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DCT在建立种植体支抗滑动关闭拔牙间隙三维有限元模型中的应用

戴慧;漆剑频;李平;周义成;王仁法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有限元, 计算机建模, 牙
摘要:目的 探讨利用多层螺旋CT(MDCT)建立种植体支抗滑动关闭拔牙间隙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方法 选择一副全口标准下颌仿真牙,按正常牙弓的基本要求进行排牙,排牙完成后从下颌牙列中去除第一前磨牙.使用美国GE公司Lightspeed16排螺旋CT机扫描仿真牙,采集容积数据.扫描层厚0.625 mm、层间隔0.625 mm、重建间隔0.3mm,应用Dicom标准和Mimics、UG、Geomagic studio等软件,再结合ANSYS三维有限元专用软件对下颌牙CT断层影像进行分析处理,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获得了140层下颌仿真牙的多排螺旋CT扫描断层影像数据,利用所得数据建立了258834个节点、420016个单元的带有种植体支抗的拔除两侧第一前磨牙的下牙颌组织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 利用多层螺旋CT扫描数据建立种植体支抗滑动关闭拔牙间隙三维有限元模型,可缩短建模时间、提高建模效率和模型的精度.该模型的建立为在不同加载方式下种植体支抗滑动关闭拔牙间隙的应力分析提供初步基础.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多巴胺受体PET显像在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研究进展

    多巴胺受体在缺氧缺血性脑病中有重要作用.多巴胺受体PET显像可提供活体脑内多巴胺受体的分布、数目和功能信息,为临床使用影像学监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生化功能提供了可能.

    作者:张妍芬;王晓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肺部单发球形病变的CT误诊分析

    目的 对34例肺部单发球形病变的CT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肺部单发球形病变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34例误诊的肺部球形病变中包括10例结核,分别误诊为炎性病变3例,肺癌7例;10例肺癌,分别误诊为炎性病变6例,结核2例,另外2例定位为胸壁病变且其中1例误诊为炎性病变;11例炎性病变,分别误诊为肺癌9例,结核2例;2例肺囊肿、1例错构瘤均误诊为肺癌.结论 合理的检查方法,全面综合的分析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可大限度降低肺部球形病变的误诊率.

    作者:文智;周永;阿里甫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胃癌肉瘤的CT表现1例

    患者,男,59岁,左上腹痛1年,反复黑便2个月.上消化道钡餐见胃体部小弯侧一巨大的腔内充盈缺损影,边缘不规则呈分叶状,局部胃黏膜中断,胃壁僵硬,蠕动消失.B超示:左上腹部探及一不均匀低回声肿块,内见两个无回声暗区,大小约5 cm×7 cm.贲门部见多个肿大的淋巴结.CT表现:胃体小弯处见一巨大低密度肿物,肿物凸入胃腔内形成充盈缺损,呈分叶状,边界较清楚,与肝左叶分界较清楚.大层面约6 cm×7 cm大小,内部密度较均匀,CT值约为35 HU,未见坏死、钙化及更低密度区,其中心见一圆形的脂肪密度区,CT值为-70 HU,但其与胃浆膜外脂肪相连(图1).相邻的胃壁未见明确增厚.增强扫描动脉期见肿瘤呈较均匀一致的明显强化,CT值约为70 HU,胃小弯侧黏膜强化明显.其浆膜面见一小血管进入肿块(图2);门脉期肿瘤进一步强化,CT值约为100 HU,肿块与周围结构分界变得更清晰(图3).

    作者:赵志清;郑可国;罗帝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MDCT在建立种植体支抗滑动关闭拔牙间隙三维有限元模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利用多层螺旋CT(MDCT)建立种植体支抗滑动关闭拔牙间隙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方法 选择一副全口标准下颌仿真牙,按正常牙弓的基本要求进行排牙,排牙完成后从下颌牙列中去除第一前磨牙.使用美国GE公司Lightspeed16排螺旋CT机扫描仿真牙,采集容积数据.扫描层厚0.625 mm、层间隔0.625 mm、重建间隔0.3mm,应用Dicom标准和Mimics、UG、Geomagic studio等软件,再结合ANSYS三维有限元专用软件对下颌牙CT断层影像进行分析处理,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获得了140层下颌仿真牙的多排螺旋CT扫描断层影像数据,利用所得数据建立了258834个节点、420016个单元的带有种植体支抗的拔除两侧第一前磨牙的下牙颌组织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 利用多层螺旋CT扫描数据建立种植体支抗滑动关闭拔牙间隙三维有限元模型,可缩短建模时间、提高建模效率和模型的精度.该模型的建立为在不同加载方式下种植体支抗滑动关闭拔牙间隙的应力分析提供初步基础.

