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近睑缘切开重睑除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朱占魁;祁向峰

关键词:睑缘, 切开重睑, 重睑成形术, 上睑皮肤松弛, 切开法, 手术方法, 美容外科, 不能切除, 重睑术, 受术者, 求美者, 缝扎法, 修复, 时间, 切口, 临床, 瘢痕
摘要:重睑术是美容外科常见的手术,其手术方法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有理线法、缝扎法和切开法[1].前两种因不能切除皮肤,对于上睑皮肤松弛者往往不适用,切开法原则上适合所有重睑受术者,但闭眼时切口线不规整或有轻微瘢痕需较长时间修复,往往令求美者不甚满意.本院自 2009年5月~2011年3月应用近上睑缘切开重睑成形术262例,经随诊回访260例,取得满意效果.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节性硬化症患者头皮巨大肿物切除修复一例报道

    结节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属于神经皮肤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还可以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1-2].该病在整形外科中不常见,现报道我科收治的一例以头皮巨大肿物为主诉的结节性硬化症病例.

    作者:曹玉娇;李峰永;李强;周传德;胡金天;丁健;谢林海;陈威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严重眼球破裂伤双层巩膜覆盖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置入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严重眼球破裂伤双层巩膜覆盖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置入术的疗效.方法:对20例(20眼)严重眼球破裂伤缝合术后患者常规行眼内容物剜除双层巩膜覆盖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置入术.术后随访12~24月.结果:20例患者术后反应轻,外观及活动度好,无义眼台暴露、脱出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本术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能有效预防义眼台暴露,是义眼置入的理想手术方法.

    作者:邱璐璐;刘丽丽;赵晓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八珍颗粒联合左旋维生素C面膜治疗女性黄褐斑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八珍颗粒联合左旋维生素C面膜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八珍颗粒口服,结合左旋维生素C面膜治疗本病,并设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E,外用氢醌乳膏对比,3个月后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1%,对照组为52.8%,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八珍颗粒联合左旋维生素C面膜治疗女性黄褐斑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钟咪;饶美荣;曹志翔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古代中医美容书史

    中医美容一直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的发展史中,始终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而具备了理论基础深厚、方法多样的特点.中医学对美容的介入和历代医书中大量美容药方,说明我国医家早已把对人体美的维护作为医学的任务之一[1].自战国至清末的医籍中,历代医家所著方书涉及美容者数不胜数,共收录和记载1974首美容方剂,近300味中草药[2],分为增白悦颜、祛斑泽面、毛发美饰等六大类,本文就古代不同时期书中记载的有关中医美容内容简述如下.

    作者:唐佳韵;姚敏;赵倩;陈耀麒;叶任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几种微创重睑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重睑术是东方人常进行的美容手术,从美学的角度考虑,重睑的睑部形态其长宽比单睑更符合黄金分割律,从而使人产生美感.而单睑则常给人感觉眼睛小,不精神,没有重睑那样富于情感的表达及明眸的外露[1].重睑术方法众多,各有利弊,恰当的选择手术方法是提高满意率的关键,避免了一成不变,千篇一律采用一刀切.笔者根据眼睑条件,分别采用了3种微创重睑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裴旭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红蓝光照射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

    寻常性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主要与性激素水平,皮脂大量分泌,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及炎症等因素相关[1].以往多采用抗炎类或维A酸类药物等治疗,由于起效慢、疗程长,出现一定的药物副作用,使其应用受限.2008年9月~2010年9月,笔者科室应用红蓝光照射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性痤疮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彭才智;翁燕蓉;梁晓红;任海燕;聂畅莉;葛华;鲁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爱贝芙注射除皱常见并发症处理

    爱贝芙(Artecoll)是一种可注射的医学整形美容材料,是近几年来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注射除皱药物,除皱效果较明显[1].注射美容因其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不开刀、不住院、省时、痛苦小,深受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青睐[2].爱贝芙注射见效快,但易出现排斥、吸收等问题,有可能出现皮下结节,不易取出[3].随着爱贝芙的广泛应用,各种并发症也备受关注.

