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QTVI评价急性白血病化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研究

刘宇杰;田家玮

关键词: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Simpson法, 收缩功能, 左室, 急性白血病
摘要:目的 应用2-DE和QTVI技术检测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评价柔红霉素(DNR)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早期心功损害情况.方法 病例组选急性白血病患者16例,对照组选正常人23例.应用Simpson及QTVI两种方法检测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对比二者对DNR心肌毒性的检测能力.结果 化疗前病例组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用Simpson法检测药物不同累积剂量左室功能未见异常;QTVI检测中等剂量时发现左室侧壁及前间隔收缩期峰值流速(VS)较化疗前减低.结论 QTVI能定量评价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检出DNR损害左室功能较Simpson法更敏感,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早期检测心肌功能的新方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介入性超声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的初步实现及实验研究

    目的 建立用于介入性超声的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方法 利用高精度磁定位器实时跟踪超声探头和穿刺针,构建三维超声,穿刺操作中实时显示二维超声图像平面在三维超声中的位置及与穿刺针的空间位置关系,利用一个五自由度的被动机械人引导装置辅助穿刺,初步建立用于介入性超声的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使用该系统对固定于水槽中的直径为0.5 cm的球形穿刺目标进行任意角度穿刺操作,评估系统的穿刺准确度.结果 建立的系统可以完成超声引导穿刺操作,所有实验均命中穿刺目标.结论 介入性超声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可以实现三维空间的准确定位,并摆脱穿刺引导架的角度限制,实现灵活准确的穿刺操作.

    作者:鲁通;徐静;任贺;王旸;梁萍;陈恳;杨向东;胡晨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脑局灶皮层发育不良1例

    患者男,7岁.发作性癫痫1月余.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夜间出现发作性肢体挥舞伴喊叫,上下肢均乱动,持续约1min缓解,间隔3~5 min再次发作;发作时不伴口唇青紫,无眼上翻,无肢体抽搐,无尿便失禁.在本地儿童医院行头CT检查,结果示未见明显异常.后入我院检查.

    作者:牛博洋;戴建平;高培毅;李少武;艾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早期难免流产胎盘绒毛间隙循环的超声评价

    目的 探讨正常与异常早孕胎盘结构及绒毛间隙血流循环的超声特征,评价灰阶和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在早期难免流产胎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孕周在7~12周的40例早期难免流产和4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正常早孕应用灰阶超声显像观察胎盘超声表现及绒毛间隙的移动点状回声,利用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评价胎盘组织内的血流循环特征.结果 早期难免流产组胎盘绒毛间隙移动点状回声、片状低回声区显示率明显大于正常早孕组,孕7~9周末,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孕10~12周末,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难免流产中胎盘绒毛间隙移动点状回声显示率高于彩色能量多普勒血流显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胎盘绒毛间隙弥漫移动点状回声和胎盘中央低回声区(母池)是孕10周前早期难免流产的重要超声表现.灰阶超声检测胎盘绒毛间隙循环的敏感性高于彩色能量多普勒成像.

    作者:郭祎芬;李凤华;夏建国;杜晶;林建华;林其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磁共振诊断视隔发育不良1例

    患儿男,6岁.自出生双眼视力差,看东西偏头,多饮多尿.眼科检查:视盘小,色苍白.磁共振表现:透明隔缺如,双侧侧脑室的额角呈方形(图1、2),双侧视神经和视交叉细小,胼胝体膝部发育不全(图2~5).磁共振诊断为视隔发育不良.

