ET、IRT/ET等各相关参数,分析评价各指标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结果 B、C两组ICT/E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的Tei指数及ICT/ET、IRT/ET显著大于C组(P<0.01);Tei指数及其相关参数与部分传统超声评价指标相关性良好.结论 应用Tei指数结合ICT/ET、IRT/ET等相关参数可更全面地综合评价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心室整体功能表现,FAM技术为Tei指数及其相关参数的测量与评价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

    作者:李楠;靳忠民;任卫东;唐力;陈昕;马春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经颅磁刺激后的疗效

    目的 评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经颅磁刺激(TMS)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20只雄性大鼠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TMS组和假刺激组行DWI扫描,使用Philips Viewforum工作站软件重建表观弥散系数图,测量病变侧与正常侧的ADC比值,即相对ADC值(rADC).结果 TMS组梗死中心的rADC值明显高于假刺激组(P<0.01),TMS梗死边缘区的rADC值也高于假刺激组边缘区的rADC值(P<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能减轻大鼠脑梗死灶的水肿.ADC值是反映脑水肿的敏感指标.

    作者:张彩元;沈钧康;赵合庆;余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DWI结合3D-TOF-MRA诊断脑内毛细血管瘤1例

    患者男,70岁,头昏伴左下肢麻木2月余,神志清楚,颈软,两侧跟腱反射(++),左下肢痛觉减退.影像学检查:①CT:左侧小脑半球片状低密度影,边界尚清,未见钙化或出血.②MRI:左侧小脑半球内结节状病灶,T1WI呈稍低和较低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匀较高信号,长径约2.5 cm,边界较清,轮廓欠规则,周围可见流空血管以及大片水肿(图1),局部脑沟稍宽,第4脑室稍变窄.静脉注射Gd-DTPA 12 ml后病灶明显强化(图2).瘤体ADC值图呈白色;DWI呈低信号,周围水肿ADC值图呈白色、DWI呈等信号(图3).3D-TOF-MRA示病灶相应区域有杂乱纤细的小血管未与脑内大动脉连通,颅底无异常血管网(图4).

    作者:张禹;王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MRI、18F-FDG PET/CT表现及影像学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SPTP的影像学资料.8例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接受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接受PET/CT检查.结果 8例CT平扫均呈体积较大的囊实性肿块,其中实性成分为主型2例,囊性成分为主型3例,囊实性相间型3例.6例包膜完整,7例外生性生长,2例见出血,1例见钙化.2例MRI平扫实性成分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长T1、长T2信号,包膜在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MRI发现一处CT未能显示的出血灶.实性成分及包膜在CT、MR增强扫描中均呈延迟强化,但实性成分的强化程度始终低于胰实质,而包膜的强化程度在门静脉期和延迟期高于胰腺实质.1例PET/CT实性成分呈半环形、不均匀FDG代谢增高灶.结论 SPTP的影像学特征为包膜完整、体积较大、可伴出血和钙化的囊实性肿块,其实性成分及包膜增强后延迟强化,且实性成分FDG代谢增高等.综合影像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作者:吴江;王中秋;朱虹;朱建国;袁彩云;吴正参;刘珍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扩散张量成像观察先天性耳聋患者脑白质结构

    目的 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先天性耳聋(CD)患者的脑白质结构,探讨脑白质变化机制.方法 对6名先天性耳聋患者和6名正常人进行脑部DTI扫描,应用基于体素的分析(VBA)对CD组和正常对照(HC)组的全脑分数各向异性(FA)值进行比较,计算样本感兴趣区(ROI)Brodmann(BA)41、BA22和BA44区的平均FA值.结果 CD组FA值显著减少的区域位于右脑的颞上回(STG), ROI平均FA值除在右脑BA22区有下降的趋势外,未发现显著异常;CD组和HC组中左脑ROI的平均FA值显著偏大.结论 先天性耳聋患者右脑STG白质损伤,这种结构异常是由其先天缺乏声音刺激所造成的.

    作者:王胜;李永辉;周媛;于春水;许存禄;秦文;刘勇;蒋田仔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分子成像的机制及研究现状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以及疾病分子机制的逐步阐明,医学影像学已深入到细胞及分子水平.超声分子成像技术是医学分子影像学领域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分子影像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对其成像机制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余进洪;王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64排螺旋CT 血管成像评价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功能不全

    目的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的狭窄部位及程度进行影像学评价.方法 对30例临床出现内瘘功能不全症状的MHD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观察内瘘血管的狭窄部位、程度、血栓形成及侧支循环情况,并对两种主要的后处理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30例患者均经CTA确定了狭窄的责任血管.流入动脉狭窄3例,其中轻度1例,中度2例;流出静脉狭窄13例,轻度、中度及重度分别为6例、4例及3例;吻合口狭窄30例33处,轻度、中度及重度分别为3处、19处及11处.出现侧支循环5例.MIP显示5例存在血栓,VR通过调整不同阈值后显示血栓4例. 结论 对于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功能不全,64层螺旋CTA可基本无创地显示瘘血管的全貌、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

    作者:赵丽琴;贺文;张东亮;郭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彩超诊断累及肝脏的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累及肝脏的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5例临床确诊的 HHT累及肝脏患者的超声表现. 结果 5例患者均表现为肝固有动脉及肝内动脉分支明显增宽伴走行纡曲、扩张,血流速度增快;1例发现肝内动-静脉瘘,1例合并有肝硬化. 结论 彩超为诊断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提供一种新的检查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袁新春;周爱云;陈莉;邓林云;刘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MRI观察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目的 分析成人无骨折、脱位颈椎外伤合并颈脊髓损伤的MR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该病患者38例,入院时均行颈椎X线、CT及MR检查,其中男32例,女6例,年龄24~62岁,平均(42.0±0.4)岁.结果 本组病例X线、CT及MR检查均未见颈椎骨折及脱位.脊髓MRI信号改变包括脊髓信号无改变4例,髓内水肿30例,髓内出血9例,脊髓软化或囊性变4例以及增强后有强化13例.其他MRI表现包括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或颈椎间盘退变或损伤后突出等,为脊髓受压迫的原因.结论 MRI可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诊断与正确治疗提供依据.MRI无信号改变或仅有水肿表现者预后较好,髓内出血或者异常强化者预后较差.

