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次屏气电影法MRI评价左心室功能的初步研究

赵希刚;李坤成;李永忠

关键词:单次屏气法, 磁共振成像, 电影, 心功能
摘要:目的评价单次屏气电影法测量心功能的价值.方法应用单次屏气电影法与多次屏气电影法随机检查16例心脏病患者,比较两种方法测量所得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EDV),收缩末期容量(ESV),搏出量(SV),射血分数(EF)及心肌质量(MM).结果各个均值比较差异两组间无显著性,并呈明显直线相关关系.结论单次屏气电影法明显缩短心功能测量时间,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动脉血栓靶向超声显像的体内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白蛋白血栓靶向超声造影剂体内增强动脉血栓超声显像的效果.方法采用FeCl3溶液诱发3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腹主动脉非梗阻性新鲜血栓形成;经耳缘静脉团注0.04 ml/kg的白蛋白超声造影剂进行超声造影,分为靶向组(20只)和非靶向组(10只);采用视觉观察评价血栓显像增强效果.结果 29只(29/30)兔模型建立成功;造影后视觉观察,靶向组18例达到2级增强效果,1例为1级增强效果,1例死亡;非靶向组仅2例达到1级增强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白蛋白血栓靶向超声造影剂可显著增强兔腹主动脉内新鲜血栓超声显像效果.

    作者:夏红梅;高云华;卞爱娜;刘平;谭开彬;刘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扩散成像与病理学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模型研究缺氧缺血后急性期脑组织表观扩散系数变化的病理基础.方法选用出生后3~7天的健康新生猪25头,分正常对照组5头和2个模型实验组,测定额顶区、基底节区、海马区的ADC值变化,并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单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模型组的ADC下降程度轻,48 h后开始部分恢复;组织学上胶质细胞可见轻度水肿,神经元细胞的改变不明显.双侧颈总动脉暂时性结扎同时乏氧模型组的ADC变化呈持续下降趋势,在72 h内未见恢复;组织学上见典型的皮层神经细胞板层样病变,严重者见皮层下局灶性梗死,神经、胶质细胞凋亡明显.结论 ADC值变化与神经、胶质细胞水肿、凋亡及由此产生的水分子无序运动有关.

    作者:王晓明;郭启勇;林楠;丁长伟;王书轩;陈丽英;吕庆杰;姜卫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的经导管腔内治疗

    目的观察经导管腔内治疗对于不同分型的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患者5例,采用seldinger技术,应用不同的血管腔内治疗技术,对不同类型患者进行栓塞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共治疗7次.1例静脉曲张型患者,首次术后血尿复发,经重复栓塞后治愈;其余4例患者均一次治疗成功.随访期内,未见血尿复发及肾功能异常.结论对于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经导管腔内治疗术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健;邹英华;吕永兴;佟小强;蒋学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患者行MSCTA,其中25例患者同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在56例MSCT冠状动脉造影中,54例MSCT冠状造影检查均成功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其中28例患者、78支冠状动脉显示有不同程度的钙化与狭窄;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均可显示冠状动脉的各主支及分支,18例可显示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但2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征.结论 MSCTA检查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作者:王锡明;武乐斌;柳澄;李振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冯·希佩尔·林道病的影像学诊断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评价冯·希佩尔·林道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二个家庭的四个病人接受了头部MR检查,腹部超声(US)和/或CT检查.结果四个病例呈现了冯·希佩尔·林道病的几乎所有主要临床征象,包括视网膜血管瘤、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内淋巴囊瘤、胰腺囊肿、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囊肿和肾透明细胞癌及附睾乳头状囊腺瘤等.结论影像学检查在冯·希佩尔·林道病的诊治中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徐汇义;徐卓群;夏晓;陈宏伟;吴力源;李国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精神障碍中的应用

