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梦娜;李娜;王冰水;梁艳;朱蝉;周永博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结合逆行腓肠神经皮瓣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2009年至2012年8例小腿下部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后行逆行腓肠神经皮瓣修复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皮瓣安全存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8例无感染发生,皮瓣切取大面积可达20cm×8cm,小面积4cm×4cm,可修复小腿中下段、内外踝部、足跟部、足背部创面,效果良好.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加逆行腓肠神经皮瓣修复小腿下部软组织缺损,可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手术操作简便,皮瓣成活率高.
作者:张胜利;张佳;王连梅;王亚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硅凝胶乳房假体置入隆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测量胸乳距、乳房基底宽度、乳头至乳房下皱襞距离等数据确定选用的假体类型、容量;采用腋窝切口或乳晕切口,将假体置于胸大肌深面或浅面.结果:统计我科自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国产硅凝胶毛面假体隆乳术122例,其中置于胸大肌深面68例、置于浅面54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所有患者乳房外形逼真,手感真实柔软,出现轻度包膜挛缩1例,未见感染、血肿及假体扭曲等并发症.结论:硅凝胶乳房假体与身体组织相容性好,适当的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可明显降低包膜挛缩率.
作者:刘为廷;宋建星;寇静波;乔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下蒂鼻唇沟皮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用鼻唇沟下蒂皮瓣旋转做成鼻翼外侧面,使用口腔粘膜缝合于皮瓣背侧面做衬里,对鼻翼缺损1 5例进行手术修复.结果:15例均病例皮瓣存活,鼻翼外形满意,瘢痕不明显.结论:利用逆行鼻唇沟带蒂皮瓣修复鼻翼缺损方法简单,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吴晓勇;熊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老化和日光损伤皮肤的临床特征包括皱纹、色素异常和皮肤萎缩,组织学上表现为表皮和真皮有序结构的缺失,表皮角变平,表皮下基底带Ⅳ型和Ⅶ型胶原减少,真皮厚度下降,紫外线在皮肤老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伴随着胶原产生减少的是其降解的增加,由紫外线暴露或其他应急因子介导产生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如胶原酶可以降解所有的细胞外基质成分.组织学上表现为无序排列的短的胶原纤维,通过前胶原基因表达的检测发现胶原的丢失主要发生在真皮的上三分之一,和紫外线在皮肤中的穿透深度相关[2].延缓光老化病理生理进程的关键靶点是成纤维细胞,新生胶原的合成可以导致年轻化的外观,尤其是真皮的重塑是Ⅰ型和Ⅲ型胶原沉积增加和致密胶原纤维有序排列的结果.皮肤科医生应用多种治疗方法用于刺激胶原的合成,包括外用维A酸、皮肤磨削术、射频、超声波和填充剂注射等,本文重点综述各种激光和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治疗光老化的分子水平效应和机制.
作者:潘永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不同脱敏剂与蜂胶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性.方法:选取因正畸治疗而拔出的48颗牙,制备成为牙本质过敏模型,随机分为4组(3组为实验组,1组为空白对照组),分别用Bifluorid12(双氟剂)脱敏剂(A组)、Gluma脱敏剂(B组)、蜂胶(C组)三种试剂对实验组暴露的牙本质表面进行处理并做刷牙实验,然后用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情况.结果:两种脱敏剂与蜂胶均在牙本质表面形成封闭.A、B、C组在牙本质小管内形成“树脂突”样结构,其中A组和C组渗入较深,B组较浅.结论:两种脱敏剂和蜂胶都能取得封闭牙本质小管的效能,其中Bifluorid12(双氟剂)脱敏剂的封闭性、耐久性较佳.