    作者:李宗芳;田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生物可降解性基因释放血管内支架抑制小型猪肾动脉球囊扩张后c-myc基因表达及内膜增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释放ASODN基因片段的生物可降解血管内支架在抑制小型猪肾动脉球囊损伤后c-myc基因表达及内膜增生中的作用.方法 将ASODN涂层BES与裸BES分别植入到16只实验小型猪球囊扩张后的双侧肾动脉内,分别在术后24 h、1周、4周及12周各处死4只动物;用Western Blot法进行c-myc基因蛋白表达分析;病理分析对两种支架不同时期的内膜厚度、内膜面积、管腔面积及PCNA染色增殖指数进行比较.结果 ASODN涂层BES及裸BES置入段血管在损伤后12周内均表现出连续的内膜愈合与生长过程;支架置入后24 h,ASODN涂层BES置入段血管表达c-myc蛋白与健康肾动脉相似,均明显低于裸支架置入段血管,差异持续至术后4周;12周时,各组c-myc蛋白表达差异消失,裸BES、ASODN涂层BES置入段血管及健康肾动脉c-myc蛋白均呈微弱表达.除24 h外,ASODN涂层BES各期内膜增生程度均较裸BES弱,以支架周围明显,管腔面积均大于裸BES组,PCNA指数均小于裸BES组(P<0.05).结论 ASODN涂层BES能有效抑制小型猪肾动脉球囊损伤后c-myc基因蛋白表达,损伤后12周内表现出对新生内膜增生较强的抑制作用,使用PLLA材料制作的BES是基因释放的良好载体.

    作者:刘江涛;张金山;肖越勇;李家开;田锦林;杨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磁化传递对比磁共振成像在诱发性大鼠肝硬化肝癌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磁化传递对比(MTC)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诱发性大鼠肝硬化肝癌中的作用.方法 二乙基亚硝胺溶液诱发的大鼠肝硬化肝癌模型16只,结合病理检查发现>5.0 cm的癌结节66个,对照组为10只正常Wister大鼠.所有大鼠均行附加MT脉冲前后MRI扫描,序列包括SE序列T1WI、FSE序列T2WI.测量MR图像上正常肝组织、硬化肝脏及肝癌组织附加MT脉冲前后的的信号强度,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磁化传递率(MTR).结果 SE序列T1WI上,附加MT脉冲后正常肝实质信号强度降低,SNR低于无MT脉冲图像(P=0.002);肝硬化组织附加MT后信号强度显著下降,SNR明显低于无MT时(P=0.000);肝癌附加MT后SNR两者无显著差异(P=0.334),CNR较附加MT前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158).FSE序列T2WI上,正常肝实质附加MT后信号强度降低,SNR低于无MT脉冲时(P=0.021);肝硬化附加MT后SNR显著低于无MT时(P=0.000);肝癌附加MT脉冲前后信号强度无明显变化,SNR无统计学差异(P=0.549),CNR较附加MT前增高,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205).SE序列T1WI上,肝硬化MTR显著高于正常肝实质及肝癌(P=0.001);正常肝实质与肝癌MTR类似(P=0.788).FSE序列T2WI上,硬化肝组织的MTR较正常肝实质及肝癌明显增高(P=0.002;P=0.000);正常肝实质与肝癌的MTR无统计学差异(p=0.352).结论 FSE序列T2WI附加MT脉冲图像上肝硬化组织信号降低,而肝癌信号强度变化不明显,对比度提高,有利于肝硬化背景上肝癌病灶的检出和显示.

    作者:赵云辉;许乙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肿瘤患者骨外软组织摄取骨显像剂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骨外软组织异常摄取骨显像剂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全身骨显像示软组织异常摄取骨显像剂99Tcm-MDP的20例患者显像结果与其手术病理和(或)CT、MRI等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异常摄取99Tcm-MDP的临床意义.结果 20例患者中肺摄取7例,其中弥漫性摄取1例为转移癌,局灶性摄取6例(3例肺癌,1例乳癌肺转移,1例肺错构瘤,1例肺炎性假瘤);胸膜弥漫性摄取3例均为转移癌,其中肺癌转移2例,乳癌转移1例;脑局灶性摄取5例,均为脑转移癌;乳腺摄取2例,原发乳癌和乳腺癌复发各1例;鼻咽部摄取2例均为鼻咽癌;肾脏摄取1例为肾癌.各种原发癌和转移癌对骨显像剂的异常摄取占90%(18/20);摄取部位以肺脏、胸膜及头部居多,占85%.结论 骨外软组织对骨显像剂99Tcm-MDP的异常摄取主要见于原发癌或转移癌,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关注.

