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

何青;贺文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下肢, 动脉闭塞性疾病
摘要: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影像及临床治疗资料,对所有患者的64排螺旋CT薄层网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所有患者的CTA图像均明确显示责任血管.经介入或手术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可发现病变、确定病变性质及范围,并对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有指导作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三维彩超诊断胎儿露脑合并颈、胸、腰段开放性脊柱裂1例

    患者女,35岁,孕3产1,孕32+3,不规则产检,患者腹围103 cm,宫高34 cm,相当于孕36周.超声检查:颅骨光环及脑中线不显示,双顶径、头围无法测量,胎儿颅顶部后方可见一大小约4.92 cm×4.39 cm的混和性包块,边界清,与颅相连,内部结构紊乱,呈网格状;

    作者:张红艳;王洁;房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正常人颈髓扩散张量成像的定量分析

    量测量颈髓的各项参数值.

    作者:王岩;马林;李德军;郭行高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18F-FDG PET/CT在妇科恶性肿瘤转移与复发中的应用

    );②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分别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98.78%,盆腔淋巴结97.56%、腹股沟淋巴结98.78%;③11例接受2次及2次以上PET/CT检查的患者中,6例根据PET/CT结果更改治疗方案.结论 18F-FDG PET/CT可以早期发现可疑复发或转移病灶,在检测远处转移和小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监测妇科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有效检查方法,对于临床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承晔;于丽娟;段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正常儿童跟骨超声骨密度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龄和身高是超声骨密度参数的主要决定因素.结论 6~12岁正常儿童的跟骨超声骨密度因年龄不同而呈现不同规律;年龄和身高是影响儿童骨密度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金萍;徐浩;王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实验兔胡桃夹综合征模型的建立及其MSCTA评价

    狭窄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结扎后与C组比较LRV-IVC压差明显增大,其绝对值≥5 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腔外结扎LRV制作的动物模型可真实地模拟NCS时LRV的形态和压力改变,MSCTA可对其进行客观评价.

    作者:赵龙;柳曦;史河水;韩萍;喻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MR测量髌韧带和前交叉韧带的技术优化探讨

    CL和PL全长图像,图像质量完全满足临床测量需要.矢状位像采集时间为2 min 25 s.PL和ACL平均长度分别为:男:(42.20±4.21)cm和(36.98±4.12)cm,女:(40.15±4.00)cm和(35.80±4.67)cm;组内相关系数(ICC)大于0.997.结论 优化MR扫描技术可用于测量活体的PL和ACL长度,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可鼋复性,能为膝关节ACL重建手术提供准确数据.

    作者:王红坡;葛英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感兴趣区定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指端微循环血流

    病程呈负相关(r=-0.71、-0.74、-0.70,P均<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感兴趣区定量技术能够准确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指端末梢血流灌注,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无创、定量评价指标.

    作者:刘莹莹;项飞翔;谢明星;王新房;吕清;严天慰;张艳容;陈智毅;陈玉媛;李薇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颅骨畸形性骨炎继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患者女,75岁,颅骨骨性突起30余年,逐渐性增大,近来增大明显,无既往病史,无其他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血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余未见异常.

    作者:徐刚;白莉;孙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超声动脉健康评估测量健康人颈动脉内中膜

    值分别为:男:(28.86±4.12)岁、(33.38±5.25)岁、(34.30±2.32)岁,女:(30.00±3.08)岁、(34.09±3.44)岁、(39.66±7.27)岁,血管年龄值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两侧血管年龄值成组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应用AHP定量分析功能可准确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对临床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意外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连娟;田瑞霞;祝文虎;陶进绪;李昕;王璨;杨艳婷;胡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缺血心肌短轴方向径向及圆周应变

    心肌功能.

    作者:王其海;汪太平;徐岩;李胜;史学功;金朝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肾脏外伤的超声造影分级与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肾脏外伤分级与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9例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肾脏外伤患者进行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结合监测随访.结果 59例肾脏外伤患者,8例接受手术治疗,51例接受非手术治疗;其中50例完全愈合,9例不完全愈合;超声造影发现并发症4例.均为Ⅳ级损伤.结论 超声造影可在肾脏外伤的动态随访中及时发现并发症,了解预后情况,可成为肾脏外伤诊断及追踪随访的主要检查方法.

    作者:梁彤;任杰;梁峭嵘;黄春燕;石星;陈君洁;刘照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组织速度成像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室非同步化运动

    代表右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参数相关性良好.结论 CHF患者右心室内部存在非同步化收缩及舒张运动,TVI可为评价右心室非同步化运动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李舒;吴长君;郑淼;邱前义;郭彬彬;陈小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胎儿脊柱裂脊膜膨出并马蹄肾1例

    孕妇25岁,孕1产0,孕35周.产前常规超声检查:沿胎儿背侧方向脊柱矢状面及横断面扫查,骶尾部椎管增宽,皮肤回声中断,可见一囊性膨出物,大小约3.6 cm×3.0 cm,其内见条状高回声光带及不规则无回声区.

    作者:么海亮;于新凯;魏相东;解放军第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新型内源性磁共振报告基因——小鼠铁蛋白基因的构建

    pcDNA3.1(-)-Fth成功构建,符合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结论 初步构建的小鼠铁蛋白重链质粒,为进一步探讨铁蛋白基因作为一种新型内源性磁共振分子影像报告基因在细胞示综和基因显像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胡秋菊;王建东;张帆;赵艳娥;董迎春;盛蓁;周晓军;卢光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股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1例

    患者男,16岁,左大腿下段反复疼痛一年余,逐渐加重,活动后加剧,膝关节无明显活动受限.查体:大腿下段内侧可触及一肿块,质硬,活动度差,轻度压痛.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作者:张发林;雍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PET/CT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失分化患者复发及转移灶

    术后TG值较术前TG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 对于TG阳性而131I-dWBS阴性DTC患者的复发和转移,18F-FDG PET/CT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检测手段和判断是否须行外科手术的可靠依据.

    作者:鹿存芝;王跃涛;曹苏生;王伟;王冠民;刘军;朱峰;鹿峰;刘德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超声和CT门静脉成像显示胆道闭锁婴幼儿活体肝移植术前门静脉通畅性的对比观察

    且能进一步提供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信息.

    作者:顾莉红;李凤华;方华;杜晶;李萍;朱彩霞;唐韵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经直肠超声三维显像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结节

    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01).结论 3D-TRUS可为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结节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

    作者:吴迪;张艳华;程文;李洁冰;郑秀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髂动脉闭塞内膜下再通治疗与覆膜支架的应用

    腔内形态良好,血流通畅.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患肢踝臂指数(ABI)平均值由0.40±0.32上升至0.89±0.15.近中期随访无症状复发.结论 动脉内膜下再通术联合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髂动脉硬化闭塞病变安全、有效,近中期疗效良好.

    作者:李京雨;徐力扬;张强;路军良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不同年资医师运用BI-RADS判断乳腺病灶特征的一致性

    体一致性弱(K=0.26);判断乳腺有无钙化和钙化形态整体一致性好(K=0.73、0.78);②两名不同年资超声医师判断乳腺病灶形状的整体一致性好(K=0.66),判断病灶有无包膜、内部回声整体一致性呈中度(K=0.57、0.41);而判断病灶边缘、后方回声的整体一致性弱(K=0.35、0.40).结论 BI-RADS术语描述病灶特征较为详细,受诊断者经验影响较小.

    作者:智文祥;陈亚青;李文英;蒋?;张惠箴;何萍青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