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新春;周爱云;陈莉;邓林云;刘娟
目的 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先天性耳聋(CD)患者的脑白质结构,探讨脑白质变化机制.方法 对6名先天性耳聋患者和6名正常人进行脑部DTI扫描,应用基于体素的分析(VBA)对CD组和正常对照(HC)组的全脑分数各向异性(FA)值进行比较,计算样本感兴趣区(ROI)Brodmann(BA)41、BA22和BA44区的平均FA值.结果 CD组FA值显著减少的区域位于右脑的颞上回(STG), ROI平均FA值除在右脑BA22区有下降的趋势外,未发现显著异常;CD组和HC组中左脑ROI的平均FA值显著偏大.结论 先天性耳聋患者右脑STG白质损伤,这种结构异常是由其先天缺乏声音刺激所造成的.
作者:王胜;李永辉;周媛;于春水;许存禄;秦文;刘勇;蒋田仔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在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左心室功能.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三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20例作为冠心病组,无冠状动脉狭窄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RT-3D对冠心病组于术前3天及术后1个月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EF),利用Qlab工作站自动生成的Excel表,手动计算峰值射血率(PER)、峰值充盈率(PFR)及基底段各壁局部峰值射血率、峰值充盈率,对照组测得EF、PER、PFR并与冠心病组术前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术前左心室EF、PER、PFR减小,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与术前比较,冠心病组左心室EF、PER、PFR显著增加(P<0.01),左心室基底段前壁、下壁、下侧壁、前侧壁PER、PFR增加(P<0.01),间隔壁无显著增加(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可发生重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能逆转其重构,RT-3D可准确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左心室功能的逆转.
作者:边晓琳;张连仲;程兆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患者男,27岁.骨痛及多关节痛3年,2年前右股骨颈骨折并行内固定针治疗,5个月前双侧股骨骨折及多发肋骨骨折,1个月前右下腹痛、发现尿路结石.实验室检查:血钙3.44 mmol/L、血磷0.6 mmol/L、甲状旁腺激素为158 pmol/L。颈胸部CT:右侧气管食管旁沟内可见软组织密度结节影(直径1.0 cm、纵行3.0 cm).全身X线检查:全身骨质疏松并发多发骨折.拟诊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入院.之后行99mTc-MIBI双时相(早期相5 min和延迟相约40 min)甲状旁腺显像,诊断右下甲状旁腺高功能病变(图1).10天后行第1次手术,病理结果示右下甲状旁腺脂肪腺瘤(图2).患者术后10天内血钙仍2.78~3.05 mmol/L,再次行99mTc-MIBI显像.
作者:孟召伟;谭建;张富海;贾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患者男,37岁.发现双侧颈部包块4年半.查体:双侧颈动脉三角区可见一隆起的肿物,呈球形,表面光滑无结节,直径约2 cm,质地中等硬度,表面皮肤颜色正常,与皮肤无粘连,上下活动度差,前后活动度尚可,触压包块未引起咳嗽,无压痛,可触及搏动,未闻及血管杂音.MRI示双侧颈总动脉分叉上颈内外动脉间右侧、左侧分别可见直径约3.06 cm、1.32 cm结节影(图1).
作者:逄利博;范国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超声微泡介导β-半乳糖苷酶基因转导大鼠肾脏,探讨超声微泡介导肾脏基因转导的效率和可行性.方法 Wistar大鼠40只,分为超声微泡质粒组、微泡质粒组、超声质粒组、裸质粒组、超声微泡组和超声PBS组.超声微泡质粒组经肾动脉注射微泡和质粒混合物,并以0.3 W/cm2超声辐照肾脏,转导后3 min、12 h、3 d、7 d取肾和肝、脾等肾外器官;超声质粒组、超声微泡组和超声PBS组给予肾动脉注射质粒、微泡和PBS后超声辐照肾脏,微泡质粒组和裸质粒组仅给予肾动脉注射微泡和质粒混合物,不予超声暴露,转导后12 h取材.冰冻切片行X-gal染色观察肾脏和肾外器官β-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Megalin免疫组化复染观察转导基因的肾组织定位;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生化检测血AST、ALT、BUN和Cr水平.结果 超声微泡介导质粒转导12 h后大鼠肾组织可见较大量β-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集中在肾小管,靠近皮质较多,肾小球和肾间质无表达,至7 d时肾小管仍有表达,Megalin免疫组化复染显示β-半乳糖苷酶基因主要在近端小管表达.超声质粒组大鼠肾脏有极微量基因表达,其他四组均无基因表达.各实验组大鼠肝、脾等肾外器官均无基因表达,肾脏PAS染色和血清学检查均无明显病理学变化.结论 超声微泡可有效促进大鼠肾脏基因转导,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基因转导方法.
