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为廷;宋建星;寇静波;乔静
目的:回顾性分析面部碾挫伤患者采用微创整形技术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4月-2009年9月共治疗28例患者,伤口均在面部,采用精细的原位再生清创术和综合性的整形缝合技术.结果:均达到Ⅰ期愈合,恢复快,创伤小,外观自然,瘢痕不明显,无明显组织牵拉,患者对外形满意.结论:在面部碾挫伤中,综合运用微创整形技术,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创伤,促进愈合,避免术后瘢痕及畸形的发生,是处理面部急诊外伤的好方法.
作者:马莉;程维峰;周建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臀上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11例骶尾部巨大压疮,均采用双侧臀上动脉穿支岛状皮瓣移位修复;创面范围11cm×10cm~ 17cm×14cm,皮瓣大小20cm×11cm~22cm× 14cm.结果:11例双侧臀上动脉穿支皮瓣全部成活,压疮创面一期愈合;随访1~3年,皮瓣不显臃肿,无凹陷、感染、坏死,臀部外观均良好.结论:臀上动脉穿支密集,血供丰富,营养皮肤及皮下组织范围大,故臀上动脉穿支岛状皮瓣治疗骶尾部压疮疗效满意,而使用双侧该皮瓣则是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的佳选择.
作者:笪向东;宁金龙;蔡志稳;郭世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在颅面骨缺损修补中的整形美容效果.方法:2003年9月至2011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颅面骨缺损患者9例,所有患者均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修补,术前行头颅薄层CT扫描并分别在计算机上进行三维重建,其数据传送至厂家,制作出个性化三维植入体,修补颅面骨的缺损.结果:将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于颅面骨缺损的整形修复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患者的头面部形状与生理状态接近,美容效果好.结论: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修补颅面骨缺损可以获得很好的整形美容效果.
作者:卓雷;汪春兰;赵宇;范新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胶原蛋白海绵人工真皮在修复鳞状细胞癌切除后深度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下胶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11例,均术前活检证实,术中按无瘤原则切除清创后,凿除外露骨皮质,将胶原蛋白海绵人工真皮覆盖缝合,外敷持续封闭式负压固定,3周后取自体薄皮片移植于其上,7天后更换负压装置并观察.结果:11例患者鳞癌切除后5例胫骨外露,3例肌腱外露,胶原蛋白海绵人工真皮覆盖后肉芽组织增生迅速,深部组织良好覆盖,均于首次术后21天左右行Ⅱ期植皮手术,创面愈合良好.结论:胶原蛋白海绵人工真皮应用于鳞状细胞癌切除后深度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良好,操作简便,局部损伤小,愈后瘢痕增生轻微,利于肿瘤后期治疗,且不增加供皮区瘢痕.
作者:郝岱峰;李涛;冯光;李善友;张新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4例需要行游离皮瓣修复创面的患者,根据其软组织的不同缺损情况,取无菌棉布片制作与创面相同形状的模板,切下皮瓣后依据创面的形状及深度修剪掉皮瓣多余的脂肪组织,保留皮瓣的营养血管网,制备成立体的定形皮瓣填补创面缺损.皮瓣切取面积小1.5cm×2.5cm,大12cm×24cm,供区直接缝合或中厚皮片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修复后表面平坦,术后随访1 3例,随访时间3~ 36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和厚薄与受区相近,外形、功能恢复满意.皮瓣感觉恢复至S2 ~ S4.结论:立体定形皮瓣兼顾了受区外形与功能的修复,是创面美容修复的理想方法.
