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鲜英;刘毅;肖斌;孙晓晨;李超
目的:探讨实施PDCA循环质量管理前后患者对综合医院门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6月-12月(行PDCA管理模式前)于本院整形美容外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后门诊复诊的30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1月-6月(PDCA管理模式后)就诊的328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接受门诊常规就诊流程,实验组实施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就医结束填写门诊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质量管理后患者对门诊护士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及护患有效沟通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质量管理后门诊手术及住院手术后门诊复诊的患者对门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作者:范艳梅;姚聪;陈小菲;杜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评价慢性牙周炎上前牙唇向移位牙周常规治疗联合正畸的临床疗效及其稳定性,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共纳入慢性牙周炎伴上前牙唇向移位患者25例,以牙周基础治疗后为基线,采用前瞻性对照设计,评价牙周联合正畸治疗(实验组)和单纯牙周手术治疗(对照组)在治疗后及12个月随访期牙周袋深度(Periodontal pocket depth,PD)、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牙龈退缩(gingival recession,REC)等临床指标改善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PD、CAL均有明显改善,实验组平均PD由(6.5±1.8)mm减小到(2.3±1.1)mm;对照组平均PD由(6.3±2.0)mm减小到(3.2±1.7)mm,两组PD的减少量有统计学差异(P=0.04).经治疗后,实验组CAL增加2.2mm,对照组CAL平均增加0.8mm,两组差异显著(P=0.02).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REC均有改善,实验组牙龈退缩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3).治疗结束后12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疗效基本维持稳定.与治疗结束时相比,两组患者的各项牙周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于上前牙移位的牙周炎患者,牙周常规治疗联合正畸临床疗效确切,可作为临床一线的治疗选择.
作者:杨雁;卢荣;谢黎阳;杨红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微等离子体射频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7年5月至笔者科室就诊的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64例,利用随机对照表法按1:1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采用微等离子体射频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微等离子体射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ECCA评分、误工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ECC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临床疗效、ECCA评分及平均误工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色素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持续性红斑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等离子体射频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治疗凹陷性瘢痕安全、有效,患者平均误工时间减少,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琳毅;李敏;王淼淼;周乃慧;周静芬;朱月倩;杨子良;钱齐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穴位按摩联合延续护理对光子治疗黄褐斑的效果影响.方法:收集笔者科室接受光子-M22治疗的106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皮损情况,并对治疗不同阶段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皮损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9个月和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择穴位按摩联合延续护理的方式对能够显著改善黄褐斑光子治疗的近期疗效,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辛欣;杨安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婴儿枕部休止期脱发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笔者科室就诊的24例婴儿枕部休止期脱发患儿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其母分娩年龄、分娩方式、胎次、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睡姿等,每2周复诊1次,随访至痊愈.对照组来自于笔者医院儿保科体检中心的30例无脱发的健康婴儿,全部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4例婴儿枕部休止期脱发患儿中男10例(41.7%),女14例(58.3%),临床特点为枕部程度、大小不等;片状、带状脱发灶,融合成片,下界清楚,边缘锐利;母亲分娩年龄<35岁、非剖宫产分娩、胎龄≥37周及初产妇是婴儿枕部休止期脱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婴儿枕部休止期脱发发生的年龄为(2.6±0.8)个月;恢复的年龄为(5.6±2.5)个月.结论:婴儿枕部休止期脱发可能是此年龄阶段婴儿的一种生理性脱发.
作者:仵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面部急诊外伤患者一期行整形美容修复的面部功能及形态的恢复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32例面部急诊外伤患者,全程护理干预,一期积极行整形美容修复及术后预防瘢痕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年,5例患者随访丢失,127例患者术后面部功能及形态恢复满意,其中123例患者一期面部外伤清创整形修复术后面部外伤切口均甲类愈合,无明显瘢痕、瘢痕增生及组织错位;1例患者出现瘢痕增生;3例患者需二期美容整形手术修复.结论:在面部急诊外伤的处理中,一期行整形美容精细修复,可大限度修复创面伤口、解剖学复位,恢复面部功能及形态,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更好达到疾病-心理-美容修复全方位治疗.