    作者:戴慧;漆剑频;李平;周义成;王仁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苯巴比妥钠介入99mTc-EHIDA肝胆显像诊断先天性胆道闭锁的价值

    目的 评价苯巴比妥钠介入99mTc-EHIDA肝胆显像诊断先天性胆道闭锁(BA)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SPECT仪器对58例临床上持续黄疸的婴儿服用苯巴比妥钠,5 mg·kg-1·d-1体重,分两次服用,连续一周后行99mTc-EHIDA肝胆显像,并经手术、病理诊断及随访确诊.结果 SPECT诊断为BA29例,经临床确诊为BA24例,婴儿肝炎综合征(HIS)5例;SPECT诊断为IHS29例,均经临床随访确诊.SPECT诊断BA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85.3%,准确度91.4%.结论 苯巴比妥钠联合99mTc-EHIDA肝胆显像是一种无创、安全、诊断效能高的检查方法,有助于明确病因,预测治疗效果,对于BA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侯先存;程华;李智勇;任少阳;朱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基于Dyna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评估颈动脉狭窄的优势

    本文就直径狭窄率和面积狭窄率两个颈动脉狭窄评估参量的准确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利用血管介入三维成像技术进行颈动脉狭窄率评估的技术优势.

    作者:翟凤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PEDF质粒转染大鼠视网膜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EDF)质粒转染大鼠视网膜、脉络膜的效率及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效果.方法 氩绿激光对Long-Evans大鼠视网膜进行光凝建造CNV模型.将24只造模成功的CNV大鼠分为2组:①空白组,②超声辐照微泡转染组.于转染后14 d,分别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RT-PCR和免疫荧光检查.结果 转染后14天超声微泡能介导PEDF质粒对大鼠视网膜、脉络膜的转染,并且对CNV有抑制作用.结论 利用一定能量的超声击碎携带PEDF质粒的超声微泡造影剂,能够有效地提高PEDF质粒在大鼠视网膜、脉络膜的转染效率,对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有一定抑制作用.

    作者:廖沁;周希瑗;王志刚;李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MR脑肿瘤图像分割与矩特征研究

    目的 对MR脑肿瘤图像进行分割,并对分割的结果进行矩描述.方法 在分析当前常用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形变模型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理论算法模型和实现步骤,后用Visual C++6.0编程,并对MR脑肿瘤图像进行分割实验.结果 本文分割方法分割边界清晰,总体不确定性较小.结论 本文分割方法切实可行,分割效果较好,为进一步的MR脑肿瘤图像分析和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

    作者:俞海平;董育宁;邬立保;丁智;李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多囊性肾细胞癌超声、CT及MR影像学表现

    目的 探讨多囊性肾细胞癌(MCRCC)超声、CT及MR影像学表现及多种影像学方法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病理结果为多囊性肾细胞癌者18例,收集其超声、CT及MR的图像资料,观察肿块形态特征和超声、CT及MR图像特征.结果 18例均显示肿块为包膜完整、多囊、间隔薄.彩色多普勒超声、增强CT和增强MR显示肿块包膜及间隔有彩色血流信号或强化.结论 MCRCC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超声、CT及MR成像有助于MCRC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金利芳;杜联芳;何之彦;张沂南;张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鼻窦畸胎癌肉瘤累及右侧视神经1例

    患者,男,32岁,双眼红、卡、胀,伴右眼视力下降10天.在当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双眼结膜炎,予沙替加星滴眼,双眼卡、胀情况有所缓解,但右眼视力仍进行性下降.查体:右侧眼底视乳头色淡,上方水肿,便捷不清.MRI检查:蝶窦及筛窦后部可见一不规则软组织块影,大小约2.9 cm×3.4 cm×4.0 cm,部分边界清楚,呈长T1稍长T2信号(图1、2),注射造影剂后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病变累及左侧翼板,斜坡骨质有吸收,并累及双侧眶尖部及右侧视神经(图3).