作者:赵风林;王文德;韩会峰;王鑫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注射美容术后面部畸形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例注射美容术后面部畸形的患者进行治疗,在畸形部位注入肿胀液,选择隐蔽切口进行负压吸引.结果:5例患者的畸形部位均可吸出注射物,术后面部形态改善.随访6个月以上,局部肿胀消失,外形恢复正常.结论:注射美容术后面部畸形可以采用肿胀麻醉吸引法进行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王永前;宋涛;李海东;吴镝;尹宁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脂肪抽吸同期腹壁整形联合治疗Ⅲ型腹壁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肿胀麻醉,负压吸引器行腹壁脂肪抽吸;做耻骨联合上W形切口,折叠缝合腹直肌前鞘,切除多余皮瓣,分层缝合腹壁.结果: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24个月,腹部平坦,切口瘢痕不明显,外形满意.结论:脂肪抽吸同期腹壁整形治疗Ⅲ型腹壁畸形临床疗效较佳,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陈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创面直径为5 ~ 7cm的烧伤后残余创面应用组织工程皮肤治疗的效果.方法:笔者单位2008年5月~2012年7月的12例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采用同体对照的研究方法,每例患者选择2处直径为5 ~ 7cm的残余创面,随机分为组织工程皮肤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菌株均相同.两组受试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进行浸浴治疗后,受试创面给予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每日换药1次.在局部感染控制后组织工程皮肤治疗组创面清创后移植组织工程皮肤,对照组继续换药治疗,同时予以全身抗感染治疗.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组织工程皮肤治疗组创面均在移植组织工程皮肤后1~2周愈合,均未进行自体皮移植,愈合质量良好;对照组创面在相同时间内均未愈合,终均给予自体皮移植而愈合.结论:经充分创面准备后移植组织工程皮肤可用于修复直径较大的烧伤后残余创面,以替代传统的自体皮移植.
作者:邱学文;王甲汉;任加良;李志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硅凝胶乳房假体置入隆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测量胸乳距、乳房基底宽度、乳头至乳房下皱襞距离等数据确定选用的假体类型、容量;采用腋窝切口或乳晕切口,将假体置于胸大肌深面或浅面.结果:统计我科自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国产硅凝胶毛面假体隆乳术122例,其中置于胸大肌深面68例、置于浅面54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所有患者乳房外形逼真,手感真实柔软,出现轻度包膜挛缩1例,未见感染、血肿及假体扭曲等并发症.结论:硅凝胶乳房假体与身体组织相容性好,适当的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可明显降低包膜挛缩率.
作者:刘为廷;宋建星;寇静波;乔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正畸牙齿移动不同时期大鼠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中前速激肽原A(PPTA)mRNA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牙齿移动导致疼痛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斑点杂交的方法检测正畸加力后不同时期大鼠TG内PPTAmRNA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加力2h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的表达量开始增加,加力8h至加力3天达到高,至第7天PPTA mRNA水平仍然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正畸牙齿移动能导致TG内PPTAmRNA表达水平的上调,提示PPTA可能参与了正畸疼痛的发生.