    作者:张林;王珍祥;胡晓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的诊疗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例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患者(分别位于上颌骨、颞骨和上颌窦)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临床表现为局限性无痛性肿块,有时具有侵袭性.组织病理学特征为骨组织被纤维组织代替,多核巨细胞呈散在或灶性分布于纤维基质中.结论: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是一种非肿瘤性病变,临床极为罕见,诊断有一定困难,需要结合临床和病理进行分析,彻底切除病变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谢群;王琦;刘丹丹;靳军华;惠祖燕;胡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单环水平双向腺体蒂法乳房缩小术

    目的:探讨单环切口乳房缩小术对于轻、中度乳房肥大的治疗效果,筛选一种减少切口猫耳和瘢痕的较佳手术方式.方法:自2006年1 0月~ 2011年5月,对24例轻、中度乳房肥大患者行单环法乳房缩小整形术.沿乳晕外侧缘做一圆形切口,皮下剥离至乳腺边缘使乳腺脱套,依据乳房的肥大程度选择乳腺切除方式,然后将剩余腺体塑形,乳晕切口分层缝合.结果:全部病例矫正效果良好,外形满意;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皱褶,无明显瘢痕.结论:该术式较双环法操作更简便,切口更隐蔽,对轻、中度乳房肥大是一种较佳的选择.

    作者:张传斗;曲梅;曲晓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型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新型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Lovelyer Ⅱ强脉冲光AFT 570~950nm,AFT 540~950nm,光斑面积16mm×40mm.脉宽10、12、15ms,能量密度14 ~19J/cm2,患者经3~5次治疗,两次治疗间隔时间3周,随访观察3~12个月.结果:21例雀斑患者经过治疗后1 0例(48%)基本完全消退,11例(52%)明显消退,总有效率100%.所有患者面部治疗区域皮肤较以前更光滑、细腻,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新型强脉冲光对雀斑的治疗,安全、有效,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全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下颌角弧形截骨联合SMAS悬吊面部提升术

    目的:探讨经除皱术耳前切口行下颌角弧形截骨并同时悬吊SMAS层提升面中部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研究9例下颌角肥大的治疗过程,分析并总结采用耳前切口入路行下颌角弧形截骨,同时行SMAS层悬吊的面中部除皱术,对面部骨骼及软组织年轻化重塑的手术方法和术后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面部的骨骼及软组织均获得显著的年轻化效果,术后9例患者均较满意.结论:下颌角弧形截骨联合SMAS悬吊的面部提升术,在改变面部骨性轮廓的同时,大限度的提升了面部松弛的软组织,是同时对面部骨骼和软组织年轻化重塑的理想方法.

    作者:房林;侯典举;杨明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改良颊侧多曲簧矫治器纠正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胖下颌偏斜

    目的:通过头颅定位后前位片测量,探讨改良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纠正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且伴下颌功能性偏斜,改善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方法:混合牙列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且伴有下颌功能性偏斜患者20例,采用改良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的方法,矫治前后头颅定位后前位片P-A测量分析,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改良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矫正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且伴有下颌功能性偏斜后,下颌骨两侧结构不对称性有明显改善,下颌骨两侧综合长度差亦减小(P<0.01),两侧下颌体长度差明显减小(P<0.01).结论:由于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且伴有单侧后牙反(牙合),导致的功能性下颌偏斜,采用改良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可以使下颌骨的不对称得到一定的改善,是早期纠正下颌功能性偏斜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阿娜;侯录;赵兴;印明晶;梁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胸三角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后感染的护理体会

    胸三角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修复面颈部瘢痕已成为整形外科经常使用的修复方法,随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的应用增加,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1].扩张器Ⅰ期并发症指扩张器置入皮下组织内至第二次手术取出前所发生的并发症,常见Ⅰ期并发症有血肿、感染、外露[2].其中又以术后感染尤应引起重视.本文统计了我科一年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后感染的患者对其术后处理及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媚;蔡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miR-200c对TGF-β1刺激后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

    目的:观察转染miR-200c mimics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KFs)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方法:将miR-200c mimics用oligofectami脂质体转染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后,3H-脯氨酸掺入法测加入50μg/L剂量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刺激前后胶原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转染miR-200c mimics后,胶原蛋白分泌水平降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水平;经TGF- β1刺激后,其蛋白水平仍无明显变化.结论:miR-200c可明显抑制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分泌,推测其机制是通过抑制TGF- β1生物学作用.

