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鹰;刘芳;张敬群;郑启兵;靳方方;徐加红
目的:探讨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P-J综合征患者面部黑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5例P-J综合征患者,均采用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脉宽75ns,波长755nm,光斑直径2.4mm.结果:经1~3次治疗后,15例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疗效,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是治疗P-J综合征患者面部黑子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胡瑾;马东来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生物惰性陶瓷制备及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 011年2月~2012年9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行氧化锆全瓷冠桥修复体患者32例,阐述修复体的制作过程,比较置入修复体后生物惰性陶瓷色泽、透明度等特征.结果:22例患者置入的氧化锆全瓷冠桥与周围天然牙的颜色、透明度协调一致,另外1例患者发生氧化锆全瓷冠桥修复体连接处折断.结论:氧化锆全瓷冠桥修复体具有较好生物相容性,符合口腔整形的美观要求.
作者:李刚;彭玲玲;唐巍;孙玉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条件,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校输送有用人才、服务社会职能的基本保障.本文依据高职教育的性质和特点,结合美容业对中医美容专业人才在就业岗位、技术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职业要求,对中医美容人才进行了定性、定位分析,探讨了培养理念、培养要求,总结确立了中医美容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为进一步建立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陈丽娟;谷建梅;李伟;黄昕红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分区域个体化设计除皱术的手术效果.方法:由于患者皮肤松弛和皱纹出现的轻重程度不同以及患者对除皱的要求各异,对患者行分区域个体化设计除皱术.在进行不同区域除皱术的同时还可根据患者意愿行上下眼袋整形术、隆鼻术、隆颏术,颊脂肪垫和颏脂肪切除术等作为面部除皱术的辅助手术.结果:作者总结了自1990年以来施行除皱术145例,其中全面部颈部除皱术25例,全面部52例,颞面颈部除皱术10例,额颞部除皱术32例,单纯颞部除皱术26例,术后效果满意.结论:个体化全面部分区域除皱术安全有效,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值得推广.
作者:曾学文;李朝阳;余萍;郭智龙 刊期: 2013年第13期
色素性毛表皮痣 (pigmented hairy epidermal nevus)又称Becker痣,为边界清楚的褐色斑片,皮损内分布粗大的黑色毛发,可合并其他皮内痣或表皮痣,多位于肩、面、颈、上肢、前胸和肩胛部.2010年1月~2013年3月,笔者科室采用长脉宽和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联合治疗20例Becker痣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梁;李勤;夏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比较传统和微创两种全瓷修复中在美学缺陷前牙修复中的成功率和美学效果.方法:选择64例前牙美学缺陷的80例患牙,分别行传统全瓷修复(传统组)和微创全瓷修复(微创组),各32例(40颗).采用视觉模拟评(VAS)评分评价各组的美学修复满意度,采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修正标准(USPHS)评价各组的优秀率,比较两组修复6、12、24个月的成功率.结果:微创修复组修复后各前牙缺陷美学VAS满意度总评分均达到(9.39±0.37)分,显著高于传统组评分(P<0.05);形态、边缘着色、密合度和继发龋4个参数USPHS评级A级比例分别达到100.00%、97.50%、97.50%和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24个月后牙间隙、切端缺损、畸形过小牙、牙体表面缺损、牙着色或变色缺陷修复成功率分别达到88.89%、85.71%、87.5%、77.77%和85.71%,其中牙间隙、切端缺损和畸形过小牙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修复组(P<0.05).结论:微创全瓷修复前牙缺陷,美容效果好,修复成功率高,患者满意度高,综合效果优于传统全瓷修复.
作者:李东良;韩继新;赵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回顾总结2008 ~ 2013年笔者行湿性脂肪干细胞辅助自体颗粒脂肪注射填充移植术五年的临床经验.方法:549例均采用湿性脂肪干细胞辅助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术,单次注射填充移植完成532例(96.91%),17例(3.09%)脂肪存活率较低(30% ~ 40%)需二次注射填充移植完成.结果:本组仅2例(0.36%)出现轻微并发症,成活率和远期效果明显提高,取得预期临床效果.结论:随访1~5,采用规范的湿性肿胀技术和注射器吸脂法抽吸颗粒脂肪及湿性新鲜原代血管基质细胞和脂肪干细胞辅助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注射填充移植技术效果明显持久,遵循其正确的临床操作原则和技术指南及标准操作流程,能明显提高移植脂肪成活率和良好远期效果,是一种切实、可行、有效的临床方法.
