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脂肪抽吸同期腹壁整形治疗Ⅲ型腹壁畸形22例

陈琳

关键词:脂肪抽吸, 腹壁整形, 腹壁畸形
摘要:目的:探讨脂肪抽吸同期腹壁整形联合治疗Ⅲ型腹壁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肿胀麻醉,负压吸引器行腹壁脂肪抽吸;做耻骨联合上W形切口,折叠缝合腹直肌前鞘,切除多余皮瓣,分层缝合腹壁.结果: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24个月,腹部平坦,切口瘢痕不明显,外形满意.结论:脂肪抽吸同期腹壁整形治疗Ⅲ型腹壁畸形临床疗效较佳,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腹部皮瓣供瓣区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腹部皮瓣供瓣区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 0年2月~ 2012年1月期间行腹部皮瓣修复手或上肢创面的患者14例,创面大小为15cm×10cm~ 9cm×5cm.创面清创后行腹部随意皮瓣转移,皮瓣长宽比例在2:1以内,面积15cm × 12cm~ 9cm×7cm.供瓣区及皮瓣蒂部裸露区应用医用海绵覆盖,医用半透性粘贴薄膜封闭整个术区.连接负压吸引装置,腹带固定患肢.术后第2天,在医用海绵的远端,刺入静脉输液针,每天500ml生理盐水持续进行灌洗.皮瓣移植14 ~ 18天后行皮瓣断蒂术,术后10~ 12天切口拆线.结果:所有病例皮瓣全部成活,切口甲级愈合1 3例,乙级愈合1例.9例患者供瓣区通过局部皮瓣转移后,直接缝合,未予植皮.4例患者行局部部分拉拢缝合,缩小创面后,移植皮片覆盖.植皮面积8cm× 5cm~ 5cm×3cm.无VSD装置更换病例.3例患者术后当天出现负压引流区轻度疼痛.其余患者无不适反应.所有病例静脉输液针穿刺孔未发生可见漏气现象,未影响负压引流的正常进行.结论:改良VSD技术延长了VSD装置的使用时间,明显减少了VSD的并发症;改良VSD技术减少了腹部供瓣区的植皮率,降低了术区感染率,简化了腹部皮瓣手术过程.

    作者:赵宇辉;李莉;刘淑岩;刘媛媛;张向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应用双侧臀上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臀上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11例骶尾部巨大压疮,均采用双侧臀上动脉穿支岛状皮瓣移位修复;创面范围11cm×10cm~ 17cm×14cm,皮瓣大小20cm×11cm~22cm× 14cm.结果:11例双侧臀上动脉穿支皮瓣全部成活,压疮创面一期愈合;随访1~3年,皮瓣不显臃肿,无凹陷、感染、坏死,臀部外观均良好.结论:臀上动脉穿支密集,血供丰富,营养皮肤及皮下组织范围大,故臀上动脉穿支岛状皮瓣治疗骶尾部压疮疗效满意,而使用双侧该皮瓣则是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的佳选择.

    作者:笪向东;宁金龙;蔡志稳;郭世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脂肪抽吸同期腹壁整形治疗Ⅲ型腹壁畸形22例

    目的:探讨脂肪抽吸同期腹壁整形联合治疗Ⅲ型腹壁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肿胀麻醉,负压吸引器行腹壁脂肪抽吸;做耻骨联合上W形切口,折叠缝合腹直肌前鞘,切除多余皮瓣,分层缝合腹壁.结果: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24个月,腹部平坦,切口瘢痕不明显,外形满意.结论:脂肪抽吸同期腹壁整形治疗Ⅲ型腹壁畸形临床疗效较佳,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陈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下颌侧切牙单根双根管尖牙双根双根管一例

    下颌侧切牙根管通常为单根单根管,下颌尖牙牙根为单根,形粗壮,根管通常为单根管[1].笔者在临床上遇到下颌侧切牙双根管、尖牙双根双根管1例,临床上较少见,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某女,40岁,接修复科转诊.现病史:烤瓷冠修复3年,因美观问题,于修复科拆除.平时患牙无明显不适,转入牙体牙髓科检查.查:11、12、13、21、22、23均为预备体,探不敏,叩痛(-),不松,龈缘略红,无窦道.11、12、13、21、22电活力测无反应,23电活力测正常.

    作者:徐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口腔黏膜和阴唇皮肤微粒移植用于阴道再造的初步经验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微粒移植联合阴唇皮肤微粒移植在阴道再造中的应用.方法:自2008年始,我科采用明胶海绵承托口腔黏膜微粒联合阴唇皮肤微粒游离移植加硅胶模具支撑的方法,将口腔黏膜微粒联合阴唇皮肤微粒应用于阴道再造8例.结果:全组患者术后效果满意,瘢痕隐蔽,再造阴道腔隙挛缩少,生理功能接近正常,感觉存在,性生活满意.结论:口腔黏膜微粒联合阴唇皮肤微粒是再造阴道的良好材料,成活容易、生长迅速,术后挛缩较小,可以应用于阴道再造.