    作者:邬海博;袁慧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造影与DSA定位诊断胰岛素瘤

    目的 比较超声造影(CEUS)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在胰岛素瘤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有明确术后病理诊断的胰岛素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EUS检查,29例行DSA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准确率.结果 CEUS检查对胰岛素瘤检查准确率为90.48%,DSA检查的准确率为86.21%,两种检查方法对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EUS可作为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安力春;吕发勤;李文秀;王茂强;徐建宏;唐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数字乳腺摄影中不同剂量模式对病灶的显示能力

    目的 评估数字乳腺摄影中全自动曝光控制的三种曝光模式对病灶显示的差别.方法 对专用的TRM乳腺体模分别采用标准模式、剂量优先模式和对比度优先模式进行摄影.请5位观测者在同一观测条件下,随机抽取所获得的不同模式的照片进行视读,获得数据进行ROC解析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视读直径为0.20~0.25 mm钙化灶和0.45~0.60 mm肿块灶,剂量优先模式与标准模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视读直径为0.45 mm的肿块灶,对比度优先模式与标准模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标准模式可作为常规检查;剂量优先和对比度优先模式则应用于乳腺疾病的精确检查.

    作者:曹琰;梅红;李萌;李圣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 观察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超声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3~70岁[平均(55.2±12.2)岁].4例肿块位于右侧乳房,1例位于左侧乳房,大小0.65~3.90 cm[平均(2.04±1.17)cm].5例肿块超声为不均匀低回声,4例形态不规则,1例为圆形;4例边界清晰,1例边界模糊;其中2例有钙化,超声表现为点状强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肿块3例血流丰富,1例未见明确血流.病理:大体形态学均表现为实性肿物、颜色灰白,边界尚清.结论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为不均质低回声实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血流丰富.

    作者:李文波;朱庆莉;姜玉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18F-FDG PET/CT在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18F-FDG PET/CT显像,对原发恶性黑色素瘤5例、原发灶未明的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16例及恶性黑色素瘤原发灶(不全)切除40例,分别研究PET/CT诊断恶性黑色素瘤原发灶及转移瘤的应用价值.结果 5例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病灶均异常摄取FDG, SUV 3.52~14.76,其中2例示区域淋巴结转移并经病理确诊.3例原发灶未明的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经18F-FDG PET/CT检出原发灶,原发灶检出率18.75%,其中2例示远处多发转移;另2例患者临床体检发现原发灶,18F-FDG PET/CT未见原发征象.40例恶性黑色素瘤原发灶(不全)切除患者中,18F-FDG PET/CT诊断原发灶残留8例,经病理确诊5例,准确率62.50%;18F-FDG PET/CT示区域淋巴结转移7例,病理确诊5例,阳性预测价值 71.43%;18F-FDG PET/CT 示远处多发转移14例,远处转移率35.00%(14/40);40例患者中,2例因PET/CT显像降低临床分期,11例提高分期,18例患者治疗方案改变.结论 18F-FDG PET/CT在恶性黑色素瘤准确分期方面有较大临床价值,但在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寻找原发灶的价值有限.

    作者:胡莹莹;林晓平;梁培炎;张旭;张伟光;樊卫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左乳腺巨大纤维腺瘤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26岁.发现左侧乳腺肿物1年余,快速增大3个月入院.查体:左侧乳腺内可见大小约11 cm×8 cm的肿物,质地不均匀,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与表皮无粘连,界限清,活动度差,无桔皮样变及酒窝征.左侧腋窝可触及大小约1 cm×1 cm的淋巴结.超声所见:左侧乳腺内探及大小约11.0 cm×4.4 cm的中等回声,略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清,其内可见大小约3.7 cm×0.5 cm的液性暗区(图1).CDFI:左侧乳腺内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作者:剧红娟;李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磁化传递成像定量研究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肝移植前后的脑改变

    目的 利用磁化传递成像(MTI)技术定量分析肝硬化肝性脑病(HE)患者肝移植手术前后脑内水含量的变化.方法 对37例肝硬化HE患者和22名健康志愿者行MR扫描,并于肝移植术后1个月、3个月或1年对30例患者随访,测量额、顶、枕叶白质、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丘脑各兴趣区的磁化传递率(MTR),在T1WI图像上测量壳核和苍白球的信号强度计算GPI.结果 ①术前肝硬化HE患者组各部位的MTR值均较对照组低(P均<0.001),GPI指数显著升高(t=-6.40,P=0.000).②术后1个月肝硬化HE患者组顶叶、额叶、尾状核、苍白球和枕叶的MTR值高于术前(P均<0.05);术后3个月各部位的MTR值均高于术后1个月(P均<0.05).③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3个月GPI值逐渐降低,但仍与对照组有差异.④各时间点MTR值、GPI指数与神经心理学测试无相关性.结论 肝硬化HE患者脑水肿是可逆性的.MTI可以作为肝移植后脑代谢恢复状况的随访监测方法.

    作者:姜滨;沈文;张龙江;尹建忠;朱志军;祁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