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特点

陆普选;周伯平;朱文科;陈心春;叶如馨;郑广平

关键词:肺炎, 病毒性, 高致病性, H5N1人禽流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 探讨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胸部X线与CT影像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深圳接诊的首例由卫生部确诊,并经过抢救治疗痊愈的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胸部影像学特点是:①磨玻璃样影、大小片状影及肺实变影是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较早出现的影像表现;②病灶侵犯肺组织广泛,表现为多叶多段的两肺广泛受累;③病灶蔓延变化迅速;④肺实质、肺间质及胸膜受累可同时存在;⑤病灶吸收慢、迁延时间长,恢复期有肺纤维化的影像表现.结论 影像学检查与诊断仍然是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分析的重要手段.动态观察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变化及影像学表现特点,监测ARDS和肺部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指导临床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肺动脉栓塞不同时相的尿激酶溶栓疗效观察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肺动脉栓塞不同时相的尿激酶溶栓的疗效.方法 成功制作11头小型猪肺动脉栓塞实验模型(另1头死于出血性肺梗死),以尿激酶作为溶栓剂,观察在栓塞不同时相(栓塞术后30 min、栓塞术后10天、术后30天)的溶栓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小型猪在肺动脉栓塞急性期(3头次)以尿激酶15×104U溶栓治疗后被栓塞肺动脉恢复通畅;亚急性期(3头次)以30×104U尿激酶后得到同样结果;慢性期(3头次)以50×104U尿激酶溶栓后,肺动脉三级分支内的血栓完全溶解,再追加5×104U尿激酶,肺动脉四级分支内血栓明显减少.结论 肺动脉栓塞不同时相的尿激酶溶栓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较慢性期的疗效好,不同时相的溶栓治疗所需尿激酶剂量随栓塞时间延长而呈递增趋势.

    作者:于淼;张金山;肖越勇;李家开;王惠先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主动脉病变的非增强MRI检查

    目的 以造影剂增强MRA(CE-MRA)为参照,评价非增强MRI检查方式在诊断主动脉病变的意义.方法 17例主动脉病变患者,非增强MRI检查采用亮血对比的FIESTA电影序列和黑血对比的双反转或者三反转FSE序列,CE-MRA采用Gd-DTPA增强三维TOF序列,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病变的诊断和解剖细节的显示效果.结果 主动脉夹层7例,动脉瘤7例,降主动脉岬部缩窄2例,非增强MRI和CE-MRA诊断一致;主动脉弓粥样硬化穿通性溃疡1例只能由非增强MRI做出诊断;CE-MRA能显示病变的整体观,而非增强MRI在显示血栓形成和血流动态方面比CE-MRA有优势.结论 非增强MRI对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与CE-MRA同样重要的作用,两者显示的信息可以互相补充,建议纳入MRA的常规内容.

    作者:程流泉;赵锡海;王新疆;王东;马林;高元桂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对比分析螺旋桨与线性k空间填充方式在颅脑MRI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螺旋桨式k空间填充方式在颅脑MR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同一患者同时行PROP T2WI和FRFSE T2WI,PROP T2 FLAIR和FLAIR轴位扫描,对不能配合检查的23例患者,进行图像质量评分;对配合检查的40例脑梗死患者对比图像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不能配合检查的患者PROP T2WI和PROP T2 FLAIR图像运动伪影显著减少,图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FRFSE T2WI和FLAIR(P=0.000,P=0.000).配合检查的脑梗死患者,其PROP T2WI和PROP T2 FLAIR 的SNR明显高于FRFSE T2WI和FLAIR( P=0.000,P=0.002),PROP T2WI 的CNR明显高于FRFSE T2WI(P=0.000),而PROP T2 FLAIR和FLAIR的CNR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150).结论 PROPELLER技术在减少运动伪影,提高图像SNR上优于线性k空间填充方式,而且并不降低病变的对比,甚至在T2WI上可以提高图像的对比度.所以在颅脑MRI中,螺旋桨式k空间填充方式可以作为常规序列.