作者:殷越;孙应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将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用于改善面部轮廓,恢复面部容积,改善面部衰老的方法和体会.方法:用肿胀法抽吸自体皮下脂肪,经过清洗、提纯后将超量30%脂肪颗粒注入额颞部、下颏、鼻部、鼻唇沟、皮下皱纹、面部凹陷、上睑凹陷、下睑沟.结果:用自体脂肪移植用于面部轮廓整形,填充面部凹陷1 87例,多数一次成形,无一例感染.与组织相容性好,面部轮廓及衰老得以改善,结果均满意.结论:利用自体脂肪改善面部轮廓,恢复面部容貌.手术易行,创伤小,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田霞;李芸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为了减少在常规隆乳术中由于分离时存在视觉误区而对组织造成损伤,进而引起术中出血症状,探究在内镜辅助下腋窝入路隆乳术的临床可能性及优势.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就医者52例,所有病例均进行双侧腋窝入路隆乳,观察患者术中出血情况以及隆乳效果分析.结果:52例患者中,38例患者48h内两侧引流量小于20ml,13例患者48h两侧引流量小于30ml,只有1例患者48h两侧引流量大于30ml,在进行完引流后术后的5天内拔管.术后常规抗生素应用3日后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出现.乳房形态优美自然,活动度良好,出现包膜挛缩11例,6例患者出现术后乳头乳晕感觉异常,术后1月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内窥镜辅助下腋窝入路隆乳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好.但也有许多的局限性,如乳房下皱襞较薄弱的患者,如何在内窥镜下进行脱细胞真皮片加强,如何解决在腋下切口进行腔内缝合固定的问题等等,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作者:李高峰;吕宁;刘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硝普钠、磺胺嘧啶银及二者合用对深Ⅱ度烧伤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100只Wistar大鼠背部深Ⅱ度烧伤创面,随机分成0.9%氯化钠注射液组、1%磺胺嘧啶银霜组、1mmol/L硝普钠组和1%磺胺嘧啶银霜+1mmol/L硝普钠组.每组25只大鼠.动态观察烧伤后不同时间点创面细胞增殖周期、羟脯氨酸含量及创面组织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伤后随时间推移磺胺嘧啶银霜+硝普钠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其他三组;伤后第10天,磺胺嘧啶银霜+硝普钠组创面羟脯氨酸含量、细胞S期百分比达到峰值,明显高于0.9%氯化钠注射液(P<0.01),磺胺嘧啶银霜组、硝普钠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磺胺嘧啶银霜和硝普钠合用可有效促进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
作者:李冬军;赵洪良;李明;孙瑞朋;郑文立;赵连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3种不同固位结构的玻璃纤维桩修复下颌第一前磨牙后,在受到牙齿抗力时对其粘结剂层的影响.方法:选择3个月内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下颌第一前磨牙36颗,随机分成A、B、C三组,牙体预备后分别用3种纤维桩(A组:平滑外形玻璃纤维桩;B组:锯齿固位玻璃纤维桩;C组:锯齿加圆头固位玻璃纤维桩)及后牙树脂完成桩核修复,固定于万能材料测试机上加载直至标本发生折裂,记录标本开始松动(牙本质粘结面裂开)的瞬间力值及实验牙的折裂类型.实验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结果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破坏性力学试验的测试结果:A组(469.62±29.68)N、B组(286.25±28.11)N、C组(468.17±48.34)N.对各组样本的破坏性实验力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A组>B组:C组>B组(P<0.01)、A组与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锯齿固位结构在荷载力下会对粘结剂层造成破坏,圆头固位结构能够分散应力,有利于桩核的固位和稳定.
作者:贾旭贝;谢伟丽;谢琪;周大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毛囊作为一个重要的成体干细胞贮存区域,其富含的干细胞可分化形成毛囊及上皮的多种细胞,对维持毛发的周期性生长有重要作用[1].其中毛囊黑素干细胞起源于神经嵴,并迁移通过真皮和表皮终停留在毛囊,目前研究已经表明它的生理功能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向上移行进入表皮形成表皮黑素单元;另一方面,在毛囊生长期,毛囊黑素干细胞周期性向下进入毛母质形成毛囊黑素单元[2].毛囊黑素干细胞在形成毛囊黑素单元过程中,主要受比邻的毛囊干细胞、角质形成细胞、毛乳头细胞、周边的基底膜成分及内在的转录因子等调控,这些细胞和基质蛋白通过不同的通路调节了毛囊黑素干细胞的分化和移行.
作者:张潇予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以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HPDLF中骨保护素(OPG)、核因子kB受体活化剂配体(RANKL)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葡萄糖在牙槽骨吸收中的作用.方法:组织块法体外原代培养HPDLF并鉴定,选择4~8代的HPDLF作为实验的靶细胞,不同浓度的葡萄糖(0、5.5、11.1、16.7、22.2、33.3mmol/1)干预HPDLF,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PDLF中OPG、RANKL mRNA的表达.结果:高浓度的葡萄糖可下调HPDLF中OPG mRNA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可上调RANKL mRNA的表达,也呈剂量依赖性,且使RANKL/OPG mRNA的比值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高而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结论:糖尿病时,牙周组织中高浓度的葡萄糖,可下调OPG的表达,上调RANKL的表达,使RANKL/OPG的比值升高,调节破骨细胞分化,刺激骨吸收,导致牙槽骨的破坏,加重牙周病的病情.