    作者:张芬茹;许建林;周建平;段小艺;薛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三磷酸腺苷介入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老人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介入心肌灌注断层显像(ATP-MPI)诊断老年人冠心病(CAD)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49例无心肌梗死病史的老年冠心病待查患者(年龄≥60岁,平均年龄66.33岁)行ATP-MPI和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 ATP介入试验过程中,共有19种不良反应表现,但这些表现均在停止注射ATP后2分内自行终止,无一例病人因不良反应中断ATP介入试验.ATP-MPI诊断老年人冠心病的敏感性90.0%,特异性89.5%,准确性89.8%;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84.1%,特异性90.1%.结论 ATP介入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是诊断老年冠心病准确性和安全性均很高的无创检查方法.

    作者:于治国;姚稚明;郑建国;屈婉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3D DCE MRA在诊断左侧性腺静脉变异中的应用

    目的 初步探讨三维对比增强MRA(3D DCE MRA)对左侧性腺静脉(LGV)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使用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Propeller LAVA)行腹部检查患者220例,均采用容积再现(VR)进行肾静脉重建.结果 220例中LGV显影81支,LGV变异11例,其中LGV开口于肾静脉分支变异5例,双LGV变异2例,LGV与腰静脉并排开口于肾静脉主干变异3例,LGV与腰静脉丛交通变异1例.结论 3D DCE MRA能清楚显示和诊断LGV变异.

    作者:李春芳;张应和;胡海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应变及应变率成像定量评价容量负荷过重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目的 采用应变及应变率成像定量评价不同容量负荷状态下心肌收缩性能的变化规律,为临床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左室容量负荷过重患者44例,依据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分为LVEDVI正常组、LVEDVI增大组和LVEDVI显著增大组三组,正常对照组45例,对比观察各组左室壁收缩期应变率峰值(PSSR)和应变峰值(PSS),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对比.结果 ①LVEDVI正常组PSSR和PSS值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其手术前后无显著改变;LVEDVI增大组和LVEDVI显著增大Ⅰ组的PSSR和PSS值在术前较对照组显著增加,术后随着LVEDVI的减小而恢复正常;LVEDVI显著增大Ⅱ组的PSSR和PSS值术前较对照组有减低趋势,术后没有显著改变.②左室壁PSSR值及PSS值在LVEDVI正常组与LVEDVI呈正相关(r分别为0.80和0.83,P<0.05),在LVEDVI增大组二者相关性不显著(r分别为0.46和0.42,P>0.05),而在LVEDVI显著增大组其与LVEDVI呈负相关(r分别为-0.72和-0.53,P<0.05).结论 应变及应变率成像能够准确定量评价左室收缩功能,左室壁PSSR值及PSS值随左室容量负荷程度增大而发生规律性变化.

    作者:郑淋;王建华;尹洪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半定量法评价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目的 利用18F-FDG PET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采用3种半定量方法,评价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30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和血清酶学改变而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溶栓再通后入选本研究,其中18例作为细胞移植组(PTCA+支架+细胞移植术),12例作为对照组(PTCA+支架).2组患者均分别于术前1~2天和术后6个月~1年内行18F-FDG PET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采用3种不同的半定量方法,即目视法、靶心图相减法和心肌葡萄糖代谢值(GMV)比较法,对比治疗前后原梗死心肌节段葡萄糖代谢程度的变化,从而间接观察原梗死心肌节段内有代谢活力的心肌的数量变化.结果 (1)30例患者手术均安全.其中28例患者完成了前后两次PET检查,两组中各有1例患者因患有严重糖尿病,术后复查PET时无法获取满意的图像而退出本次研究.(2)细胞移植组17例患者①目视法观察到有11例(64.71%)患者的原梗死心肌节段葡萄糖代谢程度有所增加,治疗后梗死节段数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减少(t=3.543,P<0.05),提示治疗有效;②靶心图相减法观察到14例(82.35%)患者的原梗死心肌节段葡萄糖代谢程度有所增加;③心肌葡萄糖代谢值比较法观察到12例(70.59%)患者的原梗死心肌节段葡萄糖代谢程度有所增加,治疗后GMV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增加(t=2.245,P<0.05),提示治疗有效.(3)对照组11例患者:①目视法观察到有4例(36.36%)患者的原梗死心肌节段葡萄糖代谢程度有所增加,但治疗前后梗死节段数的配对t检验结果为t=1.16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靶心图相减法观察到6例(54.55%)患者的原梗死心肌节段内葡萄糖代谢程度有所增加;③心肌葡萄糖代谢值比较法观察到5例(45.45%)患者的原梗死心肌节段内葡萄糖代谢程度有所增加,但进行治疗前后GMV的配对t检验的结果为t=-1.25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TCA+支架+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优于单纯PTCA+支架治疗,从代谢角度分析,该优势可能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后心肌再生有关.3种半定量分析方法中,心肌葡萄糖代谢值比较法较传统的目视法和靶心图相减法更为适合临床疗效的评价.