    作者:贾颖;王毅;张伟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耻骨结核1例

    患儿,男,10岁,因会阴部不适疼痛5个月,近日出现低热、盗汗,疼痛加重,口服抗生素无效入院.查体:体温37.5℃,耻骨联合右下方压痛明显,未触及明显包块,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骨盆挤压及分离引起会阴部疼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0.5×109/L,血沉65 mm/L,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红色丘疹18 mm).

    作者:陈晓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乳腺肿瘤1H磁共振波谱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与常规MRI不同,乳腺1H MRS能够定量分析乳腺病变内各种代谢物浓度,而获得高质量波谱的关键是1HMRS成像技术的改进.本文从乳腺1H MRS应用现状、技术限度及改进方面的近况进行综述.

    作者:张丽娜;苗延巍;王绍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兔脑短暂缺血再灌注的多模态MR研究

    目的 利用多模态MR动态观察兔短暂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半暗带的系列变化.方法 新西兰白兔49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n=35)和对照组(n=14),各组根据时间点又分为再灌注0.5、1、2、4、6、12、24 h,7个亚组.再灌注前15 min和再灌注后30 min、1、2、4、6、12、24 h进行多序列MRI检查,包括DWI、DSC-PWI、FAIR、T2WI和T1WI.结果 DSC-PWI和FAIR与DWI大层面不匹配区面积均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小,两者比较除0.5 h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AIR测得的面积比DSC-PWI较高.结论 DSC-PWI半暗带图和FAIR半暗带图均能灵敏地确定半暗带的存在及其存在时间和范围,但FAIR容易高估半暗带的存在.

    作者:徐英进;宋利宏;吴颂红;梁广路;王志红;刘怀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阈值法三维体积测量肺结节的64排CT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64排螺旋CT(Light speed VCT GE)对肺结节模型进行三维体积测量的研究,探讨阈值法测量肺结节三维体积的可行性及佳阈值.方法 在肺组织模型上放置17枚大小范围10~45 mm的模拟肺结节并在64排螺旋CT上使用表面遮盖法(SSD)三维重建成像.以模拟肺结节CT值与周围模拟肺组织CT值平均值为基准值(S),将基准值设为下限阈像,上限阈值为大于模拟肺结节高像素的CT值(300 HU),使用阈值分割技术,分割并测量模拟肺结节三维体积.上限阈值不变,改变下限阈值(基准值+100、基准值+200、基准值-100、基准值-200).下限阈值为基准值,改变上限阈值(350 HU、400 HU、450 HU),重新分割、测量模拟肺结节三维体积,通过与排水法测量的模拟肺结节真实体积进行配对比较.采用ALA软件对模拟肺结节进行自动体积测量,并与阈值法进行比较.结果 以基准值为下限阈值,大于模拟肺结节高像素的值为上限阈值,所测得三维体积与真实体积无统计学差异,P值>0.05,并且与真实体积配对差值小.下限阈值越大,测量体积越小,下限阈值越小,测量体积越大.大于模拟肺结节高像素的不同CT值作为上限阈值对测量结果无影响.ALA软件不能对直径大于30 mm模拟肺结节进行测量.结论 阈值法可以准确测量模拟肺结节三维体积,较ALA软件适用范围广.阈值法测量模拟肺结节三维体积的佳阈值:下限值为模拟肺结节CT值及周围模拟肺组织的平均值,上限值为大于模拟肺结节高像素值的CT值.

