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青;朱光辉;卢彬
微小唇裂又称隐性唇裂,是唇裂中畸形轻微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特点为白唇皮肤及黏膜没有裂隙,白唇条索样纤维组织,红唇切迹,伴或不伴鼻畸形[1]。因其畸形较轻,患者要求更高,常规的手术方法行自鼻底到红唇的皮肤切口,遗留术后皮肤瘢痕,修复效果满意度低,医生在修复此类唇裂患者时会感到非常棘手。近年来,笔者采用短切口修复微小唇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毋磊;李永林;董斌;陈龙金;张明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非重睑术后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非重睑术后不对称双眼皮整形病例9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运用传统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研究组实施小切口去脂与连续埋线并用的重睑成形术,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美容效果满意率为95.6%,对照组美容效果满意率为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2%,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3%,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去脂和连续埋线并用的重睑成形术实施不对称双眼皮整形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佳,愈合时间比较短,美容效果比较佳,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玉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评估残冠、残根使用玻璃纤维树脂桩核联合钯银烤瓷冠修复与铸造钯银金属桩核联合钯银烤瓷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患者68例,共112颗患牙为分析目标,在根管治疗后参考牙齿的基本条件,选取玻璃纤维树脂桩核或铸造钯银金属桩核修复后联合用钯银烤瓷冠固定修复,并分为玻璃纤维桩核组(36例,58颗牙)和钯银金属桩核组(32例,54颗牙)等两组后进行统计分析。约为2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玻璃纤维桩组修复后成功52颗,失败6颗,无根折,治疗成功率89.7%;钯银金属桩组修复后成功47颗,失败7颗,其中根折3颗,治疗成功率87.0%,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根管治疗采用标准的流程指导和技术规范的情况下,如果疗效和实施质量都达到比较高的要求,那么玻璃纤维桩修复和钯银金属桩核修复都可以在2年的随访期间内保留较高的存活率,但是钯银金属桩核修复后发生根折概率较大,临床上需要重视。这说明玻璃纤维桩核修复效果跟钯银金属桩核相比有一定的优势,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作者:努力帕·阿布来;迪丽努尔·买买提沙吾提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通过两种桩核烤瓷冠修复方法,比较观察两种桩核临床效果的优劣及牙根的存在状况,为临床修复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患者88例(男48例,女40例),共88颗,因龋坏已致牙髓坏死的上前牙残冠。根的冠部均在龈缘以上,条件均等,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4颗牙,分别行铸造金属桩核烤瓷冠和玻璃纤维桩核烤瓷冠修复,对修复体的远期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6年,金属桩核组复查数36颗,27颗修复体保存完好,9颗修复体出现脱落,牙根出现不同程度的牙根折断。玻璃纤维桩核组复查数38颗,36颗修复体完好,功能良好。2颗出现玻璃纤维桩折断,但牙根完好,无松动,牙龈正常。两组成功率分别为75%和9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属桩核组修复体的失败,根折是其主要原因。玻璃纤维组的失败,纤维桩折断是其主要因素。牙根的折断是不可复性的,纤维桩的折断,牙根还有二次修复的机会,因而纤维桩较金属桩更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陈兆社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联合硅胶置管与否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2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手术效果,其中35例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37例联合硅胶置管。结果: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愈30例,复发5例,有效治愈率85.7%,联合硅胶置管治愈35例,好转2例,治愈率94.6%,总有效率达100%, 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疗效与联合硅胶置管接近,但手术有效率显著提高。
作者:曾伟;芦二永;张素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知信行”(KAP)模式在口腔正畸患者卫生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6月在口腔科实施正畸固定治疗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研究组应用“知信行”模式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治疗9个月时调查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患者口腔卫生行为习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过程中研究组在牙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口腔卫生行为习惯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患者不良口腔卫生情况,降低患者牙龈炎、牙周病的发生率。
作者:吴彦伟;袁东辉;李立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通过手术方法去除眼睑裂斑及球结膜褐色斑,达到眼部美学效果。方法:2009年11月-2015年4月,笔者对98例眼睑裂斑、球结膜褐色斑患者,采用表面麻醉和肿胀浸润麻醉后,将病变处球结膜浅层充分分离后剪除病变组织,创口边缘不缝合,自行愈合。结果:术后随访1~2年,98例中93例获得了理想的术后效果,术区洁白、光滑,5例效果比较理想。结论:通过手术方法去除眼睑裂斑及球结膜褐色斑可达到良好的美容效果。
作者:赵奇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颜面部痤疮的疗效及护理,为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颜面部痤疮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就诊的颜面部痤疮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红蓝光交替照射护理方法,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结果比较,发现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3.6%,两组同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颜面部痤疮疗效比常规护理痤疮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娜;马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皮肤扩张术治疗颜面部大面积黑色素痣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5月~2014年5月入院的颜面部大面积黑色素痣的患者,在病变周围或远离病变区(额部、胸三角区、上臂内侧)进行2~3个月皮肤预扩张,应用扩张皮瓣修复病变切除后组织缺损。结果:用本方法治疗24例,1例皮瓣发生远侧血运障碍,皮瓣远端皮肤坏死2cm×2cm,换药后创面愈合遗留瘢痕,2例配合植皮术修复,21例修复后皮肤色泽、质地、厚度均与周围皮肤一致。结论:皮肤扩张术是一种治疗大面积颜面部黑色素痣安全效果好的方法。
