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颌单端游离缺失及可摘义齿支架的三维有限元建模

贾如;王俊涛;逯宜

关键词:上颌单端游离缺失, 可摘局部义齿, 三维有限元模型
摘要: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专用软件技术,建立精确且能广泛应用的上颌游离端缺失及整铸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利用DCTP120螺旋CT扫描获得DICOM格式数据文件后导入MIMICS10.0软件,采用阈值分割与手动分割相结合的处理方法,计算得到颌骨、牙列和支架初步几何模型,并结合CATIA软件、ANSYS13.0三维有限元专用软件等技术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成功建立了26,2 7缺失的包含上颌骨、余留全牙列、牙周膜、黏膜及支架材料的铸造可摘局部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该有限元建模具有省时、便捷、精确、可重复性强及上手容易等特点,为进行口腔修复学领域生物力学的分析研究打下基础.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窥镜辅助下腋窝入路隆乳术的临床体会

    目的:为了减少在常规隆乳术中由于分离时存在视觉误区而对组织造成损伤,进而引起术中出血症状,探究在内镜辅助下腋窝入路隆乳术的临床可能性及优势.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就医者52例,所有病例均进行双侧腋窝入路隆乳,观察患者术中出血情况以及隆乳效果分析.结果:52例患者中,38例患者48h内两侧引流量小于20ml,13例患者48h两侧引流量小于30ml,只有1例患者48h两侧引流量大于30ml,在进行完引流后术后的5天内拔管.术后常规抗生素应用3日后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出现.乳房形态优美自然,活动度良好,出现包膜挛缩11例,6例患者出现术后乳头乳晕感觉异常,术后1月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内窥镜辅助下腋窝入路隆乳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好.但也有许多的局限性,如乳房下皱襞较薄弱的患者,如何在内窥镜下进行脱细胞真皮片加强,如何解决在腋下切口进行腔内缝合固定的问题等等,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作者:李高峰;吕宁;刘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生物型外科补片在聚丙烯酰氨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生物型外科补片(生物补片)联合硅凝胶假体植入在修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术后乳房继发畸形中的使用方法和效果.方法: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材料注射术后142例,术前均行彩色B超或MRI影像检查,明确注射物所在部位.术中采用乳晕下半环形切口,尽可能清除肉眼所见注射物、肉芽肿,以及被注射材料所侵蚀的组织,使用生物补片内垫增厚乳房下缘或侧壁较薄者局部组织,修补注射材料渗漏、移位形成的通道,重建乳房下皱襞,然后植入硅凝胶假体.对移位、渗漏范围较大者,先用生物补片修补渗漏、移位通道,半年后再植入乳房假体.结果:采用生物补片联合硅凝胶假体进行修复的142例患者的174只乳房,除1例1只乳房因术后感染需要取出假体及生物补片外,其余乳房外形均较满意,随访3~12个月,乳房无变形.结论:生物补片可以增厚乳房内壁,修补移位、渗漏通道,增加乳房下皱襞托举力,在修复聚丙烯酰氨水凝胶取出术后乳房继发畸中可以弥补单纯假体植入的不足,是临床所需的理想修复材料.

    作者:谭新东;李希军;叶雪玲;徐国风;李世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醋酸曲安萘德在假体隆胸术中的运用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和探讨预防假体隆胸术后包囊挛缩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治疗组手术腔隙分离止血及生理盐水冲洗后,给予醋酸曲安萘德注射液手术腔内直接注射,再置入假体;对照组腔隙止血冲洗后,直接放置假体.结果:通过12 4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及随访,发现给予曲安萘德注射液治疗的患者,Ⅲ型以上包囊挛缩的发生率为3.2%,而未给予曲安萘德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包囊挛缩发生率为12.9%.结论:术中囊腔内充分止血后,及时给曲安萘德注射液的运用,并配合有效的按摩,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降低假体包囊挛缩的发生.