    弥散张量成像可测量组织中的水扩散,而有助于测量和量化组织的方向和结构,可作为检测脑白质完整性和神经纤维束连通性的理想工具.通过观察白质内水分子扩散的特征,弥散张量成像可早期检出精神障碍性疾病所致脑改变,提示其改变的病理基础,并有助于评价治疗效果.尽管其在精神障碍中的研究刚刚开始,但显示了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杨桂芬;张云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颞叶癫痫的1H MRSI和MRI体积测量研究

    目的评价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I)和MRI体积测量对颞叶癫痫(TLE) 的定侧诊断价值.方法对13例单侧TLE和13例对照者行MRI和1H-MRSI扫描,测量颞叶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的浓度比率及海马结构体积.结果 TLE组8例海马结构萎缩,患侧海马结构NAA/Cr及NAA/(Cr+Cho) 显著小于对侧及对照组(前者F=5.187,P=0.012;后者F=6.731,P=0.004);患侧颞叶外侧皮层的NAA/Cr显著小于对侧(t=-2.82, P=0.015).海马体积测量定侧敏感性为61.5%; 1H-MRSI定侧敏感性为84.6%.结论 1H-MRSI可发现颞叶广泛的代谢异常,增加定侧诊断敏感性.

    作者:王亮;李坤成;李勇杰;卢德宏;王玉平;张国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心肝肾多脏器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

    患者男,22岁,主因间断发热20余天就诊,体温37.4℃左右,午后明显,无盗汗、咳嗽.1岁半时曾高热、抽搐,此后出现间断性抽搐,经抗癫痫治疗后缓解.5岁时CT检查示侧脑室点灶状钙化,诊断为结节性硬化症.7岁后面部开始出现红褐色丘疹,并逐渐增多.查体:身体发育正常,智力减低.鼻翼及面部见多发粟粒样红褐色丘疹,质硬;四肢及躯干散在分布大小不等的肤色样类圆形扁平状丘疹,背部较多;发际及躯干散在片状白斑.肝肾功能及尿常规正常;胸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杜瑞清;马春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海洛因脑病的MRI表现

    目的探讨海洛因脑病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有海洛因吸食史患者的MRI资料,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及FLAIR序列.结果 2例患者MRI表现未见异常,其余20例患者幕上或(及)幕下脑实质有不同程度的受累, 17例有灰质受累, 病变双侧对称,均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及FLAIR序列高信号,2例有轻度占位效应,1例轻度脑萎缩.结论海洛因所致脑病既可侵犯白质也可侵犯灰质,称之为海洛因脑病更恰当;海洛因脑病具有典型的MRI表现,结合临床病史可与其他脑病鉴别.

    作者:马湘乔;张雪林;张玉忠;邱士军;文戈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左或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目的分析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AOPA)的准确性,提高超声心动图的首次检出率.方法对经心血管造影或外科手术证实为AOPA的9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 9例患者中,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者7例,占77.8%;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者2例,占22.2%.超声诊断正确者7例,占77.8%;漏诊1例,误诊1例,占22.2%.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可以比较准确地诊断AOPA.

    作者:张玉奇;孙锟;陈树宝;陈笋;张志芳;沈蓉;郁怡;倪金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CT征象,评价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GISTs)患者的CT平扫和双期动态强化螺旋CT扫描.结果 18例GISTs发生在胃9例,小肠9例;良性6例(均发生在胃),潜在恶性3例(胃2例,小肠1例),恶性9例(胃1例,小肠8例);多为边界清楚(16/18,88.9%)、圆形或类圆形(11/18,61.1%)、密度均匀(10/18,55.6%)的肿块.良性GISTs多强化均匀(5/6,83.3%),恶性者密度不均匀(7/12,58.3%),强化不均匀(11/12,91.7%).本组对GISTs的定位准确率和定性准确率分别为89.5%(16/18)和83.3%(15/18).结论 CT 能准确显示GISTs的部位、形态和大小,鉴别肿瘤良恶性,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廖玉珍;张志强;王秋良;李京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型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1例

