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迪娜
目的:研究双眼轮匝肌瓣法矫治先天性上睑下垂中配合针对性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整形科2016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95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随机抽签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双眼轮匝肌瓣法矫治先天性上睑下垂,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及护理总满意率分别为(24.84±2.84)分、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67±2.72)分、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实施双眼轮匝肌瓣法配合针对性护理方法可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施培霞;金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微等离子束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及对皮肤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医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24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仅采用夫西地酸乳膏治疗至结痂脱落,观察组在采用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的基础上,再予以微等离子束治疗,治疗3次为1个疗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或完成治疗后的不良反应.采用ECCA权重评分表对两组患者瘢痕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并进行治疗前后组内、治疗后组间比较,计算疗效指数,综合评定治疗方案对患者瘢痕皮肤的美容效果.结果:对照组15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及完成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观察组19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8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CCA瘢痕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指数及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等离子束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有较好疗效,可提升皮肤美容效果,且不良反应率低,安全高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魏玲;王立云;王永霞;王帆帆;康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和谐有效的医患沟通,在现代皮肤美容热潮中有重要意义,对缓和医患关系、增强美容患者依从度、提升皮肤美容临床疗效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皮肤美容专科性很强,美容实习医师除掌握必要的皮肤美容诊疗知识外,医患沟通能力和交流技巧的培训必不可少.通过引入PBL教学法、导师负责制、有效沟通技巧教学,初步建立皮肤美容实习医师医患沟通教学体系,可引导美容医师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医患沟通教学,全面提升皮肤美容教学质量.
作者:刘玲;李凯;李春英;王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线粒体作为能量的提供者,是目前研究的热门话题.在创面修复过程中,从线粒体角度去解决实际问题,为临床治疗创伤提供一个新的思路.线粒体作为细胞有氧代谢的重要部位,在创面修复早期,其损伤会影响炎症反应,在后期线粒体能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的生成以及多潜能干细胞分化,同时提供能量.本文在线粒体结构功能的基础上,对线粒体在创面修复的炎症期、增殖期及塑形期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陈丽;吉琳;刘沐琳;李红枚;林飞阳;陈港军;邢琴;杨旭龙;岳育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头影测量研究不同程度的腺样体肥大与不同的呼吸方式对牙颌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在11~14岁的寻求正畸治疗的患者共90例,其中存在不同程度腺样体肥大者60例为实验组,无口呼吸及腺样体肥大者30例为对照组.根据A/N比值将90例分为三组,每组30例.实验组:A组:0.60≤A/N<0.71;B组:A/N≥0.71,其B组又可分为两组,B1为腺样体肥大伴鼻呼吸者;B2为腺样体肥大伴口呼吸者.对照组即C组:A/N<0.60.本实验采用几何画板5.06图像处理软件测量腺样体大小和牙颌面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后,C组与A组相比:ANS-Me/N-Me、∠SNA、∠SNB、NPg-SN、U1-NA、LI-NB、Y轴、UI-SN测量项目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B组相比:GoGn-SN、NP-FH测量项目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分别与A组和B组比较,MP-FH、LI-MP角增大,与B组统计学差异更显著(P<0.05).LI-MP、NP-FH测量项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oGn-SN增大、NPg-SN、Y轴减小,其差异更显著(P<0.05).U1-NA、LI-NB、GoGn-SN、FH-MP、LI-MP测量项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Pg-SN、U1-L1、NP-FH呈负相关(P<0.05).结论:通过头影测量分析得到重度腺样体肥大伴口呼吸患者表现为下颌骨后缩,下颌逆时针旋转及前牙开牙合且口呼吸,对咬合关系有影响.
