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窗减压术治疗牙源性囊肿的临床研究

马立

关键词:减压术, 牙源性囊肿,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评价牙源性囊肿初期行开窗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5年2月~2012年2月65例经开窗减压术治疗的牙源性囊肿病例,随访6个月~7年,进行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通过曲面断层片测量减压术前及术后病灶的长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囊性病损减小约75.2%,平均减压时间约(8.3±4.2)个月,其中小于等于18岁的患者一般约为7.3个月,成人约11.3个月(P<0.05),小于10cm2的囊肿平均减小率约为0.13,大于20cm2的囊肿平均减小率约为0.09,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815),小于等于18岁者减小率约为0.15,成人约为0.08(P<0.05).1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方法,经二期手术治愈.结论:开窗减压术治疗牙源性角化囊肿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年轻患者其减压时间相对较短,但对于进展性牙源性囊肿,仍推荐行二期手术治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铒玻璃点阵激光嫩肤参数优化的动物实验

    目的:研究观察铒玻璃点阵激光不同能量密度、微孔密度参数组合方案与嫩肤疗效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参数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清洁级雌性昆明小鼠24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未照射对照组(A)、高能量密度/低微孔密度组(B)、中能量密度/高微孔密度组(C)、高能量密度/高微孔密度组(D).用1550nm铒玻璃点阵激光照射背部脱毛皮肤,每周1次,共8次.结果:与未照射对照组相比,各照射组真皮厚度、成纤维细胞计数、Ⅰ型及Ⅲ型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容积分数均增加,嫩肤疗效D组>B组>C组.结论:1550nm铒玻璃点阵激光嫩肤疗效安全可靠.选择嫩肤治疗参数时,在采用较高能量密度基础上适当提高微孔密度更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淑兰;应朝霞;王永贤;周俊;许美凤;李蕊联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面神经麻痹性眼睑闭合不全的整形外科治疗进展

    眼睑闭合不全是面神经麻痹的主要功能性障碍之一,由于面神经损伤导致的眼轮匝肌麻痹会导致上睑退缩,下睑松弛外翻,使上下睑不能完全闭合,眼球随之失去保护,加之瞬目功能及泪泵系统受到损害,患者一般会出现眼睛灼痛、角膜干燥、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严重者导致视力丧失[1-2].眼睑闭合不全不仅仅带来功能上的障碍,也严重影响了面部的对称性和美观,成为困扰患者和整形外科医生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作者:许砾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眉缘切口治疗上睑皮肤松弛术后间歇性疼痛一例

    随着年龄的增长,面部的皮肤,特别是上睑皮肤容易松弛,而上睑皮肤尤其是上睑外侧缘皮肤松弛为严重.眉缘切口治疗上睑皮肤松弛,切口处无明显瘢痕,且恢复时间较上睑切口短,上睑肿胀不明显,切口隐蔽,外观自然,患者易于接受,不影响其日常生活及学习,收到满意效果.目前经眉缘切口治疗上睑皮肤松弛术后3个月左右出现间歇性疼痛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绍坤;马明;马廷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鼻唇松解联合软骨移植和假体置入治疗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

    目的:探索一种效果良好的唇裂Ⅱ期鼻畸形手术方法.方法:通过广泛地松解、大翼软骨悬吊和耳甲软骨移植技术来使错位组织复位,并加强发育不良鼻软骨的支持作用及假体移植抬高鼻翼基部.结果:本组46例唇裂Ⅱ期鼻畸形患者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手术矫正获得良好效果.结论:广泛彻底的松解、大翼软骨悬吊联合软骨移植加强大翼软骨支持作用及假体移植抬高鼻翼基部是确保唇裂Ⅱ期鼻畸形手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健.

    作者:谢义德;詹明坤;郭志辉;周亚宽;黄拔瑞;李铭;陈小松;江成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透明质酸对创面胶原代谢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外源性透明质酸(HA)对兔耳创面胶原代谢的影响,探讨外源性透明质酸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方法:18只日本大耳白兔,建立兔耳创伤愈合模型后,随机分成2%HA治疗组(A组),1%HA治疗组(B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观察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情况,术后第3、7、10、14、18天取标本匀浆后测定羟脯氨酸(HPr)含量,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B两组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1),A、B两组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创面愈合相对C组延迟,形成瘢痕小于C组.结论:外源性HA能够抑制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延迟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其作用有剂量依赖性.

    作者:谭新东;李希军;叶雪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浓度过氧化脲对牙龈上皮细胞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过氧化脲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龈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获得不同浓度过氧化脲引起人牙龈上皮细胞凋亡的时间范围.方法:体外培养人牙龈上皮细胞并进行鉴定,采用含10%及20%过氧化脲的EpiLife上皮细胞专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选取不同时间段计算细胞死亡率.结果:体外培养的人牙龈上皮细胞为多边形并呈铺路石状外观,角蛋白染色阳性,含10%过氧化脲培养基进行培养90s后细胞大量死亡,含20%过氧化脲培养基进行培养60s后细胞大量死亡.结论:过氧化脲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龈上皮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临床常用过氧化脲污染牙龈时间不能超过1min.

