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普钠和磺胺嘧啶银联合应用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李冬军;赵洪良;李明;孙瑞朋;郑文立;赵连魁

关键词:烧伤, 创面愈合, 磺胺嘧啶银霜, 硝普钠
摘要:目的:研究硝普钠、磺胺嘧啶银及二者合用对深Ⅱ度烧伤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100只Wistar大鼠背部深Ⅱ度烧伤创面,随机分成0.9%氯化钠注射液组、1%磺胺嘧啶银霜组、1mmol/L硝普钠组和1%磺胺嘧啶银霜+1mmol/L硝普钠组.每组25只大鼠.动态观察烧伤后不同时间点创面细胞增殖周期、羟脯氨酸含量及创面组织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伤后随时间推移磺胺嘧啶银霜+硝普钠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其他三组;伤后第10天,磺胺嘧啶银霜+硝普钠组创面羟脯氨酸含量、细胞S期百分比达到峰值,明显高于0.9%氯化钠注射液(P<0.01),磺胺嘧啶银霜组、硝普钠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磺胺嘧啶银霜和硝普钠合用可有效促进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硝普钠和磺胺嘧啶银联合应用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目的:研究硝普钠、磺胺嘧啶银及二者合用对深Ⅱ度烧伤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100只Wistar大鼠背部深Ⅱ度烧伤创面,随机分成0.9%氯化钠注射液组、1%磺胺嘧啶银霜组、1mmol/L硝普钠组和1%磺胺嘧啶银霜+1mmol/L硝普钠组.每组25只大鼠.动态观察烧伤后不同时间点创面细胞增殖周期、羟脯氨酸含量及创面组织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伤后随时间推移磺胺嘧啶银霜+硝普钠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其他三组;伤后第10天,磺胺嘧啶银霜+硝普钠组创面羟脯氨酸含量、细胞S期百分比达到峰值,明显高于0.9%氯化钠注射液(P<0.01),磺胺嘧啶银霜组、硝普钠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磺胺嘧啶银霜和硝普钠合用可有效促进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

    作者:李冬军;赵洪良;李明;孙瑞朋;郑文立;赵连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生物型外科补片在聚丙烯酰氨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生物型外科补片(生物补片)联合硅凝胶假体植入在修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术后乳房继发畸形中的使用方法和效果.方法: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材料注射术后142例,术前均行彩色B超或MRI影像检查,明确注射物所在部位.术中采用乳晕下半环形切口,尽可能清除肉眼所见注射物、肉芽肿,以及被注射材料所侵蚀的组织,使用生物补片内垫增厚乳房下缘或侧壁较薄者局部组织,修补注射材料渗漏、移位形成的通道,重建乳房下皱襞,然后植入硅凝胶假体.对移位、渗漏范围较大者,先用生物补片修补渗漏、移位通道,半年后再植入乳房假体.结果:采用生物补片联合硅凝胶假体进行修复的142例患者的174只乳房,除1例1只乳房因术后感染需要取出假体及生物补片外,其余乳房外形均较满意,随访3~12个月,乳房无变形.结论:生物补片可以增厚乳房内壁,修补移位、渗漏通道,增加乳房下皱襞托举力,在修复聚丙烯酰氨水凝胶取出术后乳房继发畸中可以弥补单纯假体植入的不足,是临床所需的理想修复材料.

    作者:谭新东;李希军;叶雪玲;徐国风;李世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依创面立体定形游离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4例需要行游离皮瓣修复创面的患者,根据其软组织的不同缺损情况,取无菌棉布片制作与创面相同形状的模板,切下皮瓣后依据创面的形状及深度修剪掉皮瓣多余的脂肪组织,保留皮瓣的营养血管网,制备成立体的定形皮瓣填补创面缺损.皮瓣切取面积小1.5cm×2.5cm,大12cm×24cm,供区直接缝合或中厚皮片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修复后表面平坦,术后随访1 3例,随访时间3~ 36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和厚薄与受区相近,外形、功能恢复满意.皮瓣感觉恢复至S2 ~ S4.结论:立体定形皮瓣兼顾了受区外形与功能的修复,是创面美容修复的理想方法.