作者:陈晓明;戴强;施文娟;徐琦量;余道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渗透树脂对釉质白垩斑的治疗效果及对其表面颜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10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正畸治疗且出现脱矿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涂氟治疗,观察组给予渗透树脂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粗糙度、色差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049,P=0.014);两组患者治疗前粗糙度无差别,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粗糙度和灰度值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939,P=0.026);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无差别,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渗透树脂对釉质白垩斑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粗糙度和颜色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毓聪;王雅雯;李少登;杨宾;赖道峰;包艳丽;陆丽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在低氧条件下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瘢痕生成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2%O2低氧条件下处理原代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36h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10μmol/L辛伐他汀作为干预组,采用CCK-8法检测常氧和低氧条件下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分析Caspase-3、Bax、Bcl-2、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Ⅰ型胶原、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随着辛伐他汀药物浓度增加,成纤维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药物浓度≥10μmol/L时,低氧条件辛伐他汀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大于常氧组(P<0.01).干预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细胞促凋亡因子Bax、Caspase-3表达增加,而凋亡抑制因子Bcl-2表达减少(P<0.05).干预组中HIF-1α、Ⅰ型胶原、CT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IMP-1表达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在低氧条件下可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活性及瘢痕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可显著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姚建;苏开新;王海华;郭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口服不同剂量及疗程的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A组:25例,口服氨甲环酸0.25g/d,6个月;治疗B组:28例,口服氨甲环酸 1.0g/d,3个月;对照组:19例,口服维生素C 0.6g/d,3个月.各组患者均外用3%熊果苷3个月.分别于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由医师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由患者进行满意度评估.结果: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两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6个月,治疗A组优于治疗B组.两治疗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剂量、长疗程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更安全、有效.
作者:邓梓丹;吴迪;栗丹;骆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医生的电话访问对患者正畸治疗初期疼痛的影响,以及对不同人格特征与情绪类型的患者正畸治疗疼痛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120例正畸初诊患者分为两组,依据是否在初始弓丝安放后对其进行电话访问分为电话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矫正前完成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以确定患者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类型,并应用视觉模拟分析法(VAS)评估患者1周内的疼痛强度及变化.结果:电话组在1周内的疼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24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d差异显著(P<0.01).电话组中,外向型患者疼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情绪稳定型患者疼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访问对减少患者正畸治疗初期疼痛效果显著,且对外向型和情绪稳定型患者影响更大.
作者:刘梦;赵红艳;安晶涛;孙婷婷;唐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移植在额颞部凹陷填充中的应用疗效并对其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120例患者,采用大腿内侧肿胀麻醉,抽取大腿根部内侧自体脂肪并过滤纯化,将纯化后的自体脂肪均匀注射于额颞部,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120例,术后随访6~10个月,110例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9例自觉改善不明显行二次注射,其余均为一次注射;1例因术后染发出现术后感染,经引流、换药后好转,其余均未出现脂肪液化、感染、坏死等并发症.结论:自体脂肪移植应用于额颞部凹陷填充,疗效确切,并发症可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啸;吴斌;彭三妹;侯杰;任明君;杨洪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瘢痕性色素脱失是一种常见并发症,随着点阵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对瘢痕性色素脱失的治疗目前还停留在早期阶段,需要更多的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年来运用点阵激光治疗瘢痕性色素脱失的治疗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足,且对瘢痕性色素脱失的治疗方法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展望.
作者:范月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了解瓷贴面修复后患者的满意情况,并探讨个人因素对患者瓷贴面修复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9例需进行瓷贴面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修复前填写基本情况调查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N量表,瓷贴面修复后1个月完成满意度调查表,并进行基本情况与满意度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N量表与满意度调查表的相关分析.结果:患者对整体轮廓、颜色满意程度、修复体半透性、咀嚼功能的满意度分别为91.74%,93.58%,94.50%,88.07%.性别、年龄水平、职业、婚姻状况、收入水平对瓷贴面的了解程度与患者的满意度相关.艾森克人格问卷N量表中的T分与患者的满意度呈负相关.结论:患者对瓷贴面修复比较满意,患者的基本情况与人格特征对瓷贴面修复后的满意度有影响.