    作者:孟春玲;有慧;冯逢;金征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肝硬化肠病多层螺旋CT灌注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小肠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20例正常对照组和47例肝硬化病例组患者,其中代偿期肝硬化(CC)1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DCC)29例,用16层螺旋CT行十二指肠同层序列动态增强检查.CT后处理得出血流量(BF)、血容量(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和渗透表面积乘积(PS)灌注参数.统计分析这些参数.结果 正常对照组、CC组及DCC组间的BF、MTT,总体上具有显著性差异[BF:对照组(113.64±65.13) ml/(100g·min),CC组(103.66±62.16) ml/(100g·min),DCC组(59.26±50.36) ml/(100g·min);P<0.01.MTT:对照组(5.78±1.95) s,CC组(6.93±1.90) s,DCC组(10.74±1.85) s;P<0.01].DCC组BF值明显降低、MTT值明显延长,与另两组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的BV和PS在总体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BV值:对照组(8.69±3.69) ml/100 g,CC组(9.21±7.50) ml/100 g,DCC组(7.16±3.58) ml/100 g;P>0.05.PS值:对照组(18.01±1.90) ml/(100g·min),CC组(10.32±2.84) ml/(100g·min),DCC组(19.62±2.64) ml/(100g·min) ,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用于评价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小肠血流动力学变化.

    作者:薛雁山;胡玉川;尚存海;李红梅;田桂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特点

    目的 探讨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胸部X线与CT影像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深圳接诊的首例由卫生部确诊,并经过抢救治疗痊愈的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胸部影像学特点是:①磨玻璃样影、大小片状影及肺实变影是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较早出现的影像表现;②病灶侵犯肺组织广泛,表现为多叶多段的两肺广泛受累;③病灶蔓延变化迅速;④肺实质、肺间质及胸膜受累可同时存在;⑤病灶吸收慢、迁延时间长,恢复期有肺纤维化的影像表现.结论 影像学检查与诊断仍然是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分析的重要手段.动态观察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变化及影像学表现特点,监测ARDS和肺部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指导临床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

    作者:陆普选;周伯平;朱文科;陈心春;叶如馨;郑广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肾嫌色细胞癌的超声与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 分析肾嫌色细胞癌超声特点及病理基础,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8例肾嫌色细胞癌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均行超声检查.结果 7例表现为肾中部实质不均匀低或等回声肿块,其中2例肿块外周部可见少许血流信号.1例表现为肾盂内低回声肿块并伴环状钙化.结论 虽然肾嫌色细胞癌确诊靠病理,超声仍有助于它的诊断及鉴别.

    作者:李萍;王正滨;董震;王建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64层螺旋CT和HRCT检出煤工尘肺肺气肿与肺功能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和HRCT检出煤工尘肺肺气肿与肺功能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及64层螺旋CT和HRCT在检出煤工尘肺肺气肿方面有无差异.方法 选择96例Ⅰ期煤工尘肺患者行64层螺旋CT和HRCT扫描检查,并进行肺气肿定性及定量分析.肺功能检查(PFT) 采用比利时麦迪公司(Mdeisoft)Bodybox5500体积描记仪测定通气功能和容积功能.对64层螺旋CT和HRCT检查结果与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4层螺旋CT和HRCT评分与肺功能检测指标中的RV、RV/TLC%、TLC有很好正相关(P均小于0.001);而FVC、DLCO、FEV1/FVC%、FEV1%、MVV均有很好负相关性(P均小于0.001).肺气肿64层螺旋CT和HRCT诊断的阳性率高于肺功能检出肺气肿阳性率(P<0.005).64层螺旋CT和HRCT两种检查方法在肺气肿检出率无明显差异(χ2=2.78,P>0.05).结论 64层螺旋CT和HRCT肺气肿检出与肺功能检测指标有很好正或负相关;64层螺旋CT和HRCT诊断肺气肿的阳性检出率高于肺功能检出肺气肿阳性率;64层螺旋CT和HRCT在肺气肿检出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李宝平;邓茂松;周云芝;尹晓明;曾庆玉;霍健伟;王洪武;常鑫;李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结节性硬化综合征的腹部超声表现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对结节性硬化综合征的诊断和随访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2005年11月我院确诊的结节性硬化11例(采用全美TS协会1998年修订的诊断标准)患者的腹部超声表现,对病变的特点进行总结.结果 11例结节性硬化患者,肾错构瘤9例,单发2例,多发7例,多囊肾2例,其中1例合并肾错构瘤,单发肾囊肿1例,肝内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例,均为多发.结论 超声有助于该病的确诊,是结节性硬化综合征腹部病变的重要的影像学随访方法.

    作者:项东英;何文;宁彬;张红霞;邬冬芳;颜丹;王立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基于图像灰度平均值法的多组大鼠糖刺激比较研究

    目的 针对于不同实验条件的6组(对照组、老年组、肥胖组、DC组、DL组、DH组)大鼠fMRI数据,分析其饮葡萄糖后在大脑下丘脑区域发生抑制反应上的特征差异.方法 在无需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利用IAM方法进行多组实验.结果 大鼠饮葡萄糖后在大脑下丘脑区域发生抑制反应,反应起始时间平均为饮葡萄糖后12.6 min;增龄造成下丘脑对糖刺激的抑制反应减退,用药可以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使其反应有所恢复,但达不到完全恢复;肥胖组大鼠下丘脑对葡萄糖刺激所致的抑制反应开始时间明显延迟,抑制程度也有所减低.结论 利用 IAM方法可以方便、快捷获取不同实验组间的差异特征,大鼠下丘脑对腹腔注射葡萄糖刺激后的抑制反应及其因喂饲条件及年龄不同所产生的差别.