    作者:郭红延;王晓玲;朱晓英;伊元夫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上睑皮肤松弛203例矫治体会

    目的:探讨上睑皮肤松弛症的手术整形效果.方法:术前用美蓝勾勒出需切除的上睑皮肤,局部浸润麻醉后,切除松弛皮肤;对眶脂肥厚的患者,同时剪除眶脂肪.平均手术时间2 ~ 5min.结果:本组203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术后随访3~6个月,恢复良好,无并发症,效果均满意.结论:此种手术方法适用于治疗上睑皮肤松弛症的患者,患者很满意,达到长久美化,安全便捷.

    作者:付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SLC-VIIIC型LED光固化机在口腔正畸科的应用

    光固化灯是口腔科光固化复合树脂及粘结剂固化常用的光源,在正畸科主要用于粘结托槽,其性能对复合树脂及粘结剂的固化有重要影响[1].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临床上主要有卤光灯(Quartz Tungsten Halogen,QTH),发光二级管灯(Light Emitting Diode,LED),等离子弧光灯(PlasmaArc,PAC),亚激光灯(argon ion laser)[2]等.本研究主要通过一种临床上常用的LED灯(SLC-ⅧC型光固化灯)与传统的卤素光固化灯(具体型号)相比较,为正畸科临床上选择合适的光固化灯提供参考.

    作者:赵坤;王海雪;毕惠贤;张静;黄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应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腋臭30例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A型肉毒毒素行腋部真皮深层和皮下浅层注射.结果:本组30例患者,注射后随访3~6个月,出汗量明显减少,异味消除,平均有效期5个月.结论: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腋臭,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作者:朱昕;邹晓;李志杰;刘世云;赵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人重复性损伤性斑贴试验评价化妆品安全性

    目的:介绍人重复性损伤性斑贴试验(HRIPT,Human Repeated Insult Patch Test)在化妆品安全性评估中的作用,并用该方法对11种化妆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在53名志愿者中对11种化妆品进行人重复性损伤性斑贴试验,诱导期在后背部同一部位重复9次斑贴试验;之后休息2周,在非斑贴部位皮肤进行激发试验,斑贴24h、48h和72h后进行评分.试验结果判读参考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ICDRG评分标准.根据化妆品的性质分别选择封闭或半封闭斑试器,0.3%~ 0.5%SLS作为阳性对照,凡士林和空白斑试器作为阴性对照.结果:11种受试化妆品中有7种显示出轻度的刺激性,1名受试者在试验前已对其中1种化妆品呈致敏状态,11种测试产品均未出现诱导过敏反应.结论:人重复性损伤性斑贴试验敏感性高,能够明确区分刺激性、已致敏性和潜在致敏性,可以作为化妆品安全性的确证试验.

    作者:仲少敏;陈璨;弓月;张金燕;倪春雅;刘玲玲;吴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正面部凹陷

    近年来,自体脂肪颗粒被广泛应用于隆胸、颜面部凹陷、外伤后组织缺损、体形雕塑.笔者于2009年~2012年间,用自体脂肪颗粒矫正颞区凹陷、面部外伤组织缺损、面部先天性凹陷、上睑凹陷、下睑凹陷、眼袋术后凹陷,共25例,获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的经验体会作如下报道.

    作者:陈国章;陈建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陕西地区老年人上前牙色度值的测量分析

    目的:研究陕西地区老年人上前牙色度值分布范围,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CIE 1976 L*a*b*色度空间为基础,采用ShadeEye NCC-Ⅱ比色仪对119例陕西地区老年患者的6 32颗上前牙的L*、a*、b*值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老年人上前牙各色度值范围分别为中切牙L*:72.63±6.17,a*:-0.68±1.12,b*:17.32±6.59;侧切牙L*:68.3±6.53,a*:-0.44±1.22,b*:11.79±6.93;尖牙L*:66.73±6.04,a*:0.09±1.38,b*:20.87±5.74.男女同名牙L*、a*、b*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的L*、a*、b*值相互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的L*值逐渐降低,而a*值逐渐升高.侧切牙的b*值小,而尖牙的b*值大.结论:陕西地区老年人上前牙颜色无性别差异.中切牙明亮度高,侧切牙色彩度低,尖牙较切牙偏红、偏黄.

    作者:谭战民;李立刚;李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壳聚糖复合材料及其细胞生物相容性的研究进展

    壳聚糖(chitosan,CTS)作为甲壳素脱乙酞氨基后的一种产物,又称为脱乙酞甲壳素,是纤维素以外第二大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1].壳聚糖具有抗微生物、调节血脂、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以及抑制肿瘤等生物活性.由于壳聚糖与机体内的氨基葡萄糖类具有相似结构,类似于人体骨胶原组织,而且具有无毒害、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在骨组织工程的应用和研究中发展迅速,现针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生物相容性综述如下.