作者:左玉;马玉;曹卫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双侧扩张颈横动脉浅支皮瓣联合应用局部颈部筋膜瓣行颌颈角成形对严重颈部挛缩性瘢痕的修复效果.方法:对12例颈部烧伤后严重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一期双侧前胸壁置入皮肤扩张器并注水,注水量约800~1000ml,注水完成后行皮瓣延迟术.二期行颈部瘢痕切除,局部形成5cm×3cm筋膜瓣并向上折叠加深颌颈角,扩张皮瓣转位修复瘢痕切除后创面.供区扩张皮瓣或皮片修复.结果:12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良好,仅2例皮瓣远端出现少许坏死,后期予以换药或植皮修复,随访3个月~2年患者面颈部外形、功能均得明显改善.结论:扩张颈横动脉浅支皮瓣联合局部筋膜瓣颌颈角成形能较好地改善颈部严重瘢痕挛缩畸形患者面颈部外观及功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高华伟;李小兵;田超;张兰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LED红光联合马齿苋洗剂湿敷及外用他克莫司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4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地氯雷他定分散片5mg,1次/d,0.03%他克莫司软膏外涂患处,2次/d;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LED红光照射15min/次,1次/d,中药马齿苋洗剂湿敷,1次/d,疗程共4周.分别于治疗第 1、3、6、8周做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治疗后第6周、8周,治疗组复发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D红光联合马齿苋及他克莫司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翟燕;高艳;高瑾;王玉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重睑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行双侧切开重睑成形术60例就医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SB组)和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LSB组).观察记录两组就医者在入室麻醉前(T0)、静脉麻醉后即刻(T1)、局部浸润麻醉后即刻(T2)、局部浸润麻醉后5min(T3)、局部浸润麻醉后10min(T4)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记录两组就医者的麻醉药物用量,镇痛、镇静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LSB组舒芬太尼、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S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B组T1~T4时刻HR、MAP及SpO2监测值与T0相比无明显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SB组镇痛、镇静效果明显优于SB组,且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S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双侧重睑成形术中,镇静、镇痛效果确切,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平稳,麻醉用药量及不良反应少,值得在重睑成形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锦春;章梦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颞浅筋膜瓣结合头皮刃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耳廓再造术后软骨支架外露的疗效.方法:9例行Nagata法耳廓再造术的患者,一期术后出现皮瓣缺血、坏死、软骨支架外露,清除坏死组织,切除失去活力的软骨,行颞浅筋膜瓣结合头皮刃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9例移植皮片全部成活,稍有色素沉着,再造耳廓形态逼真,轮廓清晰,效果满意.结论:颞浅筋膜瓣结合头皮刃厚皮片移植术是Nagata法耳廓再造过程中发生软骨支架外露后的一种较好的补救方法.
作者:王江允;杨琳琳;陈春丽;彭克明;司江勇;张智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CO2点阵激光联合三乙醇胺治疗萎缩性瘢痕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面部萎缩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治疗4个周期.实验组:43例,CO2点阵激光联合三乙醇胺乳膏治疗;对照组:43例,单纯使用CO2点阵激光治疗.治疗前后采用ECCA权重评分表对治疗区域进行评分,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异,并观察分析治疗后两组痂皮脱落时间、色素沉着概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ECCA评分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痂皮脱落时间为(6.8±3.9)d,显著短于对照组(11.0±7.9)d(P<0.05);色素沉着实验组有3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例(P<0.05),两组均未出现感染.结论:CO2点阵激光联合三乙醇胺乳膏治疗萎缩性瘢痕可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痂皮脱落时间,减少色素沉着、降低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娜;李雪莉;邓丽娜;王建波;吴华娟;李云飞;张守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使用机器人辅助阴道再造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2017年1月-4月收治的2例应用机器人辅助阴道再造术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2例患者实施机器人辅助阴道再造术,半年后复查,术后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改善.结论:使用机器人辅助阴道再造术的患者围手术期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手术应对能力,有效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积极改善患者心理焦虑状况,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张军;韩亮;苏欣;郭媛;舒茂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青年人及成人均可患病,严重者可遗留瘢痕,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带来很多困扰.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方法很多,如传统的冷冻、压力、局部糖皮质激素注射、外科切除等疗法,但疗效差异较大.近年来,激光疗法、放射疗法、硅凝胶膜、基因疗法等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得到充分发展,收到了较好效果,尤其是综合治疗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复发率,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本文就增生性痤疮瘢痕的治疗方法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旨在为临床医生治疗增生性痤疮瘢痕提供更多参考.
作者:张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