作者:马强;吴镝;孙雪峰;陈俊香;张东山;丁瑞;谢院生;陈香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PCa)磁共振波谱成像特征与细胞密度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相关性,探讨1H-MRSI评估PCa细胞增殖状态的价值.方法 资料齐全的PCa患者38例,采用1.5T高场强超导MR成像仪,腹部相控阵线圈,3D-1H-MRSI 采用CSI-3D-Prostate序列扫描.根据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观察PCa细胞密度及PCNA表达情况.结果 PCa和正常外周带的(Cho+Cr)/Cit比值分别为3.98±0.12 和0.38±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Cho+Cr)/Cit比值与细胞密度、PCNA及Gleason分级存在正相关(r=0.495、0.582、0.431,P<0.05).结论 前列腺癌(Cho+Cr)/Cit比值高低与细胞增殖状态有关,1H-MRSI能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状况进行评估.
作者:王锡臻;王滨;牛庆亮;刘金刚;高志芹;刘作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时肝、脾动脉阻抗指数的特点,探讨其产生机制及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分别检测8例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16例肝硬化不伴门静脉血栓及16名正常人的门静脉、肝动脉和脾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三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组与肝硬化不伴门静脉血栓组比较,门静脉时间平均大流速(PVTAMV)明显减低(P<0.05),脾动脉阻力指数(SARI)、脾动脉搏动指数(SAPI)、门脉高压指数(PHI)明显增加(P<0.05),而两组的肝动脉阻力指数(HARI)、肝动脉搏动指数(HA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的PVTAMV、SARI、SAPI、PHI、HARI、HAPI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TAMV、SARI、SAPI和PHI可作为反映门静脉高压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肖文丽;郝晓云;卫琼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利用皮层厚度分析技术探讨弱视患儿脑灰质发育的异常.方法 对11例弱视患儿和10名视力正常儿童行3D T1WI扫描,数据应用Freesurfer软件进行后处理,以双样本独立t检验进行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全脑皮层厚度比较,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像素在标准脑模板上生成伪彩图.选取像素阈值为500个相邻像素,分析弱视患者皮层厚度改变的区域.结果 弱视组在双侧中央前回、左侧距状回前部、左侧颞上回和右侧额中回、额上回皮层厚度大于对照组;而在双侧舌回、枕颞外侧回、顶上小叶的区域,对照组皮层厚度大于弱视组.结论 皮层厚度分析研究能够发现弱视患儿与视觉相关的大脑区域的灰质皮层发育异常,从而为探讨弱视相关的神经结构发育异常提供有用信息.
作者:谢晟;江界峰;叶锦棠;肖江喜;刘海华;蒋田仔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低频超声介导载卡莫司汀脂质微泡诱导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各实验组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抑制率,确定实验参数;流式细胞仪分析C6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透射及扫描电镜观察C6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超声+10%载卡莫司汀微泡组在6 h时段细胞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均高,与其他实验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破坏载药微泡使增殖期(S期)细胞比例减少,电镜观察超声联合载药微泡可使C6细胞出现凋亡.结论 低频超声介导载卡莫司汀脂质超声微泡能诱导C6细胞凋亡,可能成为胶质瘤治疗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张雪华;李映良;全学模;程远;王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数字乳腺摄影中全自动曝光控制的三种曝光模式对病灶显示的差别.方法 对专用的TRM乳腺体模分别采用标准模式、剂量优先模式和对比度优先模式进行摄影.请5位观测者在同一观测条件下,随机抽取所获得的不同模式的照片进行视读,获得数据进行ROC解析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视读直径为0.20~0.25 mm钙化灶和0.45~0.60 mm肿块灶,剂量优先模式与标准模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视读直径为0.45 mm的肿块灶,对比度优先模式与标准模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标准模式可作为常规检查;剂量优先和对比度优先模式则应用于乳腺疾病的精确检查.