作者:崔艺兰;刘泓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3种不同固位结构的玻璃纤维桩修复下颌第一前磨牙后,在受到牙齿抗力时对其粘结剂层的影响.方法:选择3个月内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下颌第一前磨牙36颗,随机分成A、B、C三组,牙体预备后分别用3种纤维桩(A组:平滑外形玻璃纤维桩;B组:锯齿固位玻璃纤维桩;C组:锯齿加圆头固位玻璃纤维桩)及后牙树脂完成桩核修复,固定于万能材料测试机上加载直至标本发生折裂,记录标本开始松动(牙本质粘结面裂开)的瞬间力值及实验牙的折裂类型.实验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结果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破坏性力学试验的测试结果:A组(469.62±29.68)N、B组(286.25±28.11)N、C组(468.17±48.34)N.对各组样本的破坏性实验力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A组>B组:C组>B组(P<0.01)、A组与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锯齿固位结构在荷载力下会对粘结剂层造成破坏,圆头固位结构能够分散应力,有利于桩核的固位和稳定.
作者:贾旭贝;谢伟丽;谢琪;周大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面颈部瘢痕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貌,部分患者还影响五官的功能,患者对面部整形手术要求较高.当下面部瘢痕面积较大或造成颏颈粘连时,在瘢痕附近应用传统的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瘢痕就会受到限制.额部扩张皮瓣血供丰富,修复面部瘢痕其收缩性较小,能承受外力摩擦,抵抗感染的能力较强,皮肤色泽变化较小[1].2009年10月~2012年7月我科应用额部超量扩张皮瓣带双侧颞浅血管蒂修复大面积面颈部瘢痕42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大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硝普钠、磺胺嘧啶银及二者合用对深Ⅱ度烧伤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100只Wistar大鼠背部深Ⅱ度烧伤创面,随机分成0.9%氯化钠注射液组、1%磺胺嘧啶银霜组、1mmol/L硝普钠组和1%磺胺嘧啶银霜+1mmol/L硝普钠组.每组25只大鼠.动态观察烧伤后不同时间点创面细胞增殖周期、羟脯氨酸含量及创面组织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伤后随时间推移磺胺嘧啶银霜+硝普钠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其他三组;伤后第10天,磺胺嘧啶银霜+硝普钠组创面羟脯氨酸含量、细胞S期百分比达到峰值,明显高于0.9%氯化钠注射液(P<0.01),磺胺嘧啶银霜组、硝普钠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磺胺嘧啶银霜和硝普钠合用可有效促进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
作者:李冬军;赵洪良;李明;孙瑞朋;郑文立;赵连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8例,采用我院自制制剂1号湿敷剂湿敷冷疗3周,以及针刺结合蓝科肤宁外敷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每周2~3次,1 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28例,采用1号湿敷剂冷疗3周,然后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每日2次,2片/次,外用丁苯羟酸软膏,3次/天,4周1个疗程.结果: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75%,对照组有效率为39.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确切,治疗流程简单,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万义;卫静;王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血管基质成分(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与体外扩增的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对移植脂肪成活的促进作用.方法:用手术方法切取家兔腹股沟脂肪,进行ASCs体外分离培养;取第3代ASCs分别进行成脂、成骨诱导实验,CD29和CD31流式鉴定;制备SVF,进行CD29和CD31流式鉴定;脂肪移植裸鼠实验分为3组:SVF、ASCs、和空白对照组(DMEM/F12),每组4只裸鼠,沿背部脊柱两侧对称部位4个移植位点,每组共1 6个注射移植位点,每点0.3ml脂肪颗粒(adipose granule,AG)+ 0.2ml细胞成分;术后4m时取材称重、固定行HE染色观察移植脂肪组织结构,行CD3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新生血管及其密度.结果:家兔ASCs体外分离培养成功,为贴壁生长,第3代细胞形态均呈长梭形.成脂诱导实验油红0染色显示形成脂滴,成骨诱导实验茜素红染色显示形成钙化结节.流式鉴定显示SVF:CD29:17.0%,CD31:1.3%;ASCs:CD29:96.2%,CD31:3.8%.SVF、ASCs和空白对照组各组移植脂肪成活量分别为0.2096±0.0024g,0.1798±0.0033g,0.1350±0.0020g,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HE染色显示SVF组移植脂肪成活较好,组织结构完整,脂滴大小均一,可见脂肪组织中间有丰富的血管存在;ASCs组移植脂肪成活尚可,组织结构尚完整,脂滴大小一般均一,可见脂肪组织中有结缔组织纤维间隔和新生血管形成;空白对照组结缔组织纤维间隔明显增多,脂滴大小不一,有少量较大空泡形成.各组移植脂肪新生血管密度分别32.6±2.1条/mm2,29.3±1.6条/mm2,23.3±1.9条/mm2,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鲜的干细胞成分SVF比体外扩增的ASCs能更好的促进移植脂肪成活.