    作者:赵风林;王文德;韩会峰;王鑫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SanderⅡ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的临床研究

    目的:利用Sander Ⅱ功能矫治器的腭导杆、上颌镍钛螺旋扩弓簧和下颌扩弓簧、分体式的独特设计,矫治Angle Ⅱ类1分类患者生长高峰前期或高峰期、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的深覆(牙合)、深覆盖患者.方法:病例纳入标准为Angle Ⅱ类1分类生长高峰前期或高峰期、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的深覆(牙合)深覆盖患者,下颌平面角为均角或底角.共有1 3人配戴SanderⅡ功能矫治器1年,拍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分析治疗前后X线测量数据,并用SPSS18.0软件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NB°、ANS-Ptm、Co-Pg、U1-APg、L1-NB距、L1-NB角、L6-MP、UL-Eline、∠N'-Sn-Pg< 0.01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Wits值、NA-P g、U1-SN角、U6-PP、∠N '-Pg'-FH,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上下颌骨相对位置改变明显,导下颌前伸明显、上颌基骨长度有增长;下颌基骨长度增长显著;面凸角变小;上颌前牙内收明显,上下第一磨牙伸长,下面高增长,但相对全面高协调.软组织上唇突度减小、颏部前移,软组织侧貌与骨组织改建一致.

    作者:李湘琳;周洪;邹敏;司新芹;王晓荣;侯玉霞;邹蕊;管丽敏;鲍庆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电针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症48例临床观察

    单纯性肥胖症主要指因机体内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过多,导致体重超常的病症.肥胖可造成人体多方面的损害,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全球性疾病.2007年6月~2011年8月,笔者科室采用电针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患者4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桂芳;刘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固定矫治中牙面pH变化与釉质脱矿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过程中牙面釉质脱矿的发生是否与牙面pH的变化存在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固定矫治脱矿患者17例、固定矫治无脱矿患者43例和未正畸治疗患者60例,分为固定矫治脱矿组、固定矫治无脱矿组和对照组;应用微型蜂式pH电极原位测量上颌前牙唇面pH(固定矫治患者测量托槽龈方),分析比较各组间pH的差异性.结果:3组间前牙唇面pH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固定矫治脱矿患者上颌前牙唇面pH(5.85±0.19)低,固定矫治无脱矿组上颌前牙唇面pH(6.47±0.21)次之,对照组上颌前牙唇面pH(6.93±0.23)高.结论:固定矫治中牙面pH降低、牙面酸性环境增强可能是釉质脱矿发生的机制之一.

    作者:侯夏沛;靳晶;刘育鑫;曹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上颌埋伏阻生牙矫治联合外科导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上颌埋伏阻生牙的矫正畸形技术联合外科导萌术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取口腔科门诊患有上颌埋伏阻生牙80例病例,运用方丝弓技术,同时联合外科导萌术联合治疗,另外选取80例上颌埋伏阻生牙患者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常规活动矫正器,进行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上颌牙覆盖度,牙槽整齐,导萌牙无松动,牙周无红肿发炎,2年随访疗效稳定而且综合治疗时间明显减少(P<0.05).结论:矫正畸形术联合外科导萌术对于上颌埋伏阻生牙的矫正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建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短蒂腹部交叉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短蒂腹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广泛适用性及改进方法.方法:通过改进皮瓣设计及闭蒂方式、采用短蒂腹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25例32处,手指19例(其中同侧双指3例、三指2例)、手背6例.皮肤缺损范围:小1.5cm × 2.0cm、大12cm×16cmo皮瓣范围:小1.8cm×2.5cm、大13cm×18cm.结果:所有皮瓣蒂部均一期闭合、术后一周蒂部干洁、皮瓣成活良好、质地外观佳,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腹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大多无需设计皮管,改进皮瓣设计及闭蒂方式的短蒂腹部皮瓣即可达到封闭创面、减少渗出及感染机会,同时提高皮瓣利用率、减少副损伤、避免皮管臃肿、积血影响血供、促进血循环及感觉重建、可早期断蒂、利于功能恢复、外形更薄.