    患者男,76岁,因严重腰背部疼痛2个月入院.查体:L1、L4叩痛,活动时L4、L5处疼痛明显.平片及CT:L1、L4椎体压缩骨质疏松性骨折,L1椎体压缩40%,L4椎体上缘凹陷性压缩.入院诊断:L1和L4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作者:刘爱华;杨新建;杨德森;吴中学;李少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旋转DSA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旋转DSA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00例临床诊断为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常规二维DSA全脑血管造影及旋转DSA采集及三维重建处理.结果旋转DSA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颈动脉狭窄的部位、形态、狭窄的程度,硬化斑块的位置及形态大小,对操作医生选择过滤保护伞、扩张球囊、支架等材料的种类、型号提供帮助.结论与常规二维DSA相比,旋转DSA采集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更为清晰地显示狭窄血管病变的真实情况,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及对术中病变部位栓子脱落危险性的评估.

    作者:王金龙;凌锋;李慎茂;宋庆斌;黄居义;王玉林;吴婷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多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目的评价门静脉CT血管造影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经临床、肝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诊断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门静脉CT血管成像(CTPV),对门静脉主干、主要属支和侧支循环血管进行显示和测量.结果 43例患者均成功地实施了门静脉CTPV,门静脉主干显示率100%,胃左静脉97.6%,胃短静脉44.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90.7%,脾/胃肾分流28.7%,脐静脉、腹壁静脉曲张分别为46.5%、44.4%.其中门静脉主干宽度为(13.94±2.47) mm,胃左静脉主干宽度为(5.62±2.40) mm.结论 CTPV可显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门-体静脉之间侧支循环血管,有助于对门脉高压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及进行疗效随访.

    作者:贺文;于淑霞;何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胎儿右心室肿瘤1例

    患者女,26岁,孕34周,孕1产0.曾于孕18周及28周在外院做过两次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来本院做产前超声检查.使用HPM-2410A型超声仪.探头频率3.5 MHz,超声检查显示:胎儿双顶径87 mm,左枕前位,脊柱排列整齐,肺部、腹部内脏、四肢、胎盘、脐带及羊水量均未发现异常.室间隔延续正常,右室外侧壁靠近房室交界处见一类圆形强回声团块,与右心室壁紧密相连,且未见相对移动,边界清,较规则,大小约12.9 mm×9.5 mm( 图1),胎儿心率152次/min.根据发病年龄、肿瘤部位及声像图特征,超声提示:胎儿右心室实质性占位,考虑横纹肌瘤可能.三日后,引产一男婴,外观未见异常.尸检:右心室见一凸向心腔的结节状肿块,大小约13mm ×11 mm×10 mm,周围心肌受压,萎缩.病理诊断:胎儿右心室横纹肌瘤.

    作者:陈利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动脉瘤、动静脉瘘模型在CDFI、CTA、MRA、DSA的表现

    目的探讨创伤性动脉瘤(PA)、动静脉瘘(tAVF)在CDFI、CTA、MRA、DSA表现上的特点.方法用显微外科技术在40只新西兰白兔股部建立PA、tAVF模型,模型建成后行CDFI、CTA、MRA及DSA检测.结果在20个手术部位建成16个PA模型,在30个手术部位建成26个tAVF模型,成功率分别为80%和87%,模型在CDFI、CTA、MRA、DSA上的表现各具特点.结论显微外科技术建立兔股部PA,tAVF模型,方法切实可行;在各检测手段上,其表现各具特点,互相补充,根据需要选用,可提高诊断治疗水平.

