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MMP-8和MMP-13表达水平的研究

朱白雪;戴晓玮;高晓蔚

关键词:种植体周围炎, MMP-8, MMP-13, 龈沟液, 生物标记物, 临床指标
摘要: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表达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关系,评价其可否作为种植体周围炎诊断的客观指标.方法:使用吸潮纸尖提取40例健康种植体周围龈沟液样本,40例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样本,分别记录其探诊出血指数(Sulcular bleeding index,SB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并拍摄X线片测量种植体周围牙槽骨丧失(Bone loss,BL)情况.使用ProcartaPlexTM多因子分析技术进行细胞因子定量检测并分析.结果:种植体周围炎组SBI和PD值均高于健康种植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体周围炎组GCF中MMP-8含量均高于健康种植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MP-13在种植体周围炎组和健康组龈沟液中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8含量与SBI、PD和BL正相关关系.结论: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MMP-8表达水平升高,与临床种植体周围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种植体周围炎早期诊断和治疗的辅助指标.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泪道探通置管术在外伤性泪道断裂患儿泪道重建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泪道探通置管术在外伤性泪道断裂患儿泪道重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笔者科室接受治疗的16例因外伤引起的泪道断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泪道探通吻合置管术治疗,对患儿治疗前后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评分、眼部不适发生频率评分、对日常生活影响评分、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患儿治疗后OSDI评分为(5.21±3.24)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5.35±11.24)分,且患儿眼部不适发生频率评分、对日常生活影响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平均手术时间为(51.24±3.65)min;治疗总有效率达93.75%(15/16);术后有1例患儿出现鼻腔流血,1例导管提前脱落,1例下睑肿胀,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经对应处理后,均好转.结论:泪道探通吻合置管术应用于外伤性泪道断裂患儿泪道重建中,能够促进患儿症状改善,并发症少,效果显著.

    作者:汪洁;娄斌;周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牙合)面磨耗对活髓牙牙根纵裂的影响

    目的:探讨(牙合)面磨耗对活髓牙牙根纵裂的影响,为牙根纵裂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将900颗(牙合)面发生磨耗的活髓牙分级,统计各磨耗等级发生牙根纵裂的频数百分比,收集牙根纵裂患牙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牙位、患根分布、牙周、影像学检查等进行分析评价.采用SPSS 23.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①磨耗Ⅲ级和Ⅳ级发生牙根纵裂的可能性大于Ⅰ级和Ⅱ级,Ⅲ级和Ⅳ级无显著差别;②牙根纵裂多发生于40~60岁患者的下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男女比例为2:1.患牙大多有牙周病变,影像学检查可见牙根纵裂的患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牙周骨质破坏、根尖周骨质破坏,有时表现为根管突然增宽等.结论:牙(牙合)面形态的异常改变对牙根纵裂的发生有一定影响,牙根纵裂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生需加深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使更多的患牙得以保留.

    作者:赵璐;李亮;王小禾;吴佩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高频电针联合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囊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频电针联合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囊肿的疗效.方法:选择皮肤囊肿患者68例,先以高频电针打孔引流,取出囊壁,再用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脉冲染料激光参数选择:波长595nm,脉宽0.45ms,能量6.0~8.0J/cm2.结果:痊愈率98.5%(67/68),美容效果好占73.5%(50/68),患者满意率97.0%(66/68).结论:高频电针联合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囊肿安全有效,美容效果好.

    作者:陈阳美;刘瑜;赵清;邹道佩;蒲以欢;陈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改良Dufoumental菱形皮瓣结合美学原理修复面部皮肤缺损

    目的:研究改良Dufoumental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改良Dufoumental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63例患者均为面部肿物切除后圆形或类圆形组织缺损,修复术前皮肤缺损面积为(2.68±1.81)cm2,在缺损周围设计改良Dufoumental菱形皮瓣,转移并缝合固定.结果:皮瓣均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个月~3年,创面无明显瘢痕,效果满意.结论:改良Dufoumental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缺损效果满意、可靠.

    作者:庄淑波;及跃男;赵娜;王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儿童OSAHS的正畸治疗及美学效果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打鼾、憋气、呼吸暂停从而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张口呼吸、白天多动或嗜睡、下颌后缩和唇肌无力等,对患儿的生长发育、认知、听力以及心肺功能等都造成了一定危害.近年来,随着该类患儿数量的增加,儿童OSAHS引起了耳鼻喉、口腔科、呼吸科等多学科的重视.而正畸治疗不仅可以改善呼吸,还可以改善患者面型,达到一定的美学效果.因此,通过对儿童OSAHS的发病机制及正畸治疗进行综述,以提高公众对儿童OSAHS的认识,并为正畸治疗儿童OSAHS提供一定的指导.