    作者:李巍;刘长松;王涛;陈伟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负压封闭引流加逆行腓肠神经皮瓣在下肢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结合逆行腓肠神经皮瓣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2009年至2012年8例小腿下部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后行逆行腓肠神经皮瓣修复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皮瓣安全存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8例无感染发生,皮瓣切取大面积可达20cm×8cm,小面积4cm×4cm,可修复小腿中下段、内外踝部、足跟部、足背部创面,效果良好.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加逆行腓肠神经皮瓣修复小腿下部软组织缺损,可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手术操作简便,皮瓣成活率高.

    作者:张胜利;张佳;王连梅;王亚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雌二醇促进血管内皮祖细胞分化生成血管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常规剂量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雌二醇对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分化生成血管的促进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外周血EPCs,与基质胶混匀后注射到9只裸鼠双侧下腹部,另设2只注射等体积培养液与基质胶的混合液.将9只注射细胞的裸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分别定期局部注射VEGF、雌二醇,生理盐水,定期观察记录血管组织块的生长状况.移植6周后取材,测量计算血管组织块的体积、HE染色观察血管组织块的血管增殖状况,各组之间进行对比.结果:给药组血管组织块体积与注射生理盐水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体积明显偏大,而给药组之间体积未见显著性差异.HE染色观察可见各组的血管组织块内血管增殖明显,血管排列紊乱的,管腔大小不一.给药组血管密度明显大于注射生理盐水组,而给药组之间的血管密度差异较小.结论:VEGF和雌二醇组具有促进EPCs分裂增殖形成血管的能力,常规剂量下两者促进EPCs分裂增殖生成血管的能力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董勇;李文志;辛毅;孙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下蒂鼻唇沟皮瓣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下蒂鼻唇沟皮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用鼻唇沟下蒂皮瓣旋转做成鼻翼外侧面,使用口腔粘膜缝合于皮瓣背侧面做衬里,对鼻翼缺损1 5例进行手术修复.结果:15例均病例皮瓣存活,鼻翼外形满意,瘢痕不明显.结论:利用逆行鼻唇沟带蒂皮瓣修复鼻翼缺损方法简单,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吴晓勇;熊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局部瘢痕疙瘩和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局部瘢痕疙瘩和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相关性及处理方法.方法:调查2008 ~ 2012年26例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病人再造的尿道是否出现局部瘢痕疙瘩及相应治疗.结果:26例病人中再造的尿道有程度不等的瘢痕疙瘩者16例,未达到瘢痕疙瘩诊断标准的10例,表达率为61.54%.结论: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病例中再造尿道和局部瘢痕疙瘩有较高的相关性,治疗上需要改进术式避免术后再次狭窄.

    作者:蔡延深;李强;王庆生;李峰永;周宇;谢林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微创整形技术在面部碾挫伤中的应用

    目的:回顾性分析面部碾挫伤患者采用微创整形技术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4月-2009年9月共治疗28例患者,伤口均在面部,采用精细的原位再生清创术和综合性的整形缝合技术.结果:均达到Ⅰ期愈合,恢复快,创伤小,外观自然,瘢痕不明显,无明显组织牵拉,患者对外形满意.结论:在面部碾挫伤中,综合运用微创整形技术,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创伤,促进愈合,避免术后瘢痕及畸形的发生,是处理面部急诊外伤的好方法.

    作者:马莉;程维峰;周建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自体颗粒脂肪注射隆鼻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隆鼻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针对23例单纯鼻根低平的就医者,注射自体脂肪颗粒进行隆鼻.结果:20例就医者1次充填即取得预期临床效果,3例就医者经过再次手术填充达到满意效果.结论: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鼻根局部隆鼻能够达到良好、稳定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建军;伍艳靖;卢家灵;岑德宁;谭勇明;李文恒;黄绍贤;蒋妮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醋酸曲安萘德在假体隆胸术中的运用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和探讨预防假体隆胸术后包囊挛缩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治疗组手术腔隙分离止血及生理盐水冲洗后,给予醋酸曲安萘德注射液手术腔内直接注射,再置入假体;对照组腔隙止血冲洗后,直接放置假体.结果:通过12 4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及随访,发现给予曲安萘德注射液治疗的患者,Ⅲ型以上包囊挛缩的发生率为3.2%,而未给予曲安萘德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包囊挛缩发生率为12.9%.结论:术中囊腔内充分止血后,及时给曲安萘德注射液的运用,并配合有效的按摩,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降低假体包囊挛缩的发生.