    作者:田恒;刘宏君;顾加祥;张乃臣;潘俊博;张文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Nd:YAG激光治疗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皮损一例

    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Peutz-Jeughers syndrome,PJS)是以粘膜、皮肤色素沉着伴胃肠道多发息肉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我科曾报道[1],对1例患有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的儿童采用1064nm波长的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 (Neodymium-doped Yttrium Aluminium Garnet,Nd:YAG)治疗其皮肤黑斑,取得了理想疗效.此后患儿的父亲也因同样疾病于2011年3月~2011年12月前来求治,我科用同样方法治疗其面部皮损,疗效满意.门诊随访得知我科经治的上述两例患者的皮损至今未再复发,进一步证实了应用该法治疗PJS皮损疗效的可靠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超然;曹索奇;胡浪;邓光平;向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石英纤维桩与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石英纤维桩及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52例患者的63颗缺损前牙,用石英纤维桩及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分别于1、2、3年复查.结果:修复后3年,1例出现桩核松动,1例出现冠脱落,其余患者6项评价指标均达到A级,颜色匹配无差异,成功率达96.8%.结论:石英纤维桩结合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周丽华;何赐丁;陈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RGDS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目的:观察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RGDS)对人牙周膜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RGDS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于牙周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固相结合分析等方法,观察RGDS对牙周膜细胞的黏附、伸展以及增殖、碱性磷酸酶(ALP)的影响.结果:RGDS可促进牙周膜细胞的黏附、伸展,在浓度为25 ~ 100mg/L时作用显著(P<0.01),在浓度为50~100mg/L时可明显促进PDL细胞增殖(P<0.05),浓度为25 ~100mg/L时显著提高PDL细胞的ALP活性(P<0.05).结论:RGDS对牙周膜细胞的黏附、伸展、增殖及ALP活性均有促进作用,且其促黏附、伸展的作用更为显著.

    作者:毕迎春;何玉宏;席兰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劲润”牙本质保护膜的牙本质粘结性能探讨

    目的:探讨“劲润”牙本质保护膜(Hybrid Coat,HyC)的牙本质粘结性能.方法:选取A组(HyC)和其他3组不同类型的牙本质粘结剂:B组(G-Bond)、C组(Mega Bond)和D组(Single Bond),比较其对牛牙牙本质的剪切粘结强度,并用实体显微镜观察粘结界面断裂模式.各组试料数分别为n=10,结果通过Tukey-Kramer(P<0.0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C、D组均显示了较大的粘结强度,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A组(HyC)显示了较低的粘结强度,约10.08MPa,与其他3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断裂模式显示,A组(HyC)以界面破坏为主,而其他3组以凝集破坏和混合破坏为主.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劲润”牙本质保护膜(HyC)的粘结强度弱于其他3组牙本质粘结剂.为了保证HyC长期稳定的防过敏效果及粘结性能,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HyC的牙本质粘结性能.

    作者:周秦;白乐康;逯宜;刘越胜;牛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EdU体外标记人脂肪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体外培养人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并-行EdU标记,并通过测试标记率及标记后对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确定优化的标记时间及浓度组合.方法:使用分别采5μM,10μM,20μM,50μM的浓度及12h,24h进行标记标记ADSC,并以流式细胞仪精确测定标记率.挑选出各12h及24h时优化标记浓度,并进行标记后测定细胞活性,增殖及诱导分化实验.结果:P3代细胞约90%以上表达表面标记CD90+,CD105+,CD44+.基本不表达细胞表面标记CD45+,CD35+.通过各试验,得出适浓度组合10μM,12h,对进一步研究脂肪干细胞在辅助脂肪移植中的作用具有指导意义.结论:EdU是标记方法简单有效,体外佳标记浓度组合是10μM,12h.

    作者:张怡;王克明;李发成;王淑杰;李太颖;刘新海;刘美辰;赵小晖;马继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两种不同藻酸盐印模消毒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藻酸盐印模消毒的效果.方法:使用不同的调拌方法制取3组藻酸盐印模样本各30个,共计90个(前两组用蒸馏水调拌,第3组用0.1%的洗必泰溶液调拌).印模凝固后将3种不同菌液均匀涂布于印模表面.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第2组使用照射强度为100μW的紫外线照射5min;第3组用洗必泰溶液调拌,在空气中放置30min.3组印模洗脱表面残留的细菌进行培养,根据培养的细菌数量进行消毒效果的判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方差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紫外线照射消毒与洗必泰消毒后印模表面细菌数量明显减少;用紫外线照射后的印模表面的细菌数少于用洗必泰调和消毒的印模,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紫外线照射的消毒效果优于洗必泰.