作者:赵建辉;易成刚;邱璇;李龙;梁丽华;夏炜;苏映军;郭树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Choukroun's PRF(Choukroun's platelet-rich fibrin)对体外培养人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取吸脂术者自愿捐献的脂肪组织分离培养ADSCs,采用Choukroun法制备自体PRF备用,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取第3代ADSCs分别向骨细胞、脂肪细胞、神经球细胞定向诱导分化鉴定,并行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5、CD90流式检测鉴定.将第3代ADSCs分别采用含PRF的普通培养基(PRF组Ⅰ)和不含PRF的普通培养基(对照组Ⅰ)进行培养,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培养1天、3天、5天、7天后采用CCK-8试剂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另外分别采用含PRF的成骨诱导培养基(PRF组Ⅱ)、不合PRF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对照组Ⅱ)及不合PRF的普通培养基(空白组)进行培养,第7天、14天、21天、28天行碱性磷酸酶活性(ALP活性)检测;诱导细胞培养后第7天、14天天各组分别行von Kossa染色观察钙结节形成情况.结果:第3代ADSC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大多呈梭形,向骨细胞、脂肪细胞、神经干细胞定向诱导鉴定均为阳性,流式检测鉴定CD29、CD90为阳性,CD45为阴性.CCK-8法示PRF组Ⅰ的0D值均大于对照组Ⅰ,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LP活性检测示PRF组Ⅱ第7天、14天、21天、28天细胞活性较对照组Ⅱ均大,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RF组Ⅱ成骨诱导7天后yon Kossa染色阳性;14天后阳性细胞增多,对照组Ⅱ诱导7天未见钙结节,14天见少量阳性钙结节,空白组培养14天未见黑色钙结节.结论:Choukroun' s PRF明显促进脂肪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为骨组织工程提供了新的技术.PRF与干细胞共同培养可能还有许多潜在的临床及生物工程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元媛;柳大烈;南华;黄佳诚;单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600余例硅凝胶假体隆乳术的临床经验,探讨硅凝胶假体隆乳术的佳方案.方法:①选择外囊宽松、手感柔软、大小合适的硅凝胶乳房假体;②乳晕下缘2.5 ~ 3cm切口,胸大肌下分离足够大小的腔隙,充分止血后置入假体,腔内置入适量麻醉液、消炎药、止血药等;③术后早期(2天)、到位、持久(3个月以上)的按摩.结果:术后两乳对称、丰满、手感与形态逼真,不影响哺乳.纤维包膜挛缩发生率<1%,医患满意度>98%.结论:要隆出一对手感与形态逼真的乳房的条件是:①好的乳房假体(主要指的是形状、手感、大小合适);②医生的临床经验;③术后早期、到位、持久的按摩;此三点缺一不可.