作者:刘乃军;王艳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应用额部皮瓣修复前额皮肤缺损.方法:根据前额缺损情况,利用眶上动脉及滑车上动脉为蒂的额部转移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本组5例前额皮肤缺损,缺损范围2cm×2cm~ 6cm×4cm,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1例供瓣区植皮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观察2月~12月,皮瓣色泽正常,存在感觉,额部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额部皮瓣血管走行恒定、表浅、血运丰富、易于解剖,切取损伤小、是修复前额皮肤缺损的好方法.
作者:李强;海恒林;李华涛;吴胜刚;王黎丽;严雷;周晓英 刊期: 2013年第13期
寻常性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颜面及胸背部,多发于青年人,痤疮不仅造成皮损局部不适,更重要的因影响容貌而对患者造成心理损害.依据皮损性质和严重程度痤疮分为三度4级:Ⅰ级(轻度):仅有粉刺;Ⅱ级(中度):Ⅰ级基础上出现炎性丘疹;Ⅲ级(中度):Ⅱ级基础上出现脓疱;Ⅳ级(重度):Ⅲ级基础上出现结节、囊肿或瘢痕.痤疮分级是痤疮治疗及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其治疗包括系统治疗、外用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传统治疗如外用药或口服抗生素等,存在疗程长、不良反应大、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
作者:刘盛秀;尤伟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富含血管基质层细胞(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的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在面部萎缩中的应用,达到提高脂肪存活率效果.方法:从2011年8月到201 3年2月,我们选择6例半侧颜面萎缩的患者,于下腹部采用肿胀吸脂术获得自体颗粒脂肪,通过静置,纯化后采用多层次、多隧道、多点的注射方法,充填修复颜面部凹陷畸形.术后3个月随访,效果欠佳者即进行第二次手术脂肪颗粒移植,直至效果满意为止.结果:本组6例半侧颜面萎缩患者,随访3~12个月(平均6.5个月),充填后脂肪吸收率低,面部两侧基本达到对称,效果满意.结论:应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修复半侧颜面萎缩操作简单,创伤性小,效果理想,对于轻度中度的颜面萎缩患者而言,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吴志贤;马亮;莫自增;梁杰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在CO2点阵激光治疗浅表性瘢痕术后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浅表性瘢痕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用CO2点阵激光治疗.激光治疗后实验组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护理创面,对照组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护理创面,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指数、创面愈合时间、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和色素沉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指数、创面愈合时间、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和色素沉着发生率四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2点阵激光治疗浅表性瘢痕后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护理创面可减轻创面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加强瘢痕治疗效果,减少色素沉着的发生.
作者:刘东平;谭军;欧阳华伟;罗明灿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对成人牙周炎患者错(牙合)畸形牙周正畸临床综合治疗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牙周正畸综合治疗21例成人牙周炎所致的错(牙合)畸形,对治疗前、中、后的临床要点进行总结.结果:在牙周组织健康良好的基础上,错(牙合)畸形得到矫治,患者的颜面美观获得较大的改善,咬合恢复正常,利于行使正常的咀嚼功能.结论:成人牙周炎错(牙合)畸形患者通过综合性的牙周正畸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是二者协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夏华新;吴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应用整形外科技术治疗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1月至201 3年2月,分别采用改良菱形瓣、局部旋转推进瓣、鼻唇沟瓣、颊部粘膜瓣、颞浅筋膜瓣等治疗颜面部外伤及病损148例.结果:术后各皮瓣均存活良好,创面均Ⅰ期封闭,无血肿、感染及坏死,术后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应用整形外科技术及方法,治疗颜面部各类皮肤创伤及病损,术后愈合快、外形满意.