    作者:陈怡霏;徐幸;赵子维;栾兆辉;梅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白藜芦醇外涂美白功效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外涂对人类面部皮肤的美白功效及安全性.方法:招募40名面部光老化女性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0名,分别涂抹白藜芦醇或基质,连续12周.于使用前、后不同时间点,测量皮肤颜色及含水量.结果:白藜芦醇组受试者的黑素指数均值较试验开始前明显下降,黑素指数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红斑指数及角质层含水量在试验前后无明显变化.医师评价约65%的受试者皮肤亮白程度获得了中度至明显的改善,约60%的受试者对疗效满意或非常满意.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白藜芦醇具有一定程度的美白功效,且安全性好.

    作者:贾丽丽;李远宏;吴严;李晓红;刘效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面部痤疮180例治疗体会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这种疾病青春期多见,好发于颜面部,胸背部,有粉刺、丘疹、结节、脓疱、囊肿等皮肤损害,轻者皮肤留下色素沉着,重者留下永久性的瘢痕,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我院对180例面部痤疮患者采用药物联合面部护理治疗痤疮,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CO2激光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甲周疣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CO2激光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甲周疣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CO2激光治疗做比较.方法:将入选的182例甲周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1例,单纯CO2激光手术治疗;治疗组91例,CO2激光加咪喹莫特乳膏治疗.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有效率及复发率进行随访.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4.5%,治疗组有效率90.2%,复发率分别是12.5%、7.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2激光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愈率高,复发率低.联合治疗对特殊部位疣有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段民录;赵亮;朱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扩增和鉴定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扩增和鉴定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EGM-2培养基在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培养板中进行诱导培养,动态地观察贴壁细胞的生长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培养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结果: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培养至第2天,呈贴壁生长,细胞形态为大小相近的圆球体;第4天一些细胞开始出现尾状物,形态呈蝌蚪样改变,部分细胞聚集形成细胞簇;至第7天细胞形态变长,呈梭形改变,细胞间相互围绕呈环形,并有集落出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33、CD34、VEGFR-2和Ⅷ因子表达均呈阳性.结论:运用本实验方法可以成功实现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和扩增.

    作者:李文志;董勇;辛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GC Fuji Ⅶ PINK玻璃离子应用于年轻恒磨牙预防性充填疗效评价

    目的:用自身对照法研究GC Fuji Ⅶ PINK玻璃离子体应用于年轻恒磨牙窝沟龋预防性充填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门诊就诊的56例7~14岁患儿.实验组:97颗(袷)面窝沟龋在磨除龋坏牙体组织后应用GC FujiⅦ PINK玻璃离子体对龋坏部位和未龋坏窝沟区域进行预防性充填.对照组:94颗(袷)面窝沟龋则采用后牙复合树脂与流体树脂联用行预防性充填,评价两组1年、2年的保留成功率.同时分别统计两组每牙椅旁操作时间.结果:随访2年后发现采用GCFuji Ⅶ PINK进行预防性充填治疗,充填成功率为95.7%,对照组则为91.2%,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充填后2年流体树脂组继发龋发病率为3.3%,Fuji Ⅶ组继发龋发病率则为0.而实验组、对照组每牙平均操作时间分别为(7.389±0.457)min、(11.311±0.613)min,两组比较t=29.920,P=0.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C Fuji Ⅶ PINK对年轻恒磨牙的窝沟龋治疗疗效与树脂充填相近,但操作时间明显缩短,提高了临床医生的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施春梅;欧晓丽;唐继伟;李焱;梁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盐酸罂粟碱对任意皮瓣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局部使用盐酸罂粟碱对任意皮瓣微循环重建的影响.方法:设计大鼠背部3cm×10cm长方形任意皮瓣,蒂部皮下注射盐酸罂粟碱,观察术后变化.结果:存活率提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①盐酸罂粟碱注射液能够诱导任意皮瓣真皮下血管网血管生成;②盐酸罂粟碱注射液能够改善任意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皮瓣内多种细胞,从而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胡慧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发病机制分析

    目的:通过对SKP-2及PTEN的免疫组化变化来分析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09年7月~ 2011年12月因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在我院住院的患者58例(增生性瘢痕41例,瘢痕疙瘩17例)和非挛缩瘢痕皮肤组织患者30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三组的SKP-2及PTEN表达情况,并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的SKP-2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也明显高于非挛缩瘢痕组织(P<0.05).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的PTEN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也明显少于非挛缩瘢痕组织(P<0.05).不同组织中SKP-2和PTEN表达呈现负相关.结论: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在临床上比较常见,SKP-2和PTEN蛋白共同参与了瘢痕挛缩发生、发展过程,而且互为影响,从而有可能为瘢痕挛缩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邓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