作者:曹琰;梅红;李萌;李圣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超声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的异常改变.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93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按病程分为3组:糖尿病病程≤5年组(A组,31例);5年<糖尿病病程≤10年组(B组,30例);糖尿病病程>10年组(C组,32例);健康对照组(D组)30例.超声检查测量甲状腺大小并计算体积,观察甲状腺回声改变及有无结节存在,按照相应标准判定甲状腺肿大和结构异常.同时检测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B组甲状腺肿大病例数较A组、C组、D组明显增多(P<0.05);A组、B组、C组甲状腺体积较D组明显增加,B组甲状腺体积较A组、C组明显增加(P均<0.05);C组甲状腺结构异常病例数较A、B、D组明显增多,B组甲状腺结构异常病例数较A、D组明显增多(P均<0.05);A、B、C组的血液生化检查异常病例数较D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 超声技术可以客观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的异常改变.
作者:刘寒月;张宇虹;苏本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2007年收治的83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CT表现.结果 77例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5例为两肺野内散在斑片状分布,1例局限于两肺下叶.83例均见小叶中心小结节,部分伴有树芽征; 54例细支气管扩张,伴有管壁不规则增厚,9例扩张的细支气管内可见黏液栓塞;38例见周围性空气潴留;36例见斑片状影,2例合并右肺中叶不张;肺间质纤维化7例,肺动脉高压7例,合并胸腺瘤和肺癌各1例. 结论 CT是诊断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重要依据,结合临床有助于鉴别诊断.
作者:尤小芳;史景云;邵江;孙兮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兔肝VX2种植瘤三维适形放疗(3DCRT)前、后MR成像特点和灌注参数的变化.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30只,采用组织块种植法制成兔肝VX2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2周后治疗组兔接受3DCRT治疗,单次放疗剂量20 Gy.于放疗前、后10 d分别对两组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及增强扫描.选取肿瘤中央区、周边区和瘤周正常肝组织的感兴趣区(ROI),分别测量血流灌注值,进行统计学分析.PWI采用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的大信号下降斜率(SRSmax)作为定量指标,分析不同ROI的SRSmax下降程度及其规律.结果 23只荷瘤兔纳入研究,其中治疗组12只,对照组11只.治疗组放疗后肿瘤中央区及瘤周区SRSmax值均较放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前后两次扫描中肿瘤中央区及瘤周区SRSmax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WI能反映VX2种植瘤放疗后微循环及血流动力学变化.SRSmax可作为活体评价肿瘤微血管的指标.
作者:江新青;陈亮;魏新华;吴红珍;谢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患者男,55岁.主因右枕部软组织肿瘤2个月、伴局部不适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枕部有一软组织包块,枣子大小,以后有所增大并感到局部不适、轻微疼痛,发病后无其他症状.查体:右枕部有一软组织肿物,核桃大小,质地中等,不活动,压痛不明显,皮色、皮温正常.
作者:刘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9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侵蚀性葡萄胎16例,绒毛膜癌3例)的MRI表现进行回顾,将侵蚀深度和侵犯范围的判定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①19例子宫内膜边缘不整,T2WI呈高信号,信号不连续.②15例检出出血灶(20个病灶).③判断肿瘤侵及浆膜层、深肌层、浅肌层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13/13)、83.33%(5/6)、0(0/1);对侵犯宫颈(4/4)、阴道(1/1)的诊断符合率均为100%;对侵犯宫旁的诊断符合率为78.57%(11/14).④19例均可见紊乱的血管流空信号,分布密集,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 MRI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早期诊断、显示肿瘤的侵袭深度和侵犯范围具有明显优势,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刘艳;赵峰;张越;黎星;赵志伟;徐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对支气管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支气管肺隔离症患者的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图像及后处理技术资料.结果 支气管肺隔离症分为叶内型和叶外型,叶内型21例,20例由胸主动脉分支供血,1例供血动脉为腹腔干的分支,引流静脉均进入肺静脉系统;叶外型1例,由降主动脉供血,静脉引流入半奇静脉.结论 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的重建后处理图像可以清楚显示病变异常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全貌,是本病的重要诊断方法.