作者:朱亚玲;杨政尧;吴佩佩;姑则丽努尔·阿不都克力木;尼加提·吐尔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正畸治疗过程中骨皮质切开术对大鼠牙龈成纤维细胞(Rat gingival fibroblasts,RGFs)的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ascularcell adhesion molecule,VCAM)-1表达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周雄性健康Wistar大鼠57只,随机分成骨皮质切开组、普通正畸组、骨皮质切开+普通正畸组,每组18只;剩余3只为空白对照组.按照相应设计构建大鼠牙齿移动模型,分别于第10、20、30天处死大鼠,提取RGFs并进行体外培养,收集各组RGFs蛋白及RNA,通过Western blot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黏附分子的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同一时间点(10d,20d,30d),普通正畸组、骨皮质切开+普通正畸组RGFs的ICAM-1和VCAM-1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骨皮质切开+普通正畸组ICAM-1和VCAM-1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随时间变化显著升高(P<0.05).结论:正畸治疗时采用骨皮质切开术可能诱导免疫细胞的浸润、转移并促使牙周组织炎症发生.因此,在使用骨皮质切开术进行正畸治疗时,口腔牙周卫生维护更加重要.
作者:张喆;李大旭;李英杰;张丹妮;任乐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IPL)与红蓝光分别联合果酸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6年8月笔者科室就诊的40例面部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20例,给予红蓝光联合果酸治疗;研究组:20例,给予强脉冲光联合果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皮损减退、色素沉着、并发症及血清中IL-8、IL-17水平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皮损减退总有效率35.00%,显著高于常规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6,P=0.048);治疗6周后,研究组皮损减退总有效率55.00%,显著高于常规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7,P=0.022);治疗8周后,研究组皮损减退总有效率85.00%,明显高于常规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33,P=0.008).治疗2周后,研究组色素沉着总有效率40.00%,显著高于常规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29);治疗6周后,研究组色素沉着总有效率60.00%,显著高于常规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3,P=0.025);治疗8周后,研究组色素沉着总有效率85.00%,显著高于常规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4,P=0.018).治疗8周后,研究组IL-8水平(8.76±1.26)显著低于常规组(10.96±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4,P<0.05);研究组IL-17水平(13.69±2.63)显著低于常规组(17.62±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5,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常规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7843,P=0.3758).结论:寻常性痤疮患者给予强脉冲光联合果酸治疗,其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万焰;房慧;姚琴;刘婷婷;于春水;蒋亚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阴道分娩阴道裂伤的原因及改良埋线法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7月在笔者医院分娩的2200例产妇的诊疗情况.统计2200例产妇按照年龄、产次、是否手术助产、新生儿体重等的分组标准下的阴道裂伤的发生情况.2200例产妇中有240例发生阴道裂伤,按照术后缝合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改良埋线法进行缝合.比较两组阴道裂伤患者缝合后的疼痛程度、阴道裂伤愈合情况和美容效果满意度.结果:高年龄组阴道裂伤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初产妇组阴道裂伤发生率明显高于经产妇组,巨大儿组的阴道裂伤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巨大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组与助产组的阴道裂伤发生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缝合后的0级和Ⅰ级疼痛程度的患者所占比例、甲级愈合率及美容效果的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妊娠阴道分娩阴道裂伤的原因包括产妇年龄较高、初次分娩、新生儿体重较大等,改良埋线法应用于缝合手术,伤口愈合率高,美容效果好,可减少产妇疼痛,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娟;周艳;赵井苓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短波理疗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短波理疗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组:40例;对照1组(短波理疗组):40例;对照2组(强脉冲光组):40例.治疗3个月后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并随访1月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有效率分别为87.20%、60.0%、66.70%,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复发率分别为3.33%、6.67%、13.33%,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短波理疗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文丽萍;周书帆;邓映;何国慧;杨洪秋;杜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微信在整形门诊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健康宣教护理的工作效果.