    作者:蒙喜永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非功能修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非功能修复的临床特点及修复后的美学效果.方法:25例患者34枚Xive种植体前牙区即刻种植即刻临时冠修复,对种植体成功率及周围牙龈附着状况进行观察,6个月后永久冠修复.结果:1枚种植体在愈合期内脱落,其余种植体在修复后1 2个月时均有骨结合,临床效果良好.结论: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非功能修复时多因素可影响种植体的成功率及软组织美学效果,严格掌控适应证,才能获得理想的美学效果.

    作者:傅泓升;殷恺;李玉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应用局部矫正配合烤瓷冠修复安氏Ⅲ类错(牙合)一例

    在口腔错(牙合)畸形中骨性错(牙合)多以矫正配合正颌外科得以解决,笔者近年来采用先局部矫正配合烤瓷冠的修复方法在短时间内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某女,26岁,因牙齿反(牙合)有间隙于2009年6月17日就诊.专科检查:面部外观呈凹面型,面下1/3较短,鼻唇沟较深,上颌发育不足(如图1).口内所见前牙反(牙合)、覆(牙合)4mm、覆盖-3mm,下前牙有散在不等间隙(如图2).

    作者:郭桂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微型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

    目的:报道六种微型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急诊对52例60指手指指腹缺损患者,分别采用六种皮瓣进行修复,其中邻指皮瓣8例8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9例10指,指背神经营养筋膜皮瓣9例11指,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瓣8例8指,游离足第二趾侧方皮瓣9例14指,游离趾腹皮瓣9例9指,并进行随访,比较临床效果.结果:本组皮瓣均一期成活,伤口均一期愈合,经过6~20个月随访(平均10个月),采用第二趾侧方皮瓣及趾腹皮瓣感觉恢复好,2pd(两点辨别觉)4 ~ 6mm,其次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瓣2pd7 ~ 9mm皮瓣外形、质地均比较满意.结论:带感觉神经的微型游离皮瓣是修复手指指腹缺损为理想的手术方法,可以恢复指腹的精细感觉.

    作者:袁新文;巨积辉;蒋国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自体肋软骨修复术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产生机制,探讨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自体肋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结果:本组患者共32例,随访时间1~10月,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自体肋软骨移植对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曹玮;张晖;唐鸿波;黄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自体下颌角骨质游离移植隆颏术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应用自体下颌角区骨质游离移植隆颏术的可行性.方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动物实验:将小型猪的下颌角截除,并用截除的下颌角骨质移植到颏部,用钛钉固定,术后用三维CT进行效果评定.第二部分,临床应用,在46例应用双侧下颌角截骨术治疗方脸畸形的同时,应用下颌角骨质进行隆颏术,术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动物实验中游离移植的骨质完全被吸收.临床病人中73.9%的患者吸收率达到50%以上.结论: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观察,我们认为临床中应用下颌角截除的自体骨游离移植隆颏术需要谨慎实施.

    作者:唐晓军;张智勇;牛峰;俞冰;罗金超;归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鲜羊膜移植联合自体血清治疗严重眼化学烧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新鲜羊膜移植联合自体血清治疗严重眼化学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新鲜羊膜移植术联合自体血清的治疗组和单独应用新鲜羊膜治疗组及单独应用自体血清组,观察疗效及治疗时间.结果:新鲜羊膜移植联合自体血清的治疗组治疗严重眼化学烧伤治愈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时间上,组间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鲜羊膜移植术联合自体血清治疗眼化学烧伤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莉;李鹏;高丹宇;伍喜媛;杨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