作者:蒋未台;蒋铮铮;蒋伯熙;潘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下颌支矢劈后退术后下颌角间宽度(intergonial width,IGW)和近心骨段两者变化的规律及其变化对面型的影响.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收治的骨性下颌前突患者20例,进行头影测量,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例患者的IGW在术后均增加,其变化与下颌后退量呈显著正相关(r=0.917,P<0.01),而与右升支外展角、升支切线角、后面高并无相关性;术后1周与术前相比,Go至坐标原点的距离显著增加(P<0.01),而∠Ar-Go-Me及升支-Y轴夹角呈显著减小(P<0.01);两侧下颌支下段间宽度明显增宽,由下至上下颌支间宽度的变化值存在递减趋势.结论:近心骨段在冠状面上发生了下颌角外展、髁突内旋的转动,矢状面上发生了自身旋转及整体后移,此变化可能会改变患者的面型.研究近心骨段位置的变化规律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高振杰;陈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皮肤钙化上皮瘤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38例皮肤钙化上皮瘤的临床资料.结果:钙化上皮瘤青少年好发,多发生于面颈部、上肢,误诊率高.结论:皮肤钙化上皮瘤形态多样,易误诊;对皮肤移动度好的质硬结节临床上应首先考虑钙化上皮瘤,组织病理学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颉玉胜;宋维旭;刘卉;杨海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研究,分析切牙代偿情况及其在不同垂直骨面型中的差异,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指导意义.方法:收集骨性Ⅱ类成人患者共200例,确定13项代表切牙倾斜度和凸度的指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将结果与正常牙均值比较,然后依照SN/MP角和FH/MP角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垂直骨面型共3组,单因素方差分析各指标在组间的差异.结果:代表上切牙唇倾度的大部分指标测量均值(U1/SN、U1/NA、U1/FH)与正常(牙合)均值基本一致,L1/GoMe、L1/NB(°,mm)明显大于正常牙均值;3组间比较,除U1/pp、U1/NA(°)及U1/NA(mm)外,其余的10项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上切牙相对颅部参考平面无明显的倾斜代偿但相对上颌基骨较为直立,下前牙唇向倾斜代偿特别明显;高角组上切牙直立,有一定舌向代偿,内收上前牙时要特别注意转矩控制;低角组下切牙唇倾度大,进一步正畸唇倾代偿的潜力小;随着下颌角平面的增高,上下切牙相对颏部的位置更加靠前,通过牙齿的代偿很难协调后缩的颏部.治疗中应结合Ⅱ类骨骼矢状不调程度和牙齿代偿在不同垂直骨型中的特点,明确牙齿进一步代偿或去代偿的潜力.
作者:叶艳艳;丁寅;李娟;赵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石英纤维桩及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52例患者的63颗缺损前牙,用石英纤维桩及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分别于1、2、3年复查.结果:修复后3年,1例出现桩核松动,1例出现冠脱落,其余患者6项评价指标均达到A级,颜色匹配无差异,成功率达96.8%.结论:石英纤维桩结合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周丽华;何赐丁;陈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应用于牙槽嵴裂植骨手术,验证其是否能够减少植骨术后的骨吸收.方法:8~12月龄犬8只,以外科手术的方法制备双侧牙槽嵴裂模型,随机于两侧同期植入自体髂骨(对照组)及自体髂骨混合PRF(实验组).于术后当日、2个月、4个月时拍摄上颌骨CT,利用三维重建软件测量植骨区体积,计算骨吸收率.结果:术后2个月、4个月时实验组的骨吸收率明显小于对照组,行配对样本的t检验,P<0.01.结论:将PRF加入自体髂骨进行骨移植修复犬的牙槽嵴裂,在术后4个月的时间范围内,可以减少术后的骨吸收.
作者:周龙;封兴华;陆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对面部雀斑治疗效果的临床运用及体会.方法:采用武汉亚格光电技术有限公司IPL 560-C光子嫩肤仪,波长560~1200mm,光斑尺寸8mm×34mm,脉宽3.5ms、5.0ms、4.5ms,能量密度20 ~ 40J/cm2,间隔时间3周.结果:雀斑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皮肤细腻、光泽有弹性,无不良反应,效果满意.结论:IPL治疗仪治疗雀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霞;孔林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临床常见多手指外伤患者,创面涉及单个以上手指,我们自2008年以来,应用掌背动脉皮瓣联合鱼际皮瓣修复手部多指外伤创面12例,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患者共28指,均为单个病人多手指损伤,其中男18指,女10指;食指10指,中指8指,环指8指,小指2指;损伤原因:撕脱伤5例,电击伤4例,刀切伤2例,机器压伤1例;损伤部位涉及手指近、中、远节,手指腹侧及背侧等,均伴有骨或深部肌腱组织外露.入院后先给予急诊清创后,急诊手术7例,择期手术5例,均采用掌背动脉岛状皮瓣逆行转位联合掌侧鱼际皮瓣方法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皮瓣全部成活.
作者:王毅;鲜小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单纯性肥胖症主要指因机体内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过多,导致体重超常的病症.肥胖可造成人体多方面的损害,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全球性疾病.2007年6月~2011年8月,笔者科室采用电针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患者4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桂芳;刘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