方法:选取笔者科室2017年8月-12月的门诊手术患者22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13)和实验组(n=114).对照组采用口头及书面的健康宣教方式,实验组利用微信进行健康宣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整个围手术期护理健康宣教的知晓率、执行率和满意率.结果:术后1周行电话随访,实验组患者对于围手术期各种健康宣教内容的知晓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对宣教内容的执行率及满意率分别为86.84%(99/114)、94.74%(108/114),对照组为63.72%(72/113)、69.03%(7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微信进行围手术期健康宣教可增加受术者的满意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游琳;汪丽萍;李娅萍;刘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薇诺娜保湿霜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疗效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2例特应性皮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外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观察组外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联合薇诺娜保湿霜,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表皮组织的丝聚蛋白(filaggrin,Flg)、兜甲蛋白(loricrin,Lor)、细胞角蛋白14(cytokeratin 14,K14)、细胞角蛋白17(eytokeratin 17,K17)、客观体征(红斑、表皮剥脱、苔癣样变)评分、皮肤美观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表皮组织中Flg、Lor、K14、K1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表皮组织中Flg、Lor表达均上调,K14、K17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表皮组织中Flg、Lor表达高于同期对照组,K14、K17表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红斑评分、表皮剥脱评分、苔癣样变评分、美观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红斑评分、表皮剥脱评分、苔癣样变评分、美观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联合应用薇诺娜保湿霜治疗特应性皮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皮肤屏障功能,促进客观体征消退,提高皮肤美观度,疗效优于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孙之中;刘朝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半导体激光结合美白胶对四环素牙的美白效果.方法:采用配对比较法将笔者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四环素牙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半导体激光结合美白胶美白,对照组接受美白胶美白,治疗后随访1年,对两组美白效果、色阶及预后的影响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美白效果满意度92.5%、色阶提升≤4个3%、5~8个62.5%、9~12个27.5%、≥13个5%、复发率2.5%,同期对照组美白效果满意度82.5%、色阶提升≤4个35%、5~8个50%、9~12个15%、≥13个0%、复发率10%,两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独使用美白胶,半导体激光结合美白胶对四环素牙的美白效果更佳,可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文慧;杨攀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一种以双蒂皮瓣加强覆盖尿道吻合口以降低再造阴茎尿瘘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女复男性别重赋手术患者,在掀起预置尿道的皮瓣形成阴茎体时,尿道口近端保留2cm皮肤,一期尿道旷置.二期尿道吻接时将此皮肤掀起形成双蒂皮瓣,覆盖在尿道吻接口上.结果:3例患者吻合口均一期愈合,排尿通畅,无尿瘘及狭窄发生.结论:预置尿道的阴茎再造术尿道口吻接采用本技术改进可以较好地避免尿瘘或狭窄问题的出现.
作者:朱晓海;江华;胡哲源;汪汇;张文俊;刘安堂;朱鴷;周峰;赵耀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初步探讨5-ALA-纳米金光动力治疗小鼠皮肤光老化的作用.方法:48只雄性健康ICR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光老化组(40只),正常组不予特殊处理,光老化组照射紫外线,肉眼观察和HE染色验证光老化模型.40只光老化组小鼠分为B组光老化对照组,C组红光组、D组纳米金组、E组5-ALA组、F组5-ALA-纳米金组,C、D、E、F组小鼠背部分别涂抹不同溶液0.5ml(分别为生理盐水、纳米金溶液、5-ALA溶液和5-ALA-纳米金组溶液)避光封包3h,红光照射10min,2周治疗1次,共治疗2次,A组为正常组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观察各组小鼠皮肤表现和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A组比较,紫外线照射后,B组小鼠皮肤皮肤增厚,出现皮屑、深皱纹、缺乏弹性等光老化特征;组织切片显示,B组小鼠表皮厚度[(168.235±13.665)μm]较A组[表皮(87.165±2.627)μm]增厚(P<0.05),而胶原纤维面积密度[(7.390±2.5)%]均较A组[(40.114±3.0)%]明显减少(P<0.05).与B组相比,C、D、E和F组小鼠的表皮变薄[分别为(154.458±2.942)μm,(114.958±2.229)μm,(50.623±4.203)μm和(31.694±1.970)μm,P<0.05],胶原纤维面积密度增加[分别为(15.840±3.0)%,(27.320±2.5)%,(60.812±2.0)%和(70.024±3.0)%,P<0.05],其中以F组效果显著.结论:5-ALA结合体能提高光动力疗法治疗小鼠光老化的疗效,同时纳米金的光热作用可能用于治疗光老化.