    作者:蔡茂季;袁雪芬;费跃;莫晓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皮瓣结合重睑术修复上睑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较大的上睑皮肤肿物切除后的修复方法.方法:针对不同年龄的患者,采用推进皮瓣或旋转皮瓣结合不同的重睑术式一次性修复较大的上睑皮肤肿物切除后的皮肤缺损.结果:上睑皮肤肿物切除后的皮肤缺损完全修复,无睑外翻、眉下垂发生,双上睑形成对称的重睑线.结论:根据患者上睑皮肤肿物的部位、大小以及上睑皮肤的松弛程度采用不同的皮瓣并结合不同的重睑术式可有效的修复肿物切除后形成的皮肤缺损,既避免术后睑外翻、眉下垂的发生,又大程度的维持了双上睑形态的对称性,且增加眼部的美感.

    作者:徐凯;黄巧玲;周龙;胡山;郭亮;桂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同种异体阴茎移植的研究进展

    同种异体移植技术给重建修复外科带来了很大的期望,目前,手、喉、角膜、肾、肝等器官及复合组织同种异体移植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很大进步.在组织先天或后天缺损临床应用中显示出很大的潜能.阴茎同体异种移植属复合组织移植的范畴,不同于内脏器官移植,它由各种抗原性不同的组织组成,包括皮肤、肌肉、腱膜、海绵体、神经白膜、血管,有的组织抗原性强,有的组织抗原性弱,其中肌肉、皮肤抗原性强,容易发生排斥反应,远比心、肝、肾、肺免疫排斥反应强烈,加之异体阴茎免疫排斥反应机制复杂,缺乏排斥反应明确诊断标准及预测指标,使排斥反应难以预测和判断,保护器官移植的免疫机制的剂量不足以保护异体同种阴茎移植,而增加免疫抑制剂的剂量可诱发感染药物毒性及移植物功能衰竭也难以避免,因此在临床应用上受到限制.目前,我们对同种异体阴茎移植、治疗及研究的进展回顾,以期望同种异体研究获得同行的关注与推动.

    作者:李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微小切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美学效果探讨

    我院小儿外科于2002年11月~2011年2月,在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基础上[1],用微小切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取得了较好的美学和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721例,均为男性,年龄1~6岁(平均3.2岁).双侧鞘膜积液130例,单侧591例,其中右侧451例,左侧270例.患儿均为腹股沟或阴囊肿物,质韧,边界清楚,可扪及上极,挤压肿物不消失,透光试验阳性.B超检查提示囊性肿物,边界清楚.

    作者:陈宏雄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皮肤光老化的光-电疗法

    1983年,Anderson和Parrish[1]提出了选择性光热作用理论对皮肤激光外科和光老化的治疗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基于皮肤光老化在生物学、组织学及临床表现上的改变,选择性光热解效应能对抗多种皮肤老化的症状的效果已被证实,这一概念对选择一个合理的光老化治疗手段是非常重要的.激光、强脉冲光(IPL)、发光二极管(LED)等对于特定的皮肤靶向治疗都是基于选择性光热解这一作用机制.起初,剥脱性的CO2激光和铒钇铝石榴石激光(Er:YAG)作为侵入式方法用于光老化的治疗,强脉冲光作为非侵入式治疗对于内在或外在因素引起的皮肤老化也被证明有效.自2000年以来,非剥脱性激光(NARF)被证实是通过局部刺激使胶原三维立体收缩来达到抗皮肤松弛的效果[2].

    作者:叶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应用双侧臀上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臀上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11例骶尾部巨大压疮,均采用双侧臀上动脉穿支岛状皮瓣移位修复;创面范围11cm×10cm~ 17cm×14cm,皮瓣大小20cm×11cm~22cm× 14cm.结果:11例双侧臀上动脉穿支皮瓣全部成活,压疮创面一期愈合;随访1~3年,皮瓣不显臃肿,无凹陷、感染、坏死,臀部外观均良好.结论:臀上动脉穿支密集,血供丰富,营养皮肤及皮下组织范围大,故臀上动脉穿支岛状皮瓣治疗骶尾部压疮疗效满意,而使用双侧该皮瓣则是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的佳选择.