作者:胡昭华;张伟;马晓华;贾光伟;王安年;石斌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的临床意义.方法:选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89例求美者随机分为联合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组)和对照组(单纯眼袋整形术组)两组,其中联合组45例(90只眼),对照组44例(88只眼),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术后满意度、鱼尾纹及眼袋减轻程度、皮肤光泽增强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各项有效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静态、动态情况下,联合组较对照组鱼尾纹及眼袋明显减轻,皮肤光泽增强,术后满意度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发生不良发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较单纯眼袋整形术在治疗眼周皮肤松弛时使鱼尾纹及眼袋减轻程度更明显,皮肤光泽增强程度高,术后满意度高,显著改善了眼周皮肤状况,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洋红;胡杨柳;刘德伍;刘德明;张少白 刊期: 2013年第13期
八白散早出自明代的《必用全书》,作为宫中美白之品,其组成主要有:白丁香、白僵蚕、白牵牛、白蒺藜、白芨、白芷、白附子、白茯苓,另加皂角、绿豆少许,共研细成粉,每日化汤洗面,能令人面白如玉.随着临床对八白散应用的新发展,新八白散除去被国家法规禁止使用的中草药白丁香加入白芍,新八自散主要组成:白僵蚕、白牵牛、白蒺藜、白芨、白芷、白附子、白茯苓、白芍.目前,对于黄褐斑的治疗缺乏安全与有效并存的治疗方法,而近年来黄褐斑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我们在对经典美白古方八白散的临床应用中发现八白散面膜可以有效消退黄褐斑,并可改善黄褐斑患者的自觉症状,对八白散药物组成及组方进行现代药理学的分析总结,发现八白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治疗黄褐斑并抑制其复发.
作者:刘琳 刊期: 2013年第13期
手指外伤发生于各种各样的情景,其中利器划伤、切割伤十分常见,手指外伤后及时、恰当的处理方式,对于伤口愈合及手的外观具有重要意义.我科自2011年2月~2013年3月,对手指划伤的62位门急诊患者,尝试选择性的应用肿胀麻醉和一次性使用透气胶贴加压包扎治疗共计84根手指,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进顺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颜面部软组织外伤伴灰尘颗粒嵌入的急诊美容修复技术和方法.方法:根据伤情,分别对62例灰尘颗粒创面进行急诊清创及美容外科修复.结果:本组62例灰尘颗粒创面,除2例因皮肤挫伤严重并缺损行肉芽创面植皮外,余均达到Ⅰ期修复并愈合,外伤性文身不明显.结论:遵循美容整形外科原则修复颜面部灰尘颗粒嵌入创面,可有效地减少伤后颜面部的外伤性文身、瘢痕畸形和医源性毁容.
作者:李开梓;王晓川;高吕静;李志鹏;颜如珍 刊期: 2013年第13期
唇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之一,在我国唇裂发病率为1.8%[1].其主要的影响在于使患儿的外貌产生缺陷,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外貌缺陷的恢复程度.双侧Ⅲ度唇裂是唇裂中畸形程度严重的,外貌缺陷严重,手术修复的难度也大.使修复的效果更加完美,一直是医者们努力的目标.我们在双侧Ⅲ度唇裂的修复中,特别注重前唇肌肉的重组,即利用两侧唇的肌肉在前唇内充分缝合,修复前唇肌肉,使上唇的外形(尤其是白唇部分)在术后均能获得较理想效果.
作者:邓小华;熊清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面颊部外伤后经常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缺损,创面修复后常出现程度轻重不一的瘢痕,与周围的组织粘连明显,当表情肌活动时,面部皮肤可出现明显的凹陷等.颊部瘢痕切除后,应用同侧颊脂垫修复重建表情肌功能,是面颊部瘢痕修复较为理想的选择,为面颊部外伤后遗留瘢痕患者的表情重建提供了一个损伤小、效果好的修复术式[1].自2005年以来我科收治12例外伤后面颊部瘢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尉华;肖丽蓉;黄永新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比较MTA和Dycal氢氧化钙用于年轻恒牙部分活髓切断术的疗效.方法:选择年轻恒牙意外露髓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MTA和Dycal氢氧化钙作为盖髓剂进行年轻恒牙部分活髓切断术治疗,术后3、6、12个月复查,观察治疗效果,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比较两组之间近期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2个月复查,比较两组之间远期临床疗效,MTA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MTA作为盖髓剂进行年轻恒牙部分活髓切断术治疗,疗效优于Dycal氢氧化钙.
作者:万扬 刊期: 201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