    作者:孙健鸣;时德;赵渝;黄晓玲;李信友;吕发金;涂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MR弥散加权成像对胶质瘤分级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估DWI对胶质瘤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胶质瘤患者进行常规MRI序列扫描和DWI检查,对照分析病变的实质部分、坏死或囊变区、周围水肿区以及正常脑组织的ADC值、EDC值.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瘤体的ADC值和EDC值分别较低级别胶质瘤瘤体低和高(P≤0.05),且取ADC值12.60×10-4 mm2/s为阈值时,其敏感度为87.51%,特异度为73.17%,阳性预测值(PPV)为91.79%,阴性预测值(NPV)为88.24%.高级别胶质瘤周围水肿区的ADC值(EDC值)明显低于(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0.05).若取瘤周水肿ADC值取14.50×10-4 mm2/s作为高、低级别胶质瘤分级的阈值,则敏感度为86.75%,特异度为80%,PPV为76.77%,NPV为86.67%.结论 ADC值(EDC值)结合常规MRI序列的特征,对于胶质瘤的分级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苗延巍;何立岩;张竞文;宋清伟;伍建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三种充填材料应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PMMA、CPC和rhBMP-2/CPC三种充填材料在骨质疏松症山羊模型上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材料特点并观察其影像学表现.方法 6~7岁健康雌性山羊14只,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行骨密度(BMD)测量,然后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正常对照组(n=2);Ⅱ组为假手术组(n=2);Ⅲ组为双侧卵巢切除术(OVX)组(n=10).Ⅱ、Ⅲ组术后4个月,所有动物再行BMD测量,然后各组分别处死2只动物,取腰椎椎体松质骨行组织学检查,证实骨质疏松(OVX)组达到OP大动物模型标准.Ⅲ组,在C形臂X光机监视下,每只山羊的L2~L6,随机选取2节椎体在分离麻醉下分别行PVP,分别充填PMMA、CPC和rhBMP-2/CPC,保证每只山羊两节穿刺椎体的充填材料各不相同.结果 8只山羊16个椎体的PVP均成功,三种材料的充填量无显著差异(P>0.05);PMMA推注阻力较大,可操作时间短;CPC和rhBMP-2/CPC推注阻力较小,可操作时间长;术后第二天CT扫描示充填材料不规则分布椎体内,有5个椎体出现渗漏,渗漏率31.3%.结论 OVX山羊是研究PVP的良好动物模型;在推注阻力和可操作时间上,CPC和rhBMP-2/CPC优于PMMA.

    作者:刘宏建;杜靖远;韩松辉;刘辉;梁惠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肝纤维化门静脉压力改变与血管活性物质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制作兔肝纤维化模型,观察血管活性物质与门静脉压力变化的关系.方法 40只家兔采用口服硫代乙酰胺方法造模,分别于造模8、12、16、20周时检测ET-1及NO浓度,超声观察胆囊壁及肝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测量不同时期门静脉压力.分析血管活性物质与肝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门静脉压力变化间的关系.结果胆囊壁增厚是肝纤维化阶段的二维超声表现;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血清ET-1、NO浓度逐渐增加,且以ET-1/NO比值增加更为明显;门脉内压力、肠系膜上动脉、脾动脉搏动指数(PI)随纤维化程度逐渐增加,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且与ET-1/NO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通过超声可无创检测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帮助临床诊断肝纤维化及治疗效果的观察,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杨一林;曹铁生;段云友;阮骊韬;陈升;刘禧;王泓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载瘤动脉闭塞治疗的临床效果(附23例长期随访报告)

    目的探讨以可脱性球囊闭塞载瘤动脉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技术要点、远期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颅内动脉瘤行可脱性球囊闭塞载瘤动脉术,其中19例第1枚球囊同时闭塞了动脉瘤口.结果 24例中21例病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全组术后并发脑缺血和脑梗死3例, 其中1例死亡;术中及术后均无动脉瘤破裂出血.结论以可脱性球囊闭塞载瘤动脉是治疗某些不可手术夹闭或因故不能行瘤腔栓塞的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但闭塞载瘤动脉后有可能导致脑缺血及其他并发症,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宋锦宁;刘守勋;张芬茹;王茂德;谢昌厚;谢万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