作者:张兰;孙琳琳;丁岩;宋健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藻酸盐印模消毒的效果.方法:使用不同的调拌方法制取3组藻酸盐印模样本各30个,共计90个(前两组用蒸馏水调拌,第3组用0.1%的洗必泰溶液调拌).印模凝固后将3种不同菌液均匀涂布于印模表面.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第2组使用照射强度为100μW的紫外线照射5min;第3组用洗必泰溶液调拌,在空气中放置30min.3组印模洗脱表面残留的细菌进行培养,根据培养的细菌数量进行消毒效果的判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方差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紫外线照射消毒与洗必泰消毒后印模表面细菌数量明显减少;用紫外线照射后的印模表面的细菌数少于用洗必泰调和消毒的印模,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紫外线照射的消毒效果优于洗必泰.
作者:于洪丹;崔广;张爱军;唐伟华;宫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结合逆行腓肠神经皮瓣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2009年至2012年8例小腿下部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后行逆行腓肠神经皮瓣修复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皮瓣安全存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8例无感染发生,皮瓣切取大面积可达20cm×8cm,小面积4cm×4cm,可修复小腿中下段、内外踝部、足跟部、足背部创面,效果良好.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加逆行腓肠神经皮瓣修复小腿下部软组织缺损,可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手术操作简便,皮瓣成活率高.
作者:张胜利;张佳;王连梅;王亚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生物型外科补片(生物补片)联合硅凝胶假体植入在修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术后乳房继发畸形中的使用方法和效果.方法: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材料注射术后142例,术前均行彩色B超或MRI影像检查,明确注射物所在部位.术中采用乳晕下半环形切口,尽可能清除肉眼所见注射物、肉芽肿,以及被注射材料所侵蚀的组织,使用生物补片内垫增厚乳房下缘或侧壁较薄者局部组织,修补注射材料渗漏、移位形成的通道,重建乳房下皱襞,然后植入硅凝胶假体.对移位、渗漏范围较大者,先用生物补片修补渗漏、移位通道,半年后再植入乳房假体.结果:采用生物补片联合硅凝胶假体进行修复的142例患者的174只乳房,除1例1只乳房因术后感染需要取出假体及生物补片外,其余乳房外形均较满意,随访3~12个月,乳房无变形.结论:生物补片可以增厚乳房内壁,修补移位、渗漏通道,增加乳房下皱襞托举力,在修复聚丙烯酰氨水凝胶取出术后乳房继发畸中可以弥补单纯假体植入的不足,是临床所需的理想修复材料.
作者:谭新东;李希军;叶雪玲;徐国风;李世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研究Embrace WetBond Resin Cement树脂水门汀用于粘结折裂牙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保存修复折裂牙建立一套实用而简便的治疗模式以提高患牙的保存率.方法:选择35例(36颗)折裂牙作为研究对象,先打开患牙的近远中接触点,预成带坏固定后降合,在裂隙俩侧制备双鸠尾洞型,将Embrace WetBond Resin Cement树脂水门汀注入折裂面并及时复位、光照、充填,观察2周后去带环行全冠修复.结果:经6~12月复查:3例折裂牙因反复出现牙周脓肿拔除,2例咀嚼略有不适感,成功率91%.结论:用Embrace WetBond Resin Cement树脂水门丁保存修复折裂牙,弥补了传统粘结法的缺陷,使患牙得以保存,也简便了临床医生的操作.
作者:张智慧;张志杰;王畅;田秋;张玉霞;王勇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