作者:颜玉华;朱礼昆;王继华;张景波;郭群;何永静;汤婷;张颖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眼部化妆与干眼发病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2年3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眼科以眼部干涩不适就诊的女性患者268例,年龄35~45岁,平日喜好化妆为化妆组(157例)和不化妆组(111例),其中确诊为干眼的186例,化妆组125例,不化妆组61例。对两组患者干眼患病率及干眼症状评分、睑板腺功能检测(MGD评分)、角膜荧光染色(FL)、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及泪膜破裂时间(BUT)进行比较。结果:眼部化妆组患病率占79.6%,不化妆组患病率占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睑板腺功能检测(MGD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染色(FL)及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常生活中有化妆习惯女性干眼患病率较高。提示:眼部化妆,尤其是画眼线及戴假睫毛者,每天必须认真卸妆,清洗睑缘及睫毛根部,有效预防干眼病的发生。
作者:巢阳;舒越昆;郑灿;李彩虹;姚慧;李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结节性类弹性纤维病(nodular elastoidosis)是一种日光弹力组织变性,笔者曾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尚进;何威;李鸿国;杨玲;程琦;于尧;刘康康;杨冠楠;张昭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总结采用超薄皮瓣修剪法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探讨微创治疗腋臭的手术方法。方法:2008年1月-2014年12月,对86例腋臭患者实行局部肿胀麻醉,腋窝皱襞切口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的超薄皮瓣,修剪去除顶泌汗腺组织及部分毛根毛囊-皮脂腺复合体治疗腋臭。结果:经术后6~12月随访,除3例手术切口边缘部分皮肤坏死,切口愈合不良,瘢痕略明显外,其余患者均获满意效果。结论:腋窝皱襞切口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修剪法,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切口痕迹不明显、恢复快、复发少、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腋臭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张树青;朱光辉;卢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建立不同角度上颌中切牙桩核冠修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利用薄层CT技术,对符合牙体解剖学数据的上颌中切牙进行扫描,与AutoCAD和Anasys Workbench软件相结合,建立不同角度上颌中切牙桩核冠三维有限元的模型。结果:建立了上颌中切牙桩核冠修复及牙冠向唇、舌侧改向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为建立不同角度上颌中切牙桩核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提供了一种简便、精确的方法。
作者:齐景;王新敏;郭长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面部除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2月进行面部注射除皱的患者,对患者注射部位术后1周、半个月、1个月、3个月、半年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注射A型肉毒毒素之后,达到很好的除皱效果。结论:使用A型肉毒毒素来去除面部的皱纹,其疗效非常明显,副作用小,患者痛苦少,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面部年轻化方式。
作者:富小清;夏洪福;许进前;刘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正畸方法直立阻生磨牙后前移关闭缺失第一恒磨牙间隙的疗效。方法:样本共计32例,下颌第一恒磨牙已拔除或无保留价值,且伴同侧下颌第三磨牙阻生。口内辅弓法直立阻生磨牙,直丝弓矫治技术关闭下颌第一磨牙间隙。治疗前后检查第二恒磨牙和第三恒磨牙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 AL),统计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附着丧失的变化。结果:32例阻生齿均直立,下颌第一恒磨牙缺隙关闭。X线片检查示:牙根平行良好,阻生齿周围骨质再生良好,牙槽嵴形态正常,牙周膜清晰。所有病例均取得满意的疗效。治疗后较治疗前出现少量附着丧失量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下颌第一磨牙缺失后可通过正畸治疗移动第二磨牙且直立前倾阻生第三磨牙前移代替原第一、二磨牙,疗效较好,可见少量附着丧失,建议治疗前评估患者附着龈水平和牙周状况,降低治疗风险。
作者:张咏梅;雷菲菲;陈良;阿提坎·木肉孜;阿不都热依木·米吉提;郑苍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①论著类文稿字数限制在5000字以内,有中英文摘要,英文要求与中文对应,包括英文文题,全部作者姓名、单位及邮编,英文摘要不分段,200字左右,关键词3~8个。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腋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患,发病率约为6%,有明显家族倾向和遗传特征[1],影响患者生活和社交活动,严重者可导致患者心理障碍。临床以手术治疗方法为主,多选择小切口直视下大汗腺剪除术,但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血肿、边缘异味残留等并发症较为常见[2]。2012年4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科室创新应用改良双梭形切口皮肤切除+直视下大汗腺剪除术治疗腋臭8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云平;张志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时期下颌骨成釉细胞瘤保存颌骨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7-2013年收治的23例青少年下颌骨成釉细胞瘤病例采用刮治、烧灼、磨削的方法,通过随访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经2~5年的随访,23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对于青少年时期下颌骨成釉细胞瘤,保存颌骨的手术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张永宽;王兴强;王维玺;荆欢欢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