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老年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的疗效分析

蔡旭明;阮洪梅;任季冬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 舍曲林, 躯体疾病, 抑郁
摘要: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49例老年躯体疾病伴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与舍曲林组,为期六周,采用HAMD、CGI量表评定临床效果,以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共49例(艾司西酞普兰25例,舍曲林组24例),艾司西酞普兰组与舍曲林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5.1%和67.4%,无显著差异,治疗一周后,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减分率优于舍曲林组,治疗二周后无显著差异.艾司西酞普兰组副反应的发生率为28.0%,低于舍曲林组的37.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疗效好,安全性高,起效快的治疗老年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的药物.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10~2011年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和医院分别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其变迁,为社区和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VITEK-2对2010~ 2011年社区和医院感染患者各种标本分离出的933株大肠埃希菌进行常规药敏试验,并比较社区和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结果:收集到社区和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分别为575株、358株,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51.0%、68.2%.药敏结果显示933株大肠埃希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呋喃妥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低于5%,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以上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无明显差别(P>0.05),对其他12种抗生素(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氨曲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社区感染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产ESBLs菌株阳性率均低于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社区和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高.产ESBLs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因此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耐药株产生的关键.

    作者:向蓉;杨新怀;隋洪;陈光辉;徐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甲状腺微小癌的手术治疗相关问题探讨(附24例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WHO组织学分类规定,在病理切片中将直径在0.1cm以下的成人甲状腺癌称为甲状腺微小癌(TMC)[1],TMC发病率占甲状腺癌的35%.其中侵犯甲状腺包膜的TMC是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2].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12月,共手术治疗这类的TMC患者24例,现就手术中涉及到的TMC淋巴结颈清术、并发症、手术体会等相关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张卫群;李炳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治疗非化脓性肋软骨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超激光疼痛治疗仪与传统神经阻滞疗法治疗非化脓性肋软骨炎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就诊于我院的非化脓性肋软骨炎并首次急性发作的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点式直线偏振光红外线疼痛治疗仪(Super-LIZER HA-550简称S-L)照射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神经阻滞疗法.结果: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均明显,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治疗周期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L法与传统神经阻滞疗法具有相同效果,但S-L治疗无损伤,操作简单,能安全地用于高龄及全身状态差的患者.

    作者:徐鹏;李应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降低鼻饲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降低鼻饲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效果.方法:将83例鼻饲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41例常规护理,干预组42例采用改良鼻饲管、改变插管深度、改变鼻饲体位、心理支持、自制营养餐等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鼻饲患者并发症(胃出血、食物反流、并发肺炎、胃潴留、一次置管成功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鼻饲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灿;宋静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修复头面颈部瘢痕48例体会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成人头面颈部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瘢痕旁的正常皮肤上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扩张的皮肤面积达到预计量后,切除瘢痕组织,用平行推进法或旋转推进法进行皮瓣转移修复.结果:48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术后5天扩张器外露,遂行Ⅱ期手术,术后疗效良好;其余病例未发生血肿、感染、扩张器外露、扩张器不扩张、皮瓣坏死等并发症.术后随访8 ~24个月,皮瓣转移修复区域色泽良好、质感较好、皮色与周围皮肤接近.结论: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头、面、颈部瘢痕,具有皮肤色泽接近、质感充实、有弹性、手术效果好、容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

    作者:彭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桑蚕丝低温成形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

    组织工程学是材料学、工程学和生命科学共同发展并相互融合的产物,其基本思路是在体外分离、培养细胞,将一定量的细胞接种到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支架上,通过细胞之间的相互黏附、生长繁殖、分泌细胞外基质,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组织或器官[1].组织工程的主要步骤为培养增殖目标组织细胞,将高浓度的细胞种植于支架材料上,在支架材料上培养、扩增种子细胞,把体外构建的组织植入患者体内,随着生物支架材料的逐渐降解和吸收,细胞不断增殖并分泌细胞外基质,终形成具有正常结构与功能的活体组织[2].支架材料作为组织工程研究的人工细胞外基质,是组织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它为细胞的附着、生长、繁殖、新陈代谢、新组织的形成提供支持.