    作者:蔡茂季;袁雪芬;费跃;莫晓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肿胀麻醉抽吸法治疗注射美容术后面部畸形

    目的:探讨注射美容术后面部畸形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例注射美容术后面部畸形的患者进行治疗,在畸形部位注入肿胀液,选择隐蔽切口进行负压吸引.结果:5例患者的畸形部位均可吸出注射物,术后面部形态改善.随访6个月以上,局部肿胀消失,外形恢复正常.结论:注射美容术后面部畸形可以采用肿胀麻醉吸引法进行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王永前;宋涛;李海东;吴镝;尹宁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8例,采用我院自制制剂1号湿敷剂湿敷冷疗3周,以及针刺结合蓝科肤宁外敷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每周2~3次,1 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28例,采用1号湿敷剂冷疗3周,然后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每日2次,2片/次,外用丁苯羟酸软膏,3次/天,4周1个疗程.结果: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75%,对照组有效率为39.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确切,治疗流程简单,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万义;卫静;王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强脉冲光联合曲安奈德皮损内封闭及外用疤克软膏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联合曲安奈德及疤克软膏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2011年5月,笔者科室应用强脉冲光联合曲安奈德及疤克软膏治疗增生性瘢痕患者30例,年龄19~52岁,病程1~16月,强脉冲光及曲安奈德治疗间隔期为2个月,治疗次数3~5次,治疗间隔期外涂疤克软膏.结果:30例患者平均治疗4.3次,根据疗效评定标准,显效11例,有效1 8例,无效1例.结论:强脉冲光联合曲安奈德及疤克软膏治疗增生性瘢痕,治疗间期长,次数少,在瘢痕治疗的美容效果以及远期稳定性方面都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是瘢痕美容修复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陆洁;何梅;苏怡帆;谢洪霞;张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应用皮下蒂旋转皮瓣修复老年型睑黄瘤切除后的缺损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老年型睑黄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应用皮下蒂旋转皮瓣修复老年型黄瘤切除后的创面,7例患者,14例皮瓣,同时行上睑松弛矫正术,重睑术.结果:术后均Ⅰ期愈合,随访1 ~24个月.睑黄瘤无复发,皮瓣及上睑形态自然,无明显畸形.结论:皮下蒂旋转皮瓣是修复老年型睑黄瘤切除后创面的一种有效合适的手术方法.

    作者:朱华锋;王健;胡玉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联合应用压力手套及压力垫治疗手背烧伤后瘢痕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压力手套和压力垫对手背侧烧伤后瘢痕增生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对58只烧伤后愈合患手分别采用单纯压力手套和联合应用定制压力手套及压力垫进行干预,用Sawada评分方法对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手背瘢痕色泽、厚度、硬度及敏感度进行定量评分,比较其治疗差异.结果:联合治疗组在治疗6个月后效果优于单纯治疗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治疗组较单纯治疗组更有效控制瘢痕增生及因瘢痕增生引起的继发畸形,外观改善明显.

    作者:石梦娜;李娜;王冰水;梁艳;朱蝉;周永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皮肤光老化的光-电疗法

    1983年,Anderson和Parrish[1]提出了选择性光热作用理论对皮肤激光外科和光老化的治疗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基于皮肤光老化在生物学、组织学及临床表现上的改变,选择性光热解效应能对抗多种皮肤老化的症状的效果已被证实,这一概念对选择一个合理的光老化治疗手段是非常重要的.激光、强脉冲光(IPL)、发光二极管(LED)等对于特定的皮肤靶向治疗都是基于选择性光热解这一作用机制.起初,剥脱性的CO2激光和铒钇铝石榴石激光(Er:YAG)作为侵入式方法用于光老化的治疗,强脉冲光作为非侵入式治疗对于内在或外在因素引起的皮肤老化也被证明有效.自2000年以来,非剥脱性激光(NARF)被证实是通过局部刺激使胶原三维立体收缩来达到抗皮肤松弛的效果[2].

    作者:叶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扁平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的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扁平疣皮损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92例扁平疣患者皮损组织进行HPV感染分型的检测.结果:92份扁平疣皮损标本中HPV阳性88例,检出率是95.65%;检测出5种HPV亚型,各型别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HPV11,HPV18,HPV6,HPV59,HPV58.其中单一感染阳性率达到60.86%,多重感染达到34.78%.二重感染检出率由高到低为:HPV11和HPV18,HPV11和HPV6,HPV11和HPV59.有2例为三种感染,均为HPV6、HPV11和HPV59.结论:四川地区扁平疣患者以低危型HPV11感染为主,高危型HPV感染多以混合感染的形式存在.

    作者:林新瑜;陈静宇;王芳;廖恒利;蔺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葡萄糖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OPG、RANKL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以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HPDLF中骨保护素(OPG)、核因子kB受体活化剂配体(RANKL)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葡萄糖在牙槽骨吸收中的作用.方法:组织块法体外原代培养HPDLF并鉴定,选择4~8代的HPDLF作为实验的靶细胞,不同浓度的葡萄糖(0、5.5、11.1、16.7、22.2、33.3mmol/1)干预HPDLF,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PDLF中OPG、RANKL mRNA的表达.结果:高浓度的葡萄糖可下调HPDLF中OPG mRNA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可上调RANKL mRNA的表达,也呈剂量依赖性,且使RANKL/OPG mRNA的比值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高而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结论:糖尿病时,牙周组织中高浓度的葡萄糖,可下调OPG的表达,上调RANKL的表达,使RANKL/OPG的比值升高,调节破骨细胞分化,刺激骨吸收,导致牙槽骨的破坏,加重牙周病的病情.

    作者:张兰;孙琳琳;丁岩;宋健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