    作者:孙海林;张晓鹏;曹崑;唐磊;崔湧;李洁;孙应实;齐丽萍;李艳玲;陈颖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多排螺旋CT容积重建技术在Q角测量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依据Q角定义,结合现代影像学多排螺旋CT容积重建技术(VR)和影像处理工作站的技术特点,完整再现股四头肌与髌骨解剖关系,并且在重建的三维影像上完成Q角的测量,获得了精确的测量数据,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2006年-2008年,拟行手术治疗的髌骨不稳定的病例62例(男21例,女41例),年龄14~45岁,平均年龄22.1岁.术前行64排CT螺旋扫描,自编VR重建协议,在容积重建影像上进行Q角测量.所得数据与临床体表划线测量Q角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采用多排CT容积重建影像测量的Q角,62例健侧x±s为12.5°±4.8°.采用临床体表划线62例健侧x±s为14.5°±5.5°.两种方法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多排螺旋CT容积重建影像测量Q角,与临床体表划线测量法比较,数据准确可靠.Q角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好.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准确的影像学数据,并有利于随访观察.

    作者:王予生;娄路馨;赵丽;赵海竹;屈辉;程晓光;洪雷;张辉;冯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骨膜下型骨样骨瘤的影像表现

    目的 探讨骨膜下型骨样骨瘤的X线、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颐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骨膜下型骨样骨瘤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15~36岁,平均24岁.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同时行CT检查者3例,行MR检查者1例,3种检查方法都进行者1例.结果 5例病瘤巢表现为弧形骨陷窝,口径为6~16 mm,深为5~10 mm,其周围骨质硬化不明显;1例瘤巢表现为骨骼表面小丘状软组织影.影像学检查均清楚显示瘤巢.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发现骨膜下型骨样骨瘤的瘤巢的重要方法,多切面X线投照对于发现瘤巢很有价值.

    作者:李家言;黄增超;何仕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正常人颈总动脉内膜力学状态的初步研究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初步探讨正常人颈总动脉管壁长轴方向运动速度、应变及应变率的特点及关系.方法 试验组32例正常人,用VVI技术测量颈总动脉管壁长轴方向前壁、后壁的收缩期及舒张期大峰值运动速度(Vs)、大切向应变(Smax)及大切向应变率(Srmax)之间的关系.结果 正常人颈总动脉前壁与后壁长轴方向运动速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前壁与后壁应变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前壁与后壁应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颈静脉搏动对于颈动脉前壁的影响不明显,近心端分析点与远心端分析点速度、应变及应变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VVI技术可用于颈总动脉管壁运动速度、应变及应变率的推测分析.

    作者:王宇;段云友;袁丽君;张莉;王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静息状态脑功能连接磁共振成像的分析方法及应用

    多数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是在特定的实验任务条件下对大脑的活动进行分析.然而,大脑在静息状态下仍存在自发神经元活动,这些自发活动具有较强的低频同步性,对于静息状态下的大脑活动的研究有利于全面认识大脑的内在活动机制.本文主要综述目前静息状态脑功能连接fMRI常用分析方法及其在临床疾病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王亮;于春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小网膜淋巴管瘤1例

    患者,男,27岁.上腹部胀痛半个月.该患者近半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进食及右侧卧位时加重.查体:腹部平坦,全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无肌紧张.超声所见:胰腺前上方可见多个大小不一聚集的囊性无回声团块,境界清楚.超声提示:胰腺囊肿.CT表现:肝胃之间小网膜囊内见多个囊性病灶,大小不一,紧密聚集,直径约6.5 cm×5.6 cm×4.5 cm,境界清晰,边缘光滑锐利,壁薄,肿块密度均匀,CT值20 HU,增强扫描后病灶无强化(图1).CT诊断:胰腺假囊肿可能.术后病理诊断:海绵状淋巴管瘤(图2).

    作者:高伟民;丁丽莎;吴云军;钱晔;阎海波;丁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双侧肾上腺巨大囊肿1例

    患者,女,24岁,自觉腹胀4个月,体检发现腹部膨隆.患者血皮质醇、醛固酮、儿茶酚胺检查均正常.超声显示:肝肾间及脾肾间各有18 cm×15 cm×15 cm及12 cm×9 cm×8 cm无回声液性暗区,边界清晰,被膜完整,内透声好,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腹腔多发囊肿.进一步CT检查:肝脏右叶后方与右肾间见类圆形囊性病变,边缘有少量条形钙化;胰尾后方与左肾之间见类圆形囊性病变;两者内部密度均匀,平扫CT值约17~19 HU,增强无明显强化;周围脏器受压移位(图1).

    作者:冯彦红;胡向东;钱林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