    作者:朱丽莎;孙世怡;包佳佳;李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深Ⅱ度烧伤后瘢痕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深Ⅱ度烧伤后瘢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4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Ⅱ度烧伤后瘢痕修复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取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复合皮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感染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皮肤恢复血运时间及疼痛评分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疼痛评分及感染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后瘢痕整形修复中,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效果明显优于复合皮移植术,可减少患者疼痛和感染率,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娟娟;谢欣兰;卓兴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超分子水杨酸外用治疗轻、中度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超分子水杨酸外用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40例轻、中度痤疮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采用阿达帕林凝胶外用治疗;治疗组:70例,采用30%超分子水杨酸和2%超分子水杨酸凝露治疗.治疗12周后,在1个月和3个月分别进行随访、观察,记录皮损消退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50.72%,对照组总有效率28.36%;3个月时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91.30%,对照组总有效率46.2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0%,对照组为59.70%,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超分子水杨酸外用治疗轻中度痤疮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患者依从性好,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莉;尹锐;罗娜;肖艳;刘悦玲;夏爱爱;李朝惠;杨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美学效果

    目的:观察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美容效果.方法:选择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46例53眼,在显微镜下行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术后观察3~24个月.结果:本组共46例53眼,51眼术后舒适,角膜、结膜面光滑平整,表面无充血,无新生血管及翼状胬肉组织再复发,眼部美观改善,复发2眼,复发率为3.77%.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再复发率低,创面修复好,安全可靠,眼部美容效果好.

    作者:岳章显;刘汉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笔者医院门诊就诊的30例Ⅰ型及Ⅱ型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口服甲硝唑片,外用皮脂搽剂,并予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66.67%.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可减轻玫瑰痤疮红斑(t=9.31,P<0.001)、皮肤敏感(t=4.17,P<0.001),减少丘疹脓疱数目(t=6.32,P<0.001),有效缓解玫瑰痤疮的总体病情(t=8.25,P<0.001).但对毛细血管扩张的改善效果欠佳(t=0.35,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玫瑰痤疮安全、有效,可缓解红斑、皮肤敏感,减少丘疹、脓疱,但对毛细血管扩张的效果欠佳.

    作者:李红敏;吉津;闵仲生;谭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不同镍钛器械用于单根管一次性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三种镍钛器械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寻找理想的机用根管预备器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90例单根管慢性根尖周炎患牙评估,并根据所使用的器械随机分为三组:WO组(WaveOne)、PTN组(ProTaper Next)和PT组(ProTaper),在预备前后,根管内分别取样进行厌氧菌接种培养,检测根管内厌氧菌数量变化,记录三组根管预备开始至结束所需时间并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回访.结果:各组器械预备后菌落数均有明显的下降,菌落数下降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根管预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O组用时短,PT组用时长;三组术后24h疼痛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术后7d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组镍钛器械用于感染根管的一次性治疗各有优势,应综合临床具体情况选择,机械预备并不能完全清除根管内的所有微生物,机械预备应配合化学预备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王娜;舍玉秀;龙晏;邱申彩;陈晓燕;吴佩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优化强脉冲光技术治疗黄褐斑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优化强脉冲光技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5月-2015年12月笔者科室就诊的369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31例,使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治疗;研究组:238例,采用优化强脉冲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ISI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皮损颜色及面积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有明显改善,治疗后12周,研究组有效率为85.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2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与治疗前VISIA评分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色斑绝对数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色斑数值变化比率高于对照组,且数值下降明显.经强脉冲光治疗后均出现轻中度红斑,冷敷0.5~1h后可见消退.研究组2例患者因皮肤敏感,治疗后出现少量红色丘疹,并出现风团,经对症处理和冷敷后消退,无1例患者出现继发感染及遗留瘢痕.结论:优化强脉冲光技术可有效治疗黄褐斑,降低VISIA评分,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少,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小燕;刘晓梅;马瑛;严晓雪;赵晓丽;王师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个性化护理在整形美容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必要性研究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在整形美容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1月于笔者医院行整形美容外科手术就医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就医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就医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术后平均恢复时间和护理干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就医者SAS评分均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56.87±6.9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4.39±8.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时间(11.66±7.68)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5.60±9.8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整形美容围术期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可改善就医者焦虑心态,减少术后恢复时间,提高就医者护理满意度,医护人员应根据就医者实际情况及需求合理应用.