    作者:苏玉盛;马云川;何冀芳;李德鹏;尚建文;张琳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健康老年人和阿尔茨海默病人脑白质改变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目的 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健康老年人(ON)和早期阿尔茨海默(AD)病人脑白质改变的情况.方法 对20例中青年健康志愿者(YN组),18例ON,14例AD进行DTI扫描,在9个感兴趣区(ROI)测量并比较五个DTI参数: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系数(〈D〉)和扩散张量本征值(λ1、λ2、λ3).结果 与YN组相比,ON组的〈D〉、λ1、λ2和λ3在所有ROI均有提高,FA仅在胼胝体膝部和体部(CCM)降低(P<0.05).与ON组相比,AD病人显示在胼胝体压部(CCP)的〈D〉提高、在CCP和后顶-颞叶皮层下白质FA显著降低、在CCM的λ1提高、在CCP的λ3提高(P<0.05).结论 DTI显示有较强的由年龄引起的脑白质变化,早期AD病人存在额外的脑白质结构异常.DTI的不同测量参数在检测脑白质变化中具有不同的敏感性.

    作者:倪红艳;王明时;Voyko Kavcic;Jianhui Zhong;祁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多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发展趋势

    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DCT)在CAD诊断领域的主要适应证有: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CT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心肌功能及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在治疗后的随访.据报道,CACS用于诊断CAD的敏感性范围在68.0%~100%,特异性范围在21.0%~100%.高CACS是一个敏感性很高但特异性相对较低的指标,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相比,16排MDCT的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350%)时具有中高度敏感性和高度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与之相比,64排MDCT的敏感性和NPV更高,但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却无明显提高.将冠状动脉形态学与心肌灌注功能研究相结合,是今后CAD的研究方向.

    作者:孙龙;吴华;官泳松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月经周期相关的正常子宫磁共振波谱分析

    目的 研究正常子宫1H波谱谱线特点及与月经周期的相关性.方法 10位月经周期正常的健康女性志愿者,分别在月经三个不同时期进行磁共振检查:月经周期的第4~7天(经后期);第13~16天(排卵期);第26~30天(经前期).采用1.5T磁共振扫描仪,同时进行常规T1、T2像扫描和MRS检查.MRS采用PRESS技术,单体素采集,短TE(144 ms).为大限度减少操作因素影响,限制MRS体素位置及大小,匀场后带宽和抑水程度.以信噪比(SNR)作为衡量谱峰高低的标准.结果 胆碱峰(Cho)在所有检查对象中均出现,且峰高随月经周期的不同时相而变化,经前期信噪比高,经后期低.脂峰(Lip)在部分谱线中可见,在经后期出现较多且峰值较高.乳酸和肌酸峰偶尔出现,SNR较低.结论 正常子宫磁共振波谱中两个明显的化合物峰是胆碱和脂质,且峰高随月经周期的不同时相变化,推测可能主要来源于有周期变化的内膜层.此表现提示在研究子宫病变波谱时应谨慎,子宫内膜周期可能对谱线产生影响.

    作者:曹崑;张晓鹏;李洁;李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CT增强联合免疫组化指标诊断肺癌的研究

    目的 研究肺癌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表达与CT增强表现相关性.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25例肺癌及35例肺良性病变行CT增强扫描,并应用PV法对其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并研究COX-2、VEGF、MVD表达水平与肺癌CT增强峰值、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COX-2、VEGF、MVD表达水平及CT增强峰值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COX-2、VEGF、MVD表达水平与肺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CT增强峰值之间密切相关,与肺癌的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COX-2、VEGF、MVD可作为临床评价肿瘤发展,估计肿瘤预后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指征.CT增强检查可以反映肺癌的血供特点,可根据增强峰值来推测肿瘤的侵袭、转移及预后情况.