    作者:潘丽敏;谢君堂;张新丽;罗森林;张铁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定量分析评价干燥综合征唾液腺功能的研究

    目的 探讨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定量分析对评价干燥综合征唾液腺功能的价值.方法 将78例干燥综合征(SS)患者和32例非干燥综合征患者分别进行99TcmO4-唾液腺动态显像,根据时间-放射性曲线,计算功能参数并进行定量分析,然后分别将干燥综合征各组(SS)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在唾液腺功能轻度受损组中MAR、 UR、 S/T、 Tmax、 Tmin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SR、 Vmin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唾液腺功能中度、重度受损组中MAR、 UR、 S/T、 MSR、 Vmin等参数均低于或明显低于对照组,而Tmin则明显大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只有Tmax这一参数SS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AR、UR、 S/T、MSR、 Vmin等参数是评价SS唾液腺功能的重要的灵敏指标. 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结合时间-放射性曲线及功能参数定量分析能够无创、方便、客观地评价SS患者唾液腺功能.

    作者:张晓明;冯珏;张文军;董慧兰;赵丽红;郭玉环;赵世静;何荣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冠脉搭桥术后桥管的超声检查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检查冠脉搭桥术后桥管的显像方法及血流状态.方法 采用经胸超声冠脉血流显像与高频血管显像相结合对左乳内动脉原位转流至左前降支、大隐静脉-右冠状动脉及大隐静脉-左回旋支桥管进行检查.结果 左乳内动脉桥管、大隐静脉-右冠状动脉及大隐静脉-左回旋支桥管显示率分别为100%、93.75%和20%.左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桥管的血流均为舒张期为主的双期血流;左乳内动脉桥管的舒张期血流速度及流速时间积分大于大隐静脉桥管(P<0.05).结论 经胸超声是术后桥管检查的较好方法,可用于无创的评估术后桥管血流状态.

    作者:王红英;邓又斌;杨好意;毕小军;魏翔;黎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8F-FDG PET/CT显像在肺癌诊断及探查转移灶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PET/CT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 104例患者,34例经病理结果证实,70例为临床诊断.18F- FDG的合成由GE MINITrace 和TracerLab FX-fn采用全自动化学方法合成,PET/CT为GE discovery ST.18F-FDG注射剂量为0.1 mCi/kg,注药后50 min后3 min/床位进行2D扫描,扫描范围头部至腹股沟下.结果 104例患者,86例后诊断为肺癌,25例肺癌PET/CT上未见任何转移,12例患者做了肺叶切除手术,4例手术后病理发现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其中2例PET/CT为真阳性.PET/CT共发现33例肺癌有远处转移,其中有30例出现多发骨转移、4例伴肝转移,4例伴脑转移、1例伴肾上腺转移,而在30例骨转移中,单纯CT只发现了9例,即使在这9例患者,CT发现骨转移的部位也远远少于PET/CT,另外有5例ECT发现骨浓聚怀疑骨转移的肺癌患者,PET/CT检查发现肋骨或脊椎陈旧性骨折而排除骨转移;良性病变18例中结核4例,炎症5例(1例肺脓肿),其余9例定期观察无变化.恶性病变组标准摄取值(SUV)平均为7.00±3.82,良性病变组SUV平均值为3.27±1.77,二者SUV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肺癌恶性无转移与有转移组间的SUV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ET/CT诊断肺部病变的灵敏性为97.7%,特异性为94.1%,准确性为97.9%,明显高于单纯PET或单纯CT的诊断的准确率.另外,PET/CT在发现并确定肺癌转移灶上有很高的准确性.