作者:陈波;邢宁;肖越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大动脉转位(TGA)的产前超声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产前超声筛查的11例TGA胎儿在四腔心断面、左、右心室流出道断面、三血管和三血管气管断面的声像图特征.全部病例均经产后超声心动图或尸检证实.结果 ①11例TGA中(单纯性完全型TGA 6例,复合性TGA 4例,矫正型TGA 1例)除1例漏诊外,其余10例均被产前超声心动图检出;②在左心室和(或)右心室流出道断面上,能显示主动脉和肺动脉呈平行走向(10例),主动脉发自形态学的右心室(8例),肺动脉发自形态学的左心室(9例);③在四腔心断面上,单纯性完全型和矫正型TGA都表现为四腔心对称,而复合性完全型TGA皆表现为四腔心不对称;④在三血管断面上,TGA胎儿降主动脉比肺动脉更靠前胸壁(7例),在三血管气管断面上,8例TGA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皆显示两条血管而非三条血管(主动脉弓和上腔静脉).结论 心脏基础加强等级心脏扫查各个断面能显示TGA的声像图特点,有助于TGA的产前诊断.
作者:吕国荣;胡诗音;李丽雅;李伯义;何韶铮;徐晚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99mTc-DTPA-DG是否进入肿瘤细胞核,验证其用于肿瘤显像的潜在可行性.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肺癌细胞Calu-3分为5组:A组为99mTc-DTPA-DG组,B组为18F-FDG组,C组为99mTc-DTPA组,D组为99mTcO-4组,E组为生理盐水组.每组各设3个浓度,即每孔加入放射性药物5、10、20 μCi/0.10 ml,对照组加入同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各设5个复孔.加入各种药物及生理盐水2 h后消化收集细胞,检测各组细胞放射性计数后,分离细胞核,检测细胞核的放射性计数,分离的细胞核涂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镜检.结果 镜检结果显示细胞核计数占细胞总计数的比例达95%.γ测量仪检测显示肺癌细胞Calu-3对99mTc-DTPA-DG和18F-FDG各放射性活度组的摄取均明显高于99mTc-DTPA、99mTcO-4及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核计数结果显示99mTc-DTPA-DG组进入细胞核比率明显高于18F-FDG组(P<0.05).结论 99mTc-DTPA-DG可以进入肿瘤细胞核,故可降低肿瘤诊断的假阳性率,在区分炎症与肿瘤方面有价值,是一种潜在的可用于肿瘤显像的靶向分子显像剂.
作者:刘慧;陈定章;朱永胜;黄晓峰;周晓东;赵瑾喆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成人无骨折、脱位颈椎外伤合并颈脊髓损伤的MR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该病患者38例,入院时均行颈椎X线、CT及MR检查,其中男32例,女6例,年龄24~62岁,平均(42.0±0.4)岁.结果 本组病例X线、CT及MR检查均未见颈椎骨折及脱位.脊髓MRI信号改变包括脊髓信号无改变4例,髓内水肿30例,髓内出血9例,脊髓软化或囊性变4例以及增强后有强化13例.其他MRI表现包括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或颈椎间盘退变或损伤后突出等,为脊髓受压迫的原因.结论 MRI可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诊断与正确治疗提供依据.MRI无信号改变或仅有水肿表现者预后较好,髓内出血或者异常强化者预后较差.
作者:邬海博;袁慧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患者男,70岁,头昏伴左下肢麻木2月余,神志清楚,颈软,两侧跟腱反射(++),左下肢痛觉减退.影像学检查:①CT:左侧小脑半球片状低密度影,边界尚清,未见钙化或出血.②MRI:左侧小脑半球内结节状病灶,T1WI呈稍低和较低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匀较高信号,长径约2.5 cm,边界较清,轮廓欠规则,周围可见流空血管以及大片水肿(图1),局部脑沟稍宽,第4脑室稍变窄.静脉注射Gd-DTPA 12 ml后病灶明显强化(图2).瘤体ADC值图呈白色;DWI呈低信号,周围水肿ADC值图呈白色、DWI呈等信号(图3).3D-TOF-MRA示病灶相应区域有杂乱纤细的小血管未与脑内大动脉连通,颅底无异常血管网(图4).
作者:张禹;王晨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