    作者:赵一平;刘白鹭;边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胎儿心轴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和胸腹病变的诊断线索

    目的 探讨胎儿心轴异常在先心病和胸腹病变超声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中孕期经超声检查的173例正常胎儿和54例先心病、10例胸腹病变胎儿,分为三组,在四腔心切面上进行心轴角度的测量和分析.结果 正常胎儿的平均心轴角度为(41.1±8.2)°,先心病组为(51.4±18.3)°,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1),其中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心内膜垫缺损、右室双出口等病种合并心轴异常的比例较高.胸腹病变组平均心轴角度为(59.7±15.9)°,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导致心轴异常的病种主要为膈疝和腹腔内脏外翻.按超过正常胎儿99%正常值范围(20.3°~61.9°)为异常心轴统计,心轴左偏(>62°)在三组中分别为1/173(0.6%),16/54(29.6%)和1/10(10.0%);心轴右偏(<20°)在三组中分别为0,6/54(11.1%)和3/10(30.0%).结论 中孕期胎儿心轴角度的测定简单易行,当其<20°或>62°时提示可能存在心脏畸形或胸腹腔病变,应进一步检查确诊.

    作者:吴瑛;刘涛;熊奕;王慧芳;林琪;林琳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雷帕霉素释放生物可降解性血管内支架预防小型猪肾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雷帕霉素释放生物可降解性血管内支架在抑制小型猪肾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中的作用.方法 将雷帕霉素释放BES与裸BES分别植入到6只实验小型猪球囊扩张后的双侧肾动脉内,8周后处死进行病理学观察,对两种BES的内膜厚度、内膜面积、管腔面积及PCNA染色增殖指数进行比较.结果 8周时所有BES在血管内展开良好,雷帕霉素释放BES内膜厚度、内膜面积明显小于裸BES,管腔面积明显大于裸BES,PCNA指数明显小于裸BES(P<0.05).结论 BES能完成血管内支撑任务;与裸BES相比,雷帕霉素释放BES能有效抑制小型猪肾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

    作者:刘江涛;肖越勇;张金山;李家开;田锦林;杨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超声诊断左房不完全三房心1例

    患者女,12岁.因间断咯血10余天入院.10余天前始该患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咯血,鲜红色,量约100 ml,无胸痛,胸闷,无头晕及恶心、呕吐,无发热.查体:体温35.7℃,脉搏112次/分,血压110/70 mmHg,发育正常,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细震颤,心界不大,心律整齐,,心率112次/min,胸骨左缘可闻及双期喷射性杂音.

    作者:李玉宏;司忠义;牛玉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超声辐照携TIMP-1 siRNA微泡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携TIMP-1 siRNA的造影剂微泡在超声辐照条件下对肝纤维化大鼠组织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二甲基亚硝胺建立肝纤维化模型,6周后分组并静脉质粒注射,2天后观察肝、肾、肺、脑、心肌组织内基因荧光表达;12天后检测肝组织内TIMP-1 mRNA、蛋白表达及胶原纤维变化.结果 2天后,超声照射微泡组基因荧光表达明显增强,较其他组织差异显著,P<0.001;12天后,其TIMP-1 mRNA及蛋白表达、胶原含量均较单质粒组及对照组减低,P<0.001.结论 超声辐照携TIMP-1 siRNA超声微泡有将目的基因定位释放作用,TIMP-1 siRNA转染肝纤维化大鼠可改善肝纤维化结构,为肝纤维化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法.

    作者:田力;李继昌;赵国强;袁建军;陈奎生;蔡庆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超声造影诊断副肾动脉通畅主肾动脉栓塞伴肾段梗死1例

    患者男,38岁,风湿性心脏病,因下肢疼痛5 h急诊入院,住院后行下肢动脉彩超检查诊断为双侧股动脉栓塞,取栓术后5天,出现右肾区疼痛、血尿及尿量减少,肌酐及尿素氮增高,临床怀疑右肾动脉栓塞.

    作者:罗燕;马步云;刘菊先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