    作者:笪向东;宁金龙;蔡志稳;郭世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RGDS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目的:观察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RGDS)对人牙周膜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RGDS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于牙周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固相结合分析等方法,观察RGDS对牙周膜细胞的黏附、伸展以及增殖、碱性磷酸酶(ALP)的影响.结果:RGDS可促进牙周膜细胞的黏附、伸展,在浓度为25 ~ 100mg/L时作用显著(P<0.01),在浓度为50~100mg/L时可明显促进PDL细胞增殖(P<0.05),浓度为25 ~100mg/L时显著提高PDL细胞的ALP活性(P<0.05).结论:RGDS对牙周膜细胞的黏附、伸展、增殖及ALP活性均有促进作用,且其促黏附、伸展的作用更为显著.

    作者:毕迎春;何玉宏;席兰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上颌埋伏阻生牙矫治联合外科导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上颌埋伏阻生牙的矫正畸形技术联合外科导萌术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取口腔科门诊患有上颌埋伏阻生牙80例病例,运用方丝弓技术,同时联合外科导萌术联合治疗,另外选取80例上颌埋伏阻生牙患者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常规活动矫正器,进行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上颌牙覆盖度,牙槽整齐,导萌牙无松动,牙周无红肿发炎,2年随访疗效稳定而且综合治疗时间明显减少(P<0.05).结论:矫正畸形术联合外科导萌术对于上颌埋伏阻生牙的矫正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建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功能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治疗的新选择

    目的: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技术联合人工真皮(PELNAC)治疗功能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良好效果,推广该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2008年3月~ 2011年12月,笔者应用VAC联合PELNAC治疗11例患者1 3处创面,其中车祸伤9例、自行车辐条搅伤1例、过山车滚轮碾压伤1例,所有创面均位于下肢,均为关节功能部位创面,9例有深部组织外露,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围手术期行全身支持治疗,尽快扩创,行VAC治疗,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新鲜后行PELNAC移植,PELNAC血管化后,行自体刃厚皮片移植.结果:所有创面经VAC治疗后,肉芽组织生长迅速,部分或完全覆盖深部外露组织,行PELNAC加自体刃厚皮片移植,12处创面一次性愈合,总治愈率为92.3%.随访半年~3年,创面愈合后无明显瘢痕增生,外观较好,功能佳.结论:VAC联合人工真皮治疗功能部深创面,明显缩短疗程,提高愈合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刘飞;张陈威;郭正东;林海波;洪浩;杨卫国;梁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扁平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的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扁平疣皮损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92例扁平疣患者皮损组织进行HPV感染分型的检测.结果:92份扁平疣皮损标本中HPV阳性88例,检出率是95.65%;检测出5种HPV亚型,各型别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HPV11,HPV18,HPV6,HPV59,HPV58.其中单一感染阳性率达到60.86%,多重感染达到34.78%.二重感染检出率由高到低为:HPV11和HPV18,HPV11和HPV6,HPV11和HPV59.有2例为三种感染,均为HPV6、HPV11和HPV59.结论:四川地区扁平疣患者以低危型HPV11感染为主,高危型HPV感染多以混合感染的形式存在.

    作者:林新瑜;陈静宇;王芳;廖恒利;蔺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生儿先天性体表缺损或畸形发生情况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体表缺损或畸形是严重影响人口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全球每年近790万严重的缺陷儿出生,约占出生总人口的6%,而我国则是高发国家之一,每年约有80~120万缺陷儿出生,约占每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6%,平均每30s就有一个缺陷儿出生[1-2],且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3].先天性缺陷儿因生长发育障碍,会给个人带来不幸、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新生儿体表缺损或畸形者占出生缺陷的30%以上,其中又以多指、并指、唇腭裂为常见[4-6].为此,把握新生儿体表缺损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提高人口质量意义重大,本文就新生儿先天性体表缺损或畸形发生情况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傅佩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联合应用压力手套及压力垫治疗手背烧伤后瘢痕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压力手套和压力垫对手背侧烧伤后瘢痕增生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对58只烧伤后愈合患手分别采用单纯压力手套和联合应用定制压力手套及压力垫进行干预,用Sawada评分方法对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手背瘢痕色泽、厚度、硬度及敏感度进行定量评分,比较其治疗差异.结果:联合治疗组在治疗6个月后效果优于单纯治疗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治疗组较单纯治疗组更有效控制瘢痕增生及因瘢痕增生引起的继发畸形,外观改善明显.