    作者:于洪丹;崔广;张爱军;唐伟华;宫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以因子分析方法定量评价人群手背部皮肤老化

    目的:定量评价人群手背部皮肤纹理老化.方法: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对测量获得的沈阳地区人群手背部皮肤纹理间距(x1)、网格数(x2)、角度大值(x3)和角度差值(x4)进行分析,构建皮肤老化综合评分模型.结果:经求解特征根及因子旋转,提取了两个公因子,分别代表自然老化因子和光老化因子.以此为基础,构建皮肤老化综合评分计算公式为:0.6150x1+21.7488/x2+0.0095x3+0.0178x4-3.8962.该皮肤老化综合得分随着年龄、每日日光暴露时间以及皮肤老化级别的增加均呈增加趋势.结论:利用皮肤老化综合评分模型,能够获得个体皮肤老化程度,便于在不同个体间进行皮肤老化的比较.

    作者:高倩;董国庆;刘嵘;胡立文;王文英;刘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下颌侧切牙单根双根管尖牙双根双根管一例

    下颌侧切牙根管通常为单根单根管,下颌尖牙牙根为单根,形粗壮,根管通常为单根管[1].笔者在临床上遇到下颌侧切牙双根管、尖牙双根双根管1例,临床上较少见,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某女,40岁,接修复科转诊.现病史:烤瓷冠修复3年,因美观问题,于修复科拆除.平时患牙无明显不适,转入牙体牙髓科检查.查:11、12、13、21、22、23均为预备体,探不敏,叩痛(-),不松,龈缘略红,无窦道.11、12、13、21、22电活力测无反应,23电活力测正常.

    作者:徐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轮廓整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将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用于改善面部轮廓,恢复面部容积,改善面部衰老的方法和体会.方法:用肿胀法抽吸自体皮下脂肪,经过清洗、提纯后将超量30%脂肪颗粒注入额颞部、下颏、鼻部、鼻唇沟、皮下皱纹、面部凹陷、上睑凹陷、下睑沟.结果:用自体脂肪移植用于面部轮廓整形,填充面部凹陷1 87例,多数一次成形,无一例感染.与组织相容性好,面部轮廓及衰老得以改善,结果均满意.结论:利用自体脂肪改善面部轮廓,恢复面部容貌.手术易行,创伤小,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田霞;李芸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线性表皮疣状痣一例报道

    线性表皮疣状痣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体表肿瘤,局限型表皮痣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有局部药物治疗、皮肤磨削、冷冻、激光及手术,而对于泛发型疣状痣目前并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12年3月收治1例线性表皮疣状痣,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玉娇;李强;李峰永;胡金天;周宇;丁健;谢林海;张思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雌二醇促进血管内皮祖细胞分化生成血管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常规剂量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雌二醇对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分化生成血管的促进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外周血EPCs,与基质胶混匀后注射到9只裸鼠双侧下腹部,另设2只注射等体积培养液与基质胶的混合液.将9只注射细胞的裸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分别定期局部注射VEGF、雌二醇,生理盐水,定期观察记录血管组织块的生长状况.移植6周后取材,测量计算血管组织块的体积、HE染色观察血管组织块的血管增殖状况,各组之间进行对比.结果:给药组血管组织块体积与注射生理盐水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体积明显偏大,而给药组之间体积未见显著性差异.HE染色观察可见各组的血管组织块内血管增殖明显,血管排列紊乱的,管腔大小不一.给药组血管密度明显大于注射生理盐水组,而给药组之间的血管密度差异较小.结论:VEGF和雌二醇组具有促进EPCs分裂增殖形成血管的能力,常规剂量下两者促进EPCs分裂增殖生成血管的能力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董勇;李文志;辛毅;孙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葡萄糖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OPG、RANKL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以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HPDLF中骨保护素(OPG)、核因子kB受体活化剂配体(RANKL)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葡萄糖在牙槽骨吸收中的作用.方法:组织块法体外原代培养HPDLF并鉴定,选择4~8代的HPDLF作为实验的靶细胞,不同浓度的葡萄糖(0、5.5、11.1、16.7、22.2、33.3mmol/1)干预HPDLF,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PDLF中OPG、RANKL mRNA的表达.结果:高浓度的葡萄糖可下调HPDLF中OPG mRNA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可上调RANKL mRNA的表达,也呈剂量依赖性,且使RANKL/OPG mRNA的比值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高而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结论:糖尿病时,牙周组织中高浓度的葡萄糖,可下调OPG的表达,上调RANKL的表达,使RANKL/OPG的比值升高,调节破骨细胞分化,刺激骨吸收,导致牙槽骨的破坏,加重牙周病的病情.

    作者:张兰;孙琳琳;丁岩;宋健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