    作者:于丽娟;锻玉;梁秀艳;王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睾丸淋巴瘤的超声影像学和临床特点及文献复习

    目的 应用超声研究睾丸淋巴瘤患者睾丸的病变特点.方法 运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20例睾丸淋巴瘤患者睾丸的超声表现,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0例患者中有12例睾丸为弥漫型病变,8例为结节型病变.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区血流信号丰富,动脉RI为低阻.结论 老年患者出现无痛性的睾丸肿大,要首先考虑到淋巴瘤的可能性.运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淋巴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何川;蔡迪明;刘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皮质下血管性痴呆的全脑DTI直方图分析——初步探索

    目的 探讨全脑DTI直方图分析对皮质下缺血性痴呆(SVD)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例SVD患者和14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获得全脑平均扩散率(MD)和各向异性分数(FA)图像后,分别绘制出全脑MD和FA 直方图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比较,SVD患者平均全脑MD直方图明显右移、峰高降低,其平均MD、MD直方图峰位置明显增高,而MD直方图峰高明显降低(全脑平均MD,P=0.023;峰高,P=0.001;峰位置,P=0.046).在SVD患者,全脑平均MD(r=-0.671,P=0.034)、MD直方图峰位置(r=-0.878,P=0.001)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SVD患者的弥散与正常对照组明显不同,MD直方图分析可作为评价疾病严重性的指标.

    作者:周滟;林富春;朱炯;陶静;李磊;路青;戈欣;范瑜;许建荣;雷皓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兔VX2肝癌MSCT评价及病理特征

    目的 探讨兔VX2肝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特征.方法 采用开腹瘤块包埋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分别于接种后2周和3周,应用Philips 64层螺旋CT对实验兔进行CT平扫和增强双期扫描,CT检查完成后处死实验兔,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16只兔均接种成功,在CT平扫,瘤灶表现为低密度,增强扫描,瘤灶在肝动脉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环形强化,门脉期呈低密度,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病理学检查见肿瘤呈结节状,突出于肝表面,部分有包膜,切面呈灰白色,与周围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楚;光镜下,癌细胞呈巢状分布,细胞较大,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血窦多,胞核大而深染,胞质量少.结论 兔VX2肝癌病理表现呈结节状,与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楚,光镜下癌细胞呈巢状分布,异型性明显;MSCT可以准确地监测其生长情况.

    作者:杨林;周翔平;官泳松;李祖茂;郭兴;李肖;孙家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兔急性肺动脉高压模型的左心功能变化

    目的 探讨肺动脉血栓栓塞所致兔急性肺动脉高压模型的左心功能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模拟人体血栓栓子脱落造成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过程建立兔急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同步采用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收缩压及超声评价栓塞前、后左心功能.结果 与栓塞前相比,栓塞后心腔几何形态显著改变,每搏量明显减低(P<0.05),左室射血分值、小轴缩短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尖瓣E峰峰值血流速度减低,E/A<1,组织多普勒e/a<1(P<0.05).结论 兔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可以导致左心舒张功能减低,而左心收缩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李娟;段云友;陈洪茂;周宁;曹铁生;杨玉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99Tcm-MIBI SPECT心肌显像在心脏移植术后随访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运动-静息SPECT心肌显像在心脏移植术后随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长期存活的心脏移植患者进行99Tcm-MIBI运动-静息心肌显像随访心肌血供情况,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等检查.结果 经99Tcm-MIBI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示有4例患者出现放射性分布可逆性缺损,提示该节段心肌缺血,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相符.心电图均基本正常.结论 心脏移植长期存活患者定期行99Tcm-MIBI运动-静息心肌显像,有助于早期了解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对其后续治疗决策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天生;洪秀维;王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右输尿管残端复发癌1例

    患者男,58岁.于7年前因右输尿管癌行右肾和输尿管中上段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一直无任何不适.一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无腰腹疼痛,无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等症状.

    作者:王占江;吴鸿莉;蒋苏齐;蔡惠红;曹军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原发性腰大肌淋巴瘤1例

    患者女,39岁,于一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腰部疼痛伴低热,腰椎活动轻度受限.体检:一般情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无明显肿大,腰部未见明显肿块,无压痛,皮温正常,表面皮肤无破溃.

    作者:陶静;许建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急性缺血病灶发生率,DWI急性缺血病灶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分析2006年3-10月间在发病后7天内进行常规MRI和DWI检查的126例TIA患者的资料.比较TIA患者DWI表现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52例TIA患者有DWI急性缺血病灶(52/126,41%).病灶体积较小(平均体积:1.6 cm3),ADC值中度下降(平均ADC比率:7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IA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30 min(OR,6.9;95%CI,3.2~23.4),运动障碍(OR,4.8;95%CI,1.9~19.2) 和失语(OR,7.8;95%CI,1.9~27.9)是DWI异常的预示因素.52例有DWI异常者中19例在常规MRI上未显示病灶.结论 在临床诊断的TIA患者中,近一半有DWI异常,DWI异常与症状持续时间,运动障碍和失语相关.

    作者:王志红;刘怀军;王立芹;贺丹;张祥健;郭力;王藏海;王永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