    作者:石梦娜;李娜;王冰水;梁艳;朱蝉;周永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Nd:YAG激光治疗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皮损一例

    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Peutz-Jeughers syndrome,PJS)是以粘膜、皮肤色素沉着伴胃肠道多发息肉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我科曾报道[1],对1例患有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的儿童采用1064nm波长的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 (Neodymium-doped Yttrium Aluminium Garnet,Nd:YAG)治疗其皮肤黑斑,取得了理想疗效.此后患儿的父亲也因同样疾病于2011年3月~2011年12月前来求治,我科用同样方法治疗其面部皮损,疗效满意.门诊随访得知我科经治的上述两例患者的皮损至今未再复发,进一步证实了应用该法治疗PJS皮损疗效的可靠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超然;曹索奇;胡浪;邓光平;向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8例,采用我院自制制剂1号湿敷剂湿敷冷疗3周,以及针刺结合蓝科肤宁外敷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每周2~3次,1 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28例,采用1号湿敷剂冷疗3周,然后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每日2次,2片/次,外用丁苯羟酸软膏,3次/天,4周1个疗程.结果: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75%,对照组有效率为39.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确切,治疗流程简单,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万义;卫静;王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下颌支矢劈后退术后近心骨段位置变化及对面型的影响

    目的:分析下颌支矢劈后退术后下颌角间宽度(intergonial width,IGW)和近心骨段两者变化的规律及其变化对面型的影响.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收治的骨性下颌前突患者20例,进行头影测量,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例患者的IGW在术后均增加,其变化与下颌后退量呈显著正相关(r=0.917,P<0.01),而与右升支外展角、升支切线角、后面高并无相关性;术后1周与术前相比,Go至坐标原点的距离显著增加(P<0.01),而∠Ar-Go-Me及升支-Y轴夹角呈显著减小(P<0.01);两侧下颌支下段间宽度明显增宽,由下至上下颌支间宽度的变化值存在递减趋势.结论:近心骨段在冠状面上发生了下颌角外展、髁突内旋的转动,矢状面上发生了自身旋转及整体后移,此变化可能会改变患者的面型.研究近心骨段位置的变化规律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高振杰;陈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颅面骨缺损整形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在颅面骨缺损修补中的整形美容效果.方法:2003年9月至2011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颅面骨缺损患者9例,所有患者均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修补,术前行头颅薄层CT扫描并分别在计算机上进行三维重建,其数据传送至厂家,制作出个性化三维植入体,修补颅面骨的缺损.结果:将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于颅面骨缺损的整形修复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患者的头面部形状与生理状态接近,美容效果好.结论: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修补颅面骨缺损可以获得很好的整形美容效果.

    作者:卓雷;汪春兰;赵宇;范新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东方女性综合鼻整形术

    目的:探讨适合于东方女性的鼻综合整形手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80例东方女性根据外鼻形态的具体缺陷情况,同时采用假体隆鼻、鼻头缩小、鼻翼缩小、耳软骨鼻尖延长、鼻小柱延长、鼻孔缩小等多项术式中的二项以上进行鼻整形手术.结果:2008年3月~2011年3月对80例患者采用上述方法行鼻整形术,术后随访6个月~2年,除2例鼻尖软组织增生导致效果不满意外,其余患者对效果均感满意,形态自然,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鼻综合整形能从全方位改善外鼻不良形态,据东方女性的外鼻形态特点,应用综合手术方法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琦;刘丹丹;谢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明确脉冲CO2点阵激光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接受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的患者的随访资料,评价治疗后不良反应、并发症类型及持续时间.结果:48例痤疮瘢痕患者治疗后红斑平均持续时间(6.1±2)天,痂平均持续时间(4.2±1.9)天,疼痛平均持续时间(2.3±1.2)天,Vas疼痛评分(3.3±2.1)分.46.2%的患者出现炎症后色素沉着,平均持续时间(32±7)天,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9%,其中单纯疱疹发生率为6.2%,炎症反应发生率为10.4%.结论: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均为短期自限性.

    作者:刘艳华;杨慧兰;陈胡林;廖春;李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