    作者:安晓;岳秀艳;郑文祥;史廷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维、汉族小儿肠套叠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及对比维、汉两种族小儿肠套叠发病的偏重及共同特征.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 011年8月小儿肠套叠患者36例,分析维汉两种族别的例数及共同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36例小儿肠套叠,高频超声检出33例,检出率为92%(33/36)其中维族小儿2 3例,占69%(23/33);汉族小儿10例,占31%(10/33).两族别小儿肠套叠的声像图特征均为“同心圆征”和“套筒征”.其中肠壁伴血流信号29例,维族小儿1 9例,占66%(19/29);汉族小儿10例,占34%(10/29).结论:根据调查表明维吾尔族小儿肠套叠发病率高于汉族小儿;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周娜;王秀兰;马翔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45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术程顺利,术中配合默契,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用物准备齐全、手术护士熟悉手术步骤,正确、熟练使用手术器械和术中的密切护理配合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春梅;曾素冰;尹晓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MRI在布鲁氏脊柱炎与脊柱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布鲁氏脊柱炎、脊柱结核的MRI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0例脊柱结核、26例布鲁氏脊柱炎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布鲁氏脊柱炎患者发现56个患椎骨质破坏,30例患者脊柱结核共累及70节椎体.布鲁氏脊柱炎患者有1例出现前纵韧带钙化改变,脊柱结核没有韧带钙化改变.布鲁氏脊柱炎患者5例有脊柱小关节炎改变,结核性脊柱炎没有此改变.26例脊柱结核椎间盘破坏,20例椎间盘明显变窄、消失,而布氏杆菌脊柱炎患者有22个椎间盘炎性改变,其中16例椎间盘轻度变窄.布鲁菌氏脊柱炎22例椎旁可见异常信号影,15例可见冷脓肿、脓肿局限,脊柱结核24例见椎旁脓肿影,其中22例其中有冷脓肿,且范围广.结论:根据布鲁氏脊柱炎和脊柱结核椎体破坏的不同特点以及椎间盘改变、韧带钙化、小关节炎及软组织肿块等特征,MRI可对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吴伟;刘博;刘昭;崔书军;郭红兵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肥胖儿童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以肥胖为首发症状的儿童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并高脂血症(H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0~6岁2型糖尿病DKA并高脂血症肥胖儿童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肥胖儿童年龄(4.21±1.56)岁,其中女童24例,男童36例,男:女为1.8∶1.2;病前均无糖尿病史及相关症状,均无高脂血症史;病前均无暴饮、暴食和胆石症史;均为肥胖体型,体质指数(29.41±2.07);均达到DKA诊断标准.结论:儿童肥胖型2型糖尿以肥胖就诊的,应常规查血脂;调整饮食和运动可以缓解肥胖儿童的糖尿病症状.

    作者:谷玉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干部病房患者长期住院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增强,社会进入老龄化,人们平均寿命延长,住院患者人数越来越多,而床位数有限,造成人们住院困难.有些老干部一旦入院,就不愿出院,担心下次入院困难.长此以往,造成恶性循环,因为长期住院患者压床,导致有的老干部因为急需入院治疗,因为没有床而耽误治疗.本文总结自2012年3月以来,对老干部长期住院的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经过近1年的实践,患者长期住院的现象基本上得到了控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素玲;支晨;吴育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不同季节和献血次数对献血者ALT的影响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季节和献血次数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影响,探讨ALT阳性导致血液报废的应对策略,以利于对献血者的征募、初筛和固定献血队伍的建设.方法:对邯郸市2009年3月~2010年2月18~55岁20 847名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5项检测结果行Epidata3.0双录入,导入SPSS13.0,将健康献血者根据献血日期按气候季节分为4个组,根据献血次数分为首次、再次、多次献血3个组,用检验、分割检验、趋势检验分析不同季节和献血次数对ALT不合格的影响.结果:各季节ALT不合格率的比较,x2=349.67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分割进行两两比较:除夏季和冬季无差异(x2=3.155,P=0.076)外,其余各组间均有差异(P<0.001),秋季高,春季低.不同献血次数ALT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趋势检验,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加,ALT不合格率有增加的趋势(x2=35.515,p<0.001).结论:不同献血季节和献血次数的不同对ALT的不合格都有影响,在献血者招募时应注重在ALT较高季节(秋季)和对多次献血者加强献血知识的宣传.