作者:葛芹;刘亚乐;李张军;刘彦婷;耿松梅;姚翠萍;张镇西;曾维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本文报道了1例无托槽隐形联合固定矫治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病例,前期固定矫治快速解除后牙锁牙合、纠正前牙反牙合,后期采用无托槽隐形结合微种植体与尖牙牵引加强支抗远移下颌磨牙进一步解除前牙反牙合.矫治后效果良好,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上下中线正,尖牙变为Ⅰ类关系.
作者:封颖丽;任亚男;高锦瑜;宋保龙;顾泽旭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外生殖器官分男性外生殖器官和女性外生殖器官,是人体隐蔽而重要的器官,涉及到功能和美观.生殖器官整形美容由来已久,随着社会的发展、认识的提高、思想的解放,生殖器官整形美容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解决功能的问题,而且要从美学的角度改善外观.本文回顾外生殖器官整形美容的发展历史,探讨外生殖器官整形美容与功能、美学、性医学、心理学的关系,分析了外生殖器官整形美容术的现状;认为外生殖器官整形美容将成为整形美容领域新的热点,将成为整形外科医生的重要任务.
作者:谭谦;莫然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在儿童乳牙龋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11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乳牙龋病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应用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对照组:46例,应用传统的修复技术.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患儿的疼痛感、治疗时间、配合度等观察指标,并比较两组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VAS评分为(2.92±1.04)分,治疗时间为(23.84±5.66)min,患儿配合度为91.30%,家属总满意率为95.65%,均优于对照组的78.72%、(6.63±2.15)分、(39.07±9.53)min、15.22%及80.43%,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结论: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在儿童乳牙龋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欣;石雨;王雪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杏仁中央核(The central nucleus of amygdala,CeA)对大鼠牙移动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电解损毁方法对成年雄性大鼠分别行CeA单侧(15只)及双侧损毁(15只)记为模型组,对照组行假损毁手术(30只),术后恢复3d,建立实验性牙移动模型,记录牙移动痛觉行为学变化,实验结束后灌流动物,取脑组织,切片染色,对毁损部位进行定位.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痛觉行为学指标-面部修整行为(Face-grooming)明显降低,尤其在加力1d后减少为显著,且双侧损毁CeA对大鼠痛觉行为学指标的影响,即降低程度大于单侧损毁CeA组.结论:CeA在大鼠牙移动疼痛的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损毁CeA可一定程度地改善牙移动疼痛症状.
作者:乔虎;黄倩倩;周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硅酮敷料结合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凝胶对颌面头颈部创口瘢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经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凝胶治疗(对照组,49例)及硅酮敷料结合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凝胶治疗(观察组,49例)的行择期颌面头颈部肿物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记录两组创口愈合时间、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瘢痕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差异,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容貌负面评价[相貌负面身体自我量表(Negative Physical Self Scale,NPSS)]、自尊水平[Rosenberg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SES)]差异.结果:观察组创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瘢痕情况指标(各维度VSS评分)均较术后1个月降低(P<0.05),而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各维度V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疼痛程度(VAS评分)均较术后1周降低(P<0.05),而观察组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容貌负面评价(NPS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自尊水平(SES评分)则较术前降低(P<0.05),且对照组变化幅度均大于观察组(P<0.05).结论:硅酮敷料结合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凝胶可有效改善颌面头颈部创口瘢痕状况,还能促进创口愈合,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患者对瘢痕产生的负性情绪.
作者:刘迪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抗衰老的要求日益增强.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旁分泌因子分泌能力,在创伤修复、组织再生和抗衰老等临床医学领域显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干细胞在抗衰老、促进皮肤再生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自体干细胞的移植、内源性干细胞的刺激和外源性成体干细胞移植的作用及其机制等角度探讨了干细胞抗衰老的可行性.以期为未来相关医疗保健及美容产品的开发提供借鉴.
作者:王勤周;王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