    作者:孟会敏;郭建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直径30~100nm的脂质双层膜囊泡.间充质干细胞的许多功能可通过其旁分泌的外泌体发挥作用.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能通过有效转运母细胞来源的特异性蛋白质、mRNA、microRNA、脂质等生物活性物质进入靶细胞,调控创面愈合过程中炎症反应、细胞增殖、迁移、分化、血管生成与基质重建等多个阶段,促进创面愈合与抑制瘢痕形成,提升创面修复能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创面修复中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何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射频消融显微微切面部难治性色素痣58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XL-射频皮肤治疗仪显微消融微切面部难治性色素痣的疗效.方法:显微镜下,消融微切58例(80个)面部难治性色素痣,病变大小:直径6~8mm的40个,直径8~10mm的30个,直径10~20mm的10个.随访观察12~60个月.结果:58例患者,80个病变,其中69个病灶完全消失,无复发,无肉眼可见的手术瘢痕;7个病灶完全消失,随访期内可见手术瘢痕,但不明显;1个有部分黑色残留,2个病灶完全消失但有较明显的手术瘢痕,1个复发.治愈率达95%,有效率达98.8%,复发率为1.2%.所有患者均无缝合,术后均未使用抗生素,均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XL-射频皮肤治疗仪显微消融微切治疗面部难治性色素痣精准度高、疗效显著,且瘢痕轻、并发症少,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手术或物理治疗的新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惠敏;王硕;贾子善;张立宁;王兴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假体联合生物膜修复重建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形态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假体联合生物膜修复重建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形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笔者医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后修复重建的17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术后一期强生假体置入及生物膜覆盖修复重建,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17例患者术后乳房形态良好,16例表示满意,满意度为94.12%;仅有1例(5.88%)患者出现血肿,经对应处理后血肿消失;随访1年,无乳腺癌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给予假体联合生物膜修复重建,能够改善乳房形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云;杨程;刘云霓;周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光子嫩肤在皮肤美容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光子嫩肤在皮肤美容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于笔者医院行面部皮肤美容的就医者200例,根据不同治疗需求分为三组:A组:面部色素沉着,78例;B组:面部毛细血管扩张,40例;C组:面部衰老、光老化,62例.三组就医者均采用光子嫩肤治疗,治疗后对其临床疗效及美容满意度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A组有效率为98.72%,B组有效率为92.5%,C组有效率为93.55%.三组就医者对美容效果的满意度分别为:A组满意度为98.72%,B组满意度为87.50%,C组满意度为90.32%.光子嫩肤治疗面部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及衰老、光老化疗效确切,就医者满意度高.结论:光子嫩肤用于皮肤美容,可明显淡化色斑、改善肤质、紧致皮肤、收缩毛孔,具有显著的美容效果,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齐统水;陈玉;王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皮瓣修复术治疗电烧伤创面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皮瓣修复术治疗电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7年8月笔者医院就诊的90例电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皮瓣修复术治疗,术后给予抗生素、维生素B12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感觉、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至出院时间及创面感染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年,两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SCV、M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3.84±3.18)m/s vs(39.05±3.02)m/s,(57.30±4.69)m/s vs (50.34±4.2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功能优良率及运动功能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89.13% vs 70.45%,86.96% vs 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8.70%和4.5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烧伤创面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皮瓣修复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修复神经损伤,促进肢体感觉、运动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左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慕课教学模式在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慕课教学模式在本科生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定2013级口腔医学专业41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慕课教学+传统教学方式,对照组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2012级40名学生.通过客观考试答题和主观问卷调查对慕课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及格率为97.56%,对照组及格率为9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80分以上为68.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0.00%以上的学生认为慕课教学法有助于加强学习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及临床综合分析能力.结论:慕课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教学利于提高口腔正畸学教学质量.

    作者:管丽敏;范建谊;王菲;苏晓霞;周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经瘢痕外周静脉置管中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在大面积烧伤患者经瘢痕外周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4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26例大面积烧伤恢复期行二期手术治疗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行经瘢痕外周静脉置管,置管后观察组(174例)应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覆盖,再以普通套管贴膜固定置管;对照组(152例)仅应用普通套管贴膜覆盖周围皮肤及置管.观察两组患者局部感染率、皮肤损伤率、贴膜更换次数及更换时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局部感染率(10.34%)、皮肤损伤率(8.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9.61%,3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贴膜次数及疼痛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35±0.34)次,(1.67±1.52)分vs(2.79±1.20)次、(3.98±2.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面积烧伤患者经瘢痕外周静脉置管中应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可减少患者创面瘢痕和套管贴膜之间的粘连损伤,减轻患者疼痛,并可降低局部感染率.

    作者:刘璐;蒋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皮肤和肠道微生态与益生菌

    微生态是研究人类、动物和植物与自身定居的正常微生物群互相依赖、相互制约的学科.皮肤是人体大的器官,而皮肤表面定植着复杂的微生物群落.皮肤微生物在表皮所接触的外环境影响下,形成了其独特且复杂的菌群结构.同时也受到人体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影响,与人体免疫系统共同进化.皮肤菌群出现异常往往与许多皮肤疾病有关,益生菌的使用在皮肤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逐渐凸显出其特殊的作用.皮肤疾病的有效控制对皮肤的代谢、营养、再生有直接的影响,对皮肤抗衰老美容、面部年轻化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与抗衰老的相关性也十分密切.对皮肤和肠道菌群的深入研究,将会为皮肤与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抗衰老美容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赵启明;李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