    作者:张瑞欣;王洪;王志梅;张红梅;李俊霞;徐晓燕;燕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变迁

    目的:分析2009 ~2011年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在科室的分布情况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比较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耐药性及变迁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MRSA医院感染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TE5.5和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32株(MRSA85株、MSSA247株),2009年、201 0年~2011年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98株、101株、1 33株,其中MRSA检出率分别为24.5%、27.7%、24.8%.MRSA感染以肿瘤科、骨科、ICU和胸外科患者居多.MRSA在脓液、痰、分泌物分离率较高.33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的敏感率均为100%,除以上三种药物和青霉素外,MRSA和MSSA对其他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年间MRSA的检出率变化趋势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VISA株和VRSA株.我院已建立较为完善的MDRO监测和院感控制制度,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有效的预防了MRSA耐药率的提高和院内传播.

    作者:向蓉;杨新怀;隋洪;陈光辉;徐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1].产后严密观察,早发现、早预防,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及预防护理,提高产科质量,降低产后出血并发症及产妇死亡率[2].现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38例产后出血病例的护理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冬云;吴学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改良手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在腮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优缺点,以期寻找更适合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方法.方法:将3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术式A组与改良术式B组,对两者的手术方式和术后的涎瘘、面瘫、面部畸形、Frey' s综合征(味觉出汗综合征)等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涎瘘、面部畸形、Frey's综合征A组高于B组;术后2周及3个月时,面瘫发生率A组高于B组,但1年后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或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王珍艳;聂舒靖;罗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人工气道套囊压力调整间隔时间的分析

    常规正压机械通气需建立人工气道,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在气管导管的前端的外壁设有气囊,充气后可起到密闭气道防治漏气和防误吸作用[1].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机械通气指南建议,将人工气道套囊内压力保持在25~30cmH2O[2],可有效密闭气道,保证正压通气效果和口咽分泌物下行,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临床工作中发现,人工气道套囊压力常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通过观察人工气道开放时间与气囊压力的变化,来探讨随着时间的推移,调整套囊压力间隔时间的改变,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丁伯敬;黄颖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迷路卒中50例临床观察

    目的:临床观察苦碟子治疗缺血性迷路卒中的疗效.方法:将50例缺血性迷路卒中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苦碟子与复方丹参治疗,观察各自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7.2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苦碟子明显改善脑血管血流,改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徐兴骏;王凯;陈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的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的治疗方法,为规范其治疗方法提供资料.方法: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53例胆总管十二指肠瘘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治疗方法.结果:本组44例行外科手术治疗,8例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9例采用药物治疗.随访绝大部分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仅少数病情反复的患者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结论: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案尚未统一,主要还是以外科手术干预为主,消化道溃疡引起的病症需要配合药物治疗,腹腔镜下修补等微创疗法依然需要摸索围术期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作者:丁成礼;马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美式脊椎矫正辅以针灸疗法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美式脊椎矫正法辅以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脊椎相关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颈椎病、腰椎病、脊椎相关疾病各1 50例,分别采用单纯美式脊椎矫正、单纯针灸、美式脊椎矫正法辅以针灸疗法三种疗法进行治疗,记录疗效和次数.结果:三种疗法均能起效,美式脊椎矫正法和美式脊柱矫正法辅以针灸疗法的效果较好,达到相同效果的治疗次数以美式脊椎矫正辅以针灸疗法少.结论:美式脊椎矫正同时辅以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腰椎病和脊椎相关疾病疗效好、疗程短.

    作者:蒋伟;郑星;黄玲;李淑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外敷药物对溃疡期压疮愈合的疗效观察

    压疮也称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目前,倾向于将其称为压力性溃疡[1].压疮多发于年老体弱、消瘦、长期卧床等患者,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压疮的发生率在逐年下降,我们接诊的患者多为自带性压疮.压疮的发生多见于基层医院和在家里治疗的患者,压疮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增加住院费用和工作量,因此积极预防压疮和有效治疗压疮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本研究采用对两种治疗压疮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讨哪种方法更有效,为临床护理提高理论依据.

    作者:刘艳芳;于凤莲;王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